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是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70年出品的历史片,该影片由弗兰克林·斯凡那执导,乔治·C·斯科特、卡尔·莫尔登、詹姆斯·爱德华兹等主演。

影片主要介绍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的故事。

该片于1970年上映,获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等7项奖。

基本介绍

  • 导演:弗兰克林·斯凡那
  • 编剧:Francis Ford Coppola, Edmund H. North 
  • 主演:乔治·C·斯科特,卡尔·莫尔登,詹姆斯·爱德华兹
  • 出品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 对白语言: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
  • 中文名:巴顿将军
  • 外文名:PATTON
  • 其它译名:铁血将军巴顿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12,000,000 (estimated)
  • 拍摄日期:1969.2.3-1969.8
  • 类型:剧情,自传,历史
  • 片长:170分钟
  • 上映时间:1970-02-04
  • 票房:$61,700,000 (USA)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66206
  • 主要奖项: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等七项大奖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摄影、最佳配乐提名

剧情简介

一九四三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为了扭转战场形势,重振美军力量,美国当局派乔治.巴顿将军前往第二军任司令官,有才华的布雷德利少将为他的助手。
巴顿将军巴顿将军
年逾50的巴顿,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顿军纪,命令伙房必须準时开饭,官兵服饰整齐,不準女人裸体画带进军营,还制订了极严格的训练计画。经过雷厉风行的整顿,巴顿部下的官兵们,一扫悲观畏战的情绪,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斗志昂扬、骁勇善战的部队。
不久,巴顿率领美军第二军,与德军隆美尔的军团进行激烈的战斗,德军大败。蒙哥马利部队乘胜追击,最后把残兵败将赶出了非洲战场。
1943年7月,巴顿又被派往第7集团军担任司令。他决定从西西岛南部登入进攻巴勒莫,让英军的蒙哥马利将军攻取赛罗可斯,以牵制该地的敌军。但计画遭到蒙哥马利的反对。于是美英联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出于双方面子的维护,其中包括蒙哥马利的情绪,就採纳了英方的作战计画,巴顿气愤异常,他不愿作英军部队的配角,但作为军人,他不得不服从命令。
1943年7月,英美联军分别在西西里岛南部和东部登入。但由于德军防御主力的顽强抵抗,蒙哥马利部队无力攻破敌军防线,最高指挥部就命令巴顿管辖下的第二军让公路给英军前进,然而在德军猛烈炮火下让路,第二军伤亡很大,指挥部又命令停止前进,而巴顿还是全速行进,赶在蒙哥马利部队前面,攻克了敌军防线,后来巴顿在记者招待会上兴奋不已。
巴顿部队继续攻克墨西拿,但由于德炮火猛烈反击,也由于巴顿一意孤行的作战方案,部队推进迟缓,伤亡惨重。巴顿不得不亲自往前方侦查。在视察随军医院时,他动手打了一个懦弱的士兵,引起震惊,但士兵们还是服从命令,以惨重代价攻占了最后一个德军据点墨西拿。
巴顿赢得了″血胆将军″的美誉,但由于他对蒙哥马利态度不友好,以及粗暴殴打士兵,引起各方不满。在艾森豪严令下,巴顿无奈地向各方公开道歉。可他的检讨仍然得不到别人的谅解,他被解除了军职。
在诺曼第登入战役中,巴顿又被艾森豪起用。但在这次战役中,巴顿只起″声东击西″的配角作用。他委屈、苦恼、愤恨。他利用公开场合之机,就把气出在俄国人身上。
不久,巴顿被任命为第三集团军司令。1944年6月6日,诺曼第战役打响。巴顿在阿登战役中,解除了巴斯托尼一地之围。正当他眼看就要取得个人和军事上的完全胜利之时,他的行动却受到了艾森豪的约束。原来,艾森豪出于政治上的压力,已决定优先照顾蒙哥马利的北方战线,并让俄国人进军占领布拉格,虽然巴顿已经深入到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了。
战争末期,巴顿因作战有功,胸前挂满勋章。德国投降后,在美、苏军队庆祝胜利的宴会上,巴顿竟然冷漠、仇视俄国人,并宣称希望和俄国人打仗,因为他认为美国人绝不能向俄国人示弱!
艾森豪大为恼火,巴顿将军由第七集团军司令改任为虚有其名的所谓第十五集团军司令,从此结束了他的战争生涯。然而当巴顿离别他手下的同行时,他为这一不公正的决定感到忿忿不平。1945年12月,巴顿将军因车祸,与世长辞。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配音
Gen. George S. Patton Jr.乔治·C·斯科特----
Gen. Omar N. Bradley卡尔·莫尔登----
Sgt. William George Meeks詹姆斯·爱德华兹----
Field Marshal Sir Bernard Law Montgomery麦可·贝茨----
Capt. Chester B. HansenStephen Young----
Brig. Gen. Hobart CarverMichael Strong----
Gen. Bradley's driver (as Cary Loftin)Carey Loftin----
Moroccan MinisterAlbert Dumortier----
Lt. Col. Henry DavenportFrank Latimore----
Capt. Richard N. JensonMorgan Paull----
Field Marshal Erwin RommelKarl Michael Vogler----
Gen. Patton's driverBill Hickman----
1st Lt. Alexander Stiller (as Patrick J. Zurica)Pat Zurica----
Col. Gaston BellLawrence Dobkin----
Lt. Gen. Harry BufordDavid Bauer----
Air Vice-Marshal Sir Arthur ConinghamJohn Barrie----
Col. Gen. Alfred Jodl (as Richard Muench)Richard Münch----
Capt. Oskar Steiger西格弗莱德·劳奇Siegfried Rauch----
Lt. Col. Charles R. CodmanPaul Stevens----
Air Chief Marshal Sir Arthur TedderGerald Flood----
Gen. Sir Harold AlexanderJack Gwillim----
Maj. Gen. Walter Bedell Smith (as Edward Binns)艾德·宾斯Ed Binns----
Col. John WelkinPeter Barkworth----
Third Army chaplainLionel Murton----
ClergymanDavid Healy----
CorrespondentSandy Kevin----
Maj. Gen. Francis de GuingandDouglas Wilmer----
Maj. Gen. Lucian K. TruscottJohn Doucette----
Soldier who gets slappedTim Considine----
WillyAbraxas Aaran----
Tank captain克林特·里奇Clint Ritchie----
British briefing officerAlan MacNaughtan----
Lt. Young (uncredited)Brandon Brady----
Soldier (uncredited)Charles Dennis----
Voice (uncredited)Paul Frees----
Maj. Dorian von Haarenwege (uncredited)Hellmut Lange----
Senator (uncredited)哈里·摩根Harry Morgan----
Cynical wounded soldier (uncredited)Bruce Rhodewalt----

