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
2005年4月,教育部同意成立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2008年2月,被正式认可和批准加入雅思(IELTS)全球认可系统(GRS);2010年4月,获得在京独立学院首家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认可;2013年12月,从大兴狼垡整体搬迁至延庆康庄。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500亩,图书馆馆藏图书近62万册;开设6个系,开办15个本科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319人,在校生近5000余人。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延庆
- 主管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学校官网:http://www.ccbupt.cn/
- 中文名: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 英文名:Century College,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 创办时间:2005年
- 类别:民办大学
- 学校类型:财经类
- 属性:独立学院
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 - 现任校长:李杰
- 校训:明德、励志、笃学、致用
- 主要院系:通信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与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经济管理系、艺术与传媒学院、外语系
- 学校地址: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西官路
- 学校代码:13901
- 主要奖项: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年度先进集体
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範学校文化建设奖
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历史沿革
筹建时期
2003年5月,北京邮电大学2003年第12次党委常委会会议讨论决定启动独立学院的前期筹备工作。
2004年6月、7月,北京邮电大学年度第17、18次党委常委会原则通过了《关于独立学院的启动计画》。
2005年2月,北京邮电大学向教育部提交《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申办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城市学院的请示》(校办文[2005]18号),获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原则同意,同时要求学校按照教育部教发[2003]8号档案精神申报筹建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城市学院,后徵求市教委评估专家组意见后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套用科技学院。
2005年3月,北京邮电大学向北京市教委提交《关于举办北京邮电大学套用科技学院的请示》(校办文[2005]30号),并按程式向北京市教委提交筹建北京邮电大学套用科技学院的申报材料。3月24日,经北京市教委组织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评估,建议设定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同意提请北京市教委主任办公会批准。
2005年4月,北京市教委向教育部提交《关于设立北京邮电大学套用科技学院的请示》(京教计[2005]28号)。4月6日,召开独立学院研讨会,明确了独立学院的组织机构设定、学术机构设定等相关问题。4月8日,按照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意见,院名由“北京邮电大学套用科技学院”更改为“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4月18日,教育部下达《教育部关于同意北京邮电大学与北京锡华未来教育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试办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的批覆》(教发函[2005]64号)。4月20日,北京市教委下达《关于同意北京邮电大学与北京锡华未来教育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试办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的批覆》(京教计[2005]31号)。
2005年6月,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对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办学条件进行评估验收。
开拓发展
2005年8月,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正式迁入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狼垡的新校址。9月8日,学院首届新生报到,入学报到新生共1374名。
2006年4月,教育部专家组到学院检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贯彻实施情况。8月,招收了第一批国际学生赴法国攻读工程师文凭和硕士学位。10月,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创意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2007年1月,国家新媒体产业领导小组批准学院成为新媒体产业基地成员单位。2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被教育部批准设定。
2008年2月,被正式认可和批准加入雅思(IELTS)全球认可系统(GRS),成为中国第一所加入该系统的高校。
2009年1月,经过北京市教委和教育部审批,学院新增财务管理专业。
2010年4月,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批覆》(京教函〔2010〕219号)档案批示,经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共同审核,学院获得在京独立学院首家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认可。
2011年1月,学院被新华网评为“2010十大最具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
2012年4月,学院“全国移动网际网路创新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教学楼报告厅举行,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获批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基地。
2013年12月,学院整体搬迁工作正式开始,从大兴狼垡整体搬迁至延庆康庄。
2016年,财务管理专业通过学士学位授予资格重新评估。
办学条件
院系设定
截至2016年12月,学院开设6个系,开办1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文、艺4个学科。
院系 | 专业名称 | 学位授予 |
---|---|---|
通信与信息工程系 | 通信工程 | 工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
电子与自动化系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物流工程 | 工学 |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学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软体工程 | 工学 | |
经济管理系 | 市场行销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工学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
传播学 | 文学 | |
外语系 | 英语 | 文学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2月,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示範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3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行知楼(综合实验楼)

