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始建于1956年,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独立设定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是教育部首批28所国家示範性高职院校之一、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首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学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是1956年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创建的重庆机器製造学校;2000年,重庆机器製造学校和重庆机械职工大学合併升格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学校从九龙坡区袁家岗整体搬迁入驻渝北空港仁睦滩新校区。
根据2018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1287.8亩,建筑面积32.4万平方米;下设8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系部、专科专业52个,其中国家示範专业等国家级专业9个,市级骨干专业等市级专业14个;教职员工739人,专任教师591人,正高职称65人,副高以上职称22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358人,其中博士55人,双师型教师476人,聘请企业、行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师资队伍412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500余人。2018年起,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联合开办“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本科专业。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重庆
- 主管部门:重庆市
- 学校官网:http://www.cqipc.net/zsjy/
- 中文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英文名: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 简称:工职院
- 创办时间:1956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工科
- 属性: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 现任校长:李时雨
- 校训:厚德、强能、砺志、奉献
- 主要院系: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等
-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桃源大道1000号
- 学校代码:12215
- 主要奖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历史沿革
1956年2月,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决定在重庆创建“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为轻武器製造行业培养中等技术人才。
历史沿革

1956年9月1日,学校在西南工会干校礼堂举行了“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
1957年初,学校改由国家电机部领导,更名为“电机製造工业部重庆电机製造工业学校”,专业增设电机製造、企业管理,改自动武器製造为机器製造专业。
1958年7月,学校由一机部(1958年3月,电机部与一机部合併)移交四川省机械工业厅领导,改名为“重庆电机製造学校”。
1959年8月,学校首届学生654人毕业。
1962年4月,一机部将学校收回直管,校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製造学校”。
1967年到1968年间,由于“文革”的影响,学校陷于瘫痪。
1970年2月,一机部、财政部军管会决定停办学校,改为工厂,定名为“四川省重庆第三工具机厂”。
1973年,经四川省革委批准,恢复“重庆机器製造学校”,当年7月招生。复校初期,学校与工厂建制并存。
1978年,重庆市委决定新建渝洲大学,其工科部设在该校。
1981年12月,重庆市政府决定恢复重庆机器製造学校原体制,将重庆第三工具机厂划为学校校办工厂。
1985年10月以后,学校向国家教委职教司、机械部教育局提出申请使用世界银行80万美元贷款,成为首批接受世界银行专项贷款扶持建设的职业院校。
1992年12月,经市政府园林式单位检查验收组评审合格,学校被命名为“市级园林式单位”。
1993年7月,学校被四川省政府授予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
1994年7月,学校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1995年,学校率先试办五年制高职。
2000年6月,重庆机器製造学校与重庆机械职工大学合併组建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大中专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02年3月,学校被教育部、澳大利亚发展署确定为中国(重庆)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学校。
2002年11月,经教育部和财政部审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示範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03年12月,经教育部等七部委批准为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定点高职院校。
2004年,在重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评定为“优秀“。
2006年,入选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画(全国首批28所)。
2009年,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通过教育部和财政部验收。
2010年7月,学校从九龙坡区袁家岗整体搬迁入驻渝北空港仁睦滩校区。
2015年,学校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8年起,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联合开办“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本科专业。
院系设定办学条件
根据2018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学院、智慧型製造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管理与航空服务学院、化学与製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通识教育学院(体育工作部)等10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招生专科专业52个;2018年起,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联合开办“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本科专业。
我校专业 | 对应本科院校及专业 | |
---|---|---|
机械设计与製造 | 重庆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
计算机套用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套用电子技术 | 重庆科技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计算机网路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重庆文理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专业(专科)设定
序号 |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
1 | 机械工程学院 | 模具设计与製造、机械设计与製造、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套用与维护、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设计、动车製造技术 |
2 | 财经学院 | 会计电算化、行销与策划、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文秘、资产评估与管理、商务经纪与代理 |
3 | 信息工程学院 | 软体技术、计算机套用技术(IT产品服务方向)、计算机网路技术(网路营运技术方向)、信息安全技术、图形图像製作(娱乐产品开发方向)、影视动画、物联网套用技术 |
4 | 管理学院 | 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企业物流方向)、商检技术 |
5 | 自动化学院 | 电气自动化技术、套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智慧型产品开发、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机电产品生产管理与行销方向) |
6 |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测量技术 |
7 | 艺术设计学院 | 广告设计与製作、电脑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方向)、室内装饰设计、电脑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
8 | 车辆工程学院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行销、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汽车焊装)、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汽车整形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机动车保险实务 |
9 | 化学与製药工程学院 | 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业分析与检验(医药质控与管理方向)、套用化工技术、化学製药技术 |
教学建设
根据2018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示範专业等国家级专业9个,市级骨干专业等市级专业14个。主体专业与国家重点产业、重庆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两江新区“3331”产业契合度达92.5%。学校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6个。
- 重点专业
国家示範建设重点专业(5个):模具设计与製造、数控技术、酒店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5个):模具设计与製造、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与製造;
重庆市示範专业(2个):模具设计与製造、汽车电子技术;
重庆市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3个):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广告设计与製作;
重庆市财政支持建设专业(1个):酒店管理。
- 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实施汽车电路系统小修、数控工具机机械部件(构造)的装调、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
市级精品课程(11门):实施汽车电路系统小修、数控工具机机械部件(构造)的装调、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自动变速器维修、数控工具机故障诊断与维修、PLC套用技术、模具设计与製造、电子电路分析与製作、电气控制线路检修与开发、电控车身控制系统维修、塑胶模具设计与实践。
- 实训基地
国家示範性基地(2个):数控实训基地、汽车实训基地;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自动化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 学生荣誉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先后荣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重庆市教育教学成果奖1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227个,其中一等奖36个。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327个,其中一等奖104个。
- 学校荣誉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魅力校园、全国和重庆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重庆市大中专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第一轮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先进单位、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重庆市诚信文明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平安校园、重庆市人文校园示範校、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师资力量
根据2018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员工739人,其中专任教师591人,正高职称65人,副高以上职称22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358人,其中博士55人,双师型教师476人,聘请企业、行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师资队伍412人。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拥有国家“万人计画”教学名师1人,全国第五届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重庆市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技术能手2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赵计平);
市级教学团队(7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赵计平)、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钟富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团队(毛臣健)、机械设计与製造专业教学团队(姜秀华)、模具设计与製造专业教学团队(周玉蓉)、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匡平)、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欧阳刚)。
对外交流
- 校企合作
根据2018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广泛开展各类社会服务。紧密对接30余个区县、200多家企业、100余所中高职学校,以国家示範技能鉴定所、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实习实训平台等,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承接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市内外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服务近百项。社会培训量32万人次,培训收入达2073万,打造出“重工培训”品牌。与阿里云、长安集团、成飞集团、华为、重庆长江航运集团、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等2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係,在教材建设、课程置换、师资培养、实习就业等领域进行合作。
学院新区

