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与少女(英/美/法1994年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电影)
《死亡与少女》是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西格妮·韦弗、本·金斯利、斯图尔特·威尔逊主演的惊悚剧情片,于1994年12月23日在美国首映。
该片讲述了智利从军政府统治时期到民主时期,忍受多年精神折磨的鲍莉娜·埃斯科巴尔在面对昔日的施暴者时,她举起手枪进行审判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 编剧:拉斐尔·伊格雷西亚斯、Ariel Dorfman
- 主演:西格妮·韦弗,本·金斯利,斯图尔特·威尔逊
- 製片人:Josh Kramer、Thom Mount
- 对白语言:英语
- 中文名:死亡与少女
- 外文名:Death and the Maiden
- 其它译名:死亡与处女、死神与少女、死亡·处女、不道德的审判
- 出品时间:1994年
- 製片地区:英国、美国、法国
- 製片成本:1200万美元(估)
- 拍摄地点:西班牙、法国、智利
- 拍摄日期:1994年3月7日至1994年5月17日
- 类型:惊悚剧情片
- 片长:103分钟
- 上映时间:1994年12月23日(美国)
- 分级:美国:R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109579
剧情简介
在南美洲某个国家的海滨别墅里,鲍莉娜·埃斯科巴尔正準备晚餐时,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鲍莉娜从广播中听到,丈夫杰拉杜已被任命为一个新成立的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会的任务是调查前法西斯独裁政权侵犯人权的罪行。这时,突然停电,鲍莉娜点亮了蜡烛,倒掉了丈夫那份晚餐,把自己的晚餐端到了卧室里,她不準备再等丈夫一起就餐了。忽然,一阵汽车声由远及近,鲍莉娜迅速熄灭蜡烛,拿起了一把手枪。鲍莉娜听到,院子里,丈夫在向什幺人道谢,接着是汽车启动的声音。杰拉杜进了屋,向妻子解释,他的汽车车胎瘪了,幸亏搭了邻居的车才回到家。他告诉鲍莉娜,自己对委员会的事还没拿定主意。鲍莉娜知道丈夫在对自己撒谎,因为自己就曾是一名被虐待者——一个纳粹的牺牲品。鲍莉娜夫妇刚上床睡下不久,鲍莉娜就听见一辆汽车驶近,接着便有人敲门。杰拉杜去开门,来人是刚才帮忙的邻居罗伯托·米兰达医生,他是来送杰拉杜忘在他后备箱里的报废轮胎的。两个男人交谈时,并没有留神鲍莉娜已经穿好了衣服,把枪塞进包里,悄悄地推门出去,把医生的车开跑了。杰拉杜发现妻子忽然不见了,便认为她是抛弃自己离家出走,因而十分伤心。他借酒浇愁,长吁短叹,喝得酩酊大醉,米兰达医生好心地从旁相劝。鲍莉娜将汽车推下山崖后又回到家中,她发现米兰达独自躺在沙发上熟睡,便用钝器猛击他的头部,打昏了他,然后把他绑在一把椅子上。她还脱下短衬裤塞进米兰达医生的嘴里,她告诉米兰达自己曾受到一个纳粹分子的虐待和强姦。她模仿着纳粹分子向她施虐时说话的语调,当时她的眼睛被蒙着,什幺也看不见,但这语调让她认定,当年折磨她的人就是眼前的米兰达。
鲍莉娜提醒米兰达,他曾是怎样一边为她播放舒伯特的乐曲《死亡与少女》,一边惨无人道地折磨她。说着,鲍莉娜还把一盘在米兰达车里找到的《死亡与少女》的录音带插进录音机里播放。音乐响起吵醒了杰拉杜,他跑下楼,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忙放了米兰达,但鲍莉娜却用枪指着他。鲍莉娜说,根据声音和气味,她已完全确定,米兰达就是当年强姦和折磨她的那个恶魔医生。杰拉杜则说,鲍莉娜的行为并不比她的施暴者强多少,于是,鲍莉娜打算在家里对米兰达进行一场公正的审判,而由杰拉杜作他的辩护律师。审判开始,米兰达为自己辩解,鲍莉娜遭到强暴时,他在巴塞罗纳医院工作。他请求杰拉杜核实,但此时电话线断了。鲍莉娜最终答应,只要米兰达认罪就放他走。她坚持要杰拉杜承认当她遭强暴时,杰拉杜却在楼上与人私通,但她仍然维护他的名声。她讲述了自己多次遭强姦的细节,她受到的凌辱达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但直至今天却一直保持着沉默。鲍莉娜说了很多细节,还做了记录,她让米兰达签字。