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杭州医学院

杭州医学院

杭州医学院

杭州医学院(Hangzhou Medical College)是一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2年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

杭州医学院的前身为1925年创建的浙江省立女子产科学校,后历经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医事职业学校、杭州卫生学校、杭州医学院(1960年7月—1961年5月)、浙江省卫生学校等办学时期。1999年成立浙江医学职业技术学院(筹),2004年更名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升格更名为杭州医学院。

据2018年12月学院网站信息显示,杭州医学院共有滨江和临安(杭州医学院将逐步整体迁来临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67亩,校舍建筑面积26万余平方米,共开设有12个本科专业,12个高职专科专业;共有专任教师近500人,有全日制在校生5800余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60余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杭州医学院
  • 外文名:Hangzhou Medical College
  • 简称:杭医(HMC)
  • 创办时间:1925年(中华民国十四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医药
  • 属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2012年)
  • 主管部门: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姜建鸿
    校长:吕建新
  • 高职专业:12个
  • 本科专业:12个
  • 院系设定: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检验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
  • 校训:求真、博爱
  • 校歌:《放飞天使的梦想》
  • 校庆日:6月6日
  • 地址:滨江校区:杭州市滨江区滨江高教园区滨文路481号
    临安校区:杭州市临安区颐康街8号 
  • 院校代码:13023
  • 主要奖项:2018年度省级优秀平安学校

历史沿革

初创时期

鸦片战争后,英帝国势力渗入杭州,于1881年在杭州创建广济医药专门学校(广济医专)。
1925年,“五卅”惨案后,部分爱国的广济医专师生于杭州刀茅巷脱离广济医专另立门户,6月6日成立浙江省立女子产科学校,郑企因任校长,创办时租清泰门珍珠巷13号民房为校舍。
1926年,学校更名为浙江省立女子产科职业学校,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同年 6月,浙江省政府决定设立浙江省立助产学校,将浙江省立女子产科职业学校与浙江省立助产学校合办,改隶浙江省民政厅,称浙江省立女子助产学校。
1931年6月,学校由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卫生厅合办,附设在浙江省立医院内,改称浙江省立医院附设助产学校,校址在中马市街80号。
1935年,学校改隶浙江省民政厅卫生实验处,改称浙江省民政厅卫生实验处附设助产学校。

筚路蓝缕

1937年11月,受日本侵华战争影响,杭州危急,学校迁至温州永嘉。
1938年8月,学校又迁至台州临海,后再迁至台州天台。
1940年4月,浙江省英士大学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助产两职业科单独划出,成立浙江省立杭州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校址在天台东乡坑边村,校长由原医专校长王佶教授兼任。
杭州医学院杭州医学院
1943年,学校增设药剂科,由教师王钦华负责筹建,并将学校改名为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医事职业学校(简称“高医”)。
1946年春,学校回迁杭州,时设助产、护士、药剂、卫生四个专业。
1948年2月1日,校本部迁入教仁街新址。
1952年下半年,学校更名为浙江省杭州卫生学校,学科设定发生了很大变动,助产科与护士科划出。
1956年夏,学校迁至老浙大校址办学。
1960年9月,成立杭州医学院,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院牌题词。招收医疗系、卫生系、中医系及药专等新生,中专调整为药剂、检验、放射、卫生等四个专业。
1961年5月,杭州医学院撤销,医学院学生转入浙江医学院及杭州卫生学校医士专业。
1962年上半年,杭州药材学校、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杭州卫生学校三校合併,学校对内一套班子、对外二块牌子(杭州卫生学校、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
1964年,卫生部将该校列为全国8所重点联繫学校之一。
杭州医学院杭州医学院
1971年4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校停办。
1974年10月,学校复办,更名为浙江省卫生学校。
1981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浙江省卫生学校和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两校合併为一个领导班子、两块牌子,承担中专、乾训两项教学任务。
1992年,浙江省卫生厅成立了全省乡村医生培训总校,挂靠在该校。
1993年,学校通过办学水平评估,被国家教委、卫生部和省政府确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改革兴盛

1999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筹建浙江医学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通过土地置换方式,学校迁址杭州滨江高教园区,升格筹建浙江医学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7月,由浙江医学职业技术学院(筹)更名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筹);同年9月,学校迁入滨江高教园区。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2年11月,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
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杭州医学院。
2018年,临安校区启用,普通本专科新生均在临安校区报到、就读。
杭州医学院杭州医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8年6月学院网站信息显示,杭州医学院共建有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检验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以及通识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有12个本科专业,12个高职专科专业。
二级学院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儿科学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检验医学院
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
医学影像学院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学、套用物理学
医学影像技术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卫生信息管理
药学院
药学
药学
护理学院
护理学、助产学
护理、助产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据2018年6月学院网站信息显示,杭州医学院共有专任教师485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5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6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5人。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千人计画人才、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入选人才、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卫生领军人才、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高职高专):俞月萍
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坛新秀(高职高专):李青、张琦、钱亚芳
省级教学团队(高职高专):内科学教学团队(朱佩琼,2008年获批)、药理教学团队(俞月萍,2009年获批)

