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地处大连软体园核心区域。
2000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大连东方信息技术研修学院并成为东北大学网路教育学院大连分院,2001年转制为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004年成为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2008年转设为独立设定的民办本科院校大连东软信息学院。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根据2018年10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905亩(6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9万平方米;设有13个教学机构,共设定了28个本科专业;有正式教职工近800人,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 中国 辽宁省 大连市
- 主管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 学校官网:http://www.neusoft.edu.cn
- 中文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英文名: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 简称:大连东软学院,东软学院
- 创办时间:2000年
- 类别:民办高校
- 学校类型:理工类
- 属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 现任校长:温涛
- 校训:精勤博学,学以致用
- 校歌:《梦想在路上》
- 主要院系:计算机科学与软体学院、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智慧型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等
- 学校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体园路8号
- 学校代码:13631
- 主要奖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
辽宁省省文明高校
辽宁省省平安示範校园
历史沿革
2000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大连东方信息技术研修学院并成为东北大学网路教育学院大连分院,开展网路本科教育。
2001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大连东方信息技术研修学院转制为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开展高职专科教育。
2003年11月,学校成为首批国家示範性软体职业技术学院,并被推选为国家示範性软体职业技术学院联席会主席单位。
2004年4月28日,东北大学独立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设立。
2005年9月,学校《创新型IT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6年9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首次开启东北大学软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MSE)研究生培养工作。
2008年9月28日,教育部批准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转设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学校成为独立设定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2012年5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启动了与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合作培养项目管理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后由于教育部政策调整,东北大学软体工程硕士和项目管理硕士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招生暂停。7月,学校成为CDIO国际合作组织正式成员。
2015年11月,学校成为辽宁省首批向套用型转变的10所试点高校之一。
2016年8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2017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单,学校成功入选。12月,学校被授予“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获批辽宁省首批向套用型转变示範高校。
2018年3月,学校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9月,学校有正式教职工734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占比38.5%,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91.5%。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2.4%,具有专业职称或行业资格的教师占比为26.6%,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6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3人,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画3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13人。辽宁省级教学团队2个,辽宁省级教育系统优秀集体2个。大连市领军人才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人,大连市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大连市特别劳动奖1人,大连市优秀教师1人,大连市十佳青年教师1人。
教学名师:
类别 | 姓名 | ||
---|---|---|---|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 温涛 | --- | --- |
辽宁省优秀专家 | 温涛 | --- | --- |
辽宁省教学名师 | 温涛 | 孙福权 | 孙晓凌 |
滕英岩 | 尹凤芝 | 李连富 | |
贾跃(职业教育) | |||
资料来源: |
辽宁省级教学团队:
名称 | 立项时间 | 负责人 |
---|---|---|
软体人才实训教学团队 | 2010年 | 温涛 |
嵌入式软体开发教学团队 | 2011年 | 郭权 |
资料来源: |
院系设定
根据2018年10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设有13个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共设定了28个本科专业。
院系 | 专业 | 学位授予门类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网路工程 | 工学 |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
软体工程系 | 软体工程 | 工学 |
信息管理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 |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管理学 | |
商务管理系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市场行销 | 管理学 | |
物流工程 | 工学 | |
电子工程系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积体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工学 | |
智慧型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
通信工程 | 工学 | |
数字艺术系 | 数字媒体技术 | 工学 |
动画 | 艺术学 | |
影视摄影与製作 | 艺术学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
医学影像技术 | 工学 | |
英语系 | 英语 | 文学 |
商务英语 | 文学 | |
日语系 | 日语 | 文学 |
俄语系 | 俄语 | 文学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根据2018年10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首批优势特色专业,4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1个省级首批向套用型转变试点专业,3个省级首批向套用型转变示範专业,1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精品课程28门。
根据2018年10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共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1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13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2018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含第三完成单位1项)。
辽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空间艺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辽宁省套用型转变示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动画
教育部立项与支持项目: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立项年度 |
---|---|---|
