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路基础与套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图书)
《计算机网路基础与套用》是2008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远生。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网路基础与套用
- 作者:刘远生
- ISBN:10位[712106247X] 13位[9787121062476]
- 定价:¥31.00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4-1
内容提要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网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在此基础上较多地介绍了计算机网路的实践和套用操作。全书共10章,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计算机网路基础知识和网路套用技术,该部分是网路套用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网路套用,该部分是应了解的实践技能和实际操作。本书具有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特点和要求,突出网路套用能力和实际技能的培养,内容安排及教学过程体现“好学易教”等特色。

本书语言简明,循序渐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践性强,可以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类、电子类专业的计算机网路基础及套用课程教材,及其他专业的计算机网路课程教材;非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函授或电大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以作为各类计算机网路培训班教材和计算机网路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次修订的主旨就是根据计算机网路及相关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以及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总体要求,减少计算机网路理论部分的内容和难度,使之更加浅显易懂,增加实践和套用部分的内容。全书共10章,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计算机网路基础知识和网路套用技术,该部分是网路套用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网路套用,该部分是应了解的实践技能和实际操作。
图书目录
导论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述
1.1 计算机网路的发展
1.1.1 计算机网路的发展过程
1.1.2 计算机网路的发展趋势
1.1.3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1.2 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
1.2.1 网路定义
1.2.2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1.2.3 广域网、区域网路和城域网
1.2.4 无线网
1.2.5 公用网和专用网
1.2.6 透明和虚拟
1.2.7 虚拟区域网路和虚拟专用网
1.3 计算机网路的组成
1.3.1 计算机网路的基本要素
1.3.2 计算机网路硬体系统
1.3.3 计算机网路软体系统
1.4 计算机网路的功能和特点
1.4.1 计算机网路的功能
1.4.2 计算机网路的特点
1.5 计算机网路的分类和拓扑结构
1.5.1 计算机网路的分类
1.5.2 计算机网路的拓扑结构
1.6 数据通信基础
1.6.1 数据通信概述
1.6.2 数据通信技术简介
1.6.3 数据交换
1.6.4 网路传输介质
1.7 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与协定
1.7.1 网路体系结构及相关概念
1.7.2 OSI参考模型
1.7.3 TCP/IP参考模型
1.7.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计算机区域网路和城域网
2.1 区域网路概述
2.1.1 区域网路的特点
2.1.2 区域网路的拓扑结构
2.1.3 区域网路的传输介质
2.1.4 区域网路的分类
2.2 区域网路体系结构与协定
2.2.1 区域网路的层次模型
2.2.2 IEEE 802标準系列
2.3 区域网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2.3.1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2.3.2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2.3.3 令牌汇流排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2.4 乙太网
2.4.1 传统乙太网
2.4.2 高速乙太网
2.5 交换式区域网路
2.5.1 交换式区域网路概述
2.5.2 交换式区域网路的组成
2.5.3 虚拟区域网路
2.6 城域网
2.6.1 城域网的概念
2.6.2 分散式伫列双汇流排(DQDB)
2.7 FDDI网路
2.8 Client/Server模式
2.8.1 区域网路资源共享模式
2.8.2 Client/Server模式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计算机广域网
3.1 广域网概述
3.1.1 广域网的概念
3.1.2 公共数据通信网
