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路技术基础(2010年出版图书)
本书以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与协定为基础,紧密结合当前网路技术的发展,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区域网路组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路互连技术、Internet基础与宽频接入技术、构建Internet信息网站、网路管理与网路安全、区域网路组建典型案例等内容。与本书配套使用的《计算机网路技术基础实训》也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同时出版。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网路技术基础
- 又名: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类规划教材
- 作者:柳青
- ISBN:ISBN 978-7-115-20247-5
- 页数:348页
- 定价:36.00 元
- 出版时间:2010-02-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提要
本书以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与协定为基础,紧密结合当前网路技术的发展,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区域网路组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路互连技术、Internet基础与宽频接入技术、构建Internet信息网站、网路管理与网路安全、区域网路组建典型案例等内容。与本书配套使用的《计算机网路技术基础实训》也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同时出版。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非网路专业)计算机网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培训教材。
目 录
第1章 初识计算机网路 1
1.1 任务1:了解计算机网路 1
1.1.1 计算机网路无处不在 1
1.1.2 计算机网路的定义 3
1.1.3 计算机网路的功能 3
1.1.4 计算机网路的分类 4
1.1.5 套用与实践:认识计算机网路 6
1.2 任务2:了解计算机网路的形成与发展 7
1.2.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路 8
1.2.2 多机系统互联的计算机网路 9
1.2.3 开放式标準化网路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路 11
1.2.4 计算机网路互联与高速网路技术 12
1.2.5 计算机网路的发展趋势 13
1.3 任务3:认识计算机网路的组成与结构 13
1.3.1 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13
1.3.2 计算机网路的组成 15
1.3.3 计算机网路的拓扑结构 16
1.3.4 知识拓展:现代网路结构的特点 19
1.3.5 套用与实践:绘製网路拓扑图 20
1.4 任务4:初步认识网路作业系统 24
1.4.1 网路作业系统概述 24
1.4.2 典型网路作业系统 25
1.4.3 套用与实践:Windows 2003 Server的安装 27
本章小结 30
习题 31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32
2.1 任务1:了解数据通信系统 32
2.1.1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32
2.1.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4
2.1.3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35
2.2 任务2:理解数据通信方式 36
2.2.1 并行通信和串列通信 36
2.2.2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37
2.3 任务3:理解数据传输方式 38
2.3.1 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频传输 38
2.3.2 信源编码技术 39
2.3.3 多路复用技术 43
2.3.4 知识拓展:同步技术 45
2.4 任务4:理解数据交换技术 46
2.4.1 电路交换 46
2.4.2 存储转发交换 47
2.4.3 知识拓展:高速交换技术 49
2.5 任务5:了解差错控制技术 51
2.5.1 差错控制方法 51
2.5.2 差错控制编码 53
本章小结 57
习题 58
第3章 网路体系结构与协定 60
3.1 任务1:理解网路体系结构 60
3.1.1 网路协定 61
3.1.2 网路的分层模型 61
3.1.3 网路体系结构 63
3.1.4 典型案例:理解ISO/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63
3.1.5 典型案例:理解TCP/IP参考模型 69
3.2 任务2:物理层及其套用 73
3.2.1 物理层的功能 73
3.2.2 计算机网路的传输介质 73
3.2.3 物理层接口标準 81
3.2.4 物理层设备与组件 83
3.2.5 套用与实践:双绞线网线的製作与测试 85
3.3 任务3:数据链路层及其案例 90
3.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90
3.3.2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91
3.3.3 典型案例: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定 92
3.3.4 典型案例:点对点协定 96
本章小结 98
习题 99
第4章 区域网路组网技术 101
4.1 任务1:区域网路的连线 101
4.1.1 对等网的组建 101
4.1.2 套用与实践:区域网路连线的测试 103
4.2 任务2:区域网路体系结构的理解 104
4.2.1 IEEE 802标準系列 104
4.2.2 区域网路的体系结构 105
4.3 任务3:区域网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理解 107
4.3.1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07
4.3.2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09
4.3.3 令牌汇流排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11
4.3.4 CSMA/CD与令牌环、令牌汇流排的比较 111