杰拉杜威胁米兰达照鲍莉娜说的去做,米兰达的“供词”也被录了像。鲍莉娜无意中泄露自己已毁了米兰达的汽车,并打算把他也随后扔下山崖。当她推着米兰达走到山崖上时,杰拉杜拨通了巴塞罗纳的电话,鲍莉娜所说的事得到了证实。在悬崖边,米兰达跪着承认了一切罪过,鲍莉娜胜利了,她转身昂首离去。一场音乐会正在进行,台上正演奏着舒伯特的乐曲《死亡与少女》。鲍莉娜看见米兰达和家人坐在包厢里,音乐的旋律在剧院里迴蕩,他们彼此交换着複杂的眼神。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鲍莉娜·埃斯科巴尔 | 西格妮·韦弗 | ---- |
罗伯托·米兰达 | 本·金斯利 | ---- |
杰拉杜·埃斯科巴尔 | 斯图尔特·威尔逊 | ---- |
罗伯托·米兰达的妻子 | Krystia Mova | ---- |
罗伯托·米兰达的儿子 | Jonathan Vega | ---- |
罗伯托·米兰达的儿子 | Rodolphe Vega | ---- |
弦乐四重奏手 | Gilberto Cortés | ---- |
弦乐四重奏手 | Jorge Cruz | ---- |
弦乐四重奏手 | Carlos Moreno | ---- |
弦乐四重奏手 | Eduardo Valenzuela | ---- |
弦乐四重奏经理 | Sergio Ortega Alvarado | ---- |
Elena Galvin | 凯伦·斯特拉斯曼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
Josh Kramer Thom Mount Sharon Harel(执行) Jane Barclay(执行) Bonnie Timmermann(联合) Ariel Dorfman(联合) Gladys Nederlander(副) | 罗曼·波兰斯基 | Patrick Boshart Michel Cheyko Christopher Gachet | 拉斐尔·伊格雷西亚斯 Ariel Dorfman | 托尼诺·德里·科利 | 沃伊切赫·基拉尔 | Hervé de Luze | Patsy Pollock Mary Selway | Pierre Guffroy | Claude Moesching | 米兰拉·坎农诺 |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鲍莉娜·埃斯科巴尔演员:西格妮·韦弗杰拉杜·埃斯科巴尔的妻子,曾遭到过强暴,之后就变得有点精神病和情绪不安。她通过观察无意中发现了施暴者就是邻居罗伯托·米兰达,于是通过以暴反暴在家中对他进行审判,逼他承认罪行。
- 罗伯托·米兰达演员:本·金斯利鲍莉娜·埃斯科巴尔的邻居,是一名医生。面对鲍莉娜对自己的审判,他断然否认自己从未对鲍莉娜施暴,称自己当时在巴塞隆纳一家医院工作。最终他被鲍莉娜带到了悬崖边,跪着承认了一切罪过。
- 杰拉杜·埃斯科巴尔演员:斯图尔特·威尔逊鲍莉娜·埃斯科巴尔的丈夫,是一个新成立的委员会的主席,负责调查前法西斯独裁政权侵犯人权的罪行。面对妻子鲍莉娜对邻居米兰达的审判,他作起了米兰达的辩护律师。
(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专辑信息专辑类型:原声带、影视音乐 歌手:Wojciech Kilar 唱片公司:ERATO 发行日期:1994年12月13日 ![]() | 曲目 1、《Allegro》 2、《Andante Con Moto》 3、《Scherzo - Allegr Molto》 4、《Presto》 5、《Paulina's Vigil》 6、《Paulina's theme》 7、《Paulina's escape》 8、《Roberto trapped》 9、《paulina's revenge》 10、《Paulina in charge》 11、《Paulina's secret》 12、《Roberto's last chance》 13、《The confession》 |
获奖记录
时间 | 届次 | 奖项 | 获奖方 | 备注 |
---|---|---|---|---|
1995年3月25日 | 第10届独立精神奖 | 最佳导演 | 罗曼·波兰斯基 | 提名 |
製作发行
主创公司
