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蒙古第一次西征

蒙古第一次西征

蒙古第一次西征

蒙古第一次西征又称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爆发在1219年,它标示着蒙古与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贸易失败的结果,也是“蒙古西征”的开始。

蒙军长驱直入中亚后,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乾(Samarkand),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之。因此蒙军便西越裏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Russ),于1223年大败钦察(Kipchak)和俄罗斯的联军。

另成吉思汗又挥军追击花剌子模的太子札兰丁,在印度河流域打败之。1225年,成吉思汗凯旋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 蒙古军队的第一次西征使蒙古势力深入到中亚东欧等地,为后来的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基本介绍

  • 名称:蒙古第一次西征
  • 地点:中亚
  • 时间:1218年-1221年
  • 参战方:蒙古帝国,花剌子模
  • 结果:蒙古大胜,吞併花剌子模
  • 参战方兵力:蒙:10-15万;花:40万人
  • 伤亡情况:蒙:10000人战殁;花:150000人
  • 主要指挥官:成吉思汗,察合台,札兰丁

背景

13世纪初,在成吉思汗的统治下,蒙古部族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先后攻灭了草原上的多个部落。
花剌子模疆域(图中阴影部分)花剌子模疆域(图中阴影部分)
成吉思汗在中都(今北京)附近停留期间,花剌子模沙(国王) 阿拉乌定·摩诃末(穆罕默德)派遣以巴哈·阿丁·吉剌为首的使节晋见成吉思汗,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蒙古征服金国后的真实情况。成吉思汗盛情款待了使团成员,并表示:朕为东方的统治者,沙就成为西方的统治者吧。我们双方保持和平友好的关係,要让商人自由通行。
1216年,成吉思汗派使者和商队回访花剌子模国(居今黑海东、威海西,锡尔河南)。
1218年,成吉思汗灭掉西辽,蒙古帝国开始与中亚国家花剌子模接壤。花剌子模人以经商着称于世。蒙古帝国兴起后,大批花剌子模商人来到蒙古,通过与蒙古人的贸易,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218年春,花剌子模沙在布哈拉接见了蒙古使者,同意成吉思汗的提议,双方缔结了和平通商协定。

起因

1218年蒙古大商队被害事件。成吉思汗根据蒙古和花剌子模两国达成的通商协定,派出由450人组成的大商队,用500峰骆驼驮着金、银、丝绸、驼毛织品、海狸皮、貂皮等贵重商品,带着成吉思汗给花剌子模沙的信前往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在信中写道:“吾人应使常行的和荒废的道路平安开放,因之商人们可以安全地和无约束地来往”
商队行至锡尔河上游的讹答剌城后,因守将亦纳勒出黑(号海儿汗)贪财,将商队扣留,并派人报摩诃末说,商队中有成吉思汗的密探。摩诃末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便下令处决商队成员,并没收其全部财物。亦纳勒出黑遵照摩诃末的命令,杀害蒙古商队成员,其中只有一人从牢里逃出,得以倖免,向成吉思汗报告了商队被害经过。
成吉思汗发誓要为死者报仇。但他还是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于是,派以巴合剌为首的3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索取肇事者。使者向摩诃末国王转达了成吉思汗的原话:君前与我约,保不虐待此国任何商人。今遽违约,枉为一国之主。若讹答剌虐杀商人之事,果非君命,则请以守将付我,听我惩罚,否则即备战摩诃末对此置若罔闻,不仅杀害了巴合剌,而且将两名副使的鬍子剃光赶回。这些不足取的作法是产生事端,引起恶感及仇报、猛袭的原因,使和平安宁遭到破坏。

