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第八“弗洛里安·盖尔”骑兵师
1939年9月-41年9月 前身部队SS骑兵队,SS骑兵旅组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党卫军第八“弗洛里安·盖尔”骑兵师
- 时间:1939年9月-41年9月
- 前身部队:SS骑兵队
- 命名时间:1944年3月12日
- 摧毁时间:1945年2月
简历
1942年6月21日 升级为SS骑兵师。
1944年3月12日 SS第8骑兵师被正式命名为“弗洛里安-盖尔”。
1945年2月 在布达佩斯被苏军摧毁,残部于5月在奥地利被消灭。
战史
SS骑兵旅
1939年9月15日,纳粹德国抽调250名SS骷髅队(ST)成立了一支SS骷髅骑兵队。在德国侵占波兰后这支部队分散成连级编制在波兰各地“维持治安”。至1940年5月21日已增加到3300人。1941年2月25日再次扩编并正式成为SS第1、第2骑兵团,总兵力达到10个连。
苏德战争爆发后,该部被派到布利巴奇沼泽地带镇压游击队。1941年9月1日,由于加入了1个炮兵营、1个脚踏车侦察营和工兵连、通信连、高射炮连而升级为SS骑兵旅,旅长为SS旗队长(上校)赫尔曼-菲格林(菲格林之妹爱娃-布劳恩后嫁与希特勒,他成为希特勒的妻弟,而菲格林在苏军兵临城下时逃跑被捕而被他的新妹夫枪毙了)。随后该部在霍尔姆一带继续镇压抵抗运动,12月20日成为莫斯科前线德第9集团军预备队。1942年1月22日,骑兵旅冒着零下摄氏45度的严寒跟随3个步兵师和第189突击炮营在卢杰夫西侧发起反击,并成功地对突出冒进的苏联第29、39集团军实行反包围。此战苏军损失坦克187辆、火炮342门,死伤27000人,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幸而逃过一劫。骑兵旅长于1942年3月2日获颁骑士勋章。但是该部损失也很惨,加上冻伤严重减员而在1942年4月离开前线。
SS骑兵师
1942年6月21日,SS骑兵旅在位于德比卡的海迪练兵场升级为SS骑兵师,由骑士勋章拥有者威尔海姆-比特里希SS旅队长指挥。新编师拥有SS第1~3骑兵团(以下简称SS1KR~SS3KR)、SS炮兵团和脚踏车侦察营和工兵营、通信营、高射炮营等支援部队。9月又加入1个3号突击炮连、1个坦克驱逐连(“黄鼠狼”II和牵引式反坦克炮)。全师分成“Z战斗群”和“L战斗群”分别在莫基列夫和迪米托夫镇压游击队。10月26日全师兵力为领袖(军官)161人、低级领袖(军士)677人、队员(兵)5471人,其中80%是从巴尔干各国招募的日耳曼人志愿兵。
1942年11月25日,苏军突破卢杰夫西部战线。SS1KR(454人)和SS2KR(533人)立即赶赴突破口堵漏并在12月7日阻止了苏军前进步伐,随后这2个骑兵团和国防军第19、第20装甲师一起发起反冲击并包围苏军,消除了战线的危机。此战中SS1KR第3连连长汉斯-加尔班狄亚SS一级中队长(上尉)率领第3连击退一个苏军近卫师并杀伤苏军1500人,汉斯本人于1942年12月29日获颁骑士勋章。1943年1月25日上级发给骑兵师5辆过时的38(t)轻型坦克,然后一脚踢到塔特扬卡地区乾老本行——镇压游击队。2月17日奥廖尔南部第2装甲集团军战况吃紧,上级从SS骑兵师中抽调了SS2KR、SS炮兵团、坦克驱逐连、工兵连和SS高射炮营组成“津特战斗群”作为堵漏部队前往第47装甲军战区增援突破口。在这次作战中,两名骑兵团长——古斯塔夫-隆巴尔特SS一级大队长(中校)和奥古斯特-津特SS一级大队长都获颁骑士勋章。
流血的43年
1943年4月20日菲格林再度出任师长(他已经升级为SS区队长),一直到7月全师都在布利巴奇、第涅伯河流域实施针对游击队的“威克塞尔I、II大扫蕩”。德军在库尔斯克败北后,SS骑兵师除SS3KR外的全部兵力都被再次召回前线,于8月21日投入哈尔科夫的第42军战区。到9月初全师以惨重代价共击退苏军5次突击,9月13日师长菲格林重伤。10月16日苏军150坦克在该部前线附近的基洛维-罗克地区发起总攻。该师33第8坦克驱逐营第2连连长马克斯-施海纳SS一级大队长(作为连长似乎太大了?)指挥仅有的2门75毫米反坦克炮击毁24辆T34坦克并成功阻滞苏军攻势,施海纳于1944年3月14日接受了骑士勋章。1943年19月22日,该师得到“SS第8骑兵师”番号,SS第1~第3骑兵团改为SS第15~17骑兵团(以下简称SS15KR~SS17KR),其它下属部队番号均改为“8”,但是并没有得到任何补充。12月31日,全师仅剩领袖168人、低级领袖1082人、队员3932人。为了重新整编部队,SS第8骑兵师由铁路运送到克罗地亚境内。
