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套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艺术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艺术管理包括影视策划、製片管理、文化遗产管理等多个专业方向,是近年来兴起并比较热门的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 外文名:Public Service Administration
- 修业年限:4年
- 学位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
- 相近专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行销
- 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等
- 实践周期:一般安排6周~8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化管理理论、公共经济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其套用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接受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的系统训练,兼具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知识,具备较高的管理、经营、策划、调研、交际等能力,毕业后适合到电信等公共企业部门、一般企事业单位、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从事管理规划、政策研究与分析、外事交流、宣传策划、机关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级文秘等工作。
培养要求
本专业课程体系中设定了饱满的公共管理学科共同课和专业基础课,又进一步设定了人力资源、公共政策分析、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四个专业培养模组,实施模组化教学,让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愿意深造的专业模组,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宽”“专”有机结合,达到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与高素质的培养战略,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我国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工作的实际情况、基本政策和法规。注重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专业思想。
2. 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训练和考核,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方法;树立效率、创新、服务、竞争、民主、法治等现代理念。
3. 具备现代化的管理工作能力,包括:项目规划与管理能力;公共经济政策分析能力;以电子化、自动化手段处理管理事务的能力;社会调查、市场调查及其定性、定量方法处理分析的能力;较强的策划、组织、执行能力;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的外语能力等。
4. 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进取,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能力要求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公共事业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公共事业的发展规律;
2.熟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和掌握经济法和智慧财产权法规;
3.在公共事业的某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市场调研与开拓能力、企业经营与管理能力和文化公共产品开发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
5..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企业管理、市场分析、产品设计等;
6.具有较强的汉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机制学科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
它主要反映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合理化、规範化和时代化进程
课程设定
学科共同课和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学》、《领导学》、《政治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财务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政策》、《电子政务》、《组织理论》、《公共关係学》、《管理心理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等。
专业方向深化备选模组有:人力资源模组、公共政策分析模组、城市管理模组、社会管理模组。
就业方向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
责任内涵
1、什幺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与公共责任是何关係?其基本性质、特徵和内涵是什幺?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承担和履行的职责。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或者说是公共责任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表现,公共性以及以这一公共性为基础的效率标準是其最基本的特徵。从以公众对政府的希望和要求来认识并划分行政责任的观点角度看,其内涵包括回应、弹性、胜任能力、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式行为并负责、廉洁。
2、 什幺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基本内涵是什幺?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即指通过什幺途径和方法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真正承担起应担承担的责任。公共部门的责任机制,核心就是监督和制约,因而还在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唯一主体的发展阶段时,人们就对如何建立完善的行政责任机制进行了研究,而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範畴的形成,截止至2009年一般从正式与非正式、内部和外部两个相互联繫的途径或方面出发,来对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进行构建。
3、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包括:公共组织自身的责任机制、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审计、行政複议
4、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包括立法机构对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责任法律的确立和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控制
5、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主要有行政诉讼机制和行政赔偿机制
6、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公民参与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有公开听证、民意调查、资讯委员会、利益群体等基本方式
7、 什幺是公共事业管理伦理?什幺是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範和準则。
政府组织伦理通常也称为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政府组织伦理或者以政府组织系统为主体,或者以政府组织为主体,是针对政府组织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範,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係为核心的政府组织行为準则和规範系统。
非政府组织伦理是指非政府组织在从事其组织活动,即公共事务或与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活动时,所应遵守的伦理原则和伦理规範。
8、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内容构成是什幺?
第一、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意识(包含伦理準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伦理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维护公共服务活动正常运行所需的伦理规範,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权威机构设计、制定和推广的;二是指对于政府倡导的这些公共服务活动中的伦理规範,除了用社会舆论、自我评价等软约束手段支持外,还要为其设定政策最佳化的硬约束手段,使这些伦理规範真正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公共服务中的普遍化行为方式。
9、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第一、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第二、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
第三、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
第四、勇于承担公共责任
第五、高尚的敬业精神
10、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在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中有什幺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有着导向作用、规範作用和选择作用
11、如何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建设?
