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清华大学软体学院

清华大学软体学院

清华大学软体学院

清华大学软体学院是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文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国示範性软体学院之一,隶属于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清华大学作为创办国家示範性软体学院的发起单位之一,清华大学软体学院以推进办学机制改革,探索软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层次、创新性、套用型软体人才为使命,坚持“质量第一、素质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建院宗旨,以“教学立院、管理建院、学科兴院、科技强院”为办学理念,遵循“练中学、练中闯、练中创”的实践教学思想,追求并践行精品教育。几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清华大学软体学院
  • 前身:套用技术学院
  • 成立时间:1999年9月
  • 简介:首批全国示範性软体学院之一

历史沿革

套用技术学院

软体学院的前身是套用技术学院。套用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9月,简称技术学院,学制2年,开展以第二学士学位为主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工由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和国家CAD支撑软体工程中心抽调的部分人员兼职组成,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吴敏生教授兼任套用技术学院院长。创办之初设立计算机软体工程专业,招生对象为已获普通高校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 2000年增加(微电子)第二学位专业。

软体学院建立

2001年,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体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力度,推进高校办学体制改革,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画委员会共同研究决定选择部分高等学校,採用多项扶持政策,支持其试办示範性软体学院。
清华大学作为首批获準试办示範性软体学院的高等院校,2001年12月24日经2001-2002学年度第6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成立软体学院(英文名称:School of Software),为实体学院,组织上隶属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顾秉林院士兼任软体学院院长,时国家CAD支撑软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家广院士任软体学院常务副院长。同时国家CAD支撑软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随即挂靠软体学院,套用技术学院与软体学院合併,套用技术学院兼职教工编制全部转到软体学院,计算机软体工程第二学位专业学生学籍转为软体学院,微电子第二学位专业学籍保留在套用技术学院。
2006年7月最后一批微电子专业第二学位学生毕业,套用技术学院不再承担学位教育工作,工作重心转为非学历社会培训。2008年7月6日,根据清校发【2008】48号通知,撤销套用技术学院建制。

昌平校区

软体学院分清华园校区和昌平校区两部分,设计算机软体本科专业、计算机软体工程第二学位和软体工程领域软体工程硕士学科,同时承担部分学籍在计算机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硕士与博士培养工作及博士后合作研究工作。清华园校区主体坐落于清华大学西北角原厢白小营小区,部分行政机构位于清华大学中央主楼8层,使用面积约3800平方米,以培养本科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为主。
昌平校区为原套用技术学院所在地,以培养二学位学生为主。2004年7月二学位停召,软体学院昌平校区设备全部搬回清华园校区,昌平校区随之取消。

科研团队

学院以建设一支高水平国际化教师队伍为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强调激励与约束并重、量化考核与注重实绩结合,实行分类管理,追求人尽其才,注重团队建设,形成了良性的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目前学院共有教工39名,其中1名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1名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名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2名教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名教师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多名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和1名“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2009年学院设立了《软体理论》讲席教授组,2007年图灵奖获得者Joseph Sifakis教授担任首席,其余团组成员10人均由海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另外,学院聘请客座教授1人,兼职教授1人,访问教授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创办国家示範性软体学院的发起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副主任、软体工程教指委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兼任学院院长。

师资概况

学院以建设一支高水平国际化教师队伍为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强调激励与约束并重、量化考核与注重实绩结合,实行分类管理,追求人尽其才,注重团队建设,形成了良性的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目前学院共有教工39名,其中1名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1名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名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4名教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名教师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多名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和1名“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2009年学院设立了《软体理论》讲席教授组,2007年图灵奖获得者Joseph Sifakis教授担任首席,其余团组成员10人均由海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另外,学院聘请客座教授3人,兼职教授1人,访问教授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创办国家示範性软体学院的发起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副主任、软体工程教指委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兼任学院院长。