软体工程专业 |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2013年 |
Android应用程式开发 | 2015年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谷歌) | 2015年 |
电子工程系教培项目-携带型学生实验平台设计 | 2015年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国家仪器NI) | 2015年 |
资料来源: |
辽宁省级以上专业类重点建设项目:
名称 | 类别 | 级别 | 立项年度 |
---|---|---|---|
软体工程专业 |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1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2年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2年 |
物联网工程专业 | 重点支持专业 | 省级 | 2012年 |
动画专业 | 重点支持专业 | 省级 | 2012年 |
电子商务专业 |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3年 |
影视摄影与製作专业 |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3年 |
积体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3年 |
网路工程专业 |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3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4年 |
软体工程专业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6年 |
人力资源管理 |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4年 |
软体工程专业 | 优势特色专业 | 省级 | 2015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优势特色专业 | 省级 | 2015年 |
软体工程专业 | 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5年 |
软体工程专业 | 套用型转变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5年 |
电子商务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2017年 |
资料来源: |
精品课程:
名称 | 类别 | 级别 | 立项年度 | 负责人 |
---|---|---|---|---|
沟通与演讲 | 精品视频公开课 | 国家级 | 2014年 | 尹凤芝 |
《企业资源规划》课程 | 精品课程 | 省级 | 2007年 | 孙福权 |
高级程式设计基础(C语言) | 精品课程 | 省级 | 2008年 | 温涛 |
Java语言高级程式设计 | 精品课程 | 省级 | 2009年 | 刘春雨 |
网页设计与製作 | 精品课程 | 省级 | 2010年 | 孙秀杰 |
大学英语 | 精品课程 | 省级 | 2010年 | 王丽君 |
沟通与演讲 | 精品视频公开课 | 省级 | 2011年 | 张韬 |
资料库实用技术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级 | 2012年 | 郭权 |
套用型大学英语-IT行业英语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级 | 2012年 | 张翼 |
沟通与演讲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级 | 2012年 | 尹凤芝 |
沟通与演讲 | 跨校修读学分试点课程 | 省级 | 2014年 | 尹凤芝 |
iOS套用开发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级 | 2015年 | 刘振宇 |
大学英语批判性阅读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级 | 2015年 | 张翼 |
计算机网路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级 | 2015年 | 孙伟 |
线性代数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省级 | 2015年 | 李连富 |
资料来源: |
辽宁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名称 | 立项年度 | 负责人 |
---|---|---|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 2011年 | 郭权 |
数字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 2013年 | 余庆军 |
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 2014年 | 温涛 |
商务运营实验教学中心 | 2017年 | --- |
现代企业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2017年 | --- |
资料来源: |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名称 | 级别 | 年度 | 负责人 |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东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国家级 | 2013年 | 温涛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大连市世纪鲲鹏科技有限公司移动网际网路软体人才(腾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省级 | 2015年 | 温涛 |
嵌入式软体人才(东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省级 | 2011年 | 孙斌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省级 | 2013年 | 孙晓凌 |
资料来源: |
教学成果:
2005年7月,由温涛主持完成的《创新型IT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经几轮答辩终获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辽宁省教育成果特等奖。
2009年9月,由温涛主持完成的《软体人才培养的实训平台建设与套用》项目,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学生成绩
2015年11月14日,学校师生在首届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中,有三支队伍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四支队伍获得了国家级三等奖。
2015年10月24日,学校3名学生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并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
2015年8月,学校两支队伍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辽宁省一等奖、国家二等奖。
2014年8月17日,学校代表队在2014年(第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
2013年12月7日,学校代表队在第8届全国信息技术套用水平大赛中获团队全国二等奖。
2013年9月,学校代表队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本科组全国二等奖。
2013年8月21日,学校在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2项二等奖。
2013年6月19日至21日,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网际网路套用软体开发赛项中,学校代表队荣获一等奖。
2013年5月18日,学校参赛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套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中获得本科团体一等奖、高职团体一等奖。5名学生获得一等奖,4名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18年10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1个、创新团队1个,大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辽宁省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网路安全与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企业资源规划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微系统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泛在网路安全与计算技术研究团队
大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软体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电子技术套用工程中心、大连市微电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根据2018年10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项、校企联合国家级项目4项;获专利9项、积体电路布图设计1项、计算机软体着作权7项、软体产品登记证书5项、商标3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有133篇论文获市级以上自然学术论文成果奖。承接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973项目、国家火炬计画等国家、省、市级等科研项目300余项,签订横向项目20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90篇。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9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125.6万册,生均图书83.2册;电子图书(含学位论文)100.8万种(册),生均66.7种(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172种,电子期刊12600种;精品课程、名师讲座视频60余门,资料库14个,自建资料库6TB。
