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布林格发起设立,其目的是应对全球化对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挑战,让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学者和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当今世界,在更广阔的範围内开展全球性的研究。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丨北京是哥伦比亚大学在全球设立的八个全球中心之一。自建立以来,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行政机构和区域平台,中心在多个领域与不同机构开展合作,积极活跃于中国及东亚地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 外文名:Columbia Global Centers 
  • 北京中心地址:北京海淀区善缘街1号立方庭26号

中心介绍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在世界範围内一共建有八所全球中心,分布于东亚、中东、南亚、欧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分别坐落于北京、安曼、孟买、巴黎、伊斯坦堡、奈洛比、圣地亚哥和里约热内卢八座城市。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布林格 (Lee Bollinger) 发起设立,其目的是应对全球化对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挑战,让全校的师生更深入地理解当今的世界,在更广阔的範围内开展全球性的研究。哥伦比亚大学认为,学校应积极在自身组织方式上做出重大改进,以迎接21世纪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哥伦比亚大学的全球中心网路正是服务于这所全球性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要平台。
全球中心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教学带来更多国际化的研究课题内容与海外学习机会,促进哥伦比亚大学师生进行全球性及跨学科的研究;为学生提供海外实习机会;提供吸引海外学生所需的资源;同时加强与各地方机构的合作,促进各地校友的联繫和交流。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网路,全球中心鼓励并促进跨学科、跨地区的教学和研究,并吸引当地专家和学者的参与。各中心的项目既考虑满足地方和区域性的需求,同时又有效结合跨地区和全球性的研究和项目。

北京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丨北京成立于2009年3月。中心核心项目主题包括公共卫生与老龄化问题研究、艺术与文化、创新创业,以及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心自成立以来,经常举办各种公开的对话和讲座活动,邀请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和当地专家共同参与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工程、电影研究等广泛的话题讨论。北京中心也举办各种学生项目活动,旨在为在华的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学者和校友提供交流的平台,包括学生工作坊、新生行前交流会、新生与校友联谊活动,以及与魏德海东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与青年学者研讨及联谊会等。北京中心也支持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全球创新基金项目,内容涉及各种主题,包括与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合作的老龄化研究项目。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丨北京的使命包括:
·协助哥伦比亚大学在中国开展各类研究及教学项目。
·作为地处中国的平台,促进哥伦比亚大学学术界与当地学生、学者及校友的联繫和交流。
·发挥哥伦比亚大学卓越的学术研究能力,在中国开展丰富的学术项目,并为区域发展提供建议、评估以及策略方案。
·促进区域性及全球性的、跨学科的师生交流合作。
·为哥伦比亚大学师生的研究工作提供国际化的环境。
·与其它全球中心合作,协助开展跨区域研究项目,增强对全球化及其影响的了解。