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是道德建设驱动自律和制度建设推动自律。
A、道德建设驱动自律
即:通过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道德修养,使其能够超越一切外在监督和制约,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为基础,自觉地遵守公共事业管理伦理规範和要求。
B、制度建设推动自律
即: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来推动公共事业管理者遵守公共事业管理伦理规範和要求,逐步达到自律。
这一机制实际上是将伦理建设与公共事业管理结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履行机制
第三、行为守则
第四、公民参与
1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截止至2009年)。
作为一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9届毕业的学生,我觉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从国外刚刚引进的学科,在国外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在我国却刚刚起步,要逐渐的成熟起来还要一个过程,将来的发展前景还有所期待,但是,由于现实国情(截止至2009年),没有被社会所认识,就业情况因而也不容乐观。
专业自考
开设课程
该专业除开设社会学、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组织学、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非营利组织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运筹学、会计学、套用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行销、行政学原理、行政法学、公共关係学、管理伦理学、市政管理学、管理定量分析、总量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与分析等。
开考课程
专业代号:B020230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 |||||||
注:“标準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 | |||||||
序号 | 类型序号 | 课程代码 | 标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类型 | 考试方式 |
1 | 00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必考 | 笔试 | |
2 | 00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必考 | 笔试 | |
3 | 003 | 03335 | 公共管理学 | 5 | 必考 | 笔试 | |
4 | 004 | 00318 | 4082 | 公共政策 | 4 | 必考 | 笔试 |
5 | 005 | 03331 | 公共事业管理 | 5 | 必考 | 笔试 | |
6 | 006 | 05722 | 公共经济学 | 5 | 必考 | 笔试 | |
7 | 007 | 05723 | 非政府组织管理 | 4 | 必考 | 笔试 | |
8 | 008 | 00261 | 3045 | 行政法学 | 5 | 必考 | 笔试 |
9 | 009 | 00147 | 4146 | 人力资源管理(一) | 6 | 必考 | 笔试 |
10 | 010 | 03312 |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 6 | 必考 | 笔试 | |
11 | 011 | 02382 | 3157 | 管理信息系统 | 4 | 必考 | 笔试 |
12 | 012 | 06999 | 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必考 | 实践考核 | |
13 | 101 | 00015 | 3022 | 英语(二) | 14 | 选考 | 笔试 |
14 | 102 | 00034 | 3055 | 社会学概论 | 6 | 选考 | 笔试 |
15 | 103 | 00040 | 3014 | 法学概论 | 6 | 选考 | 笔试 |
16 | 104 | 00182 | 3039 | 公共关係学 | 4 | 选考 | 笔试 |
17 | 105 | 00163 | 3659 | 管理心理学 | 5 | 选考 | 笔试 |
18 | 106 | 05724 | 公共卫生管理 | 4 | 选考 | 笔试 | |
19 | 107 | 00449 | 4209 | 教育管理原理 | 6 | 选考 | 笔试 |
20 | 108 | 05725 | 文化管理 | 4 | 选考 | 笔试 | |
21 | 109 | 05726 | 国土资源管理 | 4 | 选考 | 笔试 |
相关说明 | |
开考方式 | 面向社会 |
报考範围 | 全省 |
主考学校 | 暨南大学 |
课程设定 | 必考课程12门,共50学分;选考课程9门,共53学分;加考课程门,共学分; |
毕业要求 | |
说明 | 1.101至109选考课程须选考不少于22学分。 2.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
开设院校
福建
- 福建江夏学院
- 福建医科大学
-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泉州师範学院
- 福建工程学院
- 莆田学院
-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江西
- 赣南医学院
-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 江西师範大学
- 南昌大学
- 江西财经大学
- 江西农业大学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华东交通大学
- 赣南师範学院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南昌航空大学
- 井冈山大学
- 九江学院
- 上饶师範学院
- 宜春学院
-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内蒙古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内蒙古师範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 内蒙古师範大学鸿德学院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範学院
安徽
-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安徽师範大学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财经大学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皖南医学院
- 淮北师範大学
- 阜阳师範学院
- 安徽科技学院
- 合肥学院
- 铜陵学院
- 滁州学院
- 黄山学院
- 巢湖学院
山西
- 长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
- 山西财经大学
- 山西农业大学
- 运城学院
-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
- 首都医科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首都师範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北京体育大学
- 首都体育学院
- 北京电影学院
- 北京城市学院
-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山东
- 济南大学
- 青岛大学
- 曲阜师範大学
- 烟台大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聊城大学
- 青岛农业大学
- 临沂大学
- 潍坊医学院
- 泰山医学院
- 滨州医学院
- 济宁医学院
- 德州学院
- 潍坊学院
- 山东交通学院
- 滨州学院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 山东艺术学院
- 山东体育学院
-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天津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
- 河北工业大学
- 天津大学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科技大学
- 中国民航大学
- 天津农学院
-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天津体育学院
-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辽宁
- 东北大学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医学院
- 辽宁医学院医疗学院
- 辽宁何氏医学院
-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 瀋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
- 中国医科大学
