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乃海
游乃海(Nai-Hoi Yau ),1968年4月14日出生于香港,电影编剧、导演。
1996年起担任银河映像的编剧,编剧电影代表作有《暗战》、《枪火》、《再见阿郎》、《PTU》、《单身男女》、《夺命金》、《毒战》、《盲探》、《三人行》等。2007年执导电影《跟蹤》。曾获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两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等奖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游乃海
- 外文名:Nai-Hoi Yau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香港
- 出生日期:1968.4.14
- 职业:编剧、导演
- 代表作品:《黑社会》《同袍》、《铁三角》、《大事件》、《真心英雄》
- 主要成就: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两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IMDB编码:nm0946883
演艺经历
游乃海于1989年加入无线电视,是韦家辉的学生。1990年编剧电视剧《干探群英》。1991年编剧电视剧《大家族》。
1992年被杜琪峯邀请加入大都会电影製作公司。1993年编剧电影《赤脚小子》。1995年编剧电影《无味神探》。1996年编剧电影《烽火佳人》。
1996年韦杜二人联合创办银河映像公司后,他加入银河。1997年编剧电影《十万火急》。1998年编剧电影《暗花》、《真心英雄》、《非常突然》。1999年编剧电影《暗战》、《枪火》、《再见阿郎》。2000年编剧电影《辣手回春》、《孤男寡女》。2001年编剧电影《暗战2》、《瘦身男女》、《钟无艳》。2002年编剧电影《呖咕呖咕新年财》、《我的左眼见到鬼》。2003年编剧电影《向左走,向右走》、《PTU》、《百年好合》、《大只佬》。
2004-2007年间,因韦家辉离开银河,游乃海顶上银河编剧主将之位。2004年编剧电影《柔道龙虎榜》。2005年编剧电影《以和为贵》。2007年编剧电影《铁三角》、《跟蹤》,执导电影《跟蹤》。
在韦家辉2007年回归之后,游乃海再度担任起韦生的编剧副手。2009年编剧电影《同袍》。2011年编剧电影《单身男女》、《夺命金》。2012年编剧电影《高海拔之恋Ⅱ》。2013年编剧电影《毒战》、《盲探》。
2016年,担任电影《树大招风》和《三人行》的监製。
主要作品
电影监製
上映时间 | 电影名称 |
---|---|
2016 | 三人行 |
2016 | 树大招风 |
电影编剧
上映时间 | 电影名称 |
---|---|
2016 | 三人行 |
2013 | 盲探 |
2013 | 毒战 |
2012 | 高海拔之恋Ⅱ |
2011 | 夺命金 |
2011 | 单身男女 |
2009 | 同袍 |
2007 | 铁三角 |
2007 | 跟蹤 |
2005 | 以和为贵 |
2004 | 柔道龙虎榜 |
2003 | 大只佬 |
2003 | 向左走,向右走 |
2003 | PTU |
2003 | 百年好合 |
2002 | 我左眼见到鬼 |
2002 | 呖咕呖咕新年财 |
2001 | 暗战2 |
2001 | 瘦身男女 |
2001 | 钟无艳 |
2000 | 辣手回春 |
2000 | 孤男寡女 |
1999 | 枪火 |
1999 | 暗战 |
1999 | 再见阿郎 |
1998 | 真心英雄 |
1998 | 非常突然 |
1998 | 暗花 |
1997 | 十万火急 |
1996 | 烽火佳人 |
1995 | 无味神探 |
1993 | 赤脚小子 |
电视剧编剧
播出时间 | 电视剧名称 |
---|---|
1991 | 大家族 |
1990 | 干探群英 |
电影导演
上映时间 | 电影名称 |
---|---|
2007 | 跟蹤 |
(主要作品参考信息来源)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4 | 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盲探 | 提名 |
2012 |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单身男女 | 提名 |
2012 |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夺命金 | 提名 |
2008 | 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 | 跟蹤 | 获奖 |
2008 | 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跟蹤 | 提名 |
2008 | 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跟蹤 | 提名 |
2007 |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黑社会以和为贵 | 提名 |
2006 | 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黑社会 | 获奖 |
2004 | 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大块头有大智慧 | 获奖 |
2004 | 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PTU | 提名 |
2001 | 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孤男寡女 | 提名 |
2000 |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暗战 | 提名 |
1999 | 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暗花 | 提名 |
1999 | 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暗花 | 提名 |
1999 | 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 非常突然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3 | 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 毒战 | 提名 |
2007 | 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 跟蹤 | 提名 |
2005 | 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 黑社会 | 获奖 |
2004 |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 柔道龙虎榜 | 获奖 |
2003 | 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 PTU | 获奖 |
2003 | 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 向左走向右走 | 提名 |
1998 | 第3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 暗花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3 | 第7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 | 毒战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4 | 第1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毒战 | 提名 |
2014 | 第1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盲探 | 提名 |
2013 | 第1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高海拔之恋Ⅱ | 提名 |
2012 | 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单身男女 | 提名 |
2008 | 第8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新导演奖 | 跟蹤 | 提名 |
2007 | 第7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黑社会以和为贵 | 提名 |
2006 | 第6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黑社会 | 提名 |
2004 | 第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大块头有大智慧 | 获奖 |
2004 | 第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PTU | 提名 |
2001 | 第1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枪火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6 | 第1届金色银幕奖最佳编剧奖 | 三人行 | 获奖 |
人物评价
以古龙为师的游乃海被称为香港最“妖异”的编剧,他的剧本里往往充满了奇巧的构思和灵感的细节,奇诡的转折,拍案叫绝的悬疑,迷离诡异的氛围,轻狂张扬的非凡个性。(网易娱乐评)
《黑社会》硬朗而冷酷的叙述风格,乾净利落到完全没有一丝繁琐的结构,张驰有度又能扣人心弦的影片节奏,再加上个个精彩、个个深刻的人物塑造。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香港电影史上的奇蹟就在游乃海的笔下诞生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拘泥于这些纯粹技术层面的表达,更多的将笔触直指向了几千年的中国民间政治思想,指向了暗流中的中国人性,一笔几乎写尽了草莽中国的气质。(搜狐娱乐评)
《暗花》中刘青云和梁朝伟之间的警匪对峙,放弃了善恶的界定和表现,完全颠覆了观众对于英雄的惯常期待。有评论称《暗花》活脱脱成了古龙小说的现代翻版。《暗战》是“银河映像”首部票房超千万的电影(1490万元港币),演技派演员刘青云与明星刘德华的搭配,也发挥出了悦目的效果,扎实的剧本和精良的製作完全超越了当年同类型的电影。《枪火》仅以250万元港币的成本,19个工作日拍摄完成。影片充分反映了导演善于驾驭群像的特长,这部没有火爆枪战场面的“枪战片”最后赢得了票房和多个港台电影奖项。《非常突然》“布局”与“操控”的基本元素确立了“银河”黑帮片的主要法则。(新京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