旗舰项目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全球创新基金(President’s Global Innovation Fund, 简称“PGIF”)是由校长李·布林格(Lee Bollinger) 于2013年3月创立,旨在藉助一个或多个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Columbia Global Centers)的丰富资源和设施,更好地帮助教职员工进行教学和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是一个由八个区域中心构成的覆盖全球的网路,其宗旨是提升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与教学质量,以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需要。
校长全球创新基金旨在支持正在开展项目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为他们在全世界範围内的研究、教学和服务活动提供更多机会。获奖项目由主校区(晨边高地)和医学院(华盛顿高地)两个校区挑选出的资深教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共同选出。这些获奖项目中大多是由一组教授共同领导,其余则由一名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独立负责。所有的项目都可以利用分布于全球四个大洲的八个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这些中心为教授和学生提供了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机会。
这些获奖项目和未来的国际项目共同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学生创造新机遇,并为定义哥伦比亚大学在21世纪探索知识前沿的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渠道。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在协助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2016年获奖项目名单
  • Elaine Abrams- 生活在HIV下的未成年人:通过影像进行介入和赋权
  • Gina Lovasi / Jeanine Genkinger- 通过建立跨部门网路和跨学科研究促进城市卫生: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里约热内卢)与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的合作
  • Samuel Zeichner- 哥伦比亚大学在口腔科放射学领域开展全球性协作
  • Julie Herbstman - 老龄化研究
  • Debra Wolgemuth -东非营养和农业科学领域博士生实验室培训项目
  • Thomas DiPrete-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及巴西和美国的不平等研究
  • Nabila El-Bassel /Neeraj Kaushal -叙利亚难民危机:重建路上的挣扎
  • Elazar Barkan/ Jack Snyder -推动人权条约的内容改革:建立更强的人权保障机制
  • Valentina Izmirlieva -黑海网路:全球化时代下的斯拉夫研究再思考
  • Adam Sobel -孟买所面临的风暴潮威胁:印度最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上的重大挑战
  • Clark Huang / Helen Lu - 同智利天主教大学合办有关促进生物工程研究和教育交换的座谈会
  • Marcel Agüeros - 哥伦比亚大学同智利天主教大学开展天文学领域的合作
2015年获奖项目名单
  • Cassie Landers - 建立南亚公共卫生网路: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印度孟买)与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的合作
  • Ursula Staudinger - 何去何从?退休对健康影响的长期跨国研究
  • Paul Planet - 将全基因组套用于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监控和流行病学
  • José Antonio Ocampo -经济结构转变背景下的中国-拉美贸易和财政关係年度项目
  • Supreet Kaur Anand - 在开发中国家建立人力资本:利用适应性技术的跨学科研究项目
  • Christopher Blattman - 政治暴力的认知后果
  • Zoë Crossland - 构建跨约旦峡谷的群体人类学
  • Mae Ngai - 当代世界形成中的殖民化与去殖民化:暑期强化课程(里约热内卢和新德里)
  • Ari Goldman - 宗教报导:全球化视野
  • Lori Damrosch - 国际法律对话——中东和北非
  • Nickolas Themelis -推动拉美可持续废物管理并推广成果到其他发展中地区
  • Ruth DeFries - 推动针对开展提高印度空气品质的科研基地合作
  • Susan McGregor - 全球新闻运算元据指标
  • Mabel Wilson - 跨国建筑项目的人力网路测绘
  • Philipp Ruprecht - 火山活动的双重角色:从人类文明的形成到潜在的毁灭性
  • Dennis Tenen - 数位化公正:公共话语、审查制度和异议的技术
2014年获奖项目名单
  • Stephen Nicholas - 全球儿童口腔健康:慢性健康护理管理和健康促进的适应性跨学科模型
  • Kathleen Pike - 全球精神健康研究联盟和学者项目
  • Jennifer Dohrn - 全球护理研究发展倡议
  • Wafaa El-Sadr -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成就、挑战与机遇
  • Steven Shea - 智利成年人群在非传染性疾病的结果、风险因素及接受健康护理上的社会经济悬殊
  • Lori Damrosch - 国际法律对话——中东和北非
  • Zainab Bahrani - 寻觅美索不达美亚的历史遗蹟
  • Victoria de Grazia - 软实力的去地方化:全球历史研究法
  • Marcel Agüeros - 合作準备未来十年的时域天体物理学:与智利天主教大学的合作工坊
  • Walter Baethgen - 推进旱情信息工具的社区实践
  • Pedro Sanchez - 养活世界的全球专业知识:计画一个可持续的农业集约化的全球中心网路
  • Dustin Rubenstein - 本科生在肯亚融入热带生物学和地区可持续性
  • Ira Deutchman -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剧本写作和创新性创作工作坊
2013年获奖项目名单
  • William Eimicke, Brian Keith Perkins, Michael Sparer ‐ 全球公共管理
  • Jan Svejnar ‐ 发展战略:国家角色的变化
  • Julien Teitler, Sandro Galea ‐ 全球移民网路
  • John Huber ‐ 中东民主工程的研究
  • Daniel Corstange ‐ 难民看叙利亚内战受到的国际干涉
  • Sheena Iyengar ‐ 全球领导力模型项目
  • Mahmood Mamdani ‐ 伊弗里基叶(Ifriqiya): 印度洋和横贯非洲的奴隶网路
  • Eric Verhoogen ‐ 巴西的产业升级
  • Zainab Bahrani ‐ 了解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遗蹟
  • Susan Pedersen, Pamela Smith ‐ 加强历史专业的研究内容
  • Sheldon Pollock ‐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人文项目
  • Shantanu Lal ‐ 全球儿童口腔健康倡议
  • Silvia Martins ‐ 巴西和智利的城市化、童年创伤和青少年共患精神病理学
  • Kathleen Pike ‐全球精神健康研究联盟和学者项目
  • Miriam Rabkin, Wafaa El Sadr, Richard Deckelbaum ‐ 应对中东和土耳其的非传染性疾病
  • Tilla Worgall ‐ 儿童脑瘤中的鞘脂
  • Holger Klein ‐ 研究并记录伊斯坦堡
  • Taoufiq Ben‐Amor, Madeleine Dobie, Emanuelle Saada ‐ 中东/北非暑期学院(安曼和巴黎)
  • Nicola Twilley ‐ 区域性食物集市的弹性:跨领域的国际实践课
  • Nickolas Themelis, Natali Y. Ganfer ‐ 推进拉丁美洲可持续的废物管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