职员表

製作人导演副导演(助理)编剧摄影配乐剪辑美术设计布景师
弗兰克·卡菲 弗兰克·麦卡锡弗兰克林·斯凡那Eli Dunn José López Rodero Michael D. Moore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Ladislas Farago Omar N. Bradley Edmund H. North Edmund H. NorthFred J. Koenekamp杰瑞·高史密斯Hugh S. FowlerUrie McCleary Gil ParrondoAntonio Mateos Pierre-Louis Thévenet
演职员表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巴顿将军
    乔治.巴顿
    演员:乔治·C·斯科特
    年逾五十,依旧雄心勃勃,以雷厉风行的整治军纪出名,被美军当局派遣至英美盟军担任第二军总司令。后于1945年12月,巴顿将军因车祸,与世长辞。
  • 巴顿将军
    布雷德利
    演员:卡尔·莫尔登
    布雷德利不但善于指挥作战,而且善于管理部队。他对士兵关心体贴,也要求下属军官这样做。他反对军官对士兵简单粗暴,更不準他们虐待和体罚士兵。也是巴顿将军有力的助手
  • 巴顿将军
    威廉·乔治·米克斯
    演员:詹姆斯·爱德华兹
    堪萨斯的黑人,军衔为中士,是巴顿将军服务多年忠实的勤务兵
  • 巴顿将军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演员:麦可·贝茨
    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英美盟军中英军的最高司令官。巴顿率领美军第二军,与德军隆美尔的军团交战,蒙哥马利奖德军的残兵败将赶出了非洲战场,立下战功。
角色演员介绍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曲目其他信息
Patton Salute
Patton March
巴顿将军
Main Title
Attack
The Battleground
German Advance
The Cemetery
An Eloquent Man
The First Battle
The Payoff
The Funeral
A Change Of Weather
The Hospital
Pensive Patton
艺人: Jerry Goldsmith
The Prayer
End Title
唱片公司: Intrada
No Assignment
Echoplex Session
发行时间: 2010年11月08日

