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软体工程:方法与实践(赵文耘、彭鑫、张刚、沈立炜着书籍)

软体工程:方法与实践(赵文耘、彭鑫、张刚、沈立炜着书籍)

软体工程:方法与实践(赵文耘、彭鑫、张刚、沈立炜着书籍)

《软体工程:方法与实践》是201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文耘、彭鑫、张刚、沈立炜。

基本介绍

  • 书名:软体工程:方法与实践 
  • 作者:赵文耘 彭鑫 张刚 沈立炜 着
  • ISBN:978-7-309-11010-4/T.525
  • 页数:372页
  • 定价:59 元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开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性地介绍软体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体开发过程以及需求工程、软体设计、软体构造、软体测试、软体维护等基本的软体工程技术。此外,本书还介绍基于构件的软体开发方法、软体产品线开发方法、模型驱动的体系结构等新的软体开发方法。本书突出软体工程方法的工程实践,以大量的实践案例和示例贯穿各部分内容,同时基于软体构造工具、软体测试工具、软体维护工具等介绍相应的工程实践。
本书第1章对软体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体开发的根本性困难以及软体工程知识领域进行概述。第2章介绍软体过程。第3章至第7章按照软体开发的基本过程分别介绍需求工程、软体设计、软体构造、软体测试和软体维护5个技术领域。第8章和第9章则分别介绍软体复用与构件技术和软体产品线。最后,第10章介绍几种软体开发新技术(面向方面的编程、面向特徵的编程、模型驱动的体系结构)。
本书可以为软体工程领域的研究者了解相关方面的研究状况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为项目经理、架构师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掌握软体开发过程管理、软体设计和构造技术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最佳实践提供帮助。