这时从4月开始一直单独留在波兰镇压游击队的SS17KR(就是以前的SS3KR)在1944年1月16日投入戈维里攻防战,经过2个月激战完全丧失战斗力。后来以该部残余士兵加上新兵组成了SS第22“玛丽亚-特雷西亚”志愿骑兵师。
喀尔巴阡山困兽
1944年3月12日,SS第8骑兵师正式被命名为“弗洛里安-盖尔”。
之后盖尔师为了训练而来到匈牙利并分散驻扎在布达佩斯南部。1944年6月30日兵力终于达到标準师配置:领袖258人、低级领袖1538人、队员11099人,大部分是从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等地招募的日耳曼人志愿兵。8月23日南乌克兰战线崩溃,罗马尼亚和苏联签订契约并于2天后对德宣战。盖尔师紧急动员开赴罗马尼亚国境附近诺伊马尔克特防御,随后被一步步打回布达佩斯,12月5日德军宣布布达佩斯为要塞,由SS第9山地军和匈牙利第1军防守,其中包括SS第8骑兵师“弗洛里安-盖尔”、SS第22志愿骑兵师“玛丽亚-特雷西亚”、国防军第13装甲师、“费尔特海伦哈雷”装甲掷弹兵师,匈牙利部队包括第10、第12步兵师、第1装甲师。
布达佩斯攻防战
1944年圣诞节,苏军完全包围布达佩斯,从而开始了长达2个多月的攻城战。当时布达佩斯城内有市民800000人,德军33000人、匈牙利军37000人,补给完全依靠少量的空投物资;围城苏军为18个步兵师、2个机械化旅、1个坦克旅共250000人。“盖尔师”负责防守塔纽普河东岸桥头堡的“王宫丘陵”、“要塞”战区,在这之前,该师在东部前线已经累计有4290人死亡或失蹤、9603人负伤或残废。在这最后的战场,没有马匹的骑兵冒着严冬的飞雪转战在战壕、瓦砾、废墟之中,用“铁拳”、机枪和手枪进行着自杀性的白刃战。该师仅2月3日就在“王宫丘陵”阵地损失了8辆坦克、2门反坦克炮和1门高射炮;虽然老练的SS第8高射炮营在2月8日击落了第50架苏军飞机,但是弹药、食物、医疗物资极度匮乏——守备部队的耐力已达到极限!
1945年2月11日晚20时,德军残部开始从城东突围以期到达30公里远处的友军营地,但苏军已掌握所有情报,德军在出城时即遭到毁灭性炮击。2月16日,德军33000人中只有饑寒交迫的785人活着到达友军第3骑兵旅驻地。“盖尔师”所属SS16KR第6连连长艾尔哈特-梅斯拉西亚SS一级大队长率数十人血战生还,突围后艾尔哈特接受了2月9日就颁发给他的骑士勋章。SS16KR第4连连长约阿西姆-伯斯菲尔特SS一级大队长、SS15KR第2连的一名排长赫尔曼-马林克格雷SS三级中队长(少尉)、SS第8炮兵团第1营营长哈里-菲尼克斯SS一级中队长(上尉)带领极少数士兵突围成功,3人在2月21日获颁骑士勋章。
1945年2月,盖尔师在布达佩斯消失了,极少数生还者却还要为纳粹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被编入SS第37志愿骑兵师“留佐”,于5月8日在奥地利迎来了末日。
编制
SS第8骑兵师“弗洛里安-盖尔”师长:古斯塔夫-隆巴尔特SS区队长
师部:师部连、地图班、陆军警察(野战宪兵队)等
SS第15骑兵团(共6个连):75毫米反坦克炮3门、81毫米迫击炮14门
SS第16、第17骑兵团:配置与第15团相同
SS第8炮兵团:共3个炮兵营,每营拥有18型105毫米轻榴弹炮12门
SS第8装甲侦察营:1个装甲侦察连、3个装备水陆两用车的侦察连、1个重装备连。共拥有20毫米高射炮22门、75毫米反坦克炮3门、步兵炮2门、81毫米迫击炮6门、火焰喷射器6具
SS第8坦克驱逐营(共3个连):拥有牵引式75毫米反坦克炮27门(8月起第2、3连装备“追猎者”驱逐坦克,共29辆)
SS第8突击炮营(共3个连):装备3号突击炮30辆
SS第8高射炮营(共3个连):20毫米高射炮15门、37毫米炮9门、88毫米高射炮4门
SS第8工兵营(共3个连):81毫米迫击炮6门、火焰喷射器12具
SS第8野战补充营(共5个连)
SS第8通信营
评价
SS第8骑兵师有多人获颁骑士勋章,拥有较强的战斗素质,但它总是被当作地方警察或堵漏部队执行一些并不适合快速骑兵的任务,在战争末期更是被投入了骑兵最不擅长的城市战。显然上级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小伙计来使唤,它可算是最倒霉的SS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