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立于2000年1月,黑龙江大学的四大学院之一,亦是中国北方地区理工科规模最大的科研型学院之一,中国大陆地区七所“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无线电工程师学会(IRE)”高校成员单位之一。
学院由1958年建立的黑龙江大学物理系、1985年成立的黑龙江大学数学研究所共同发展而来,是全国最早开设自动化、电子工程专业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黑龙江省获得教育部电子工程学评估最高的院校之一。1993年在物理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信息科学系,在套用数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动化系。2000年1月原电子信息科学系和自动化系合併成立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学院科研与教学并重,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名,拥有1个国际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和17个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学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设有黑龙江省两所“国家工程科学实验班”、“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工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工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享有“研究生推免资格”和极高的保研率,所培育出的学生均得业内好评,并拥有广泛强势的校友资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 外文名: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
- 简称:黑大电工院(EEC)
- 校训:博学慎思 参天尽物
- 创办时间:2000年1月14日
- 类别:理工 教学科研型 二级学院
- 现任校长:付宏刚(长江学者)
- 知名校友:张丽霞、段广仁、张焕水、张中兆、苑立波、吴南健、杨涛、韩志刚
- 所属地区:中国· 哈尔滨
- 主要院系:电工系、自动化系、电信系等
- 主要奖项:国家国防特色学科 1 个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1 项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人
“十二五”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9 个
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 - 在岗导师:博士导师 13 人,硕士导师 51 人
- 现任院长:丁群(通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博士后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学校属性:全国重点大学
基本简介
校情总述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重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画”、“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画(千人计画)”入选高校,首批“世界翻译教育联盟”、“中俄大学联盟”、“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主要成员,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所在高校之一,亦是国务院1981年批准的全国首批拥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截至2016年8月,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2个“十三五”首批国防特色学科,1个学科群、12个一级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4个二级学科黑龙江省领军学科;该校已有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行列。
学院概况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是黑龙江大学直属的二级学院,由原电子信息科学系和自动化系合併成立。经历多年风雨兼程,多年拼搏进取,多年春华秋实,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重点扶植下,在历届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开拓创新,砥砺进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十二五”期间,电子工程学院共发表高水平论文1570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着作218部;省部级科研获奖129项;5个国防特色学科;11个一级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黑龙江省领军学科;工程学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行列。
学科建设
教学机构
机 构 分 类 | 教 学 机 构 名 称 | |
---|---|---|
教学系部 | 黑龙江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系 | 学院实验楼前风景 |
黑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 | ||
黑龙江大学自动化系 | ||
研究所 | 黑龙江大学敏感器件研究所 | |
黑龙江大学自动化技术研究所 | ||
黑龙江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 | ||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 黑龙江大学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黑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实验科研教学用房1.4万平方米,在电子通信、雷射、光纤与微电子工艺等专业具有国内一流的实验教学设备和科研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同时,学院还设有学生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光电子技术实验室、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和全国唯一一条工艺线、自动控制实验室、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
实 验 室 类 型 | 实 验 室 名 称 | |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光纤感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光纤感测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黑龙江大学中俄联合光纤技术重点实验室 |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 黑龙江省发改委光纤感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
物联网工程技术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研究中心 | ||
省部级创新平台 | 教育部物联网技术创新中心 | |
黑龙江省物联网感知及感测网路关键技术创新平台 | ||
省部级(高校) 创新基地 | 电子与通信工程省级研究生创新示範基地 | |
现代感测技术黑龙江省高校创新基地 | ||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 电子工程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杜宇新视察数位电视联合实验室 |
校级重点实验室 (研究院) | 黑龙江大学自动控制重点实验室 | |
黑龙江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
黑龙江大学积体电路重点实验室 | ||
黑龙江大学电子创新实验室 | ||
黑龙江大学微电子技术实验室 | ||
黑龙江大学海门工程技术研究院 | ||
黑龙江大学保密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 | ||
校企合作 共建实验室 | 黑龙江大学-美新半导体感测器无线套用联合实验室 | |
黑龙江大学-恩智浦半导体公司(NXP)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 | ||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广播电视网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数位电视联合实验室 |
学科设定
学院拥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9个二级学科)以及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本科专业。
级 别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
博士学位授权点 | 080903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硕士学位授权点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授权点 | 085208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085209 | 积体电路工程 | |
085210 | 控制工程 | |
本科专业 | 08070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080702 | 电子信息工程 | |
080703 | 通信工程 | |
080710 | 积体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
080714T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080801 | 自动化 | |
080905 | 物联网工程(无线技术方向) |
以上各相关专业相互支撑、相互交叉渗透,加上先进的实验设备、良好的师资队伍和开放的教学实验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成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重点学科
截至2015年7月,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拥有国家级规划教材5项,黑龙江省精品课程2门、黑龙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门,电子工程学院的工程学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行列。
电子工程学院

