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防
云安防(Cloud Security & Protection)是由瑞讯科技提出的概念。云安防是基于物联网模式并且採用云存储技术来满足现代化安防的需求。具体实现是指通过集群套用、格线技术、分散式档案系统等功能,将视频监控、门禁控制、RFID射频识别、入侵报警、消防报警、简讯报警、GPS卫星定位等技术通过瑞讯云安防集合起来协同工作,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完成智慧型化识别、定位、跟蹤和监控的安防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C/S、B/S以及移动设备的客服端进行24小时的无缝远程监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云安防
- 外文名:Cloud Security & Protection
- 提出者:瑞讯科技
- 可分为:感知层、网路层、处理层和套用层
技术架构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瑞讯云安防可分为四层:感知层、网路层、处理层和套用层。
感知层由各种感测器以及感测器网关构成,包括摄像机、拾音器、指纹仪、入侵探测、烟感探测、震动探测、温度探测、RFID、二维码、GPS等感知终端等。
网路层由各种私有网路、网际网路、电话网和无线通信网等组成。
处理层由集中存储服务、报警服务、讯息服务、数据服务等部分组成。
套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慧型套用。
云存储
云存储及其特点
所谓“云模式”,就是“数据中心”模式形象化称呼。数据中心模式在IT领域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后,核心思想是对信息的操作可以拆解为一段段,利用网路连线,将操作分布化,实现整个操作进程在本地和远端的灵活分配。如今几乎所有大型IT系统均已经数据中心化了,网际网路本身则进一步为数据中心提供了最基本的物理载体。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格线计算(Grid Computing)、分散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路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路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路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藉助SaaS、PaaS、Iaa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套用、格线技术或分散式档案系统等功能,将网路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套用软体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当云计算系统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是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时,云计算系统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储设备,那幺云计算系统就转变成为一个云存储系统,所以云存储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
提到先进的存储技术就不能不讲到云存储。这是一种具有很大诱惑性的存储技术,云存储可以实现存储完全虚拟化,大大简化套用环节,节省客户建设成本,同时,提供更强的存储和共享功能。云状存储中所有设备对使用者完全透明,任何地方、任何被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一根接入线与云存储连线,进行空间与数据访问。用户无需关心存储设备型号、数量、网路结构、存储协定、套用接口等,套用简单透明。云存储对使用者来讲,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设备,而是指一个由许许多多个存储设备和伺服器所构成的集合体。使用者使用云存储并不是使用某一个存储设备,而是使用整个云存储系统带来的一种数据访问服务。所以严格来讲,云存储不是存储,而是一种服务。
云存储的核心是套用软体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套用软体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与传统的存储设备相比,云存储不仅仅是一个硬体,而是一个网路设备、存储设备、伺服器、套用软体、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和客户端程式等多个部分组成的複杂系统。各部分以存储设备为核心,通过套用软体来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服务。
另外,云存储更多的是套用。套用存储是一种在存储设备中集成了套用软体功能的存储设备,它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还具有套用软体功能,可以看作是伺服器和存储设备的集合体。套用存储技术的发展可以大量减少云存储中伺服器的数量,从而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减少系统中由伺服器造成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减少数据传输环节,提供系统性能和效率,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云存储系统的结构模型由4层组成:存储层、基础管理层、套用接口层、访问层。
存储层是云存储最基础的部分。存储设备可以是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可以是NAS和 iSCSI等IP存储设备,也可以是 SCSI或SAS等 DAS存储设备。云存储中的存储设备往往数量庞大且分布多不同地域,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网际网路或者FC光纤通道网路连线在一起。存储设备之上是一个统一存储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存储设备的逻辑虚拟化管理、多链路冗余管理,以及硬体设备的状态监控和故障维护。
基础管理层是云存储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云存储中最难以实现的部分。基础管理层通过集群、分散式档案系统和格线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中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的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同一种服务,并提供更大更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CDN内容分发系统、数据加密技术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被未授权的用户所访问,同时,通过各种数据备份和容灾技术和措施可以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丢失,保证云存储自身的安全和稳定。