幕后花絮

花絮
  • 乔治·斯科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并且因为拒绝领奖震惊世人。他认为演员之间的竞争是不公平的,称之为“肉类大游行”,另一方面对巴顿这个有争议的人物持保留态度。
  • 製片人弗兰克·麦卡锡是一名退役陆军準将,曾经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效命于乔治C.马歇尔将军。为了拍摄关于巴顿的电影,他準备了20年。
  • 罗德·斯特艾格、李·马文、罗伯特·米歇姆和巴特·兰德卡斯都拒绝出演主角。
  • 约翰·韦恩很想扮演主角巴顿将军,但被製片人否决了。
  • 几乎过半的预算用于向西班牙军队租用士兵和装备。
  • 据说本片是尼克森最喜欢的影片,尼克森的通讯联络处长赫布·克莱因说“这部电影他看过好几遍,还做了评论,他很钦佩巴顿”。
  • 开场演说的大部分台词真的是引用自乔治·巴顿。但这些话不是他在一次演说中的,而是他多次讲话的一个综合版本。
  • 一些真实战争场景是由后来成为导演的卢斯·梅约拍摄的。他在二战期间是美国陆军通信兵团的一名战地摄影师。
  • 虽然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艾德姆德·诺斯作为联合编剧,但他们从来没有在一起工作过,甚至没有见过面,直到他们收罗他们的奖盃时,才碰到了一起。
  • 乔治·斯科特感觉自己没有全部把握住角色巴顿的性格。他对富兰克林·斯查法尼深表歉意,因为自己没能完全意识到这个人物的複杂性。
  • 电影中坦克战场上,巴顿将军的军队使用的是过时的WW2 M-24轻型(Chaffee)坦克。然而德军用的是战后美国的M-60巴顿(Patton)坦克。这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是一种讽刺,把M-60命名为“巴顿”。
穿帮镜头
  • 时代错误:一辆1948帕卡德汽车停在直升机的前面。
  • 时代错误:在北非主要战争场景中使用的都是战后坦克。德军方面使用的是M48 tank (1953),美军使用的是M47 (1952)。很有意思的是,后者被命名为“巴顿一号”(Patton 1)。
  • 发现错误:在巴顿演讲后的一个场景中,有个孩子试图把一个死去的士兵的戒指偷走。当他离开的时候,可以看见一些蝎子爬到士兵身上,作为反应,他手臂/肩膀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
  • 巴顿在用双眼望远镜看战场,当面对着镜头的时候,可以在望远镜的镜头上看到各种灯光/话筒等设备反射的影子。
  • 时代错误:在指挥部的欧洲地图上,可以看到德国地图上已经划分为了东德和西德。所有的国家疆界的划分都是二战后的。
  • 事实错误:当陆军上将蒙哥马利被告知,巴顿已经占领了西西里的巴勒莫时,在他后面的英国国旗挂反了。
  • 连贯性:一个德国士兵正在写下伤亡人数,他用逗号在千位数上作记号,就像是英国人的习惯一样。随后,同样还是这个士兵,他在千位上使用周期,这就像是德国人的习惯。
  • 发现错误:当地人观看摩洛哥军队阅兵仪式期间,在每个镜头中都可以看到有个小男孩一直冲着摄影机作鬼脸和挥手。
  • 发现错误:第一次战争期间,他在视察战场,他用的那个双眼望远镜,很明显贴有“日本”的标籤。

获奖记录

年份奖项类别接收方结果
1971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
弗兰克·麦卡锡
获奖
最佳男主角
乔治.C.斯科特
获奖
最佳导演
弗兰克林.夏夫纳
获奖
最佳原创作剧本
弗朗西斯.福特.科普拉,埃德蒙.诺思
获奖
最佳艺术指导
尤里.麦克利里、安东尼奥.马蒂奥斯、皮皮埃尔
获奖
最佳音响
道格拉斯.威廉斯,唐.巴斯曼
获奖
最佳电影剪辑
休.福德
获奖
最佳摄影
Fred J. Koenekamp
提名
最佳配乐
杰瑞·高史密斯
提名
第28届美国金球奖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乔治·C·斯科特
获奖
剧情类最佳影片
影片
提名
最佳导演
弗兰克林·斯凡那
提名
获奖记录资料来源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巴顿将军》是美国导演福兰克林·沙夫纳1970年以真人真事为依据的军事传记片,根据迪斯拉斯·法拉戈所着的《巴顿:磨难与胜利》和奥马尔·N·布莱德雷所着的《一个士兵的故事》两书内容所创作。编剧是当时年仅30岁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他因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并由此走向了更大的成功。导演福兰克林·沙夫纳在二战期间曾以海军中队长的身份参加了巴顿指挥的西西里岛登入战,这种特殊经历使他在影片处理上显得游刃有余。
巴顿将军
人物与情节基本上忠实于历史。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誉参半的经历,包括殴打士兵、发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论等都得到了如实的反映。它把巴顿将军塑造成一个既高大雄伟、又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点”;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迹”昭彰。
虽然用意是“军方宣传片”,不过这部战争片要从归类来说却还是属于传记体,以二战为背景,传神地描绘出了美国历史上着名乔治·巴顿将军在二战期间的经历。影片有意把巴顿描绘成“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悲剧式的英雄”。

