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北京,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学校依託中国科学院,按照“全院办校、所繫结合”的方针,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定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了大批尖端科技人才及各行业领军人物。建校五十余年来,全体科大人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追求卓越的品格、勇于创新的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努力推进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改革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推动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lumni Association)在建校三十周年前夕正式成立。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校友总会第一届理事会。校友总会成立后,为进一步联络校友、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弘扬科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的广泛支持与讚赏。
进入新世纪,随着学校事业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加高度重视和支持校友工作开展,为校友总会发展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为校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
- 外文名: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lumni Association
- 会长:包信和
- 所属地区:中国.安徽省. 合肥市
- 知名校友:汪洋、华罗庚、赵忠贤、朱清时
- 校庆日:9月20日
- 校歌:《永恆的东风》
学校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旨在联络校友、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弘扬科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定了独立行政建制的职能部门——校友工作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了校友工作。校友总会办公室坚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拓展校友工作的新领域,探索校友工作的新途径、研究校友工作的新方法,建立健全校友联络的有效网路,不断提升校友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总会组织
校友总会会长:包信和
校友总会副会长:陈晓剑(常务)

校友总会副会长:朱东杰
校友总会秘书长:朱东杰(兼)
通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230026
知名校友
教科界[]
数学系 |
华罗庚、关肇直、吴文俊、张宗燧、冯康、万哲先、丁夏畦、林群、宋健、王元、石钟慈、张景中、 谷超豪、胡世华、陈景润、陈希孺 |
物理系 |
施汝为、王守武、李荫远、霍裕平、黄昆、章综、林兰英、潘孝硕、徐叙瑢、王守觉、洪朝生、 郝柏林、蒲富格、范海福、汤定元、王之江、李方华、吴杭生、管惟炎、杨国桢、郭光灿、侯建国 |
化学物理系 |
郭永怀、张大煜、柳大纲、卢嘉锡、黄耀曾、何国钟、卢佩章、周维善、赵玉芬、袁权、朱起鹤、朱清时 |
近代物理系 |
赵忠尧、张文裕、朱洪元、彭桓武、何祚庥、戴元本、冼鼎昌、何泽慧、彭士禄、李整武、黄祖洽、 于敏、李家明、唐孝威、贺贤士、蔡诗东、阮可强、程开甲 |
力学系 |
钱学森、严济慈、蒋丽金、林同骥、俞鸿儒、李敏华、胡海昌、郑哲敏、钟万勰、许国志、谈镐生、 刘人怀、伍小平、童秉纲、崔尔杰 |
无线电系 |
吴有训、马大猷、吕保维、王越、陈芳允、汪德昭、保铮、应崇福、黄宏嘉、林为乾、张直中 |
地空系 |
赵九章、侯德封、傅承义、涂光炽、巢纪平、秦馨菱、刘振兴、胡文瑞、叶笃正、陶诗言、曾庆存、 周秀骥、叶连俊、张文佑、郭承基、尹赞勛、黄荣辉、徐世浙、陈颙、常印佛、王水、石耀霖、李曙光 |
生物系 |
贝时璋、庄孝惠、邹承鲁、童弟周、梁栋材、许智宏、杨雄里、冯德培、许根俊、杨福愉、林其谁、 施蕴渝、陈霖、徐洵 |
自动化系 |
陆元九、屠善澄、杨嘉墀、戴汝为、胡启恆、蒋新松、龚惠兴 |
计算机系 |
夏培肃、唐稚松、董韫美、李国杰、陈国良、高文 |
套用化学系 |
梁树权、王方定、王夔、徐晓白、肖伦、汪尔康、俞汝勤、刘有成、钱逸泰、洪茂椿 |
热能系 |
吴仲华、吴承康、闵桂荣、范维澄 |
材料系 |
王葆仁、钱人元、严东生、黄维垣、黄志镗、蒋锡夔、郭景坤、王佛松、黄葆同、徐端夫、卢柯 |
天体物理 |
钱临照、方励之、周又元 |
内耗实验室 |
葛庭燧 |
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 |
谢家麟、方守贤、何多慧 |
微尺度国家实验室 |
唐叔贤、吴奇 |
研究生院 |
李政道、马瑾、钱志道 |
全校 |
郭沫若、竺可祯、钱三强、周光昭、于光远、高文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 中国科学院院士、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前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
侯建国 | 中国科学院院士、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
饶子和 | 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南开大学校长 |
赵忠贤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颙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马志明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朱作言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施蕴渝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志珍 |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 |
石耀霖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庄文颖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潘建伟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袁亚湘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李国杰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白志东 | 美国数理统计研究院院士,国际统计协会会员 |
中国科学院院士[]
白以龙 | |
徐建中 | |
严加安 | |
佟振合 | |
李邦河 | |
李崇银 | |
刘嘉麒 | |
李曙光 | |
吴奇 | APS Fellow |
陈霖 | |
林尊琪 | |
郭光灿 | |
李洪钟 | |
王大成 | |
魏奉思 | |
黄民强 | |
俞昌旋 | |
陈润生 | |
王自强 | |
李亚栋 | |
沈保根 | |
张肇西 | |
鄂维南 | 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 |
郑建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有生 |
王震西 |
杨秀敏 |
何多慧 |
龚惠兴 |
魏复盛 |
杜善义 |
宋湛谦 |
许祖彦 |
陈立泉 |
范维澄 |
周寿桓 |
吴以成 |
董春鹏 |
邓中翰 |
刘连元 |
美国科学院院士[]
庄小威 |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HHMI研究员 |
骆利群 |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史丹福大学教授、HHMI研究员 |
杨培东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教授 |
文小刚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格林讲席教授 |
美国工程院院士[]
李凯 | 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ACM Fellow、IEEE Fellow |
周郁 | 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杨培东 |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卓敏 |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 |