过程

蒙古使臣被害后,成吉思汗觉察到两国关係已无法用和平方式解决,决定亲率大军向花剌子模问罪,令其弟斡赤斤留守蒙古。1219年六月,蒙古大军从克鲁伦河畔出发,越阿尔泰山至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畔度夏。朮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及大将速不台(一写速别额台)、哲别、大断事官失吉忽图忽等随行。畏吾儿、阿力麻里、合剌鲁皆出兵,惟西夏拒绝出兵。总计兵力10至15万,成吉思汗对外号称60大军。
宣布发动西征的孛儿只斤·铁木真宣布发动西征的孛儿只斤·铁木真
1219年秋,经别失八里、不剌(今新疆博罗市),通过铁木儿忏察(亦称松关,今名果子沟)至阿力麻里,西行渡伊犁河,经海押立向花剌子模挺进。当时,铁木儿忏察是非常难行的隘口。1222年丘处机去西域见成吉思汗时也通过该隘口,他的随徒李志常在《长春真人西游记》里写道:千岩万壑攒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蒙古大军通过时,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理石开道,并且砍木修桥,共修筑48座。桥的宽度,可容两辆车并行。
蒙古大军到达花剌子模边堡讹答剌城后,兵分四路:察合台、窝阔台率师围攻讹答剌;朮赤率师征毡的、养吉乾诸城;塔孩率5000骑兵征战忽毡(今纳巴德)等城;成吉思汗与托雷取中路,渡锡尔河,向西南横渡红沙漠直逼布哈拉城。1220年三月,朮赤等三路军马全部占领了锡尔河两岸的城市,成吉思汗的中路军也占领了伊斯兰教的文化中心布哈拉城,完全切断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城市)和旧都乌尔根奇(今土库曼尼亚城市,汉籍曾写为兀龙格赤)之间的交通。1220年五月,蒙古四路大军在撒马尔罕城下会师,合围撒马尔罕。经过6天的苦战,才得以攻克撒马尔罕城。当时撒马尔罕城守军约11万。城破之前,花剌子模沙已从城内逃跑,成吉思汗遂命耶律阿海留守城内,哲别、速不台率3万骑兵追击阿拉乌定·摩诃末;窝阔台率朮赤、察合台进攻兀龙格赤;成吉思汗和托雷向阿富汗推进,进攻巴里黑(今阿富汗马札里沙夫西)、塔里寒(今阿富汗塔利甘)等地。
蒙古远征军与花剌子模军的激战蒙古远征军与花剌子模军的激战
1220年七月,窝阔台率领的5万兵马攻打乌尔根奇。城内守将是忽马尔,统帅着11万大军,日夜坚守。该城防卫工事十分坚固。蒙古军在城周围安营扎寨,一面遣使召谕居民投降,一面忙于做攻城前的準备。待攻城的器械齐备后,蒙古军立即向城内发动了全面进攻。于当日破城,进入街区后,士兵到处烧杀,由于居民的顽强抵抗,蒙古军不得不转入巷战。袭击阿姆河桥的3000蒙古兵,无一生存。经过7天的激烈战斗,才占领了全城。根据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记载,乌尔根奇的11万守军,全部阵亡。工匠和妇女、儿童被当作俘虏,运送到蒙古。乌尔根奇(兀龙格赤)的失守,使河中地区全部被蒙古军占领。
之后察合台、窝阔台去与主力军会师,并在塔里寒加入了成吉思汗的队伍,而朮赤则回到了额尔齐斯河其辎重所在的营地了。
摩诃末死后,他的儿子扎兰丁纠集了一些残兵败将,企图继续抗击蒙古大军。1221年,蒙古军队在印度河畔与扎兰丁的部队展开了决战。札兰丁的六七万大军全部覆没,札兰丁纵马入河,游至对岸,仅剩4000余名跟随者逃往印度。1221年冬,成吉思汗在不牙迦图儿驻营,休整部队。第二年春,到白沙瓦(今巴基斯坦北部)取原路返回。巴剌率领的蒙古军继续追击札兰丁余部,一路未见其蹤迹,再加上时值炎夏,难以适应北印度的气候条件,就于1223年撤回,在巴鲁安与成吉思汗会师。九月,成吉思汗渡阿姆河,在撒马尔罕城东下营,十月下诏班师。1224年到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驻夏,翌年二月回到土拉河行宫。
成吉思汗占领花剌子模国后,命长子朮赤镇守,并在各城设定达鲁花赤(督官)。乌尔根奇城的牙老瓦赤、马里忽惕(属忽鲁木石氏)父子二人向成吉思汗提出了管理城邑的办法,得到允準,遂派马思忽惕同达鲁花赤共同管理布哈拉、撒马尔罕、乌尔根奇等中亚城市,派牙老瓦赤管理中都(今北京)。

影响

这次西征涉及範围之广、影响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实属罕见。在人类历史上意义非凡。西征的最后胜利证明了成吉思汗这一战略抉择的正确性。
花剌子模故都花剌子模故都
蒙古第一次西征将中亚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人口作为“马背稍将来的人口”掳到中国。这些人口到中国后,就开始了一个新的民族过 程。经过蒙古帝国和元朝一百多年的统治,其中一部分散居于中国各地的中亚民族逐渐同化于中国各民族当中;另一部分聚居在中国西北的中亚民族形成了回族的主体。
在整个战争期间,极大的充实了蒙古国家和个人的财富,以及对蒙古军事技术、生产技术、社会管理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提高起了巨大的作用,为新的征服準备了雄厚的基础。元朝统治者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尤其对伊斯兰教徒施行宽容政策。经过20余年的治理,到13世纪60年代,中亚的州县社会经济恢复繁荣景象。但掠夺政策给中亚各国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巨创。

