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Ankang University)是陕西省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套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

学院是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项目成员、汉江流域大学联盟成员之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与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安康大学,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8年重新设立“陕西师範大学安康专修科”,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康师範专科学校”。2004年原安康教育学院、陕西省安康农业学校併入安康师範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江南、江北两个校区共占地813亩;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40个本科专业;教职工75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10800多人。

基本介绍

  • 主管部门:陕西省
  • 学校官网:http://www.aku.edu.cn
  • 中文名:安康学院
  • 外文名:Ankang University
  • 简称:安院
  • 创办时间:1958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综合
  • 属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汉江流域大学联盟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王国良
    校长丁巨涛
  • 本科专业:41个
  • 院系设定:数学与统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经管学院等 
  • 校训:笃学 尚行 砺志 创新
  • 校歌:《我们是明天的栋樑》
  • 校庆日:10月28日
  • 地址:江南校区: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92号
    江北校区: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高新区安康大道
  • 知名校友:刘孟洲、罗春明、王安利、张星显等

办学历史

原安康师範专科学校
安康学院的前身是原安康大学、安康师範专科学校。1958年冬,安康在大跃进的浪潮中诞生了第一所全日制公办高校——安康大学。
1963年,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安康大学被停办。
1978年5月,经陕西省高教局同意,安康地区开始筹建“陕西师大安康专修科”,并于当年招生开学。
安康学院历史沿革安康学院历史沿革
1984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安康师範专科学校。
原安康教育学院
1984年,安康地区教育学院创建。
2000年,安康地区教育学院更名为安康教育学院。
原陕西省安康农业学校
1943年,安康县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创建。
1951年,安康县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更名为安康县立初级职业学校。
1952年,安康县立初级职业学校更名为安康县立农业技术学校。
1953年,安康县立农业技术学校更名为陕西省安康农业学校。
1969年,陕西省安康农业学校撤销,併入安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改名为陕西省安康农科试验学校。
1973年,陕西省安康农业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安康地区农业学校。
2000年,安康地区农业学校更名为安康市农业学校。
安康学院安康学院
2004年5月,原陕西省安康农业学校、安康教育学院併入安康师範专科学校。
2006年2月,教育部发文同意安康师範专科学校改建为安康学院。
2014年4月,学校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4年,安康学院启动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试点申报工作。
2014年12月,安康学院成为陕西省首批省属公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5年9月,安康学院获準设立“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
2015年12月,安康学院获批设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示範工作站。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755人,专任教师487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9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41人,“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12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17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44人为学科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5名教师被聘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60余位教师荣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四个一批”、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3名教师入选陕西省“特支计画”。“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74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
陕西省教学名师:李钦业、赵临龙、何家理、周政、戴承元、陈守满
安康学院教学团队一览表
序号团队名称负责人级别获得时间所在院系
1
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赵临龙
省级
2008.6.
数学与统计系
2
思想政治教学论教学团队
何家理
省级
2009.7
政治与历史系
3
植物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杨松杰
省级
2012.12
农学与生命科学院
4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郑继猛
省级
2013.11
中文系
5
财务与会计教学团队
余谦
省级
2014.6
经济与管理系
6
套用化学教学团队
向纪明
校级
2008.6
化学化工系
7
职业技能教学团队
何家理
校级
2008.6.
政治与历史系
8
汉语言课程教学团队
周政
校级
2008.6
中文系
9
财务与会计教学团队
余谦
校级
2009.7
经济与管理系
10
现代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陈守满
校级
2009.7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11
植物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屈国胜
校级
2009.7.
农学与生命科学院
12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哈红光
校级
2010.11
外语系
13
园林专业教学团队
袁海龙
校级
2010.11
农学与生命科学院
14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团队
王兴林
校级
2010.11
体育系
资料来源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5月,学校设开设13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
院系专业层次学制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网路与新媒体
本科
四年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
本科
四年
医学院
护理学、康复治疗学
外语学院
英语、商务英语
本科
四年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套用数学、统计学
本科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套用物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电子商务
本科
四年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套用化学、製药工程
本科
四年
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学、工程造价、金融工程
本科
四年
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
农学、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茶学
本科
四年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国小教育
本科
四年
艺术学院
美术学、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四年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本科
四年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旅游管理、地理科学、环境生态工程
本科
四年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
安康学院重点学科一览表
序号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批准单位
1
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陕西省政府学位办公室
2
0703
化学
安康学院
3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安康学院
4
0953
风景园林
安康学院
5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安康学院
6
0202
套用经济学
安康学院
7
0701
数学
安康学院
8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安康学院
9
0401
教育学
安康学院
10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安康学院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3月11日,学校建有国家级农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画1项,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园林
陕西省特色专业:园林、数学与套用数学(师範教育)
陕西省重点专业:数学教育、语文教育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农林与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安康学院国家级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项目情况表
序号项目名称级别批准文号
1
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国家级
教高函[2014]7号
安康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一览表
专业名称所在院系专业负责人立项时间级 别
财务管理
经管系
余谦
2014年
省级
园林
农生院
袁海龙
2013年
国家级
汉语言文学
中文系
戴承元
2013年
省级
园林
农生院
袁海龙
2012年
省级
数学与套用数学
数统系
赵临龙
2012年
校级
财务管理
经管系
余谦
2012年
校级
资料来源
安康学院省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课程名称主讲人省级批准年份
1
中国古代文学
孙鸿
省级
2009年
2
有机化学
省级
2008年
3
高等数学
赵临龙
省级
2005年
4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何家理
省级
2008年
5
园林艺术
袁海龙
省级
2012年
6
古代汉语
杨运庚
省级
2013年
7
园林植物造景
袁海龙
省级
2014年
8
园林工程测量
王占潼
省级
2014年
9
园林树木学
沈大刚
省级
2014年
10
园林花卉学
廖鹹康
省级
2014年
安康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览表
序号实验区名称负责人立项年度级别
1
化学化工套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王浩东
2008
校级
2
地方院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赵临龙
2008
校级
3
《教学论》为平台的职业技能训练量化设计模式实验区
何家理
2008
校级
4
以地方问题为学习引导,面向基层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余谦
2009
省级
5
以套用能力为核心,以区域需求为导向的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王军
2012
省级
6
以“能说会写”为核心能力的套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戴承元
2013
省级
资料来源
安康学院省级教学成果奖情况表
序号项目名称完成人级别批准文号
1
以高教三大“职能”为宗旨 创建省级“数学”重点专业
赵临龙、王昭海、杜贵春、汪义瑞、张东红
省级二等奖
陕政办发【2009】141
安康学院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情况表
序号基地名称负责人级别批准文号
1
安康学院-安康市统计局统计学实践教育基地
赵临龙
省级
陕教高办〔2013〕35号

