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IP交换技术协定与体系结构

IP交换技术协定与体系结构

IP交换技术协定与体系结构

《IP交换技术协定与体系结构》是 1999-年机械工业出版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梅兹(美)。

基本介绍

  • 作者:梅兹(美)
  • 译者:吴靖/等
  • ISBN:9787111075042
  • 页数:245
  • 定价:29.00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9-11
  • 装帧:平装

内容介绍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p交换技

作品目录

目 录
译者序
第一部分 概 述
第1章 引言
1.1早期的路由功能
1.2ATM 与IP
1.3IP交换
1.4路由器IP交换
1.5一个IP交换的标準
1.6结论
第2章 TC P/IP、定址和选路
2.1TCP/IP的历史
2.2TCP/IP体系结构和组成部分
2.3IPv4 头格式
2.4IPv4定址
2.4.1子网划分
2.4.2超网
2.5IP选路和转发
2.6路由协定
2.6.1距离向量选路
2.6.2链路状态选路
2.6.3RIP
2.6.4OSPF
2.6.5BGP
2.7TCP和UDP
更多的信息
第3章 新出现的TCP/IP协定
3.1IP组播
3.1.1D类定址
3.1.2IGMP
3.1.3组播选路
3.1.4 组播路由协定
3.2集成服务
3.2.1IntServ模型
3.2.2IntServ流类型
3.2.3RSVP
3.2.4其他的RSVP和集成服务方案
3.3差分服务
3.3.1DiffServ的模型和操作
3.3.2DS位元组的格式
3.4 IP安全性
3.4.1IPsec安全关联
3.4.2鑒权头和封装安全净荷
3.4.3密钥管理
3.5 RTP/RTCP
3.6 IPv6
更多的信息
第4章 交换的概念和LAN交换技术
4.1交换的概念
4.1.1交换转发技术
4.1.2交换通路控制
4.2LAN交换
4.2.1短径转发
4.2.2存储转发
4.2.3虚拟LAN和IEEE802.1Q
4.2.4IEEE802.1p
4.3LAN交换网路实例
更多的信息
第5章 wAN交换技术
5.1帧中继
5.1.1体系结构
5.1.2DLCI
5.1.3拥塞控制
5.1.4RFC1490
5.1.5帧中继网路实例
5.2 ATM
5.2.1体系结构
5.2.2虚通路和虚连线
5.2.3信元格式
5.2.4ATM定址
5.2.5AAL5格式
5.2.6UNI信令
5.2.7ATM的服务类型和流量管理
5.2.8PNNI
5.2.9ATM网路实例
更多的信息
第6章 IP交换的概念
6.1定义和术语
6.1.1IP交换机
6.1.2IP交换机的入口和出口
6.1.3直通路径
6.2动力
6.3IP交换的定址模型
6.3.1独立定址
6.3.2IP到VC
6.4IP交换模型
6.4.1叠加模型
6.4.2对等模型
6.5IP交换类型
6.5.1流驱动的解决方案
6.5.2拓扑驱动的解决方案
6.6IP交换分类
更多的信息
第7章 ATM上的经典IP解决方案
7.1体系结构
7.2RFC1483
7.2.1LLC/SNAP封装
7.2.2VC复用
7.3ATM上的经典IP和ARP
7.3.1组件
7.3.2地址解析
7.3.3ATM上的经典IP和ARP网路实例
7.4 下一跳解析协定
7.4.1组件
7.4.2地址解析
7.4.3NHRP网路实例
7.5组播地址解析伺服器
7.5.1ATM上的组播
7.5.2组件
7.5.3地址解析
7.5.4MARS网路实例
7.6 伺服器高速快取同步协定
7.7 ATM上的IPv6
更多的信息
第8章 LANE和MPOA
8.1LAN仿真V1.0
8.1.1需求
8.1.2组件
8.1.3LANE连线
8.1.4LANE地址解析和数据流
8.1.5LANE网路实例
8.1.6LANE与经典IP的比较
8.2LANEV2.0
8.2.1体系结构
8.2.2新功能
8.3 ATM上的多协定
8.3.1需求
8.3.2组件
8.3.3MPOA控制和数据流
8.3.4地址解析和数据流
8.3.5MPOA网路实例
更多的信息
第二部分 IP交换协定
第9章IFMP与GSMP
9.1体系结构
9.2组件
9.3Ipsilon数据流管理协定
9.3.1IFMP重定向协定
9.3.2数据流标记封装
9.4通用交换机管理协定
9.4.1讯息类型
9.4.2 GSMP版本2
9.5IP交换实例
9.6IP交换和组播
9.7IP交换网路实例
更多的信息
第10章 CSR与FANP
10.1体系结构
10.2组件
10.3CSR与ATM交换机的互操作
10.4数据流属性通知协定
10.4.1专用VC选择
10.4.2VCID协商
10.4.3数据流ID通知
10.4.4专用VC刷新
10.4.5专用VC删除
10.5 版本2的数据流属性通知协定
10.5.1 邻机发现
10.5.2分布控制模式
10.5.3入口控制模式
10.6CSR和组播
10.7CSR网路实例
更多的信息
第11章 标记交换
11.1体系结构
11.2组件
11.3标记分配方法
11.3.1下游分配
11.3.2下游按需分配
11.3.3上游分配
11.4 标记分布协定
11.4.1TDP功能
11.4.2TDP协定信息单元的类型
11.5标记交换服务
11.5.1基于目的地的选路
11.5.2层次结构
11.5.3ATM
11.5.4组播
11.5.5服务等级
11.5.6显式选路
11.6标记交换网路实例
更多的信息
第12章 ARIS
12.1体系结构
12.2组件
12.3出口标识符
12.4ARIS协定
12.4.1讯息类型
12.4.2对象
12.4.3交换通路的建立
12.5环路避免
12.6ARIS服务
12.6.1出口汇聚
12.6.2 组播
12.6.3显式选路
12.6.4 ATM
12.6.5第二层隧道
12.6.6服务分类
12.7ARIS网路实例
更多的信息
第13章 其他解决方案
13.1FastIP
13.2交换式多协定服务
13.3IP导航器
13.4IPSOFACTO
13.5虚拟网路交换
13.6回响者发起的直通路径协定
13.7DirectIP
13.8AREQUIPA
第三部分 新的相关工作
第14章 大型交换式网路上的路由
14.1问题
14.2OSPF扩展
14.2.1OpaqueLSA
14.2.2地址解析通告
14.3PNNI扩展
14.3.1PNNI扩充选路
14.3.2代理PAR
14.3.3综合的PNNI
更多的信息
第15章 多协定标籤交换
15.1体系结构
15.组件
15.3标籤分发协定
15.3.1讯息流
15.3.2径流成员描述符
15.4 MPLS服务
15.4.1ATM
15.4.2业务量工程
15.4.3QoS/COS
15.4.4虚拟专用网路
15.4.5组播
15.5MPLS网路实例
15.6MPLS与MPOA的比较
更多的信息
第16章 结束篇
16.1变化的网路需求
16.2流行的解决方案
16.31P交换能够为我们做什幺?
第四部分 附 录
术语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