教学成果

“清华大学软体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和“软体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实验平台建设”分别获2006年、2008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软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设有计算机软体本科专业和软体工程硕士学位教育,以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体理论和软体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软体设计与实现能力、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软体人才为目标,全力探索优秀软体人才的培养模式。先后确定了“案例教学”、“课程大作业”、“专业专题实践”、“强化英语训练”等实践教学策略和“教授备课制”、“论文盲评制”、“博士生开题四段制”等教学管理策略;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学院还设立软体学院科学研究奖学金项目(SSRT),主办清华大学软体设计大赛,与国内外知名软体企业联合举办软体创新人才高级训练营,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各类相关领域赛事,每年拿出10万余元支持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实践项目。不仅如此,学院的科研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参与科研活动的环境。现有在校学生889人,其中本科生251人,软体工程硕士541人,工学硕士45人,博士生52人。
清华大学软体学院清华大学软体学院

国际交流

学院的学科发展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为导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系统科学、计算数学和套用数学等为依託,注重跨一级学科的交叉与联合。学院在深入研究和分析ACM/IEEE CC2005的基础上,开展软体工程课程体系研究,结合我国软体工程专业的发展要求,编写出版了《中国软体工程学科教程》,组织研製了我国高等教育软体工程专业规範。2007年学院软体工程与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软体系统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信息系统工程等5个专业方向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主编的2部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软体学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体学院拥有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套用支撑软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实验室(筹)作为其科研工作的支撑平台,同时还组建了四个研究所,分别在软体理论系统、信息组织与管理、软体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系统安全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院强调教研相长,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社会,初步形成了良性的科研管理机制,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格局。学院先后承担了七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画、863计画、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画、国家重点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工程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出十余项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软体产品,获得国家数十项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中国软体行业协会优秀软体奖、863目标产品评测第一名等。
作为国家示範性软体学院,清华大学软体学院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积极推行我国软体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将学院建设成国际一流水平的学院。

教学概况

软体学院推行高层次、实用型、複合式的工程科学技术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体理论和软体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具有良好的软体设计与实现能力、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软体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体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学院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27人。学院还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和软体专家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现聘任兼职教授共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特聘教授1人。软体学院正在逐步形成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和软体开发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软体学院现有四类学生:计算机软体专业本科、软体工程硕士(MSE)、软体工学硕士、软体与理论工学博士,全方位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学习计算机软体专业的需求。目前,学院设有大学本科教育以及软体工程硕士(MSE)教育。学院现有在校学生889人,其中本科生251人,MSE(软体工程硕士)541人,工学硕士生45人,博士生52人。学院现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60余多门,在课程设定和教学大纲中突出数学基础、强调外语能力、注重编程训练、拓宽素质教育、反映软体界最新成果。
清华大学软体学院的学科发展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数学和套用数学等为依託,注重跨一级学科的交叉与联合。学院成立了软体理论与系统、软体工程与管理、信息系统与工程、图像处理与图形学等四个研究所,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六十余门专业课,其中50%以上的课程与最新软体技术相结合,有些课程还与国外大学和知名企业合作,使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掌握国际最新前沿技术。
学院具备良好的教学实验环境,为学生每人配备一台高档微机,使其在学习理论基础的同时,获得大量的软体开发训练和实践机会。此外,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开展多种软体技术认证培训,使学生在工程素质、专业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获得良好的训练。
作为教育部示範性软体学院,清华大学软体学院努力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软体标準办学,积极推行我国软体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坚持质量第一、素质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争取将学院建设成国际一流水平。

