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项目量化管理
IT项目管理目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于“说不清”:说不清项目的範围到底有多大、说不清项目的工期应该设定多长、说不清项目的成本应该是多少。IT项目“说不清”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说清楚”的具体方法。
如何“说清楚”?“说清楚”的基本要求是信息量化,但量化信息的前提是细化,因为只有足够细化的信息才能检验量化信息的真伪。量化信息还必须以简单、直观的图形化方式呈现给IT项目的客户和管理层,这样他们才能一目了然地“看清楚”IT项目。所以IT项目的项目经理“说清楚”、外部干係人“看清楚”的量化方法包含三方面基本内容,即细化方法、量化方法和图形化方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IT项目量化管理
首先要细化
在製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经常听说要求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即在于细化。如果没有细化,我们对管理对象的认识可能会失之精準,因而并不能全面认识事物。更有甚者,在许多类型的工作中因为没有足够的细化粒度,可能会引起人们之间的相互猜疑和不信任。例如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就和人们对于政府预算的不完全信任有关,儘管各个国家部委先后公布了自己的预算,但许多人仍然不买账,“怎幺会需要那幺多预算呀”、“难怪有那幺多的公款消费,要不预算怎幺用得完呀”等各种质疑声音不绝于耳,其实消除各种误解的方法很简单,即公布政府各部门的细项预算(例如中央部门、省、直辖市等部门所有单笔预算的额度不得高于十万元、地市级等部门的单笔预算的额度不超过一万元),相信届时人们对政府预算的态度就不会那幺情绪化,而代之以对具体事实的检验和判断。例如某科研机构花费6247元採购一个128兆记忆体条的行为会令人匪夷所思(当时的市价介于300元至600元之间),而花费60万元的预算採购978只手錶作为会议纪念品同样让人难以理解。在许多情形下,人们对于是非曲直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足够详细的事实。
如果能将细化要求体现在IT项目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同样有助于防止IT项目干係人对于项目目标认识的不一致,避免制定不合理的工期目标、费用目标和质量目标等。例如使用软体功能点方法细化软体项目範围、使用WBS方法细化项目任务、使用检查单细化软体评审活动等细化方法均有助于软体项目管理。好在IT项目管理中的“说不清”现象与上述预算领域的“不说清”还是有所区别的,在IT项目管理中实施细化管理并不会必然触及到某些人的切身利益。相反,在IT项目中引入细化方法可以使得参与方之间更容易建立互信、达成共识。基于以上考虑,在IT项目管理中引入细化管理是IT项目量化管理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细化作为基本前提,那幺量化结果可能很难取信于人。
其次要量化
细化方法有助于通过细节了解事物的客观真实状况,但如果要对事物进行相对準确的描述则还需要採用定量的方式。採用量化描述的方式可以对事物进行简单扼要的抽象,从而能够迅速在人们之间建立对于客观事物的整体印象。儘管我和许多读者素未谋面,但通过我的量化描述,大家可能会对我的形象有所了解。例如下面几组数据可供大家参考:
表0.1 身高体重信息表
身高(厘米) | 体重(千克) | 年龄(岁) | |
形象一 | 170 | 73 | 44 |
形象二 | 73 | 170 | 44 |
形象三 | 170 | 44 | 73 |
形象四 | 44 | 170 | 73 |
通过不同的数字组合可以看到我有不同的形象,您会认我是那种形象呢?标準答案是形象一。如果我非要坚称自己其他形象,我能想像出您会有什幺样的表情。
通过典型的量化指标和量化数据,人们可以快速地形成对于事物的全面认识。但另一方面,量化描述必须基于细化支撑,否则有数字游戏之虞。就如有些和居民收入、平均工资相关的统计数据经常令人大跌眼镜,很多人都在开玩笑说自己“被小康了”或者“被增长了”。
其实人们对数据认识有差异的根源在于统计数据没有给出更为详细的分类数据,例如根据各个地域、行业、企业性质、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给出相关的统计数据,想来会更贴近大多数人的感受。笼统地给出量化数据甚至会让人觉得更不可信,所以量化的前提是细化,细化的结果需要定量表述。细化量化相结合,才能将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才能将个人主观感受提炼出来以供他人参考。对于IT项目管理尤其如此,IT项目因为涉及技术因素较多,同时还经常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以及所涉及的干係人众多,所以只有通过量化方式才能使得IT项目的各类干係人对于项目状态的认识趋于一致。对于项目状态的认识一致是建立干係人信任的基础,也是量化方法所能发挥的核心作用。
结果图形化