对外交流

截至2016年3月11日,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义大利、纽西兰、马来西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教育,已有多名学生通过多种合作项目出国、出境学习。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11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88项,科研经费3193.7万元;出版着作、教材302部;发表学术论文5055篇;取得国家专利44项。
安康学院省部级以上科技获奖一览表
序号获奖
年度
成果负责人所属院系获奖项目名称获得何奖项颁奖单位
1
2007
崔鸣(外聘)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小麦条鏽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
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2
2007
何家理
政治与历史系
秦巴山区退耕还林研究
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3
2008
纪昌中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女娲银峰茗茶的研製与开发
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4
2008
崔鸣(外聘)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氮磷钾肥对魔芋产量的影响效应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5
2008
陈守满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有偏压光折变晶体中的小振幅行波孤子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6
2010
胡必利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桑树高效繁育技术研究与套用
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7
2010
陈守满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有偏压光折变晶体中的高斯孤子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8
2010
崔鸣(外聘)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魔芋健身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9
2011
胡必利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桑树高效繁育技术研究与套用
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10
2012
胡必利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陕南蚕桑新技术综合配套套用
第十四届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11
2012
王代刚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简易式集约化养蚕技术体系研究与套用
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12
2012
权群学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引进种猪的选育提高与产业化推广
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13
2013
胡必利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桑树新品种“强桑一号”在陕南引进与示範推广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14
2013
文艳妮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Atomic diffusion in the Fe [001] ∑=5 (310) and (210) symmetric tilt grain boundary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15
2013
胡必利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天然彩色茧桑蚕品种选育与套用
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资料来源