毕业去向

01-09年研究生毕业去向前50名
去向
人数
比例
1
用友软体
34
2.07%
2
美国
29
1.76%
3
IBM
26
1.58%
4
清华大学
23
1.40%
5
工商银行
22
1.34%
5
联想
22
1.34%
5
中国移动
22
1.34%
8
微软
20
1.22%
8
中软国际
20
1.22%
10
农业银行
18
1.09%
10
清华同方
18
1.09%
10
清华紫光
18
1.09%
10
斯伦贝谢公司
18
1.09%
14
清华英泰
17
1.03%
15
中国银行
16
0.97%
16
中国电信
12
0.73%
16
中讯软体集团
12
0.73%
16
自主创业
12
0.73%
19
科泰世纪科技
11
0.67%
20
凌怡科技公司
9
0.55%
20
亚信科技
9
0.55%
20
中科软体
9
0.55%
23
人寿保险
8
0.49%
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8
0.49%
23
中信银行
8
0.49%
26
朗讯科技
7
0.43%
26
联通
7
0.43%
26
日本
7
0.43%
26
神州数码
7
0.43%
26
网通集团通信公司
7
0.43%
31
百度线上网路技术
6
0.36%
31
北大方正
6
0.36%
31
大唐电信
6
0.36%
31
航空结算中心
6
0.36%
31
群硕软体开发(上海)
6
0.36%
31
日立
6
0.36%
31
完美时空网路技术
6
0.36%
31
长城软体
6
0.36%
39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5
0.30%
39
北京大学
5
0.30%
39
航天信息
5
0.30%
39
惠普
5
0.30%
39
建筑科学研究院
5
0.30%
39
金蝶软体
5
0.30%
39
民航信息网路
5
0.30%
39
麒麟远创
5
0.30%
39
首都电信
5
0.30%
39
搜狐
5
0.30%
39
亿科三友科技
5
0.30%
39
亿阳信通
5
0.30%
39
奕恆佳源软体公司
5
0.30%
01-05级本科生毕业去向
去向
人数
比例
1
清华工学硕士
83
35.17%
2
美国
39
16.53%
3
清华软体工程硕士
25
10.59%
4
清华工学博士
6
2.54%
4
中科院工学硕士
6
2.54%
6
待业
5
2.12%
7
专科毕业
3
1.27%
7
自主创业
3
1.27%
9
百度
2
0.85%
9
复旦大学硕士
2
0.85%
9
国双科技
2
0.85%
9
斯侖贝谢
2
0.85%
9
香港
2
0.85%
9
香港大学硕士
2
0.85%
9
留级
2
0.85%
9
用友软体
2
0.85%
9
中山大学硕士
2
0.85%
18
微软
1
0.42%
18
奥浦诺管理谘询
1
0.42%
18
澳大利亚
1
0.42%
18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
1
0.42%
18
北理工软体学院研究生
1
0.42%
18
博科信息产业
1
0.42%
18
德国
1
0.42%
18
鼎辉投资
1
0.42%
18
东方口岸科技
1
0.42%
18
法国
1
0.42%
18
高盛
1
0.42%
18
工商银行
1
0.42%
18
供电实业
1
0.42%
18
广发证券
1
0.42%
18
广联达慧中
1
0.42%
18
广州市信息化中心
1
0.42%
18
国务院港澳办公室
1
0.42%
18
海云天
1
0.42%
18
汉略信息技术
1
0.42%
18
航天信息
1
0.42%
18
惠普
1
0.42%
18
加拿大
1
0.42%
18
建设银行
1
0.42%
18
麒麟远创
1
0.42%
18
清华法律硕士
1
0.42%
18
清华万博网路技术
1
0.42%
18
清华医学院生物工程硕士
1
0.42%
18
赛迪时代
1
0.42%
18
上海国泰人寿保险公司
1
0.42%
18
上海中软资源技术服务
1
0.42%
18
深圳发展银行
1
0.42%
18
首都开发
1
0.42%
18
数码视讯科技
1
0.42%
18
搜狐
1
0.42%
18
腾讯
1
0.42%
18
五湖四海人力资源
1
0.42%
18
西昌卫星测控中心
1
0.42%
18
清华信研院硕士
1
0.42%
18
长沙长城医疗信息技术
1
0.42%
18
智乐软体
1
0.42%
18
中国建筑装饰工程公司
1
0.42%
18
中国民航信息网路
1
0.42%
18
中国农业银行
1
0.42%
18
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1
0.42%
18
中航世新燃气轮机
1
0.42%
18
中牧实业
1
0.42%
18
重庆市委组织部
1
0.42%
18
重庆银行
1
0.42%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与国内好多高校一样,软体学院受到计算机系的歧视。但是鄙人不知道这种歧视有何而来,从何而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虽然录取分数上看,软体学院的分数线是要比计算机的低,但软体工程更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相对而言软体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更适合就业或者更好找工作,当然计算机的就业面更广一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