4.4 任务4:乙太网组网技术 112
4.4.1 标準乙太网技术 112
4.4.2 快速乙太网技术 114
4.4.3 高速乙太网技术 115
4.4.4 组建乙太网所需的设备 117
4.4.5 知识拓展:光纤分散式数据接口(FDDI) 122
4.5 任务5:区域网路交换机的连线与配置 123
4.5.1 交换式网路的概念 123
4.5.2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25
4.5.3 交换式区域网路的组成 127
4.5.4 知识拓展:第三层交换技术简述 128
4.5.5 套用与实践:乙太网交换机的配置 129
4.6 任务6:乙太网交换机VLAN配置 133
4.6.1 虚拟区域网路的概念 133
4.6.2 虚拟区域网路的组网方法 134
4.6.3 套用与实践:虚拟区域网路VLAN的规划和配置 136
4.7 任务7:了解无线网路技术 138
4.7.1 无线网路技术概述 138
4.7.2 IEEE 802.11无线区域网路标準 140
4.7.3 无线区域网路的套用 141
本章小结 142
习题 143
第5章 广域网技术 145
5.1 任务1:广域网技术的选择 145
5.1.1 广域网概述 145
5.1.2 广域网协定的选择 146
5.1.3 广域网连线的选择 148
5.1.4 广域网服务的选择 152
5.1.5 广域网线路的选择 154
5.2 任务2:广域网组网技术的选择 155
5.2.1 公共电话交换网 155
5.2.2 公用数据分组交换网 157
5.2.3 数字数据网 159
5.2.4 帧中继网 161
5.2.5 综合业务数字网 164
5.2.6 广域网技术的比较 167
5.3 任务3:了解虚拟广域网技术 168
5.3.1 虚拟广域网的概念 168
5.3.2 虚拟专用网 169
本章小结 170
习题 171
第6章 网路互连技术 172
6.1 任务1:网路互连解决方案 172
6.1.1 网路互连的基本原理 172
6.1.2 网路互连的类型和设备 174
6.1.3 网路互连解决方案的选择 177
6.2 任务2:TCP/IP网路层及其套用 179
6.2.1 ARP协定 179
6.2.2 RARP协定 182
6.2.3 IPv4协定 183
6.2.4 ICMP协定 186
6.2.5 套用与实践: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的使用 189
6.2.6 知识扩展:网际协定IPv6 191
6.3 任务3:路由器的配置 193
6.3.1 路由器概述 193
6.3.2 路由器的结构 195
6.3.3 典型案例:路由器中的路由选择过程 196
6.3.4 路由协定 199
6.3.5 套用与实践:路由器的配置 203
6.4 任务4:TCP/IP传输层及其套用 205
6.4.1 传输层的协定、连线埠和套接字 205
6.4.2 传输控制协定 211
6.4.3 用户数据报协定 215
6.4.4 套用与实践:常用TCP/IP实用程式的使用 217
本章小结 223
习题 223
第7章 Internet基础与宽频接入技术 225
7.1 任务1:IP位址与子网划分 225
7.1.1 Internet概述 225
7.1.2 IP位址 226
7.1.3 子网划分 230
7.1.4 知识拓展:IPv6地址 237
7.2 任务2:理解Internet宽频接入技术 239
7.2.1 基于传统电信网的有线接入Internet 239
7.2.2 基于有线电视网接入技术 241
7.2.3 乙太网接入技术 242
7.2.4 电力线接入技术 242
7.3 任务3:Internet网路服务的套用 243
7.3.1 Telnet基本概念 243
7.3.2 Telnet的使用方法 243
7.3.3 网路虚拟终端NVT 244
7.3.4 套用与实践:用Telnet远程登录BBS 244
7.3.5 套用与实践:配置MSN进行实时交谈 244
7.4 任务4:Internet信息检索的套用 245
7.4.1 搜寻引擎的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 245
7.4.2 中文搜寻引擎 246
7.4.3 利用搜寻引擎查询信息 246
7.5 任务5:了解Intranet网路 247
7.5.1 Intranet的基本概念 247
7.5.2 Intranet的特点和结构 247
7.5.3 Intranet的建立 249
本章小结 250
习题 250
第8章 构建Internet信息网站 253
8.1 任务1:建立域名系统 253
8.1.1 域名及域名系统 254
8.1.2 域名结构 255
8.1.3 域名伺服器 257
8.1.4 域名的解析过程 260
8.1.5 套用与实践:配置Windows 2003Server DNS伺服器 263
8.1.6 知识扩展:中文域名系统 274
8.2 任务2:配置WWW伺服器 275
8.2.1 WWW基本概念 275
8.2.2 统一资源定位符 276
8.2.3 超文本传输协定 278
8.2.4 超文本标记语言 279
8.2.5 套用与实践:WWW伺服器的配置 279
8.3 任务3:动态主机配置协定及其套用 290
8.3.1 DHCP的概念与基本术语 291
8.3.2 DHCP的工作过程 292
8.3.3 套用与实践:配置DHCP伺服器 294
8.4 任务4:档案传输服务及其套用 298
8.4.1 档案传输协定 299
8.4.2 FTP的工作原理 299
8.4.3 FTP命令 300
8.4.4 套用与实践:利用Windows 2003Server的IIS组建FTP站点 301
8.5 任务5:电子邮件服务及其套用 306
8.5.1 电子邮件的概念 307
8.5.2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308
8.5.3 套用与实践:构建邮件伺服器 309
8.5.4 知识扩展:邮件协定 312
本章小结 314
习题 315
第9章 网路管理与网路安全 317
9.1 任务1:网路安全解决方案 317
9.1.1 网路安全概述 317
9.1.2 网路黑客攻击的防範 321
9.1.3 网路病毒及其防範 322
9.1.4 防火墙技术 323
9.2 任务2:网路管理及其套用 329
9.2.1 网路管理概述 329
9.2.2 网路管理模式 330
9.2.3 简单网路管理协定 331
9.2.4 套用与实践:Windows 2000下SNM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 332
本章小结 333
习题 333
第10章 区域网路组建典型案例 335
10.1 区域网路组网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 335
10.1.1 网路需求分析 335
10.1.2 网路系统方案设计 336
10.2 案例:校园网建设方案 337
10.2.1 校园网需求分析 337
10.2.2 校园网解决方案 337
10.2.3 主要设备选型 338
10.2.4 组网技术的选用 342
10.3 案例:网咖建设方案 344
10.3.1 网咖需求分析 344
10.3.2 网咖解决方案 344
10.3.3 主要设备选型 345
10.3.4 组网技术的分析与选用 346
本章小结 347
习题 347
参考文献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