图书目录

第1章 软体工程概述
1.1软体工程基本概念
1.2软体开发的根本性困难
1.3软体工程知识领域
1.4各章内容简介
1.4.1软体过程
1.4.2需求工程
1.4.3软体设计
1.4.4软体构造
1.4.5软体测试
1.4.6软体维护
1.4.7软体复用与构件技术
1.4.8软体产品线
1.4.9软体开发新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软体过程
2.1概述
2.1.1基本概念
2.1.2ISO/IEC 12207软体生存周期过程
2.1.3软体过程模型
2.2统一软体开发过程
2.2.1叠代和增量的过程框架
2.2.2用况驱动,以构架为中心
2.2.3核心工作流
2.3敏捷和精益方法
2.3.1概述
2.3.2敏捷方法的价值观和原则
2.3.3精益思想
2.3.4敏捷和精益实践简介
2.4软体能力成熟度和过程改进
2.4.1软体过程改进
2.4.2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软体需求工程
3.1需求工程概述
3.1.1软体需求
3.1.2现状与挑战
3.1.3需求製品
3.1.4需求工程过程及活动
3.2系统与上下文分析
3.2.1软体密集型系统
3.2.2从系统需求到软体需求
3.2.3系统上下文
3.2.4问题框架方法
3.3需求製品
3.3.1目标
3.3.2场景
3.3.3面向方案的需求
3.4需求工程活动
3.4.1需求获取
3.4.2需求分析
3.4.3文档化
3.4.4需求确认
3.5需求管理
3.5.1需求追蹤管理
3.5.2需求优先权管理
3.5.3需求变更管理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软体设计
4.1软体设计概述
4.1.1软体设计的目标
4.1.2软体设计的相关概念
4.1.3软体设计的设计原则
4.1.4软体设计的过程模型
4.2模型和视图4.2.1模型
4.2.2视图
4.2.3UML建模语言
4.3质量属性
4.3.1质量属性和设计
4.3.2ISO/IEC25010
4.3.3质量属性效用树
4.4软体体系结构设计
4.4.1软体体系结构的定义
4.4.2软体体系结构视图
4.4.3风格、模式和框架
4.4.4软体体系结构模式
4.5设计评审
4.5.1设计评审目标
4.5.2设计评审原则
4.5.3体系结构评估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软体构造
5.1软体构造的概述
5.2构造阶段的设计
5.2.1抽象数据类型
5.2.2类和接口
5.2.3依赖
5.2.4契约式设计
5.3编码
5.3.1语言
5.3.2编程规範
5.3.3错误处理
5.4单元测试
5.4.1基本概念
5.4.2自动化单元测试框架
5.4.3依赖和测试替身
5.4.4测试先行
5.4.5测试驱动开发
5.5集成
5.5.1“大爆炸”集成和增量集成
5.5.2持续集成
5.6软体构造工具
5.6.1版本管理系统
5.6.2编译和调试工具
5.6.3集成开发环境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软体测试
6.1软体测试概述
6.1.1软体测试的价值
6.1.2软体测试的概念
6.1.3典型的软体测试级别
6.1.4软体测试的原则
6.2软体测试过程
6.2.1软体测试过程模型
6.2.2软体测试标準
6.3软体测试技术
6.3.1黑盒测试
6.3.2白盒测试
6.3.3组合测试
6.3.4变异测试
6.3.5静态测试
6.4软体测试类型
6.4.1单元测试
6.4.2集成测试
6.4.3系统测试
6.4.4验收测试
6.4.5回归测试
6.5软体测试工具
6.5.1静态代码分析工具
6.5.2系统测试工具
6.6面向对象软体的测试
6.6.1面向对象软体测试的难点
6.6.2面向对象软体的测试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软体维护
7.1软体维护概述
7.1.1软体维护类型
7.1.2软体的可维护性
7.1.3软体维护过程
7.1.4软体再工程
7.1.5软体维护技术
7.2软体分析
7.2.1静态分析
7.2.2动态分析
7.2.3开发历史分析
7.3程式理解与变更影响分析
7.3.1特徵定位
7.3.2软体製品追蹤关係
7.3.3变更影响分析
7.4软体逆向工程
7.4.1软体逆向工程概述
7.4.2程式度量
7.4.3模型逆向恢复
7.4.4软体体系结构逆向恢复
7.4.5软体可视化
7.5软体重构
7.5.1代码的坏味道
7.5.2基本的软体重构类型
7.5.3重构的原则
7.6软体维护工具
7.6.1缺陷跟蹤管理工具
7.6.2任务管理工具
7.6.3特徵定位工具
7.6.4克隆分析工具
7.6.5逆向分析工具
7.6.6代码分析和度量工具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软体复用与构件技术
8.1软体复用基础
8.1.1软体复用分类
8.1.2软体复用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8.1.3软体复用经济学
8.2软体复用过程
8.2.1软体复用的一般过程
8.2.2复用过程标準IEEE 1517
8.2.3软体复用成熟度模型
8.3软体复用技术
8.3.1生成式复用
8.3.2组装式复用
8.3.3面向对象技术中的软体复用
8.4基于构件的软体开发
8.4.1软体构件的定义
8.4.2软体构件模型
8.4.3构件组装技术
8.4.4商用成品构件
8.4.5构件管理
8.4.6构件化对企业的影响
8.5基于框架与中间件的复用
8.5.1框架技术
8.5.2中间件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软体产品线
9.1软体产品线基本思想和方法
9.1.1从软体复用到软体产品线
9.1.2软体产品线工程
9.1.3软体产品线的特点和优势
9.1.4软体产品线开发过程
9.2软体产品线範围和可变性
9.2.1产品线开发经济效益
9.2.2产品线範围
9.2.3软体产品线可变性
9.3领域工程
9.3.1领域需求工程
9.3.2领域设计
9.3.3领域实现
9.4套用系统工程
9.4.1套用系统需求工程
9.4.2套用系统设计
9.4.3套用系统实现
9.5软体产品线管理
9.5.1软体产品线管理中的特殊问题
9.5.2软体产品线组织管理
9.5.3软体产品线技术管理
本章参考文献
第10章 软体开发新技术
10.1面向方面的编程
10.1.1AOP概述
10.1.2AOP与OOP的关係
10.1.3AOP的实现框架与工具
10.1.4AspectJ简介及其套用实例
10.1.5Spring AOP简介及其套用实例
10.1.6JBoss AOP简介及其套用实例
10.2面向特徵的编程
10.2.1FOP概述
10.2.2FOP语言模型
10.2.3FeatureIDE
10.3模型驱动的体系结构
10.3.1MDA概述
10.3.2MDA模型体系
10.3.3基于MDA的软体开发过程
10.3.4MDA套用实例
 本章参考文献
软体工程:方法与实践(赵文耘、彭鑫、张刚、沈立炜着书籍)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