套用接口层是云存储最灵活多变的部分。不同的云存储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开发不同的套用服务接口,提供不同的套用服务。比如视频监控套用平台、IPTV和视频点播套用平台、网路硬碟引用平台,远程数据备份套用平台等。
访问层也就是云存储系统的用户。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标準的公用套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系统,享受云存储服务。云存储运营单位不同,云存储提供的访问类型和访问手段也不同。
藉助厂家提供的监控云存储服务,用户有望摆脱在硬体存储设备上的巨额投入,减少在系统维护上的人力支出,快速减轻财政压力,提升用户和厂家竞争力。届时,用户只需支付少量的储存费用,就能把超大容量的数据存在云端,并根据需要设定相关许可权,随时随地共享给需要共享的人员,在减少数据传输的时间的同时,藉助厂家更为出色的加密技术,避免传输过程中造成的丢包、泄密等事故的产生,全面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套用前景
云存储已经成为未来存储发展的一种趋势。云存储厂商正在将各类搜寻、套用技术和云存储相结合,以便能够向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数据服务,但是,未来云存储的发展趋势,主要还是要从安全性、便携性及数据访问等角度进行发展。
安全性。从云计算诞生,安全性一直是企业实施云计算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同样,在云存储方面,安全性通常是首要的商业考虑和技术考虑。许多用户对云存储的安全要求甚至高于它们自己的架构所能提供的安全水平。既便如此,面对如此高的不现实的安全要求,许多大型的可信赖的云存储厂商也在努力满足它们的要求,构建比多数企业数据中心安全得多的数据中心,并通过可与NSA(美国国家安全局)媲美的加密层和保护层来保护存储中的数据。
便携性。一些用户在考虑託管存储的时候还要考虑数据的便携性。一般情况下这是有保证的,一些大型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承诺其数据便携性可媲美最好的传统本地存储。有的云存储结合了强大的便携功能,可以将整个数据集传送到你所选择的任何媒介,甚至是专门的存储设备。
性能和可用性。过去的一些託管存储和远程存储总是存在着延迟时间过长的问题。同样网际网路本身的特性就严重威胁服务的可用性。最新一代云存储已经有突破性的成就,体现在客户端或本地设备高速快取,将最经常使用的数据保持在本地,从而有效地缓解网际网路延迟问题。通过本地高速快取,即使面临最严重的网路中断,这些设备也可以缓解延迟性问题。这些设备还可以让经常使用的数据看起来像本地存储那样快速反应。通过一个本地NAS网关,云存储甚至可以模仿中端NAS设备的可用性、性能和可视性,同时将数据予以远程保护,且这种数据保护水平只有少数企业才能做到。性能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当数据变化率太高的时候,这些解决方案可能会消耗太多的网际网路频宽,而且这可能会使你的云存储解决方案产生隐含成本。即使如此,厂商们仍将继续努力实现容量最佳化和WAN(广域网)最佳化,从而儘量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性。
数据访问。另一个常见的疑虑是如果执行大规模数据请求或数据恢复操作,那幺云存储是否可提供足够的访问性。一些厂商可以将大量数据传输到任何类型的媒介,可将数据直接传送给企业,且其速度之快相当于複製贴上操作。此外,一些厂商还可以提供一套组件,在完全本地化的系统上模仿云地址,让本地NAS网关设备继续正常运行而无需重新设定。如果大型厂商构建了更多的地区性设施,那幺数据传输时间将更加缩短。更重要的是,即使你的本地数据发生了灾难性的损失,厂商们也可以将数据再重新传输
云存储可以实现存储完全虚拟化,大大简化套用,节省客户建设成本,同时提供更强的存储和共享功能,部分厂家针对监控提供专门的云存储系统,可以满足运营商及用户单位内部自建等不同需求。
随着安防监控技术与用户需求相结合的趋势愈加明显,在安防监控产品集成实施过程中,存储技术也必须不断适应安防监控的套用特点,不断的完善自己,存储产品和安防监控技术整合已经是大势所趋。监控云存储系统就是存储和监控相融合的产品也印证了这种发展趋势。
从当前看,安防业务的远程化、联网化是非常明确趋势。唯一问题在于视频监控作为安防领域主要组成部分,对网路频宽的消耗非常大,当前还不完全具备数据中心化的条件。数据中心模式引入并逐渐主导安防产业的形态是必然的,但并不是全面的模仿网际网路的“云计算”模型。安防领域的“数据中心模式”一定是有着其自身特点的,可能是集中+分布相结合,可能是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模式。
结语
大规模联网监控的建设和高清监控的逐步普及,需要存储的海量视频数据有如潮水般的冲击着存储系统,不仅对存储设备的容量,读写性能、可靠提出了更高要求。监控云存储的出现,突破传统存储方式的性能和容量瓶颈,使云存储提供商能够联结网路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形成异常强大的存储能力,实现性能与容量的线性扩展,让海量数据的存储成为了可能,从而让企业拥有相当于整片云的存储能力,成功解决存储难题。监控云存储的出现同时提升了用户和厂家的竞争力。
2010年11月20日,以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转型与公共服务为主题的“IT两会”在北京召开。工信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董事长李颖表示,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的套用信息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最佳化是经济转型的重点。而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安防产业和信息化套用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监控领域,云存储必将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视频监控作为安防领域主要分支,其数据量对网路频宽的消耗非常大,就当前而言恐怕还不完全具备数据中心化的条件,云存储技术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套用还将走过一段较长的路程,但随着网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其推广的障碍也会得到根本解决,云存储在监控领域将有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