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设计和体系结构
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述软体设计和体系结构的相关思想、理论和方法,并提供了来自业界的最新研究内容和进展。全书共包含14章,第1章是软体工程和软体设计概述,第2章至第14章讲述软体模型和描述、软体体系结构建模和UML、软体设计过程、软体体系结构风格、面向对象的软体设计方法、面向数据流的软体设计方法、用户界面分析与设计、设计模式、Web服务体系结构、基于分布构件的体系结构、软体体系结构评估、软体设计的进化、云计算的体系结构。本书条理清晰、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在内容组织上力求自然、合理、循序渐进,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实践要点,使读者更好地把握软体工程学科的特点,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软体设计和体系结构的套用。
基本介绍
- 书名:软体设计和体系结构
- 作者:秦航、张健、夏浩波、邱林、徐杏芳、胡森森
- ISBN:9787302346968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2.01
- 印次:1-1
- 印刷日期:2014.01.23
书籍信息
作者:秦航、张健、夏浩波、邱林、徐杏芳、胡森森
定价: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46968
出版日期:2014.02.01
印刷日期:2014.01.23
定价: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46968
出版日期:2014.02.01
印刷日期:2014.01.23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述软体设计和体系结构的相关思想、理论和方法,并提供了来自业界的最新研究内容和进展。全书共包含14章,第1章是软体工程和软体设计概述,第2章至第14章讲述软体模型和描述、软体体系结构建模和UML、软体设计过程、软体体系结构风格、面向对象的软体设计方法、面向数据流的软体设计方法、用户界面分析与设计、设计模式、Web服务体系结构、基于分布构件的体系结构、软体体系结构评估、软体设计的进化、云计算的体系结构。本书条理清晰、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在内容组织上力求自然、合理、循序渐进,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实践要点,使读者更好地把握软体工程学科的特点,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软体设计和体系结构的套用。
图书目录
第1章软体工程和软体设计概述
1.1软体
1.1.1软体的本质
1.1.2软体神话
1.2软体工程
1.2.1软体工程基础知识
1.2.2软体过程和软体工程实践
1.2.3网路环境带来的影响
1.3软体设计
1.3.1软体工程中的设计
1.3.2设计过程和设计质量
1.3.3软体设计原则
1.4软体体系结构
1.4.1什幺是软体体系结构
1.4.2软体体系结构的内容
1.4.3设计阶段的软体体系结构
1.5小结
1.6思考题
第2章软体模型和描述
2.1什幺是软体模型
2.2软体模型的发展历程
2.3软体模型解析
2.3.1功能模型
2.3.2对象模型
2.3.3组件模型
2.3.4配置型组件模型
2.3.5服务模型
2.3.6抽象模型
2.4深入认识软体模型
2.4.1软体体系结构的描述
2.4.2软体体系结构的设计
2.5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2.5.1ADL简介
2.5.2几种典型ADL的比较
2.5.3描述体系结构行为
2.6小结
2.7思考题
第3章软体体系结构建模和UML
3.1软体体系结构建模概述
3.2基于软体体系结构的开发
3.3UML概述
3.3.1UML的发展历程
3.3.2UML的特点和用途
3.3.3UML 2.0的建模机制
3.4面向对象方法
3.4.1面向对象方法中的基本概念
3.4.2面向对象方法的优势
3.5UML 2.0中的结构建模
3.5.1类图
3.5.2对象图
3.5.3构件图
3.5.4部署图
3.6UML 2.0中的行为建模
3.6.1用例图
3.6.2顺序图
3.6.3通信图
3.6.4互动概览图
3.6.5时序图
3.6.6状态图
3.6.7活动图
3.7小结
3.8思考题
第4章软体设计过程
4.1软体设计基础
4.2软体体系结构设计
4.3高可信软体设计
4.3.1可信软体的特点
4.3.2容错设计
4.3.3软体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4.3.4软体故障树分析
4.3.5形式化方法
4.3.6净室方法
4.4软体设计规格说明
4.5软体设计评审
4.6小结
4.7思考题
第5章软体体系结构风格
5.1软体体系结构风格概述
5.2软体体系结构基本风格解析
5.2.1管道过滤器
5.2.2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风格
5.2.3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风格
5.2.4分层系统风格
5.2.5仓库风格和黑板风格
5.2.6模型视图控制器风格
5.2.7解释器风格
5.2.8C2风格
5.3案例分析
5.3.1案例1: 上下文关键字
5.3.2案例2: 仪器软体
5.4C/S风格
5.5三层C/S结构风格
5.5.1三层C/S结构的优点
5.5.2案例: 某石油管理局劳动管理信息系统
5.6B/S风格
5.7C/S与B/S混合结构风格
5.8正交软体体系结构风格
5.8.1正交软体体系结构的概念
