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子之役
公元1648年(南明永曆二年,满清顺治五年),福建省建宁府府治建安县清军破城后,清军对城中平民进行三日大屠杀的事件
南明永曆初年,郧西王率建州军民抗清,死守建宁府,清军破城血刃三日。大劫之后建宁府城内百姓倖存者不上三百人,并殃及乡村四里,史称“戊子之役”。——《建宁府志》
基本介绍
- 名称:戊子之役
- 地点:建宁府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市)
- 时间:1648
- 参战方:南明与满清
- 结果:屠杀约十数万平民
- 参战方兵力:南明军民/清军
- 伤亡情况:约十数万
- 主要指挥官:王祁
事件经过
一六四八年。
二月十九日,探马报称,清军已过浦城。
二月廿一日,建州城外的大洲、水西等处布满清军,府城外围激烈戮战。
三月初六日,清军将城团团包围,飞鸟难下。
十三日攻城愈急。大洲、黄华山各处高地清军装置大炮轰攻城垣。
十四日清军用地雷轰崩西门城垣10余丈。
十五日丑时,北门朝天门、威武门、临江门一齐被清军地雷轰崩,城内起火。
“清军蜂拥进城,明军与其巷战。”
“一时哭声震天,悽惨之状,万笔难写,有服毒者、有赴火自焚者、有吊死者、有烟燻死者、有自刎死者、有被清军姦淫蹂躏死者、有被崩墙压死者、有投井死者、有不能走动之老人小孩遭火烧死者。大明街巷屠杀净尽。血刃三日,死尸山积,血流成河。衙署寺观,悉付一炬。间有走出城者,比至马坑不能过,亦被清军擒获。朝天门、豪栋外各处鱼塘,男女尸骸不计其数。郧西王投井死,国师逃至后街,气喘不能走,被清军劫杀。其余各官、将军、尚书、侍郎、御史、学士侍官惧死于乱枪之中,无一生存。城厢各处堆满尸骸,其未曾出门之老人小孩焚死屋内者,遗骨山积。时正初夏,天气炎热,陈尸体腐,臭气难堪。火后焦土,触目惊心。” “间有半生未死者,已是有手无足,有足无手,约一、二百人。幸能全存者亦不过二、三百人。大劫之后,饥困难堪,数日后又复死亡大半。”三月“二十三日出榜安民,下令剃髮”。当时建州已是“惨凉满目,街巷全无,行人绝迹,鸡猪鸭狗,完全消灭。”“廿五日乡人来城送粮,只有满目颓墙败瓦,满街血迹臭气。亲戚故旧,百无一存。”
屠戮十数万
当时的建宁府城内有多少人口史书上并没记载,大致推测。由于明代税收与丁口相关,只计男丁,人口少报情况较严重,所以实际人口要比数字多的多,洪武丁口数应该相对接近当时实际。
全建宁府(8县)
洪武 140089户537024口
弘治 120382户403496口
嘉靖 120914户410099口
清康熙锐减至137455口
洪武 140089户537024口
弘治 120382户403496口
嘉靖 120914户410099口
清康熙锐减至137455口
注:建安一县占县数之二,建安县分管瓯宁县故称“一府二县三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