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14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14》是由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编写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基础类书籍。本书对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30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指导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档案。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14
- 作者: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 ISBN:9787302381921
- 类别:计算机网路
- 页数:223页
- 定价:39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年9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14》是在2008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14》对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30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指导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档案。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
第1部分“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指导思想”分为2章,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我国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发展趋势分析,计算思维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影响分析,国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慕课(MOOC)及其对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影响;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基本经验,我国中国小信息技术教学对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要求。
第2部分“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分为2章,内容包括: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第3部分“典型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与教学资源建设”分为4章,内容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程式设计类教学设计方案,我国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与精品开放共享课建设情况,以及16门计算机与相关学科交叉课程及新课程设计範例。
本书可供从事大学计算机教学的教师、高等院校教学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研究和关心大学计算机教育人士阅读。
图书目录
第1部分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指导思想
第1章机遇与挑战 3
1.1信息技术与我国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3
1.1.1我国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 3
1.1.2我国网际网路套用的发展 4
1.1.3我国网际网路与移动网际网路套用的发展 6
1.1.4我国社会信息化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影响 10
1.1.5物联网套用与大数据、计算思维概念的提出 12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发展趋势分析 20
1.2.1嵌入式计算与移动计算 21
1.2.2无线感测器网路与物联网 22
1.2.3大数据与分散式处理 22
1.2.4云计算与超级计算 23
1.2.5互动设计与敏捷软体开发 24
1.2.6基于组件的软体工程与面向服务的软体工程 24
1.2.7信息安全技术 25
1.3计算思维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影响分析 26
1.3.1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与计算机基础教育 26
1.3.2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与计算思维 28
1.3.3围绕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策略 29
1.4国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研究 31
1.4.1国外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设定 31
1.4.2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 33
1.4.3考核方法 33
1.4.4教学资源和选用教材 34
1.4.5借鉴 36
1.5新的教学模式--慕课(MOOC)及其对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37
1.5.1慕课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37
1.5.2慕课的历史 38
1.5.3慕课的主要平台 39
1.5.4慕课的教学形式与典型课程案例 41
1.5.5慕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42
第2章历史回顾与基本经验 45
2.1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历史回顾 45
2.1.1计算机普及的第一次高潮 45
2.1.2计算机普及的第二次高潮 46
2.1.3计算机普及的第三次高潮 46
2.1.4计算机普及的第四次高潮 47
2.2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经验 47
2.2.1坚持面向套用 48
2.2.2防止四个混淆、注意四个区别 48
2.2.3採用新的教学“三部曲” 49
2.2.4处理好十个关係 50
2.3我国中国小信息技术教学对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51
2.3.1大学计算机教学与中国小信息技术教学的关係 51
2.3.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準 52
2.3.3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53
2.4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要求 59
2.4.1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59
2.4.2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60
2.4.3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规模 61
2.4.4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61
