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成立于2004年,学院现有朝鲜语(2004 年)、阿拉伯语(2005年)、印地语(2005年)、泰语(2008年)、土耳其语(2012年)、波斯语(2012年)、乌尔都语(2015年)、印尼语(2016年)、马来语(2017年)9个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阿拉伯语专业硕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联合招收朝鲜语硕士研究生,2009年开始招收印地语硕士研究生。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作为西部地区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长期以来紧密结合西部,特别是陕西省区域经济和地方资源特色,学院本着立足陕西、辐射全国的培养理念,形成了健全的本科、硕士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学院依据国家、地方发展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学梯队,培养出了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研究队伍,在各自不同专业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高级专业人才,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 外文名: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
  • 别名:东语学院
  • 成立时期:2004 年
  • 专业:9个
  • 在编教师:45人(其中博士11人,硕士24人)
  • 副教授:6人
  • 外籍教师:8人
  • 院长:马福德

办学历史

学院介绍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前身为日语系(设立于1975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年开始招收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于2012独立成为日本经济文化学院),2004年开设朝鲜语专业,同时更名为东方语言文化学院。2005开设阿拉伯语专业,2006年开设印地语专业,2008年开设泰语专业,2012年新增波斯语与土耳其语两个专业,2015年开设乌尔都语专业,于2016年开设印尼语专业,2017年开设马来语专业。
学院重视师德教风建设,形成了一支治学严谨、执教从严、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超过80%的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硕士学位24人;高级职称教师8人;外籍专家占教师比例达25%。学院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专家1人,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人,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学报编辑1人。学院教师队伍基本实现了“老、中、青结合,高、中、初互补,博、硕分布协调,中外专家联手”的布局。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院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学科建设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总体要求和学院学科建设的实际,学院认真落实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实现了学院各专业学科发展并举,并突出不同学科特色的目标。
学院学科设立时间较短,但取得长足发展,获得较高的行业与社会认可,阿拉伯语专业已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作为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得到社会及兄弟院校的好评。

教学改革创新

东语学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教学名师计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研讨、进修活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在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根据不同研究领域因地施教,额外增加论文写作课教学任务,使学生们的论文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强化教学成果方面取得良好成绩。2010年度阿拉伯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高达100%。

科研工作、对外交流成果丰硕

2010年度学院共9项科研项目获得立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两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金项目两项、省教育厅项目3项。本年度共出版学术专着、译着等6部;在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期刊1篇,核心期刊4篇,CSSCI源刊两篇。日语专业教师还荣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及第1届汉日对比语言学着作奖。
学院与韩国外国语大学、首尔女子大学、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达露伊漫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建立友好校际交流关係。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和近百名学生赴友好院校讲学、留学。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

我院在组织安排教师的正常教学任务外,还鼓励教师指导学生们的“第二课堂”,例如本学院的阿语角、东语学院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在教学活动中,各专业教师积极鼓励指导同学们参加院内、校内、省内、国家级各项专业知识比赛,在各项竞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发挥专业优势,近3年学院积极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陕西省旅游局、陕西省商务厅、 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陕西省翻译协会、陕西西科姆安全有限公司、西安康辰管理谘询有限公司、西安凯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计画,使学生们能够充分地学以致用。
2014年,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他们主要活跃在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外事、外贸、旅游、金融、合资企业等各个行业。阿拉伯语与印地语专业成为中央电视台等国家机构人才选拔基地。

学院领导

院长:马福德
书记:金红梅
副院长:孙金秋、唐雪梅

专业设定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中外合作办学)
朝鲜语
泰语语
印地语
印尼语
波斯语
土耳其语
乌尔都语
马来语

科学研究

1.科研项目申报及立项
文化的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本土化专题研究
唐雪梅
关于中韩语言中隐喻的对比研究-以动物为中心

刘同清

基于二语习得的泰语量词习得偏误研究

邱晓霞

从小说《戈丹》看种姓制度下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

陈泽华

戈维德·米谢尔小说创作思想研

陈泽华
经贸阿拉伯语教学与实践课程改革
李茜
2.学术专着及期刊论文
语序类型论与介词理论
孙金秋
韩国宝库社
2011
社区清真寺发挥社会作用的探索
马吉德
《中国穆斯林》
2013
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律法实践现状探析
马吉德
《中国穆斯林》
2013
乌浒水流域考
马吉德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4
商务阿拉伯语900句
马吉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古兰经》语言艺术探析
唐雪梅
《中国穆斯林》
2014
阿拉伯语修辞简明教程
唐雪梅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
文化的传承与交融 - 阿拉伯文化本土化专题研究
唐雪梅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4
海合会应对中东剧变的措施及其影响
李茜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4
约旦民族国家构建演进历程与特点
李茜
《科学经济社会》
2015
比较文学形象学视野中的“长安形象”:以韩国汉诗为中心
刘志峰
《中国比较文学》
2014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