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荆继武

荆继武

荆继武

荆继武,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11月生,湖南省洪江市人。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现任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总工程师、副所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荆继武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南省洪江市
  • 出生日期:1964年11月
  • 职业: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个人简历

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荆继武研究员荆继武研究员
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
1996年破格提拔为副教授,
1999年破格提拔为教授。
2000年由美国UMBC大学资助到美国UMBC高访进行入侵容忍资料库系统研究。
2003获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总工程师、副所长、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DCS中心)主任,国家十二五863计画信息安全主题专家组召集人,国家十三五网路空间安全科技重点研发计画实施方案及指南编写专家组召集人,国家重大专项电子与信息板块监督评估组专家,亚洲PKI联盟秘书长(2007-2010),亚洲PKI联盟互操作工作组组长,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中国密码学会电子认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电子电工工程师协会会员。
从1987年开始,一直从事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原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获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获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获密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由美国UMBC大学资助到美国UMBC高访进行入侵容忍资料库系统研究。2003年应美国宾州州立大学邀请到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做高级访问研究,研究入侵容忍和蠕虫仿真技术,是2003年ACM Workshop on Survivable and Self-Regenerative Systems的程式委员会委员,SecureCom 2008的程式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系统安全,特别是入侵容忍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
荆继武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的课程有入侵容忍技术讨论、网路与信息安全导论、网路与系统安全、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III、入侵容忍技术、PKI技术讨论、网路认证技术、安全信息系统概论系列讲座、PKI技术、信息安全工程学等。

社会兼职

2017-03-01-今,密码行业标準化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16-08-15-今,北京大学软体与微电子学院网路软体与系统安全系, 学术系主任
2016-05-07-今,中国密码学会第三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
2016-04-14-今,第二届全国信息安全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鉴别与授权工作组(WG4), 组长
2016-01-01-今,《信息安全学报》编委会, 执行副主编
2014-12-31-2020-12-30,国务院安委会专家谘询委员会工贸与民爆专业委员会专家,
2013-01-01-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电子与信息板块监督评估组专家,
2013-01-01-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专项中期评估组专家,
2013-01-01-今,中国密码学会理事,电子认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2-03-19-今,十二五国家863计画信息安全主题专家组召集人,
2010-01-01-今,亚洲PKI联盟互操作工作组组长,
2010-01-01-今,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荣誉与奖励

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3);
1996年获原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2);
1997年获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3);
1999年获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7);
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7);
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近年)
2013年度中国通信标準化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部委级);
2015年党政密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部委级);
2016年获网路安全优秀人才奖一等奖(国家级);
2016年获XX编解码技术及其套用二等奖(国家级)。

发表着作

( 1 )PKI技术,科学出版社,2008-05,第1作者
( 2 )新兴电子商务-安全体系与电子认证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01,第1作者