2.4.5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62
第2部分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
第3章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计 67
3.1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演变 67
3.1.1“三个层次”课程体系 67
3.1.2“1+X”课程体系 68
3.2课程类型与课程体系设计策略 69
3.2.1大学计算机课程类型 69
3.2.2课程体系设计策略 70
3.2.3分类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与构成 71
第4章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72
4.1理工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72
4.1.1基本思路 72
4.1.2理工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示例 72
4.2农林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73
4.2.1基本思路 73
4.2.2农林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示例 74
4.3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75
4.3.1基本思路 75
4.3.2医学类计算机课程体系 75
4.4财经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76
4.4.1基本思路 76
4.4.2财经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 77
4.5文科类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77
4.5.1基本思路 77
4.5.2文科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 78
4.6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79
4.6.1基本思想 79
4.6.2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 79
4.7师範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80
4.7.1基本思路 80
4.7.2师範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示例 81
第3部分典型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与教学资源建设
第5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87
5.1大学计算机入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 87
5.2“大学计算机”课程知识结构 88
5.2.1教学任务与目标 88
5.2.2课程教学内容 88
5.2.3课程考核方法 89
5.3“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课程知识结构 90
5.3.1教学任务与目标 90
5.3.2课程教学内容 91
5.4“计算机科学导论(基于机器人的实践方法)”课程知识结构 91
5.4.1教学任务与目标 91
5.4.2课程教学内容 92
5.4.3实验教学内容 93
5.4.4课程成绩考核方法 94
第6章程式设计类教学设计方案 97
6.1面向过程C程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97
6.1.1课程定位 97
6.1.2教学目标 97
6.1.3教学任务 97
6.1.4实施方案一 98
6.1.5实施方案二 105
6.2面向对象C++程式设计典型课程知识体系 114
6.2.1课程定位 114
6.2.2教学目标 114
6.2.3教学任务 114
6.2.4实施方案 115
6.3面向对象VB程式设计典型课程知识体系 129
6.3.1课程定位 129
6.3.2教学目标 129
6.3.3教学任务 129
6.3.4实施方案 131
6.4贯穿式“计算机科学与程式设计”课程知识体系 141
6.4.1课程定位 141
6.4.2教学目标 142
6.4.3教学任务 142
6.4.4实施方案 143
第7章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资源开放共享课 157
7.1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精品课程概况 157
7.1.1精品课程的指导思想 157
7.1.2计算机公共基础精品课程概况 158
7.2“第一门”课程中的精品课与教学资源建设 160
7.2.1“第一门”课程中的精品课建设 160
7.2.2“第一门”课程的精品课教学资源建设 161
7.3程式设计课程的精品课与教学资源建设 162
7.3.1程式设计课程的精品课建设 162
7.3.2程式设计课程的精品课教学资源建设 163
7.4其他精品课程的概况 164
7.5从精品资源课程走向精品资源共享课 166
7.6计算机基础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情况 168
7.7期待的改进 170
第8章计算机与相关学科交叉课程及新课程设计範例 171
8.1计算机导论 171
8.1.1课程目标与要求 171
8.1.2课程内容 172
8.1.3课程实施 173
8.2物联网技术与套用 174
8.2.1课程目标与要求 174
8.2.2课程内容 175
8.2.3课程实施 178
8.3移动计算技术与套用 179
8.3.1课程目标与要求 179
8.3.2课程内容 180
8.3.3实践教学 181
8.3.4课程实施 182
8.4网际网路电子商务技术概论 182
8.4.1课程目标与要求 182
8.4.2课程内容 183
8.4.3课程实施 185
8.5办公自动化环境中的信息安全技术 185
8.5.1课程目标与要求 185
8.5.2课程内容 186
8.5.3实践教学要求 187
8.5.4课程实施 189
8.6医学信息决策分析 189
8.6.1课程目标与要求 189
8.6.2课程内容 191
8.6.3实践要求 192
8.6.4课程实施 192
8.7Excel在经济管理中的套用 193
8.7.1课程目标与要求 193
8.7.2课程内容 193
8.7.3实践要求 195
8.7.4课程实施 195
8.8经济数据统计与分析 196
8.8.1课程目标与要求 196
8.8.2课程内容 196
8.8.3实践要求 198
8.8.4课程实施 198
8.9社会统计分析软体套用 199
8.9.1课程目标与要求 199
8.9.2课程内容 200
8.9.3实践要求 200
8.9.4课程实施 200
8.10医学图像处理 201
8.10.1课程目标与要求 201
8.10.2课程内容 202
8.10.3实践要求 203
8.10.4课程实施 203
8.11生物统计分析软体套用 204
8.11.1课程目标与要求 204
8.11.2课程内容 205
8.11.3实践要求 206
8.11.4课程实施 206
8.12农业人工智慧技术套用 207
8.12.1课程目标与要求 207
8.12.2课程内容 207
8.12.3实践要求 209
8.12.4课程实施 210
8.13农业专家系统 211
8.13.1课程目标与要求 211
8.13.2课程内容 211
8.13.3实践要求 213
8.13.4课程实施 213
8.14园林园艺图像处理技术 214
8.14.1课程目标与要求 214
8.14.2课程内容 215
8.14.3实践要求 216
8.14.4课程实施 216
8.15三维建模与动画设计 217
8.15.1课程目标与要求 217
8.15.2课程内容 217
8.15.3实践要求 218
8.15.4课程实施 218
8.16信息安全与保密技术 219
8.16.1课程目标与要求 219
8.16.2课程主要内容 219
8.16.3课程实施 220
参考文献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