欧洲科学院院士[]
王东明 | 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
陶大程 | 悉尼大学教授、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
其他[45]
舒其望 | 美国布朗大学套用数学系主任,SIAM Fellow |
文小刚 |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
韩家炜 | 伊利诺伊大学教授、ACM Fellow、IEEE Fellow |
姜涛 |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ACM Fellow |
童玮 | 耶鲁大学教授 |
管俊林 | 密西根大学教授 |
周冰 | 密西根大学教授、APS Fellow |
Weixing Ding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APS Fellow |
许长补 | 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APS Fellow、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 |
Fuqiang Wang | 普渡大学教授、APS Fellow |
段路明 | 密西根大学教授、APS Fellow |
Jianming Qian | 密西根大学教授、APS Fellow |
Xu Nu |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APS Fellow |
Shiwei Zhang |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教授、APS Fellow |
谢旻 |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IEEE Fellow |
徐善驾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IEEE Fellow |
涂予海 | IBM T. J. Watson 研究院、APS Fellow |
王力军 |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教授、 Fellow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王海林 | 俄勒冈大学教授、APS Fellow |
张家杰 | 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医疗中心健康信息学院多丽丝-罗斯讲席教授、副院长 ,美国医疗信息科学院院士(Fellow) |
姚新 |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教授、中国科大大师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IEEE Fellow |
钱永忠 | 明尼苏达大学教授、APS Fellow |
范汕洄 | 史丹福大学教授、APS Fellow |
卢征天 | 阿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和费米研究所教授、APS Fellow |
陈长汶 | 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Allen Henry讲座教授、IEEE Fellow |
罗杰波 | Kodak Research Laboratories、IEEE Fellow、SPIE Fellow |
龚维博 | 麻萨诸塞大学Amherst分校教授、IEEE Fellow |
Li Deng | University of Waterloo教授、IEEE Fellow、ASA Fellow |
曹希仁 | IEEE Fellow |
陈以龙 | IEEE Fellow |
周郁 | IEEE Fellow |
李卫平 | IEEE Fellow |
付敏跃 | IEEE Fellow |
孙静 | IEEE Fellow |
陶钢 | IEEE Fellow |
余星火 | IEEE Fellow |
韩家炜 | IEEE Fellow |
汤晓鸥 | IEEE Fellow |
胡小平 | IEEE Fellow |
王善祥 | IEEE Fellow |
李学龙 | IEEE Fellow、IAPR Fellow、SPIE Fellow、IET/IEE Fellow、British Computer Society Fellow |
邵启满 |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Oregon大学教授、国际数理统计学会Fellow |
孙启彬 | IEEE Fellow |
陶荣甲 | Temple University教授、APS Fellow |
胡伟武 | 通用CPU龙芯的主要设计者 |
相里斌 |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 |
工商界[]
王永民 | 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的发明人,全国劳动模範,中国王码集团董事长 |
杨元庆 | 联想集团董事长 |
陈必亭 | 原神华集团董事长 |
张亚勤 | 微软全球副总裁、IEEE院士 |
邓中翰 | 中星微电子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
刘庆峰 | 科大讯飞总裁 |
郭元林 | 清华紫光集团副总裁 |
张瑞敏 | 海尔集团总裁 |
郭为 | 神州数码总裁 |
阎三忠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
张新志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陈天石 | 寒武纪科技创始人、CEO |
党政界[]
汪洋 |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
孟学农 | 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
强卫 | 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
骆惠宁 | 青海省省长 |
王晓 |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 |
赵启正 | 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 |
石刚 | 李克强总理办公室主任 |
阎立 | 江苏省常州市委书记 |
卢钟鹤 |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科协主席 |
罗世谦 | 原上海市委副书记 |
于迅 |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
刘燕华 | 科技部副部长 |
张家坤 | 福建省人大常务副主任 |
张廷翰 | 前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
曲维枝 | 1994年获中国科大管理科学硕士。现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 |
林元和 | 广州市政协主席 |
宣昌能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党委委员 |
其他[]
姬十三 | 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办者,着名科普作家 |
方舟子 | 着名科普作家,打假斗士 |
高登义 |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完成地球三极(南极、北极和珠峰)科学考察第一人 |
史丰收 | 速算专家 |
黎鸣 | 中国当代哲学家,着有《西方哲学死了》、《恢复哲学的尊严》等畅销书 |
校友成就
年度世界十大科技成就:
- 1996年,宋晓东(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毕业生)的科研成果被美国Science杂誌评为年度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被美国Discovery杂誌评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 1998年,潘建伟(近代物理系毕业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量子态隐形传送以及纠缠态交换,被Science评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该成果还入选欧洲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评出的年度世界物理学十大进展之一。
- 2000年,秦禄昌(少年班毕业生)研製出世界上直径最小的碳纳米管,成果发表在Nature杂誌上,被选为2000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
- 2001年,黄昱(化学系毕业生)关于纳米电路的科研成果被Science评为年度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