重 点 学 科 类 别 | 学 科 名 称 | |
---|---|---|
“十三五”首批国防特色学科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
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 (2个一级学科,包括9个二级学科) | 电子科学与技术 (涵盖4个二级学科) | 物理电子学 |
电路与系统 |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涵盖5个二级学科)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系统工程 | ||
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 |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二级学科省级领军学科 (共4个二级学科) | 物理电子学 |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师资力量
师资简介
电子工程学院共有教职员工129人,其中现有专任教师106人,包括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51人,正教授26人、副教授4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7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55%。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人,“龙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2人,国家“千人计画”特聘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入选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画”后备人才1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硕士生导师1人、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4人、哈尔滨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校级名师3人、校重点学科“青年百人计画”入选者6人。
截至2016年8月,学院承担了国家级项目23项,其中“863”项目6项、“973计画”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2项,承担省部级项目23项。发表学术论文611篇,其中被SCI、EI期刊收录的论文290篇。获得已授权的发明专利7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套用开发课题方面,先后研製成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无模型控制器和IC卡电脑加油机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并已经实现产业化。
导师介绍
一级学科及代码 | 二级学科及代码 | 博士生导师 | 硕 士 生 导 师 |
---|---|---|---|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 080901 物理电子学 | 高亚臣 | 常青、常存、吕国辉、杨九如、柳春郁、吴文智、栾伯晗、孔德贵、高扬、冉玲苓 |
080902 电路与系统 | 邱成军 | 曲伟、陈红、胡靖 | |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温殿忠 | 张辉军、孙慧明、赵晓锋、刘红梅 | |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 王英丽 | |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 丁群 | 朱勇、马宏斌、王尔馥、杨杰、王志芳、刘勇、张忠 |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 — | 汪国强、蒋爱平、杨自恆、巫红、王晓飞、刘嵩岩、何宏昌 | |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韩志刚 | 石莹、张明波、赵建华、于海华、张鹏、王欣、刘明亮 |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邓自立、孙书利 | 高媛、胡致强、王丁、沈永良、郝钢 | |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 | — | 孙来军、于志刚、薛荆岩 | |
0852 工程硕士 |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 丁群 | 杨自恆、黄妍、李彦超、甄佳奇、庄培栋、杜宝祥、程海、张昕明、黄春光 |
085209 积体电路工程 | 邱成军 | 窦雁巍、杜西亮、张振辉、陈红、胡靖 | |
085210 控制工程 | — | 沈永良、王丁、张鹏、刘明亮、郝钢 |
学院领导
行 政 职 务 | 姓 名 及 学 术 成 就 | 陆昊省长视察电子工程学院 |
院 长 | 丁群(博士;通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贴专家) | |
党委书记 | 王斌(博士;教授、高级政工师) | |
副 院 长 | 沈永良 (博士;控制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 |
汪国强(博士;信号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 ||
孙书利(博士;控制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龙江学者) | ||
常青(博士;微电子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省教学名师) |
本科专业
- 自动化专业(校级重点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套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含国家卓越计画班、电信实验班)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基础与实际技术,了解信号与信息处理髮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教学、研究、设计、製造、套用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省级重点专业

- 通信工程专业(校级重点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具备系统、扎实的通信网理论和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套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路的开发、设计、製造、调测、运维、推广和工程套用能力的研究与工程技术型人才,可以就业于电信运营、製造商、研究机构和工程调测等部门。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含国家卓越计画班、电子科技实验班)
本专业培养具备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具有在专业领域跟蹤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光纤技术、雷射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和光电子系统领域;能从事电子材料、敏感元器件与感测器、积体电路、微电子系统的设计、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专业

毕业生可以就业于光通信、製造与加工、感测与检测、发光与显示、微电子技术等行业。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受过工程专门训练的信息处理高级技术人才。
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在电力系统或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政府、学校、军事部门从事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和工程技术套用等方面工作。
- 积体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省级人才培养基地,含国家卓越计画班、集成科技实验班)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扎实积体电路理论和积体电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积体电路设计与实现能力,以及较强竞争和创新能力,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套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可从事积体电路设计公司、积体电路生产企业从事积体电路设计、製造、封装测试、积体电路工具的研发、电路系统开发等工作。
积体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是2003年教育部针对国内对积体电路设计和系统设计人才大量需求的现状而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
- 物联网工程专业 (含国家卓越计画班、物联网工程实验班)
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路技术、感测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以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路协定和标準、无线感测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调测,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杰出校友
姓 名 | 学 术 成 就 ( 或 职 务 ) |
---|---|
张丽霞 |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美国计算机协会院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机系教授 |
段广仁 | “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
张焕水 | “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
张中兆 | 国家小卫星集群总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 |
何宏昌 | 中共中央“千人计画”特聘专家,加拿大国家遥感中心教授 |
苑立波 | 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吴南健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画"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杨 涛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画"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祁振林 | 哈尔滨新天天通讯设备集团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