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网路通信原理与套用
《无线网路通信原理与套用》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图书,本书的作者是(美)帕勒万和(美)克瑞森那莫斯。
基本介绍
- 书名:《无线网路通信原理与套用》
- 作者:(美)帕勒万,(美)克瑞森那莫斯
- 译者:刘剑
- ISBN:9787302058076
- 页数:447页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2-11-1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重要的面向语音和面向数据的无线网路——从PCS到IMT-2003 3G,从蓝牙技术到无线LAN的统一的通用的基本原理。无线网路是一种非常複杂且多领域的系统,为了描述清楚,全书按逻辑分为四部分:空中接口的设计原理、无线网路的工作原理、无线广域网以及宽频区域网路与ad hoc网路。具体内容包括:空中接口的设计;无线网路的运行;基于CDMA、TDMA和GSM的蜂窝电话和移动数据网路的实现:IEEE 802.11 WLAN、HLPERLAN和WATM宽频本地接入技术;新兴的OFDM技术和超宽频带(UMB)技术;ad hoc网路、蓝牙技术和WPAN;无线定位和室内定位技术。
本书结构划分灵活、内容全面。本书可作为无线通信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于从事无线通信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本书也是一本极佳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Kaveh Pahlvan是ECE和CS教授,Worcester理工学院无线信息网路研究中心主任,芬兰Oulu大学访问学者。他是GTE实验室、JPL实验室、3COM、Motorola、Honeywell、Nokia和NTT等全球性无线组织的首席顾问,也是多家公司的董事,同时也是IEEE会员、Nokia会员和Fulbright-Nokia首席会员。Prashant Krishnamurthy是Pittsburgh大学信息科学与通信系的助理教授,正致力于通信科学研究与无线信息系统开发,是IEEE通信学会Pittsburgh分会主席。
目录
第1章 无线网路概述
1.1 引言
1.2 几代不同的无线网路
附录1A 用于无线接入的骨干网路
附录1B 重要标準组织概述
第Ⅰ部分 空中接口设计原理
第2章 无线介质的特性
2.1 引言
2.2 电波传播机制
2.3 路径损耗模型和信号覆盖範围
2.4 多径效应和都卜勒效应
2.5 信道测试与建模技术
2.6 无线信道仿真
附录2A 什幺是dB
附录2B 有线介质
附录2C 路径损耗模型
附录2D 宽频信道模型
第3章 无线网路的物理层方案
3.1 引言
3.2 套用无线传输技术
3.3 短距离基带传输
3.4 超宽频脉冲传输
3.5 载波调製传输
3.6 传统的数字蜂窝传输
3.7 更高速率的宽频数据机
3.8 扩频传输
3.10 分集和智慧型接收技术
3.11 各种调製技术的比较
3.12 无线通信中的编码技术
3.13 软体无线电概述
附录3A 通信系统的性能
附录3B 编辑和相关
第4章 无线介质接入方案
4.1 引言
4.2 引言语音网路中的固定分配接入
4.3 面向数据网路中的随机接入
4.4 综合语音和数据业务
第Ⅱ部分 无线网路工作原理
第5章 网路规划
第6章 无线网路的运行
第Ⅲ部分 无线广域网
第7章 GSM和TDMA技术
第8章 CDMA技术、IS-95和IMT-2000
第9章 移动数据网路
第Ⅳ部分 宽频区域网路和ad hoc网路
第10章 无线区域网路介绍
第11章 IEEE 802.11无线区域网路
第12章 无线ATM和HIPERLAN
第13章 Ad hoc网路和WPAN
第14章 无线定位系统
缩略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