5.8.2正交软体体系结构的优点
5.8.3正交软体体系结构的实例
5.9异构结构风格
5.9.1使用异构结构的原因
5.9.2异构体系结构的实例
5.9.3异构组合匹配问题
5.10小结
5.11思考题
第6章面向对象的软体设计方法
6.1面向对象方法概述
6.2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6.2.1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过程概述
6.2.2面向对象分析
6.2.3面向对象设计
6.3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过程案例: 图书管理系统
6.3.1用例分析与设计
6.3.2静态建模
6.3.3系统设计
6.3.4对象设计
6.3.5部署模型设计
6.4小结
6.5思考题
第7章面向数据流的软体设计方法
7.1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
7.1.1数据流图
7.1.2数据字典
7.2实体关係图
7.3状态迁移图
7.4案例分析: 教材购销系统
7.4.1数据流图的建立
7.4.2数据字典的建立
7.5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
7.5.1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7.5.2描述方式
7.5.3步骤
7.6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7.6.1信息流的类型
7.6.2变换分析
7.6.3事务分析
7.6.4启发式设计策略
7.6.5设计最佳化
7.7小结
7.8思考题
第8章用户界面分析与设计
8.1人性因素
8.2设计良好界面的主要途径
8.2.1分析用户类型
8.2.2运用黄金规则
8.3用户界面分析
8.3.1用户分析
8.3.2任务分析和建模
8.3.3内容展示分析
8.3.4工作环境分析
8.4用户界面设计
8.4.1设计过程
8.4.2界面对象、动作和布局的定义
8.4.3设计用户界面需考虑的问题
8.5用户界面原型
8.5.1设计用户界面原型需考虑的问题
8.5.2实施用户界面原型
8.5.3获得有关用户界面原型的反馈
8.5.4如何展示原型
8.6界面设计的评估
8.7小结
8.8思考题
第9章设计模式
9.1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描述
9.2设计模式的主要作用
9.3常用设计模式解析
9.3.1创建型设计模式
9.3.2结构型设计模式
9.3.3行为型设计模式
9.4深入认识设计模式
9.5小结
9.6思考题
第10章Web服务体系结构
10.1Web服务概述
10.2Web服务体系结构模型
10.3Web服务的核心技术
10.4面向服务软体体系结构
10.5Web服务的套用实例
10.5.1Web服务的创建
10.5.2Web服务的发布
10.5.3Web服务的调用
10.6小结
10.7思考题
第11章基于分布构件的体系结构
11.1EJB分布构件框架
11.1.1EJB技术
11.1.2EJB的规範介绍
11.1.3EJB的体系结构
11.2DCOM分布构件框架
11.2.1DCOM的使用
11.2.2DCOM的特点
11.2.3DCOM的灵活配置与扩展机制
11.2.4在套用间共享连线管理
11.2.5DCOM的安全性设定
11.3COBRA分布构件框架
11.3.1COBRA的基本原理
11.3.2CORBA的体系结构
11.3.3CORBA规範
11.3.4CORBA产品概述
11.3.5讨论
11.4小结
11.5思考题
第12章软体体系结构评估
12.1软体体系结构评估的定义
12.1.1质量属性
12.1.2评估的必要性
12.1.3基于场景的评估方法
12.2SAAM体系结构分析方法
12.2.1SAAM的一般步骤
12.2.2场景的形成
12.2.3描述软体体系结构
12.2.4场景的分类和优先权划分
12.2.5间接场景的单独评估
12.2.6评估场景互动
12.2.7形成总体评估
12.3ATAM体系结构权衡分析方法
12.3.1ATAM参与人员
12.3.2ATAM结果
12.3.3ATAM的一般过程
12.3.4ATAM评估阶段
12.4评估方法比较
12.4.1场景的生成方式不同
12.4.2风险承担者商业动机的表述方式不同
12.4.3软体体系结构的描述方式不同
12.5小结
12.6思考题
第13章软体设计的进化
13.1软体演化概述
13.2软体需求演化
13.3软体演化的分类
13.4软体的进化策略
13.4.1函式层次
13.4.2类层次
13.4.3构件层次
13.4.4体系结构层次
13.5软体再工程
13.5.1业务过程重构
13.5.2软体再工程的过程模型
13.5.3软体再工程中的经济因素
13.6软体体系结构的演化
13.6.1软体体系结构模型
13.6.2动态软体体系结构
13.6.3软体体系结构的重建
13.7重构
13.7.1重构的目标
13.7.2如何重构
13.8软体移植
13.8.1原始码移植
13.8.2二进制移植方法
13.9小结
13.10思考题
第14章云计算的体系结构
14.1云计算
14.1.1云计算的定义和技术特点
14.1.2云计算的分类
14.1.3云计算与格线计算
14.2云计算服务模型
14.2.1云设计目标
14.2.2基础设施层IaaS
14.2.3平台层PaaS和应用程式层SaaS
14.3云计算主要平台
14.3.1谷歌套用引擎
14.3.2亚马逊的弹性计算云
14.3.3IBM的蓝云系统
14.3.4微软的Azure
14.3.5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14.4新兴云软体环境
14.4.1开源云计算基础设施
14.4.2Eucalyptus
14.4.3Nimbus
14.4.4RESERVOIR
14.5云计算的机遇与挑战
14.6小结
14.7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