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叶林(革命家)

叶林(革命家)

叶林原名刘晋清,乳名刘竹林,(1905年10月24日——1990年11月28日),生于偃师市缑氏镇缑氏村北圪壋,着名革命家。江西省宜春县县长、江西省总工会常委、财务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基本介绍

  • 本名:叶林
  • 别称:刘晋清,乳名刘竹林
  • 出生地: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
  • 出生时间:1905年10月24日
  • 去世时间:1990年11月28日

简介

叶林,原名刘晋清,乳名刘竹林,1905年10月24日生于偃师市缑氏镇缑氏村北圪壋。他民主革命时期在偃师,特别是在教育界是个有名的人物,因为他是偃师中学的校长。后来调出偃师奔跑大半箇中国,建国前后都为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0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生平

叶林的前辈都是农民。其父弟兄三个,全家共23人,有90多亩耕地,基本都是自己家人耕种。虽然土地不少,但多是坡岭旱地,种植技术粗糙,产量很低,收入仅够维持一家人的俭朴生活。
叶林小时在本村和唐僧寺上学。1925年到河南开封第一师範学校学习,全家省吃俭用供他上学。而他在学校从不染那些纨绔子弟奢侈浪费挥霍无度的作风。而是吃苦耐劳、艰苦朴素,挤时间参与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挣钱供自己买书、生活和零用,儘量不向家里要钱。后来进河南大学社会学系学习。中间休学一段在偃中担任校长,后又复学直到毕业。1935年夏至1936年夏,东渡日本在私立早稻田大学学习一年。
1931年暑假,因学生对当时偃中校长关少白(关溥)不满,关乾不下去。有关方面叫刘晋清回偃师接任偃中校长。当时他还没有想当校长的意思。后来偃师老乡杨向吾给他说:“偃中的学生都很好,希望他回来接这个校长。”他才回来了。到校不久,偃师遭了水灾,学校在老城,老城大堤决口,县城成为泽国,学校教室、宿舍全部被灌,短时间开不了学。刘晋清趁机去南京,打算考中央大学社会学系。在南京遇到了许多河南老乡、同学,其中有罗山县的王曼铎,给刘介绍失去中共党组织关係的党员吴芝圃(时名吴邃之)到偃中教书。由于当时刘晋清不是党员,也没问更不知道吴是不是共产党员。当时刘只认为谁不拥护国民党就可能是共产党员或进步青年。当时他就是用这个标準来认识朋友的。王曼铎给刘晋清介绍吴芝圃时也是按这个标準介绍,刘也接收了。刘晋清在南京没有考学,回了偃师,不久就到河南大学复学。吴芝圃1932年初才来到偃中任语文教师。不久,王曼铎的老婆也来偃中教美术和音乐。这时刘晋清已到河南大学复学了。因刘在河南大学休学时,河南大学规定休学时间不能超过二年。刘走后名义上偃中校长还是刘晋清,实际是由教务主任袁松坡代理。袁松坡见吴芝圃思想进步,学识渊博,就任命吴芝圃为教务主任。后来,吴又介绍失去组织关係的韩达生、朱少白到偃中。他们在进步势力的支持下,以教务主任和语文教师的身份进行党的地下活动。1932年8月他们在偃中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偃师县工作委员会。”从此,中国共产党在偃师开始了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
1935年12月,北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讯息传来,偃师中学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立即成立了学生会,组织师生上街游行示威,贴标语、出板报、发表演说。还深入农村长工院,对国小师生和农民民众进行宣传活动。党组织在偃中和农村开展革命活动,得到了城乡各界的普遍欢迎和讚扬。国民党反动派则怕的要死,恨的要命,下决心拔除这颗“眼中钉”。而要拔除眼中钉,就必须首先牢牢掌握偃中的领导权。为此,谁越反动,国民党偃师县教育局长余省三就要派谁去担任偃中校长。1935年下半年他们派国民党CC派李曼锋去当校长。后来,余省三还不放心,1936年春,他又派思想反动,不学无术,人格低下的复兴社分子邵琨璞,带着一批臭味相投的教师,由武装警察护送到偃中强行接任校长,激起了广大师生的极大愤怒。党组织不失时机地领导学生会做出了罢课请愿的决定,掀起了驱赶校长邵琨璞的学潮,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邵琨璞还厚颜无耻拆牌开除了学潮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刘福德、张金亮等十几个人。邵还掏出手枪威胁学生,学潮达半年之久,直到暑假仍相持不下,反动当局无奈,解散了偃中。
1935年夏,刘晋清去日本早稻田大学求学,1936年夏天回来时,杨章武、杨向吾、袁松坡、仝峻亭等和相关人士商议:让刘晋清趁偃中被国民党解散之机,再次出任偃中校长。当时刘晋清有些犹豫。后来,袁松坡到北平,见他后给他说:偃中的学潮实际是地下党和进步青年反对国民党复兴社顽固派的斗争。请刘晋清为了保住偃中这个革命阵地,回来担任偃中校长。另外,刘晋清在河南大学和当时任国民党偃师教育局长的余省三是同学,余也发电报请他回来当校长。于是刘晋清就在1936年7、8月间回来二次担任了偃中校长。刘晋清一上任,首先全部解聘了邵琨璞聘请的和邵臭味相投的教师。接着一个不漏地全部收回了邵琨璞拆牌开除的十几个学生都回校上课。刘晋清又到洛阳通过吴芝圃、郝德青从北平聘请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曹乐生、王贡庭、宛如意、周崇实、杨櫱、刘韵波等人到偃中任教。同时刘还以校长名义给发了聘书。他们到偃中后继续进行党的地下活动,使学潮步步取得胜利。1937年2月洛阳地下党派郭晓棠、李再生到偃中任教。郭并担任县委书记,郭介绍刘晋清入党,为正式党员无候补期。北方局代表沈东平与刘晋清谈话,决定刘与郭晓棠进行单线联繫。1937年秋郭晓棠离开偃师。
1938年初,国民党洛阳行署专员李杏村到偃师视察工作时,误听了当时偃师县教育局长周培元的诬陷,在国民党教育局召开的中国小校长会议上说:“偃师教育界乱的很,不像话!”当即宣布撤销了偃中校长刘晋清的职务,并扣押起来。为打击敌人的反动气焰,偃中党支部在县委领导下,发起了反对周培元、营救刘晋清的斗争,偃师南坡各学校师生群起支持。偃中(当时在缑氏镇)和伊河南各校师生代表在党员教师曹乐生、刘韵波等的带领下,浩浩蕩蕩开进县城游行示威,高呼口号,包围了县政府和教育局。周培元吓的翻墙逃跑,县长被迫接受谈判,刘晋清被宣布无罪释放,周培元被撤职。
1938年2月邀请共产党员刘道安由北平回偃师任偃师中学教务主任,党内任县委书记。李再生任训育主任,邵曼冰任事务主任,苗化铭、朱慎之兼任教员。
刘道安任县委书记后,刘晋清和刘道安单线联繫,直接发生组织关係。不久,县委书记刘道安通过洛阳特委,介绍刘晋清到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随营学校任政治教官、政治主任。
刘晋清离开偃师几十年跑了大半箇中国。担任过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随营学校政治教官、政治主任、山西省大宁县长、兴县县长、晋西北区第四专署秘书、晋西北抗战学校教官。1941年7月到延安先后在中央党校、中央情报部西北公学、中央社会部等单位学习和工作。1945年9月离开延安后,担任晋西北雁门行署教育处教育科长等。全国解放后,叶林曾先后担任江西省宜春县县长、江西省总工会常委、财务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等职。1982年离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