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管(汉语汉字)

管(汉语汉字)

管(汉语汉字)

管,从竹从官。竹,表竹製的六孔乐器;官,有器官义,表器官的各种功能。竹管吹奏所发声音,与器官各种功能相谐振。

〈名〉

(1)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2)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製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guan,a wind instrument]

“管”字,是个上下结构的形声字,泛指笛、箫、号等管状乐器,也泛指中空的圆筒。引伸到管理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管
  • 拼音:guǎn
  • 部首:竹
  • 总笔画:14
  • 五笔:TPNN
  • 郑码:MWY
  • 结构:上下结构

基本解释

管的来源管的来源
词意
(1)吹奏的乐器:~乐器。~弦乐。
(2)形状像管的电子器件:电子~。晶体~。
(3)负责,经理:~理。
(4)可以,行,中(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一种地方言语)。如:管不管,意思是行不行。
〈名〉
(1)(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2)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製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管
诗文:
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说文》
箫管备举。――《诗·周颂·有瞽》
建钟鼓,列管弦。――《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3)又如:管色(管类乐器);管儿(指笛子之类的管乐器);管弦(用管乐器弦乐器演奏的音乐);管说(管窥之说);管音(管乐器的声音)
(4)古称钥匙 [lock and key]
(5)又如:管键(指钥匙与锁);管钥(钥匙)。
(6)管子,泛指筒形、中空而细长的物体 [tube;pipe]。如:钢管;管见(狭小的见识);管窥蛙见(人从管中所见之天;蛙从井中所见之天。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窄)
(7)动植物体内用于输送腺体分泌物或其他体液的一个细长中空组织 [duct]。如:腺管;胆管;鼻泪管;哈弗氏管;血管;淋巴管。
(8)笔管。后称笔为管 [brush]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清·林觉民《与妻书》
(9)又如:管城子(笔的别称。又称管城、管城公、管城君、管城侯);管城颖(犹笔颖。指笔头);管毫(指笔);管翰(笔。泛指文字笔墨);管彤(赤管笔)
(10)形状像管的电器件或电子器件 [tube;valve]。如:电子管;微波管;示波管。
(11)通“官”(guān)。官吏 [government official]
则足以补管之不善政。――《管子·小匡》
(12)通“馆”。馆舍 [house]
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仪礼·聘礼》
(13)姓。如:管鲍分金(管仲和鲍叔牙一块儿做买卖,每次分红时,管都多留给自己,鲍对此不仅不怪,反而说管这不是贪,而是穷,是需要。后以此比喻相知的深厚)
(14)可以,能够。徐州话 guǎn,方言为第二声。例如别人问你,这个能用吗?就会回答:管。
(15)在水产动物中,指埋芷、包埋带样器官组织的通道,不一定是完全封闭的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官
汉字部件分解: 竹官
笔顺编号: 31431444525151
笔顺读写: 撇横捺撇横捺捺捺折竖折横折横

方言集汇

◎粤语:gun2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3 [东莞腔] gon3 [海陆丰腔] gon3 kwan3 [客英字典] gwon3 kwan3 gon3 [台湾四县腔] gon3 kwan3 [陆丰腔] gon3 [梅州腔] gwon3 [宝安腔] gon3 [客语拼音字彙] gon3 guon3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管 ·康熙笔画:14 ·部外笔画:8
《广韵》古满切《集韵》《韵会》《正韵》古缓切,𠀤音筦。乐器。《书·益稷篇》下管鼗鼓。《诗·商颂》嘒嘒管声。《仪礼·大射仪》乃管新宫。《注》管,谓吹簜以播新宫之乐。《周礼·春官》孤竹之管,孙竹之管,隂竹之管。《疏》管如篪,六孔。《尔雅·释乐》大管谓之簥,其中谓之篞,小者谓之篎。《注》管长尺,围寸,倂漆之。有底,如笛而小,倂两而吹。《前汉·律曆志》竹曰管。《说文》管,十一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又葭管。《玉泉记》取宜阳金门竹为管,河内葭草为灰,吹之以𠋫阳气。
又地名。《山海经》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左传注》荥阳京县东北有管城。《史记·周本纪》武王封弟叔鲜于管。《注》括地誌,郑州管城县外城,古管国城也。
又姓。《广韵》出平原周文王子管叔之后,齐有大夫管至父。
又笔彄也。《礼·内则》右佩玦、捍、管。《注》管,笔彄。《梁史·元帝纪》元帝笔有三品:忠孝全者以金管书之,行精粹者以银管书之,文辞华丽者以斑竹管书之。
又总理其事曰管。《史记·李斯传》赵高以刀笔吏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
又主当也。《礼·乐记》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注》犹包也。《荀子·儒效篇》圣人也者,道之管也。《注》管,枢要也。
又管管,小见也。《诗·大雅》靡圣管管。《传》管管,无所依系。《笺》管管然以心自恣。
又《博雅》管管,浴也。
又五脏腧亦曰管。《庄子·人闲世》支离疏者,五管在上。《注》管,腧也。
又管籥也。《周礼·地官》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注》谓籥也。《礼·月令》修键闭,愼管籥。
又《集韵》或从玉作琯。古者琯以玉。舜之时,西王母来献其白玉琯,零陵文学姓奚,于泠道舜祠下得笙玉琯,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凤凰来仪也。
又《韵会补》通作筦。《前汉·东方朔传》以筦窥天。《注》古管字。
又《类篇》沽丸切。《集韵》古丸切,𠀤音官。《仪礼·聘礼》管人布幕于寝门外。《注》管,古文作官,犹馆也。谓掌次舍帷幕之官。
又叶扃县切。《苏辙·燕山诗》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次称望诸君,术略亚狐管。
又叶古转切。《郭璞·鷰赞》殷王元发,圣敬日远。商人是颂,咏之弦管。

说文解字

【卷五】【竹部】管
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从竹官声。琯,古者玉琯以玉。舜之时,西王母来献其白琯。前零陵文学姓奚,于伶道舜祠下得笙玉琯。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凤皇来仪也。从玉官声。古满切

说文解字注

(管) 如箎。六孔。箎有七孔。见大郑笙师注。管之异于箎者、孔六耳。贾逵、大郑、许君、应劭风俗通、蔡邕月令章句、张揖广雅皆云如箎六孔。惟后郑周礼注、诗笺云如篴而小。倂㒳而吹之。今大予乐宫有焉。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风俗通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十二月之音也。物贯地而牙。故谓之管。物开地牙四字有脱误。当作物贯地而牙。贯管同音。牙芽古今字。古书多云十一月物萌。十二月物牙。正月物见也。从竹。官声。古满切。十四部。
(琯) 古者管㠯玉。此句今正。舜之时。西王母来献其白琯。见大戴礼、尙书大传。前零陵文学姓奚。于泠道舜祠下得笙玉琯。见风俗通。孟康汉书注、宋书乐志皆云。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泠道舜祠下得笙白玉管。惟孟注无笙字。卢注大戴作明帝时。亦无笙字。夫㠯玉作音。故神人㠯和。凤皇来仪也。风俗通同。从王。官声。按此疑出后人用风俗通沾缀。许书只当云古者管以玉。或从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