3.1.3 广域网标準
3.2 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
3.2.1 PSTN概述
3.2.2 PSTN的组成
3.3 公用数据分组交换网
3.3.1 X.25协定
3.3.2 X.25网的组成
3.3.3 ChinaPAC
3.4 数字数据网(DDN)
3.5 帧中继网
3.5.1 帧中继概述
3.5.2 帧中继的帧格式
3.5.3 帧中继网的组成
3.5.4 帧中继业务
3.6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3.6.1 ISDN概述
3.6.2 窄带ISDN
3.6.3 宽频ISDN
3.7 ATM网路
3.7.1 ATM概述
3.7.2 ATM交换
3.7.3 ATM网路组成
3.7.4 ATM套用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网路互连技术
4.1 网路互连概述
4.1.1 网路互连的概念
4.1.2 网路互连的类型
4.2 网路连线与互连设备
4.2.1 中继器
4.2.2 集线器
4.2.3 网桥
4.2.4 路由选择及路由器
4.2.5 交换机
4.2.6 网关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网路作业系统
5.1 网路作业系统概述
5.1.1 网路作业系统的功能
5.1.2 常用的网路作业系统
5.2 Windows NT作业系统简介
5.2.1 Windows NT概述
5.2.2 Windows NT管理和服务
5.3 Windows 2000作业系统简介
5.4 Windows 2003及Windows XP作业系统简介
5.4 1 Windows 2003作业系统
5.4 2 Windows XP作业系统
5.5 其他网路作业系统
5.5.1 NetWare作业系统简介
5.5.2 UNIX作业系统简介
5.5.3 Linux作业系统简介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宽频网路技术简介
6.1 宽频网路概述
6.2 宽频传输技术与SDH
6.2.1 宽频传输技术
6.2.2 SDH技术简介
6.3 宽频接入技术
6.3.1 数字用户线DSL接入技术
6.3.2 光纤接入技术
6.3.3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技术
6.3.4 无线接入技术
6.3.5 几种宽频接入技术的比较
6.4 宽频网路套用
6.4.1 网路视频点播
6.4.2 网路可视电话
6.4.3 网路视频会议
6.4.4 网上炒股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网路管理与网路安全
7.1 网路管理
7.1.1 网路管理概述
7.1.2 简单网路管理协定(SNMP)
7.1.3 常见的网路管理系统
7.2 网路安全
7.2.1 网路安全概述
7.2.2 数据加密技术简介
7.2.3 鉴别技术
7.2.4 防火墙技术
7.2.5 网路病毒与黑客攻击
7.2.6 网路安全检测与回响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Internet与套用
8.1 Internet概述
8.1.1 什幺是Internet
8.1.2 Internet的管理
8.2 IP位址和域名
8.2.1 TCP/IP协定
8.2.2 IP位址的组成与类别
8.2.3 子网与子网掩码
8.2.4 域名系统
8.3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8.3.1 通过区域网路接入
8.3.2 通过Modem接入电话线
8.3.3 通过ISDN方式接入
8.3.4 通过ADSL方式接入
8.4 Internet服务
8.4.1 Telnet服务
8.4.2 E-mail服务
8.4.3 FTP服务
8.4.4 WWW服务
8.4.5 BBS服务
8.5 Internet网站建设与网页製作简介
8.5.1 Internet网站的简单构建
8.5.2 Internet个人网页的设计与製作
8.6 下一代Internet
8.6.1 下一代Internet概述
8.6.2 Internet Ⅱ
8.6.3 IPv6简介
8.6.4 我国下一代互连网的研究与套用
8.7 Intranet与Extranet
8.7.1 Intranet
8.7.2 Extranet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9章 网路系统集成
9.1 网路系统的集成
9.1.1 网路系统集成概述
9.1.2 网路系统分析
9.1.3 网路系统规划
9.1.4 网路系统设计
9.1.5 网路系统实施
9.1.6 网路系统调试与验收
9.2 某校园网的系统规划与设计实例
9.2.1 用户状况调研与需求分析
9.2.2 校园网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10章 计算机网路实训
10.1 区域网路组网实训
10.1.1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构成及实施
10.1.2 网卡的选择、设定和安装
lO.1.3 网卡驱动程式和TCP/IP协定的安装
10.1.4 伺服器、工作站的选择与配置
10.1.5 UTP电缆连线的製作、测试与端接
10.1.6 集线器、交换机的选择与安装
10.1.7 细同轴电缆段的製作与测试
10.1.8 汇流排状、星状和混合状LAN的连线
10.1.9 10Mbps乙太网向100Mbps乙太网的升级
10.2 Internet实训
10.2.1 网路常用工具的使用
10.2.2 路由器的安装与管理
10.2.3 ⅡS安装与管理
10.2.4 Web伺服器的配置与管理
10.2.5 DNS伺服器的设定与管理
10.2.6 FTP伺服器的配置与管理
10.2.7 SMTP伺服器的配置与管理
10.2.8 远程终端服务的管理
10.2.9 简单网站的构建
10.2.10 个人网页的设计与製作
10.3 网路安全与管理实训
10.3.1 加密软体PGP的套用
10.3.2 网路嗅探工具的套用
10.3.3 常见国产木马的清除
10.3.4 常见流氓软体的清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