科研机构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建有6个省级科研平台、7个市级科研平台和9个校级研究中心。
安康学院省级科研平台一览表
序号中心名称级别类别所在部门中心负责人
1
安康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化学化工系
郭文久
2
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
省级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文系
戴承元
3
陕西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省级
省级检验中心
化学化工系
王浩东
4
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
省级
省级工程实验室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王军
5
陕南蚕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与安康市蚕种场、市蚕桑研究所共建
张京国
6
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
省级
省级重点实验室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王军
资料来源
安康学院市级科研机构一览表
序号中心名称类别所在部门中心负责人
1
安康市富硒食品技术研发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王军
2
安康移动科技服务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
与中国移动安康分公司共建
乔永信
3
安康市现代养猪技术研发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
与阳晨牧业公司共建
权群学
4
安康市绞股蓝技术研发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
与平利百草堂生物科技公司共建
张钊
5
安康市茶叶技术研发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
与平利女娲银峰茶叶公司共建
纪昌中
6
安康市魔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
与安康市植保站共建
崔鸣
7
安康市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
体育系
冯德学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学校图书馆累计馆藏纸质文献93.84万册,电子图书48.5万册,现刊1108种,报纸93种。订购有CNKI、複印报刊资料期刊全文、万方博硕学位论文资料库和读秀学术搜寻平台,试用电子资源15种,网上免费资源19种,电子资源存储量6.37TB。
学术期刊
《安康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安康学院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设有汉水文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 

文化传统

文化标识

校徽
校徽校徽

校徽图案为安康学院首写字母“A”艺术演化的“展翅飞翔”,寓意安康学院承载着学院师生的希望,立足安康地方经济文化,与时俱进,谋求学院腾飞的发展机遇;整体图案又好似“书本”和“翻页课本”,体现安康学院传播知识的办学理念,象徵着安康学院“笃学 尚行 砺志 创新”的浓厚文化气息及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安康学院标準字型以“欧阳中石”手写体为準。
校训:笃学 尚行 砺志 创新
阐释:《论语·子张》篇有“博学而笃志”句,借其意而用之,化为“笃学”、“砺志”作为该校校训的主旨,以切合该校实际。
“笃学” 该校是新建教学型本科院校,学风、教风建设处在转型时期,学生素质、师资队伍、管理服务水平都有待提高,故而以“笃学”倡导师生祛除浮躁之气,杜绝急功近利的思想,坚定踏实、专心致志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尚行” 意在期望该校师生注重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躬行践履”,走与工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成长之路,炼就“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服务 ‘三农’”的能力。
“砺志” 是从该校地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的实际出发,期望该校师生持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信念,立志,明志,砺志,勇敢面对可能出截至2013年的困难和挑战,树立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富强家乡的责任感。
“创新” 是中华民族实截至2013年伟大复兴的内驱力,培育创新精神,是新时期大学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学校倡导师生解放思想,继往开来,养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
该校校训“笃学 尚行 砺志 创新”的整体意蕴在于倡导专心好学的品格和注重实践的价值取向,鼓励师生树立以学成才的志向和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引导师生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坚持志存高远的人生抱负与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的统一。
校歌
安康学院

我们是明天的栋樑
秦巴苍苍,汉水悠长。
心怀梦想汇聚安康,我们是明天的栋樑,明天的栋樑。
服务教务,服务“三农”,服务地方是我们是我们的方向。
笃学尚行,励志创新,春风化雨我们茁壮我们茁壮成长。
诚朴务实,自立三强,民族复兴是我们是我们的理想。
锲而不捨,求真至善,历史责任我们勇敢我们勇敢担当。
用勤奋铸就梦想,用智慧创造辉煌,我们是明天的栋樑,明天的栋樑。
用勤奋铸就梦想,用智慧创造辉煌。我们是明天的栋樑呵,明天的栋樑。

学生社团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瑜伽社、足球社、朱墨草堂篆刻社、原宿服装社社团、·羽毛球协会、舞台剧社团、英语演讲联盟、阳光心理社团、陕北秧歌协会、轩语棋社、双节棍社团、书画艺苑社、武术协会、蜗牛话剧社、跆拳道协会、手语社团、史鉴学社、·摄影协会、绿色生命协会、健美操协会、·桌球社社团、梦之翼轮滑协会、Fashion美妆社社团、吉他社、华韵汉服社、计算机协会、曲艺社、国学读书社、歌友社、疯狂英语协会、儿童文学社、电子竞技社团、电影文学社、大学时代微生活协会、大学生创业实践社、汉水韵茶艺社、安塞腰鼓协会、SOSO动漫堂社团、Free Feel舞蹈社39个学生社团,学院每年都要开展学院文化艺术节活动,组织学生社团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王国良
院长、党委副书记
丁巨涛
党委副书记
胡波、杨行玉
纪委书记
安永强
副校长
杨行玉、钟生海、张东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