製作公司 | 1、法国第4电视台(法国)2、Capitol Films 3.Channel Four Films(英国) 4.Fine Line Features(美国) 5、Flach Film(法国) 6、TF1 Films Productions(法国) |
---|---|
发行公司 | 1、Fine Line Features(美国)2、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España S.A.(西班牙) 3、Concorde-Castle Rock/Turner(德国) 4、Electric(英国) 5、Finnkino Oy(芬兰) 6、Image Entertainment Inc.(美国) 7、Monopole-Pathé(瑞士) 8、Pyramide(法国) 9、New Line Home Video(美国)(VHS)(DVD) 10、Turner Home Entertainment(美国)(VHS) 11、华纳兄弟公司(日本) 12、TF1 Vidéo(法国)(VHS)(DVD) 13、Concorde Video(德国)(DVD) 14、Aventi(法国)(DVD) 15、Kinokuniya Co. Ltd.(日本)(DVD)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美国 | 1994年12月23日(限定) | 荷兰 | 1995年1月26日(鹿特丹电影节) |
加拿大 | 1995年1月27日(限定) | 葡萄牙 | 1995年2月(幻想港电影节) |
西班牙 | 1995年3月3日 | 法国 | 1995年3月29日 |
瑞士 | 1995年3月31日(法语区) | 英国 | 1995年4月21日 |
瑞典 | 1995年4月21日 | 德国 | 1995年5月4日 |
瑞士 | 1995年5月5日(德语区) | 波兰 | 1995年5月12日 |
希腊 | 1995年5月12日 | 韩国 | 1995年6月10日 |
澳大利亚 | 1995年6月29日 | 丹麦 | 1995年6月30日 |
美国 | 1995年7月5日(录像带播映) | 芬兰 | 1995年12月1日 |
土耳其 | 1996年1月19日 | 匈牙利 | 1996年4月11日 |
影片评价
《死亡与少女》是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最为黑暗和压抑的一部电影。原着是一部暧昧模糊、难以捉摸的心理剧,以严肃的政治和道德问题辩论为中心主题。导演把这部道德政治戏剧改编成一部複杂曲折、高潮迭起的情节剧。为了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戏剧效果,导演把原舞台剧一天一夜的时间压缩在一夜之内,营造出一种紧张、真实的时间节奏,抽象得如同符号的空间设计则赋予这个故事一种普遍性的寓意,表明这样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独裁统治的国家。全片仅有三个主要人物,场景也限定在幽闭狭小的空间,基本上保留了舞台上的风格,但导演却运用出色的电影手段,在观众与角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樑,使观众心弦紧绷地关注眼前剑拔弩张的危情时刻,如身临其境,从而对女性被迫害之后的精神失衡和心灵创伤有了充分的理解。这种抽象得如同符号一般的时间和空间使整个故事更具有代表性和象徵意义。影片的时空简约到极致,导演将原作舞台剧改编成一部曲折複杂、高潮叠起的情节剧,并以特有的悬念手法,揭示了纳粹主义阴魂不散的潜在危险,真相使观众不寒而慄。影片的节奏舒缓,导演和编剧在原剧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描写动作的细节,使故事情节更紧凑、更精炼,也更富有现实主义色彩。特别是在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上,生动有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演员西格妮·菲佛扮演一位纳粹暴力下的倖存者,表演细腻而富有层次。从某种意义上说,影片远远超出了它所反映的政治含义和範围,因而使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禁之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