专利成果

( 1 ) 数位电视传输流实时认证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视设备, 201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0510115048.8
( 2 ) 一种通用串列汇流排USB存储设备及其访问控制方法, 专利号: 201010568383.4
( 3 ) 有扰、无扰传输流实时认证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视设备, 201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0610078065.3
( 4 ) 一种数字签名方法, 201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0410079058.6
( 5 ) 数位电视信号安全认证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视设备,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0510074887.X
( 6 ) 数位电视广播系统及方法, 200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0510074886.5
( 7 ) 用于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装置及其方法, 200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0510087748.0
( 8 ) 计算机系统, 200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0510107978.9
( 9 ) 能够容忍运行代码错误的计算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0510112854.X
( 10 ) 基于IBE的PKI系统的实现方法及其密钥管理装置, 201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0510125871.7
( 11 ) 一种在数位电视传输流中实时插入签名和验证签名的方法,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05101278848
( 12 ) 一种多CPU系统及CPU之间讯息传递的方法,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0610072755.8
( 13 ) 一种文本聚类元学习方法及装置, 2009, 第 3 作者, 专利号: ZL200710117752.6
( 14 ) 保密专利, 2011, 第 3 作者, 专利号: ZL200910120615.7
( 15 ) 一种坚固网关係统及其检测攻击方法, 200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02155382.3
( 16 ) 一种防伪票据、票据防伪方法及系统, 200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03137393.3
( 17 ) 一种入侵容忍的数字证书颁发系统与颁发方法, 200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PCT/CN02/00684
( 18 ) 一种通用串列汇流排USB存储设备及其访问控制方法, 201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01056838.4
( 19 ) 双因素数字签名方法和系统以及伺服器和客户端,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010586221.3
( 20 ) 一种通用串列汇流排存储设备的访问控制系统及方法, 201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110097854.2
( 21 ) 一种Windows作业系统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 201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110162111.9
( 22 ) 密钥保护方法和装置, 2014, 第 5 作者, 专利号: PCT/CN2014/085236
( 23 ) 一种安全的NFC支付方法及系统,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640133.5
( 24 ) 一种防止恶意伺服器攻击的敏感数据计算外包服务方法, 2014,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410828184.0
( 25 ) 一种在虚拟化环境中提供密码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2014,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10609724.6
( 26 ) 一种在虚拟化环境中保护根CA证书的方法与系统, 2014,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10849125.1
( 27 ) 一种可配置的计算机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2013,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310587446.4
( 28 ) 在GPU中进行大整数计算时的存储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2013,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310435220.2
( 29 ) 适用于云计算的基于SM2算法的签名及解密方法和系统, 2014,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410437599.5
( 30 ) 一种实现虚拟机系统的安全监控系统及方法, 2014,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10104267.5
( 31 ) 一种基于公钥密码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699445.3
( 32 ) 一种在虚拟化环境中保护根CA证书的方法与系统,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PCT/CN2015/070865
( 33 ) 一种作业系统身份鉴别机制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510053569.9
( 34 ) 基于GPU的SM2算法实现方法及装置,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310459734.1
( 35 ) 一种结合CPU和GPU实现SM2算法的方法及装置,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310408312.1
( 36 ) 一种语音加密通信系统中的密钥管理方法, 2013, 第 4 作者, 专利号: 201310398518.0
( 37 ) SM2数字签名生成算法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2013, 第 5 作者, 专利号: 201310445395.1
( 38 ) 基于多核处理器的密钥保护方法及系统, 2013, 第 5 作者, 专利号: 201310565691.5
( 39 ) 一种USB安全存储方法及系统,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310376309.6
( 40 ) 一种双层複合暂存器系统及抵抗能量分析攻击的方法, 2013, 第 5 作者, 专利号: 201310547995.9
( 41 ) 一种逻辑複合暂存器系统及抵抗能量分析攻击的方法,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310551517.5
( 42 ) 套用在密码技术中的大整数乘法运算方法及装置, 2014,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10150320.5
( 43 ) 一种具有环境控制的USB加密存储系统及方法,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310652031.0
( 44 ) 一种抵抗物理攻击和系统攻击的密钥保护方法, 2014, 第 5 作者, 专利号: 201410068010.9
( 45 ) 一种区域内移动存储装置的跟蹤监控系统和方法, 2014,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10024870.2
( 46 ) 一种双层複合暂存器系统及抵抗能量分析攻击的方法(PCT), 2014, 第 5 作者, 专利号: PCT/CN2014/072230
( 47 ) 一种逻辑複合暂存器系统及抵抗能量分析攻击的方法(PCT),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PCT/CN2014/072282
( 48 ) 基于多核处理器的密钥保护方法及系统(PCT), 2014, 第 5 作者, 专利号: PCT/CN2014/075042
( 49 ) 一种射频读卡器,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202017.5
( 50 ) 一种外设存储介质的口令鉴别方法,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10814839.9
( 51 ) 基于向量指令的大整数乘法实现方法及装置, 2014,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410645961.8
( 52 ) 一种双沿触发驱动逻辑系统及抵抗能量分析攻击的方法,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382777.9
( 53 ) 一种电话接听控制方法, 201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510062430.0
( 54 ) 一种声纹口令认证方法和装置, 201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510042019.7
( 55 ) 双界面加密存储卡及其中的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201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210100033.4
( 56 ) 提供了加密和签名功能的RSA算法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1110041611.7
( 57 ) 一种双层複合暂存器系统及抵抗能量分析攻击的方法, 2016, 第 5 作者, 专利号: ZL201310547995.9
( 58 ) 一种可配置的计算机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310587446.4
( 59 ) SM2数字签名生成算法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2016, 第 5 作者, 专利号: 201310445395.1
( 60 ) 基于GPU的SM2算法实现方法及装置,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1310459734.1
( 61 ) 一种区域内移动存储装置的跟蹤监控系统和方法,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10024870.2.
( 62 ) 套用在密码技术中的大整数乘法运算方法及装置,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10150320.5
( 63 ) 基于多核处理器的密钥保护方法及系统, 2017, 第 5 作者, 专利号: ZL201310565691.5
( 64 ) 一种语音加密通信系统中的密钥管理方法, 2017, 第 4 作者, 专利号: ZL201310398518.0
( 65 ) 一种具有环境控制的USB加密存储系统及方法., 2017,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1310652031.0
( 66 ) 套用在密码技术中的大整数乘法运算方法及装置, 2014,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10150320.5
( 67 ) 一种安全的NFC支付方法及系统,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640133.5
( 68 ) 一种射频读卡器,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410202017.5

科研项目

( 1 ) 中国科学院网路安全保障与服务工程——统一认证管理系统及其套用, 主持, 部委级, 2012-03--2015-12
( 2 ) 网路XXX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3-01--2017-12
( 3 ) 海云信息安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主持, 部委级, 2013-01--2015-12
( 4 ) 云计算安全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14-01--2018-12
( 5 ) 我国网路可信体系发展思路和政策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4-01--2014-12
( 6 ) 网路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主持, 部委级, 2014-10--2016-10
( 7 ) 密钥技术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5-08--2016-06
( 8 ) 云计算身份认证授权标準体系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5-07--2016-07
( 9 ) 密码算法国际标準化推进, 主持, 国家级, 2015-07--2016-12
( 10 ) 密码发展规划, 主持, 国家级, 2014-08--2016-06
( 11 ) 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生物识别身份鉴别协定, 主持, 国家级, 2016-07--2017-07
( 12 ) 鉴别与授权标準体系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6-07--2017-07
( 13 ) 国际标準化总体推进及SM4算法在ISO推进工作, 主持, 国家级, 2017-01--2017-12
( 14 ) 网路空间实名登记与公民身份信息保护密码套用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7-05--2017-12

招生专业与方向

专业:083900-网路空间安全
方向:身份管理与网路信任技术、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