“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仅仅在三十年前,阅读纸质书籍还是人们主要的消遣方式之一。但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网路的出现,读书看报的领地被电视、网路、手机等新媒体几乎侵蚀殆尽。中国的古典小说,《红楼梦》、《西游记》等塑造了大量的典型人物形象,例如体质羸弱、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嫉恶如仇、忍辱负重的孙悟空等无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林黛玉、孙悟空到底应该是什幺样的形象?演员陈晓旭和六小龄童将这两个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大家一看就能认出来,她就是林黛玉!他就是孙悟空!小说里可能费了千言万语来描摹人物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而演员一举手一投足就让观众明白了长篇大论的描写,这就是视觉表现的艺术和效果。与那些默默无闻、无声无影的文字作品相比较,电影电视自然俘获了越来越多的客群。原因无它,人们更容易接受形象化而非符号化、感性化而非理性化的表现方式。儘管这种趋势在认识事物的本质方面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信息损失,但人们理解图像、图形等视觉信息显然比文字信息要迅速得多,难怪有人又为当代赋予了一个新的特徵,称为“读图时代”。
为了方便IT项目干係人,尤其是项目的外部干係人,例如客户、管理层等重要的项目干係人,能够全面快速地了解IT项目状况,也需要将量化数据的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客户和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建立IT项目的“全息图”。细化量化相结合能够提炼项目的客观信息,但为了方便IT项目干係人能够更快速、一目了然地了解项目的状况,量化数据的图形化必不可少。例如可以採取趋势图、饼图、柱状图、甘特图、气泡图、箱线图等多种方式描述项目的进展状况,从而快速、全面地为IT项目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信息。
全书内容说明
基于以上认识,本书的IT项目量化管理方法围绕于“三化法”展开。全书结构可以区分为两部分,即方法篇和套用篇,方法篇和套用篇的结构关係可以表示为左边的框图。
方法篇是本书的重要内容,首先对细化量化图形化方法的进行了综述,然后依次介绍了IT项目管理所套用的细化方法、量化方法和图形化方法,方法篇内容对应书中第1章至第11章共十一章内容,其中第1章内容为方法综述;第2章至第4章是细化方法的说明;第5至第10章是量化方法的说明;第11章则介绍了适用于IT项目管理的图形化方法。
套用篇介绍了如何在IT项目管理实践中套用量化方法。套用篇分别从IT项目的可行性分析、IT项目的需求管理、IT项目的进度管理、IT项目的成本管理、IT项目的质量管理、IT项目的人员管理和IT项目的风险管理共七个方面列举了IT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量化管理实践,这些量化管理实践则是基于方法篇中的所列举的细化方法、量化方法和图形化方法。套用篇内容对应书中第12章至第18章共七章的内容。
阅读建议
读者在阅读本书时既可以按照章节编排顺序阅读,以便系统地了解细化、量化和图形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阅读套用篇中的方法实践。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关心的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阅读相关章节,例如希望了解I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IT项目的变更管理等环节的量化实践就可以分别阅读第十二章“项目可行性分析量化方法”和第十三章“IT项目需求管理量化方法”的内容。虽然全书的章节编排遵循一定的结构和线索,如图0.1所示,但对于套用篇中所包含的七章没有特别的逻辑依赖顺序,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相对于其他部分而言,大部分IT项目经理可能对于方法篇中的内容感到有些陌生。如果是这样,可以先阅读第五章和第十章的内容,阅读完以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是否阅读第六章至第九章的内容。第六章至第九章的内容为建立IT项目管理参数模型的一般方法,可能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参考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好在这四章的内容都属于经典统计学的範畴,一般的统计学教科书中都会有相应的说明。如果读者对这些数量分析方法不感兴趣,也可以略过这四章内容,直接阅读第十章。第十章“IT项目管理指标的常用参数模型”中所列举的参数模型也是根据第六章至第九章所介绍的建模方法得到的参数模型,读者在工作中可以直接参考和套用这些模型,不见得每个读者都要在自己的项目管理实践中重新建立相关的参数模型。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IT行业的从业人士、亦可供高等学校项目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软体工程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学习IT项目管理的教材和教辅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