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安全战略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安全战略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安全战略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安全战略》是2013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显龙。

基本介绍

  • 书名: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安全战略
  • 作者:张显龙
  • ISBN:9787302314493
  • 页数:484
  • 定价:66.00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2

内容简介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安全战略》在探讨国外信息化战略的基础上对上述三大核心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如何构建中国信息安全战略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中国而言,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理想模式是三位一体的“积极防御型”战略模式,即全面提升网路信息空间的信息保障、信息治理和信息对抗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应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与挑战,全面保障国家综合安全和核心利益的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保障、网路信息治理和信息战是中国信息安全战略的三大核心。

目录

第1章 研究背景与全书的总体结构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信息革命从预言到现实
1.1.2 高信息依赖导致高安全风险
1.2 信息安全的研究现状
1.3 本书的基本思路及总体结构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概念体系
2.1 信息安全的内涵与特徵
2.1.1 从"信息"的本源看信息安全
2.1.2 从发展历程看信息安全的内涵
2.1.3 网路安全是信息安全的核心
2.2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特徵
2.2.1 国家安全的发展
2.2.2 国家安全的内涵
2.2.3 国家安全战略的内涵
2.3 国家信息安全的範畴与地位
2.3.1 国家信息安全的具体範畴
2.3.2 国家信息安全的地位
2.3.3 国家信息安全的特徵
2.3.4 时代呼唤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诞生
第3章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构成要素
3.1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总体框架
3.1.1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内容框架
3.1.2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制定步骤
3.2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目标
3.3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方针与原则
3.3.1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方针
3.3.2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原则
3.4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模式
3.4.1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模式的含义
3.4.2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模式的基本类型
3.5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能力
3.5.1 国家安全战略能力
3.5.2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能力
3.6 国家信息安全重点战略措施
3.6.1 国家信息安全的组织体系
3.6.2 国家信息安全法制体系
3.6.3 国家信息安全运作机制
3.6.4 国家信息安全人才建设机制
3.6.5 信息安全技术、标準与产业
3.6.6 国际信息安全合作体制
第4章 西方已开发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概述
4.1 美国信息安全战略
4.1.1 美国信息安全面临的环境与威胁
4.1.2 美国国家信息安全发展历程
4.1.3 美国信息安全战略要素
4.1.4 当前美国信息安全战略解读
4.1.5 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措施
4.2 俄罗斯信息安全战略
4.2.1 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
4.2.2 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4.2.3 俄罗斯国家信息安全分析
4.3 西方其他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综述
4.3.1 英国的信息安全战略
4.3.2 法国的信息安全战略
4.3.3 德国的信息安全战略
4.3.4 日本的信息安全战略
4.4 西方已开发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对我们的启示
第5章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框架
5.1 中国信息安全现状及形势分析
5.1.1 中国信息安全战略的发展历程
5.1.2 中国信息安全面临的外部风险
5.1.3 中国信息安全面临的内部风险
5.2 中国未来信息安全战略目标
5.3 中国信息安全战略方针与原则
5.3.1 中国信息安全战略方针
5.3.2 中国信息安全战略原则
5.4 中国信息安全战略模式选择
5.5 中国信息安全战略能力分析
5.6 中国信息安全战略的三大核心
第6章 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
6.1 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现状
6.1.1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保障的重点
6.1.2 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
6.1.3 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措施
6.2 新技术环境下的信息基础安全保障
6.2.1 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保障
6.2.2 物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保障
6.2.3 三网融合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保障
第7章 网际网路治理与国家政治安全
7.1 中国政治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7.1.1 国家政治安全的内涵
7.1.2 中国政治安全的内外部威胁
7.2 网际网路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双面效应
7.2.1 网际网路对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
7.2.2 网际网路给政治安全带来难题
7.3 加强网际网路治理,保障国家政治安全
7.3.1 网际网路时代国家政治安全控制的难点
7.3.2 西方网路治理的现状与问题
7.3.3 我国网际网路治理应坚持的几大原则
7.3.4 我国网际网路治理的措施
第8章 信息战与国家信息安全
8.1 信息战的内涵与特点
8.1.1 信息战的基本内涵
8.1.2 信息战的几种重点样式
8.1.3 信息战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8.1.4 信息战的特点
8.2 美国的信息战经验分析
8.2.1 美国信息战典型案例
8.2.2 美国信息战方面的研究进展
8.2.3 美国信息战典型样式
8.2.4 美国信息战组织结构的演变
8.2.5 美军信息战武器研发
8.2.6 美军信息战人才的培养
8.3 中国信息战的应对策略
8.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8.3.2 加强信息战相关理论研究
8.3.3 重点建设信息战指挥体系
8.3.4 信息战装备体系结构34l
8.3.5 最佳化军队人才队伍结构
第9章 中国信息安全重点战略措施
9.1 中国信息安全战略的组织机构
9.1.1 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现状
9.1.2 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建议
9.2 中国信息安全法律的完善
9.2.1 中国信息安全法律现状
9.2.2 中国信息安全法律最佳化建议
9.3 中国信息安全运营管理机制建设
9.3.1 中国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9.3.2 中国信息安全应急回响机制建设
9.3.3 中国信息安全灾难恢复机制建设
9.4 信息安全技术与标準的突破
9.5 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
9.5.1 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9.5.2 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建议
9.6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与建设
9.6.1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9.6.2 信息安全人才机制建议
第10章 信息安全的国际合作
10.1 国际信息安全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0.1.1 信息安全战略合作的必要性
10.1.2 信息安全战略合作的可行性
10.2 国际信息安全合作的重点领域
10.2.1 打击网路犯罪的国际合作
10.2.2 网路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
10.3 构建国际信息安全合作新秩序
10.3.1 信息安全国际合作的现状
10.3.2 国际信息安全合作建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