- 东北财经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师範大学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瀋阳航空航天大学
- 瀋阳化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瀋阳体育学院
湖北
-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 湖北警官学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长江大学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三峡大学
- 湖北民族学院
- 江汉大学
- 湖北科技学院
- 湖北医药学院
- 湖北第二师範学院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 文华学院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武汉体育学院
宁夏
- 宁夏医科大学
- 宁夏师範学院
- 北方民族大学
甘肃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甘肃农业大学
- 甘肃政法学院
- 西北民族大学
- 兰州财经大学
- 陇东学院
- 西北师範大学知行学院
广西
- 右江民族医学院
- 广西医科大学
- 广西师範大学
- 广西大学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师範学院
- 桂林医学院
- 广西科技大学
- 贺州学院
- 广西财经学院
- 梧州学院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东
- 广东第二师範学院
- 广州体育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州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州医科大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东医学院
- 广东财经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岭南师範学院
- 韶关学院
- 广东金融学院
- 广东技术师範学院
- 嘉应学院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北京师範大学珠海分校
-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吉林
- 吉林体育学院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吉林师範大学
- 吉林财经大学
- 长春工业大学
- 吉林建筑大学
- 长春大学
- 白城师範学院
- 吉林医药学院
黑龙江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东北林业大学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哈尔滨师範大学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牡丹江医学院
- 哈尔滨金融学院
江苏
- 南京医科大学
- 徐州医学院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师範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苏州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大学
- 南京财经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
- 淮阴师範学院
- 盐城师範学院
- 常州工学院
- 淮阴工学院
- 常熟理工学院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南京师範大学泰州学院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 南京艺术学院
- 常州大学
- 南通大学
- 扬州大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江苏师範大学
上海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戏剧学院
- 上海音乐学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师範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师範大学
- 华东政法大学
- 上海电力学院
- 上海体育学院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四川
- 川北医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西南石油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四川传媒学院
- 成都体育学院
- 四川音乐学院
- 四川医科大学
- 西南民族大学
- 宜宾学院
- 成都医学院
贵州
- 贵州医科大学
- 遵义医学院
-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
- 贵州师範大学
- 贵州财经大学
- 贵州大学
- 安顺学院
-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 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云南
- 大理大学
-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 云南警官学院
- 云南大学
- 云南师範大学
- 昆明医科大学
-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财经大学
- 云南中医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楚雄师範学院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 云南师範大学商学院
- 云南师範大学文理学院
- 云南艺术学院
浙江
- 杭州师範大学
- 温州医科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农林大学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中国计量学院
- 浙江财经大学
- 绍兴文理学院
- 嘉兴学院
- 浙江万里学院
-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河北
- 河北大学
- 燕山大学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河北农业大学
- 华北理工大学
- 防灾科技学院
- 邯郸学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 燕京理工学院
- 河北传媒学院
-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湖南
- 湖南师範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
- 湘潭大学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湖南科技大学
- 吉首大学
- 湖南工业大学
- 长沙学院
- 怀化学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湖南第一师範学院
- 湖南理工学院
- 湖南师範大学树达学院
河南
- 郑州大学
- 河南师範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中医学院
- 新乡医学院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商丘师範学院
- 中原工学院
- 南阳师範学院
- 洛阳师範学院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黄淮学院
-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疆
- 石河子大学
- 新疆农业大学
- 新疆医科大学
- 新疆师範大学
- 昌吉学院
- 新疆艺术学院
-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
-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青海
- 青海大学崑仑学院
陕西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长安大学
- 陕西师範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理工大学
- 西北政法大学
- 延安大学
- 西安财经学院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西安邮电大学
- 西安医学院
- 鹹阳师範学院
- 西安文理学院
- 宝鸡文理学院
- 西安体育学院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 西北大学
海南
- 海南师範大学
- 海南医学院
西藏
- 西藏民族大学
重庆
- 西南政法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工商大学
- 长江师範学院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