学科建设

据2018年6月学院网站信息显示,杭州医学院共有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建设项目4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12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扶植)1个。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建设项目: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浙江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扶植):临床病理学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5月,杭州医学院共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高职高专)2个,省级重点专业(高职高专)1个,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5个,省级优势专业(高职高专)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高职高专)3个,省级示範性实训基地(高职高专)3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高职高专)1门,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11门;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高职高专):药学、医学检验技术
杭州医学院杭州医学院
省级重点专业(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医学影像技术
省级优势专业(高职高专):临床医学、药学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高职高专):临床技能实训基地、护理技能实践基地、医学影像实训中心
省级示範性实训基地(高职高专):医学形态实训基地、药学综合实训基地、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
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药理学
杭州医学院杭州医学院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高职高专):药理学
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内科学、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实用生物化学、药学微生物及技术、天然药物学实用技术、临床实用生理学、卫生法规与监督实务、内科护理学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乡村医生连续统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研究项目(2005年)
  • 附属医院
截至2018年5月,杭州医学院共有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5家,教学医院61家,教学基地74个。
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
三级乙等直属附属医院:杭州市临安区人民医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5月,杭州医学院共有省级研究中心1个。
校训石校训石
省级研究中心:浙江省基层卫生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5月,杭州医学院近年来获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6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3项、省部级项目129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19项、厅局级科技成果25项;发表SCI论文676篇,一级期刊652篇;获国家专利137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
2004-2015年杭州医学院厅局级及以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统计
序号
完成人
获奖成果名称
奖项名称
等级
颁奖部门
年份
1
沈清
浙江省卫生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浙江省教育厅
2004
2
俞月萍
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在小鼠脑缺血偏瘫模型中的套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6
3
俞月萍
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在小鼠脑缺血偏瘫模型中的套用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
二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06
4
王静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
三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06
5
石君杰
心理应激对IBS大鼠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功能影响及宁肠汤干预作用研究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奖
二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07
6
吕伯东
血透联合光量子治疗肾衰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
三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07
7
朱德明
元明清时期浙江医药的变迁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奖
二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08
8
沈清
浙江省公共卫生人才的现状调查和需求研究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
三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08
9
朱德明
南宋时期浙江医药的发展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奖
三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09
10
胡珏
蛇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10
11
钱亚芳
医疗侵权赔偿立法缺陷及完善对策研究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
三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10
12
徐秀芳
肝脏病变的31P磁共振波谱的比较研究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
三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10
13
戴玉英
逍遥散对IBS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10
14
叶夷露
西洛他唑对小鼠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浙江省教育厅
2010
15
孙爱华
基于融合基因重组多价抗原及mPCR性病诊断新方法的研究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
二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11
16
张炯炯
博落回提取物对“浙八味”药材种植中主要虫害生物活性的研究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11
17
王静
乡村医生注册培训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
三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11
18
沈健
金匮肾气丸结合微营养素对改善PADMA作用和机理的研究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12
19
孙爱华
主要性病病原体感染和耐药的分子诊断新方法建立和套用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
二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14
20
孙爱华
主要性病病原体感染和耐药的分子诊断新方法建立和套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4
21
杜文婷
N-杂环卡宾(NHC)催化的醛与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及其套用研究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
二等奖
浙江省卫计委
2015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5月,杭州医学院图书馆共有馆藏纸质图书49万余册,电子图书108万册,订阅中外文期刊800余种,并订购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医学、springer等中外文学术期刊与学位论文全文资料库。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杭州医学院标誌创意来源于杭州医学院培养和造就具有诚信博爱、创新求真理念,德医双馨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崇高使命。
校徽校徽
标誌中鹰羽状的卷叶构成柔和舒展且富于自然感的环形摇篮,似一只成长健康、振翅待飞的鹰充满憧憬,将飞向蓝天迎接新的征程。
标誌整体造型中的各元素及其它们内在关联的构成,寓意一代代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将在杭州医学院这所新兴的高等医学学府里茁壮成长,并从此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而展翅飞翔;阐释了杭州医学院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崇高使命。标誌採用的构图元素和色彩并由此构成的图形,线条流畅,与人亲和,有可及的自然质感;其清湛的蓝色似洋溢着睿智,凝聚着理性,稳健中透发出蓬勃的朝气,宁静里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充分体现了医学院校的特点。她寄语于杭州医学院诚信博爱、创新求真的精神。
  • 校训
求真、博爱
“求真”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倡导“学以至理、行以至诚”。
“博爱”就是要坚持开放大气、救死扶伤、尊重生命,倡导“爱众亲仁,厚德包容”。
  • 校歌
放飞天使的梦想
作词:集体 作曲:莫若铭
西子湖畔,杏林芬芳。
我们在这里,点燃求知的希望。
历经坎坷,奋发图强,我们在这里放飞天使的梦想。
啊,这里是青春的家园,求真博爱的精神在这里弘扬。
大医精诚,救死扶伤。
我们用满腔赤诚,点亮生命之光。
厚德博学,立德安邦。
我们在这里,书写人生的诗行。
勇立潮头,扬帆远航,我们在这里搏击科学的海洋。
啊,这里是人才的摇篮,务实创新的旗帜在这里飘扬。
肩负重任,胸怀大志。
我们锐意进取,再创明日辉煌。

社团活动

截至2018年5月,杭州医学院共有学生社团43个,成员3600余人;有学生志愿者组织7个,会员数量1600余人,参与培训等活动835人次;红十字会组织1个,会员数量100余人,参与培训等活动112人次。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姜建鸿
院长
吕建新
党委副书记
吕建新、锺振华、娄小娥
副院长
黄东胜、何贤晨
纪委书记
俞月萍
党委委员
俞月萍、黄东胜、何贤晨、朱华、张其明、张明洋
总会计师
胡守惠
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