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网路代管
点对点网路託管为使用点对点网路来分发所需的网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对等网路代管
- 学科:计算机
简介
此概念与使用专用网页伺服器向最终用户客户端共享网页数据的主从式架构不同,点对点网上託管的表现类似Dijjer和Coral Cache的内容分发网路,允许用户保存单个网页的数据副本和将该快取分发给其他用户,从而加快访问高峰时的速度和减少专用伺服器的频宽需求。
对比
名称 | 首版发行日期 | 是否匿名 | 是否快速 | 是否有单档案编辑许可权 | 是否有单档案阅读许可权 | 是否离线可用 | 是否为自由及开放原始码软体 | 备注 |
---|---|---|---|---|---|---|---|---|
Freenet | 2000年 | 是 | 否 | 否 | 否 | 是 | 是 | |
Osiris | 2010年 | 是 | 是 | 否 | 否 | 是 | 否 | |
IPFS | 2014年 | 未知 | 是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是 | 基于区块链 |
Maelstrom | 2014年 | 否 | 是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项目似乎自2015年起暂停 |
ZeroNet | 2015年 | 否 除非经由Tor/I2P | 是 | 是 | 否 | 是 | 是 | DHT |
路由策略及算法
内容路由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内容分发网路的性能。内容路由主要负责将用户请求通过一定的路由算法重定向至最靠近用户的内容代理伺服器上,并通过给定的资源选择策略从而达到内容的快速分发。内容路由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资源路由算法,即通过监测当前网路各项性能指标与服务负载压力,选择最佳的内容代理伺服器进行回响;请求转发机制,即依据哪种策略对服务请求进行转发。典型的内容分发网路资源路由流程:
- 用户向请求解析伺服器进行资源请求;
- 全局性能监测服务机群收集分析分布于网际网路中的内容代理服务机群的服务质量以及网路链路各项性能参数;
- 节点选择伺服器根据实时性能监视服务的反馈信息,动态调整选择算法与资源定位策略;
- 解析伺服器通过资源定位结果,将用户请求转发至最佳的内容代理伺服器;
- 内容代理伺服器将数据传送至用户。
请求路由属于套用层路由策略,其思想是根据套用层服务需求,对资源请求进行相应的转发。路由算法主要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类:静态路由是指当内容分发网路部署后,对于用户的请求都根据给定的路由转发策略重定向至内容代理伺服器,该算法不随网路状态与服务负载发生变化;动态路由是指实时监视网路参数与服务端负载,动态修改转发策略,儘可能保证当前服务维持在最佳状态。静态路由策略通常依据用户的访问距离或跳数作为节点选择度量。採用传输距离与伺服器历史负载信息作为服务节点选择的依据,对请求进行转发。这种方法在性能上优于轮询,然而由于没有对链路进行监测,对用户的服务质量并不高。动态路由策略主要通过被动收集或主动探测方式对网路状态与用户访问质量进行监测,自适应修正路由转发机制。资源路由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内容网路的服务质量,静态路由策略不具备网路感知能力,在性能上远低于动态策略。动态策略由于其对各项度量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线上更新选择算法,大幅度提升内容分发网路的性能,但其开销与预测準确性还有待提升。如何降低监测代价及提高对于网路状态的预测能力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点对点网路
对等式网路(peer-to-peer, 简称P2P),又称点对点技术,是无中心伺服器、依靠用户群(peers)交换信息的网际网路体系,它的作用在于,减低以往网路传输中的节点,以降低资料遗失的风险。与有中心伺服器的中央网路系统不同,对等网路的每个用户端既是一个节点,也有伺服器的功能,任何一个节点无法直接找到其他节点,必须依靠其户群进行信息交流。
P2P节点能遍布整个网际网路,也给包括开发者在内的任何人、组织、或政府带来监控难题。P2P在网路隐私要求高和档案共享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套用。使用纯P2P技术的网路系统有比特币、Gnutella,或自由网等。另外,P2P技术也被使用在类似VoIP等实时媒体业务的数据通信中。有些网路(如Napster、OpenNAP,或IRC@find)包括搜寻的一些功能,也使用客户端-伺服器结构,而使用P2P结构来实现另外一些功能。这种网路设计模型不同于客户端-伺服器模型,在客户端-伺服器模型中通信通常来往于一个中央伺服器。
P2P网路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客户端都能提供资源,包括频宽,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因此,当有节点加入且对系统请求增多,整个系统的容量也增大。这是具有一组固定伺服器的Client-Server结构不能实现的,因为在上述这种结构中,客户端的增加意味着所有用户更慢的数据传输。
P2P网路的分布特性通过在多节点上複製数据,也增加了防故障的健壮性,并且在纯P2P网路中,节点不需要依靠一个中心索引伺服器来发现数据。在后一种情况下,系统也不会出现单点崩溃。
当用P2P来描述Napster 网路时,对等协定被认为是重要的,但是,实际中,Napster 网路获取的成就是对等节点(就像网路的末枝)联合一个中心索引来实现。这可以使它能快速并且高效的定位可用的内容。对等协定只是一种通用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