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凤良
黄凤良:南京师範大学教授 、硕士生导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黄凤良
- 职业: 教授 硕导
- 毕业院校:东北大学
- 主要成就: 2009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
教育背景
1998-2000: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流动站博士后研究
1994-1998:攻读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
1990-1994:攻读东北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学士
工作履历
2012-至今:南京师範大学研究生院学位与培养处副处长
2009-2011:南京师範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2008-2009:美国Columbia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005-2008:南京师範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教授
2000-2004:南京师範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
先进感测技术与智慧型检测装置、软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套用、测控技术与系统的集成化与智慧型化、嵌入式技术与系统
教学工作
研究生教学(课程):
1)智慧型检测技术
2)现代检测技术
3)数值分析
4)数字图像处理
本科生教学(课程):
1)测控技术与系统
2)智慧型感测器技术
3)感测器技术及套用
4)计算机网路技术
5)电子CAD
6)计算机基础及套用
7)VC++程式设计
8)C语言程式设计
9)VB程式设计
10)AUTOCAD
教学改革和教学获奖
1)感测器实验的网路化研究与实践,江苏省教改项目、南京师範大学重中之重教改项目
2)以项目带教学的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南京师範大学教改项目
3)网路实验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江苏省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
4)感测器网路实验中远程驱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南京师範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
5)2011年入选南京师範大学名师培养工程
6)2009年获得江苏省百篇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7)2009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
8)2005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9)2004年南京师範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十佳”
10)2004年获南京师範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学术成果
科研获奖
1)2005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八)
2)200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3)2000年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四)
纵向科研项目
1)高参数下瞬态温度感测器系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202012),负责人
2)局域燃气网的安全监测智慧型化系统,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1KJB510004),负责人
3)蠕动微泵工作参数与结构参数的最佳化模型研究,学校项目,负责人
4)高温高压瞬态过程振荡燃烧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6018),主要完成人
5)PLZ45-155毫米自行炮发射药温度测定装置,兵总外贸型号研製项目,主要完成人
6)PLZ91-155毫米自行炮药温实时测量装置,兵总型号研製项目,主要完成人
7)基于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工业乙太网智慧型节点研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4KJD510101),第一参加人
8)三维微结构快速原型製造技术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3KJD510116),第一参加人
横向科技开发、科技服务项目
1)线上粘度与温度检测一体化装置的研製,企业项目,负责人
2)节能型金刚石锯片氢气保护烧结电阻炉的研製,企业项目,负责人
3)微流控晶片电泳系统控制软体的研发,南京大学,负责人
4)环形序列6脉冲电点火装置控制电路设计,南京理工大学,负责人
5)高速高精度多电机联控系统研製,南京联控,负责人
专利成果及软体着作权
1)一种一体式感测器实验仪
2)一种多任务的步进电机智慧型驱动器
3)感测器实验的远程实验系统
4)一种可远程驱动的感测器实验平台
5)高瞬态温度软测量感测器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黄凤良,徐明,吴文婷等.实验报告自动生成系统设计.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Vol.9:48-52
2)吴文婷,黄凤良,蒋翰诚.远程实验系统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现.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Vol.28:97-99
3)黄凤良,冯丽,夏春梅等. ZCY-Ⅰ型综合感测器实验仪的改进设计.南京师範大学学报,2009,Vol. 9:1-5
4)Junhui Ni, Fengliang Huang, Bin Wang, Beizhi Li, Qiao Lin. A planar PDMS micropump using in-contact minimized-leakage check valves.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2010,20(9): 1-7 (EI收录)
5)黄凤良,ZCY-I型综合感测器实验仪的改进设计,南京师範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9,9(4):1-5
6)黄凤良,夏春梅,刘亚俊,陈敏.某数据採集系统性能测试.自动化仪表,2007,28(3): 54-56
7)黄凤良,夏春梅,陈敏.确定对流传质係数的膜渗模型.南京师範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7,7(3):26-29
8)任玲,黄凤良.温度感测器动态性能改进的软测量方法.自动化仪表,2007,28(4):32-35
9)任玲,黄凤良.温度感测器动态特性研究方法分析与展望.仪表技术,2007,(2):50-52
10)任玲,黄凤良.薄膜热电偶动态特性标定技术研究现状.感测器与微系统,2006,25(10):4-6,12
11)黄凤良,余永刚.密闭腔内毫秒级传热中内壁温度的软测量.仪器仪表学报,2005,26(3): 279-282 (EI收录)
12)黄凤良,余永刚.爆发器内壁温度测试的实验研究.计量学报,2004, 25(4): 332-335
13)黄凤良.软测量思想与软测量技术.计量学报,2004, 25(3): 284-288
14)黄凤良,余永刚.爆发器内壁温度的测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 38(2): 200-203 (EI收录)
15)黄凤良等.湿焓图功能的程式化设计.南京师範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 4(2): 41-44
16)黄凤良,余永刚.爆发器内壁温度的软测量.火炸药学报,2004, 27(1): 59-62
17)夏春梅,黄凤良.燃气安全的软监测.南京师範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 4(4): 12-15
18)黄凤良,夏春梅,许峰.燃气燃烧效果的实验测定.节能技术,2003, 21(4): 19-21
19)黄凤良.基于软测量的检测技术.南京师範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3, 3(1): 5-9
20)黄凤良,余永刚.密闭腔内快速传热中壁面温度的软测量方法.感测技术学报,2003, 16(3): 355-358,362
21)黄凤良,周彦煌,余永刚.影响温度外推测试精度的数值因素.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 37(4): 351-354
22)黄凤良,夏春梅,周彦煌,余永刚.温度测试的外推方法.计量学报,2003, 24(2): 116-118
23)黄凤良,周彦煌,余永刚.多层壁面包装的多孔介质温度场测定与数值计算.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 36(8): 878-880
24)黄凤良,周彦煌,余永刚.一种温度间接测定法.计量学报,2001, 22(2): 111-115
25)黄凤良,周彦煌.影响流体力学仿真精度的数值积分因素.计算力学学报,2000,17(1):89-93 (EI收录)
26)黄凤良.计算机语言课程内容的连贯性探讨. 2004,教学研究,27(1): 67-69
27)黄凤良.计算机语言课前言部分课件内容设计.职业技术教育,2003, 24(19): 68-70
28)黄凤良.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探讨. 2003,航空教育,89(5): 9-62
29)黄凤良.程式设计语言课程中以项目带教学模式的探讨.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 25(3): 92-94,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