图书馆

- 学术刊物
根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下设东软电子出版社和《软体工程》杂誌社。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根据2018年10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与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韩国建国大学、俄罗斯莫斯科交通大学等近90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係,开展了留学生学历教育、跨文化项目、交换生项目等多种合作。每年来校长短期留学生300余人,出国留学和短期交流学生150人左右。
类别 | 项目名称(合作院校,地区) | ||
---|---|---|---|
学历留学项目 |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2+2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2 |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2+2 |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2+2 | 英国布鲁耐尔大学/2+2 | 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3+1;3+1.5 | |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2+2 | 英国拉夫堡大学/3+1+1 | 美国乔治亚大学/2+1+1 | |
韩国建国大学/2+2 | 韩国蔚山大学/2+2 | 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3+1+1 | |
韩国京畿大学/2+2 | 韩国光州大学/本升硕 | 日本会津大学/4+2 | |
日本樱美林大学/2+2 | 日本城西国际大学/2+2 | 日本神户国际大学/2+2 | |
日本冈山商科大学/2+2 | 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2+2 | 日本大阪羽衣国际大学/2+2 | |
日本北海道情报大学/2+2 | 日本北陆大学/2+2 | 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3+1+2 | |
日本东亚大学/2+2 | 日本立命馆大学/4+2 | 俄罗斯莫斯科交通大学/2+2 | |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2+2 | 韩国培材大学/专升本2+2 | -- | |
交换生项目 |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 | 韩国建国大学 | 韩国京畿大学 |
韩国济州国立大学 | 韩国蔚山大学 | 韩国培材大学 | |
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 | 日本国士馆大学 | 日本早稻田大学 | |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大学 | 俄罗斯阿尔泰科技大学 | 俄罗斯远东国立技术水产大学 | |
俄罗斯西伯利亚科技大学 | 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 | 德国不莱梅哈芬套用技术大学 | |
奥地利套用科技大学 | -- | -- | |
联合培养项目 | 中俄物流工程专业双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 ||
中俄俄语专业双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 |||
短期交流、实习项目 | 美国乔治亚大学 | 韩国蔚山大学 | 韩国蔚山、京畿 |
泰国佛统皇家大学 | 日本DNA项目 | 台湾大同大学、台北城市科技大学 | |
日本津山高专 | 日本冈山商科大学 | 俄罗斯远东国立技术水产大学 | |
俄罗斯阿尔泰科技大学 |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科技大学 | 日本阿尔卑斯电气公司 | |
日本沖绳高专 | --- | --- | |
资料来源: |
产学合作
截至2014年3月,学校与英特尔、IBM、SAP、惠普、思科、微软等企业建立了教育合作关係,成为SAP全球高校“种子计画”中国第9所院校;成为全球套用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规模最大、套用技术领先的院校之一;成为大连高新区“区校一体化”建设单位。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校徽如右图所示:
校徽

释义:钟楼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标誌性建筑,它见证着学校和东软学子的成长成熟,钟楼的钟声召唤着东软师生求知进取的心灵,激励着代代东软学院人学以致用、创新融合、贡献社会。钟楼的指针指向九点,象徵着我们的学校、学生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生机勃发,充满朝气。A1座的廊桥巧妙融入了IT两个字母,代表信息技术,强调学校的IT套用型大学的定位和专业特色。下方的波纹象徵大海,不但凸显学校位于滨海之都大连的区位,更象徵着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海纳百川的博大与智慧,追求开放、包容、自由的大学品格。
校园文化
- 校训
精勤博学,学以致用
精勤,意思是精专、专心、勤奋、勤勉。唐·韩愈《进学解》有言:“业精于勤,荒于嬉”。“精”字强调探究、精专、专注、深湛、严密。“勤”字强调勤勉、勤奋。博学,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并且有博大包容的眼光与胸怀。《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以致用,意思是为了实际套用而学习。《论语》中提到:“学而时习之” “传不习乎”,这里的“习”字,含有践履的意思;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强调不但要“认识”,还要“实践”。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强调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精勤博学”强调的是为学为人的态度和原则,并诠释了“学”的程度、方式方法和範畴。作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师生员工,首先要培养探究钻研、专业敬业的精神,保持专注严谨的态度,精益求精,避免功利浮躁之风;其次要勤勉,大学之中,无论是教育者的治学授业、育人树才,还是学生的求学问真、实践创新及人格完善皆是在勤奋求知、勤勉践行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历练。要不怕吃苦、脚踏实地,用锲而不捨、水滴石穿的精神追求卓越;再次,要广泛地学习,始终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不但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丰富人文素养,完善品德,修炼身心,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还要有博大包容的眼光与胸怀,倡导兼容并包的大学之风。
校训

“学以致用”旨在倡导将学与用紧密联繫起来,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套用,并在套用中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使所学能够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达成“教育创造学生价值,学生创造社会价值”的目标,彰显教育的价值和使命。这里提到的创新包括了更新、创造和改变三层含义,要全面提升广大师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的引领创新功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大学应有的贡献。“学以致用”的校训强调在大学之中,既要求知,又要养志,更为运用。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锲而不捨的努力结合起来,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联繫实际,脚踏实地,勇于创新,从而完善自我、回馈产业、服务社会、造福民生。
- 校歌
《梦想 在路上》 作词:温涛 作曲:张明华 这里山海壮阔,这里草木芬芳 每一块砖石,铭刻大学理想 听那汽笛悠长,听那钟声激荡 每一颗心灵,在此追梦远航 精勤博学,求知的脚步 拓出人生宽广,学以致用 坚实的臂膀,扛起时代担当 这是创新乐土,也是人生课堂 每一段青春,写就无悔时光 在这里快乐分享,在这里勇敢闯蕩 每一次成长,源自梦的力量 你好,远方!你好,梦想! 在这里,我们将未来眺望 你好,远方! 你好,梦想! 在这里,我们永远青春飞扬 我们刚起航,梦想,在路上 | ![]() |
资料来源: |
社团文化
根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有各类大学生社团组织90余个,每年组织“东软之声主持人大赛“、“格致杯”演讲比赛、採薇文学社徵文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暑期社会实践等校园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展示和锻鍊才能的舞台,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和优势、增强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摇篮。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董事长 | 刘积仁 |
党委书记、校长 | 温涛 |
副校长 | 郭权 |
党委副书记 | 任昊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