- 国际交流
根据2018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先后开展了12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组织教师赴海外研修300多人次,140余名教师获得海外师资资格证书。实施联合培养项目5个,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7个。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俄罗斯设立中国首个职教领域海外“鲁班工作坊”,在衣索比亚挂牌成立“中埃人才培养基地”。组织220余名学生先后赴国(境)外开展游学、交换、带薪实习等,吸引90多名留学生来校进修学习。是教育部“百千万交流计画”院校之一,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能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被重庆市教委评为市属公办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示範校,重庆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理事长单位。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根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该校有市级研究中心2个。
市级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先进制造业套用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电子信息套用技术推广中心。
建设成果
2014年,学校获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规划课题3项。
- 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类别 | 所在部门 |
1 | 双证融通下的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探索研究 | 傅深娜 | 重点课题 | 化学与製药工程学院 |
2 | 职业教育与重庆化工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 | 屈琦超 | 重点课题 | 化学与製药工程学院 |
3 | 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研究 | 麻红晓 | 规划课题 | 财经学院 |
4 | 基于文化冲突管理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 邵云雁 | 规划课题 | 管理学院 |
5 |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李仕生 | 规划课题 | 车辆工程学院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根据2018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场馆面积约5.8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纸质图书98万余册,电子图书36万余册,电子专业期刊6000余册。
文化传统
- 校训
厚德、强能、砺志、奉献
- 校徽
校徽释义:
校徽

1、中文汉字“工业”融合图案。业寓意“行业、学业、就业”突出该校“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同时,“工业”也表达了学校“工成于思、业精于勤”的工作精神。业字两点演化成一本展开的书籍,中间的负形形成了一支笔尖,是教育与学习特徵的诠释;它又形如一对白色羽翼,寓意工职院师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也寓意着学院的事业和学生将展翅高飞。
2、“内方外圆”的构图。 “内在刚强,外显柔和”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精髓,反映了学校既有严谨的治学氛围,又不乏包容性的学习生活氛围。同时也诠释着该校校训“厚德、强能、砺志、奉献”与校风“团结、诚信、笃行、创新” 的完美融合。
3、毛体中文字和英文校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採用草体字,流畅、大气、神采飘逸,与下半部标準英文校名相辉映,寓意着学校开放性和国际性的办学思路,学校将融于现代国际潮流。
4、深蓝色色调。校徽以深蓝色为色调,体现了学校工业文化的特徵,及厚重、深邃、理性、宽容的文化品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官成
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时雨、郭天平
党委副书记:徐健
纪委书记:谢涛
党委委员、副院长:徐益、刘大康、周玉蓉、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