学院还是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国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数字产品研发基地、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认定测评中心、中国民办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培训基地。
2016年10月,《基于CDIO模式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相结合的计算机基础平台课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基于HexStudy平台的“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获得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教学改革项目立项。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北京邮区中心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北京邮区中心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北京市高等学校示範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机电与信息融合套用创新实践基地
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教育训练中心、网际网路商务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学生成绩
截至2016年12月,学院学生参与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软体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网路商务创新套用大赛,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华北五省、北京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套用技术大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首都高校物流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共63人次获得国际奖项、272人次获国家级奖项、1752人次获省部级奖项。
师资力量
2012年,学校专任教师有285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80人;博士学位99人,硕士学位182人。
体育场

截至2016年12月,学院授课教师由北京邮电大学选派的教师、学院专职教师、外聘教师(含刚从高校退休的教师、业内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共有专、兼职教师31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33%以上。
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冯跃忠
“2016年第十届北京民办教育园丁奖”优秀教研团队奖:经济管理系教研团队
获得荣誉
截至2016年12月,学院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北京市5A 级社会组织”、“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全国软体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优胜学校”、“全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优秀组织院校”、“北京市无偿献血优秀组织单位”、“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範学校文化建设奖”等称号,多次获得北京市安全系统集体嘉奖。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12月,学院拥有一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院级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移动媒体与文化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院级技术研究中心:数字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2学年度,学院教师共发表各种学术论文32篇,其中6篇被EI收录、2篇被国家级优秀中文期刊收录、1篇被中国核心学术期刊(遴选)收录、6篇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1篇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收录、1篇被中文核心期刊收录。
2015年,学院“手机动漫档案格式国际标準研究课题”在国际电信联盟成功立项;依託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纵向科研课题。
2016年,学院共承担6项纵向课题和9项横向课题。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12月,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近62万册,电子图书23万余册,可访问资料库71个。
图书馆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图书馆拥有馆藏期刊近700种,报纸近百份;自建了学院建设决策谘询库、中国研究学者文库、毕业设计(论文)库、校内资源库等4个资料库。学院图书馆与北邮本部图书馆实现VPN互联,全院师生可共享北邮图书馆全部网路资料库,类型包括期刊全文、硕博论文、多媒体、考试资料等。学院图书馆加入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开通了馆际互借、原文传递、联合谘询、云光碟等服务。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16年12月,学院先后与中兴通讯、亿阳信通、宝信软体等133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协定书,派出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派出教师参加企业的暑期实践;引进企业资源进入校园,与中兴通讯公司共同创办了北邮世纪—中兴网路通信学院,培养符合通信领域新技术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与亿阳信通公司共同开办“亿阳班”,培养套用型现代通信人才。
国际交流
截至2016年12月,学院先后与英国、法国、日本、美国、韩国、芬兰、德国和台湾地区等高校签署了校际友好院校并实施了合作项目;创办了中法工程师部,引进了日本先进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中美物联网学分互认交流学习项目,开展了学历教育和短期课程培训合作,对学生进行职业化和社会化训练;有近300余人赴英、法、美、日、韩、芬兰、德国等国家进行学习交流,接受11批次留学生来学院就读。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 院徽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院徽

学院徽志是是由字母“C”和帆船图案以及环状形体组合而成。字母“C”是从“CCBUPT”出发,代表学院名称。而帆船代表迎风起航、乘风破浪的开拓精神。环状形体一方面是另一个字母“C”,另一方面还代表科技通信,是卫星轨道、通信信号。採用蓝色和黄色的过渡色,一者象徵科技,一者象徵希望。
徽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文化精神
- 校训
明德、励志、笃学、致用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名誉院长 | 徐大雄 |
院长、党委委员 | 李杰 |
党委书记 | 谢苗峰 |
副院长、党委委员 | 李新松 |
夏素霞 | |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工会主席 | 孙凯 |
总会计师、副院长 | 何晓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