军事特点

  • 恩威并施:区别对待投降者与抵抗者、军人、平民,达到分化瓦解,迅速征服的目的。对不抵抗的城市不进行屠杀。拆毁城市的城防建筑,委以蒙古人统治。不投降的反抗者则杀害,包括亲人。军人一律处死,平民一部分被屠杀,一部分被掳走,余者付赎金方能赦免。
  • 焦土政策:1220年秋,蒙古军队攻陷忒耳迷城、康格尔忒和薛蛮地区时,用屠杀、袭击、破坏和焚烧,将该地扫蕩一空。为了给阵亡的孙子报仇。铁木真的恩威并施政策被替代,即使是投降的城市也被杀光所有居民。
  • 掠夺:蒙古军队转战时,所需粮草、军械、牲畜和衣物全靠对政征服地区的强征和抢掠。为减少兵员损失,还抓当地壮丁充当攻城的炮灰。有技术专长的工匠和知识分子都被挑选出来分赐诸皇子和后妃为奴,或随军服役,或押送回蒙古。

统计

兵力

成吉思汗突然降临花剌子模城市的时候,他指挥着一支人数约在十万到十二万五千之间的蒙古骑兵部队,并由总数在十五万到二十万之间的畏兀儿和其他突厥盟友、一群汉人医生以及工兵作为补充。花剌子模统治者在他的整个帝国内,有大约四十万武装起来的士兵。
撒麻耳乾一战中,11万人驻守撒麻耳乾,6万突厥人,5万大食人,是花刺子模的精锐之师,此外还有20头大象。

屠杀记录

波斯编年史叙述,在你沙不儿战役中,蒙古人屠杀的準确数字是一百七十四万七千人(174万7千人)。这一数字超过了也里城被杀的一百六十万(160万)。蒙古史学家术兹札尼声称也里城的死亡总数达到两百四十万(240万)。后来更多学者估计成吉思汗入侵中亚的五年中,死亡人数大约为一千五百万。然而,即便是这个比较适中的总数,也要求每个蒙古人要杀死一百多人;其他城市夸大的记录,则要求每位蒙古士兵要屠杀三百五十人。
1220 年3月,不花刺居民则开城投降,而在内堡,成吉思汗则遭到算端守军的顽强抵抗,成吉思汗最终还是攻下了内堡,康里人全部被杀,他们的子女沦为奴婢。城内的居民被免死,而青壮年被强征入伍,随成吉思汗进兵撒麻耳乾。战争三天,城里的居民打开了投降之门,而驻守在内堡的军队则继续战。成吉思汗攻克内堡,大约有三万多康里人和突厥人被杀,在花刺子模旧都玉龙赤杰他们同样遭到了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当蒙古人攻下该城后,进行了大屠杀,除了工匠和沦为奴婢的孩童和妇孺外,其余的人 则分给军队,让每名军士屠杀二十四人。最后引水淹城,一座闻名中亚的繁盛都城从此沦为沼泽。
1220年秋成吉思汗在巴里黑,因为不相信当地人的投降,而又进行了一次屠杀,塔里寒、古儿疾汪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只不过是当地居民对蒙古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而在范延,成吉思汗的爱孙察合台之子木阿秃乾不幸身中流矢而亡,“成吉思汗下令把所有动物、从人类到牲口,杀 个精光;不许留下俘虏,哪怕孕妇腹内的胎儿也不得饶过;今后不许动物居住这个地方。
蒙古军队在1221年4月对尼沙普尔城的屠杀,使此城彻底被摧毁,“尸体被砍头,将首级按男、女、小孩分别堆成金字塔形。又处死城内的猫、狗以及其他一切有生命的动物。
1221年春,拖雷攻下马鲁城后,除了工匠和一部分沦为奴婢的人外,其余所有居民不论男女老少统统被杀掉,城池则被夷平。而随后赶来的蒙古人又把这次刀下余生的居民残杀殆尽。在奈撒,脱察哈儿部将别勒忽失中流矢而死,脱察哈儿猛攻该城15日,攻下该城后“蒙古兵不分男女老幼,攒射屠之。死者或为奈撒居民,或为他处人民来此避难者,计共有七万人。”
《史集》载呼罗珊和阿只迷两地倖存者不足千分之一,昔日十万人口地方倖存者不满百人。
蒙古军入撒马尔乾,屠杀三万投降将士。

评价

成吉思汗在开始西征起,便······把东西交通大道上的此疆彼界扫除了,把阻碍经济文化交流的堡垒削平了,于是东西方的交往开始频繁,距离开始缩短了。中国的创造发明如火药、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出到西方,西方的药品、织造品、天文曆法等也输入了中国韩儒林
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为军事、政治、外交综合运用。成吉思汗的战略基本原则是: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在政治上,争取对方贵族、官吏、宗教领袖、军事首领等代表人物降服,在军事上,针对花剌子模分军防守要点的特点,採用迂迴及突然袭击等战术,逐次占领对方战略要点,从而取得了第一次西征的胜利战略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