拍摄过程

製片人弗兰克·麦卡锡是一名退役陆军準将,曾经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效命于乔治C.马歇尔将军。为了拍摄关于巴顿的电影,他準备了20年。
开场演说的大部分台词真的是引用自乔治·巴顿。但这些话不是他在一次演说中的,而是他多次讲话的一个综合版本。乔治·斯科特感觉自己没有全部把握住角色巴顿的性格。他对富兰克林·斯查法尼深表歉意,因为自己没能完全意识到这个人物的複杂性。
巴顿将军
电影中坦克战场上,巴顿将军的军队使用的是过时的WW2 M-24轻型(Chaffee)坦克。然而德军用的是战后美国的M-60巴顿(Patton)坦克。这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是一种讽刺,把M-60命名为“巴顿”。

后期製作

《巴顿将军》在摄影运用高级宽银幕技术,使影片的画面显得相当漂亮,许多巨大场面拍摄清晰而集中,其中沙漠里的战斗和巴顿将军在隆冬越过法国的场面,格外令人讚叹。影片的战争场面宏伟壮观: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砾,怪石嶙峋;银装素裹的草原,硝烟瀰漫,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导演还藉助于综合的移动镜头完成了由点到面的空间展示,先用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局部造成突出的效果——战争的残酷性,然后再让观众带着这个由局部造成的强烈的印象,去领会场战争的规模。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1.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美国) (presents)(as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发行公司
  1.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美国) (1970)(USA)(theatrical)(as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2. 美国广播公司 (美国) (1972)(USA)(TV)(original airing)
  3. CBS/Fox (美国) (1986)(USA)(VHS)(On double tape)/(USA)(laserdisc)
  4. Gativideo (阿根廷) (1999)(Argentina)(DVD)/(1999)(Argentina)(VHS)(re-release)
  5. 20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公司 (巴西) (Brazil)(DVD)
  6. 20世纪福斯家庭娱乐公司 (美国) (2008)(USA)(DVD)(Blu-ray)/(USA)(laserdisc)/(USA)
  7. 20th Century Fox (1970)(Canada)(all media)
  8. Abril Vídeo (巴西) (Brazil)(VHS)
  9. Magnetic Video (美国) (USA)(VHS)
  10. Magnetic Video (美国) (????)(USA)(VHS)
  11. Svensk Filmindustri (SF)AB (瑞典) (2001)(Sweden)(DVD )
其他公司
  1. Armies of the World props and costumes (uncredited)
  2. Pacific Title (美国) titles
  3. Spanish Army acknowledgement: this film made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the
信息来源: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
美国
1970年2月4日
法国
1970年4月24日
瑞典
1970年3月26日
英国
1970年5月7日
西德
1970年3月26日
日本
1970年6月27日
芬兰
1970年3月27日
美国
中国香港 Hong Kong
义大利
1970年4月23日
挪威
2004年8月20日
中国香港
1970年10月16日
参考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该影片一部史诗式传记片,讲述了巴顿将军一生的经历,影片中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不知道该片传达的是不是一种悲观,但巴顿将军的浪漫主义、他的一点点大嘴巴甚至是对于世界和政治的冷嘲热讽,都和他的复古主义情怀一样,从来都不属于20世纪。一个属于16世纪的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却能够在20世纪最重要的世界大战中享受荣誉和成就,这本身就是上帝赐予的。(光明网评)
该影片堪称经典,讲述了巴顿将军辉煌的一生,扮演巴顿的演员乔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将巴顿将军一个美国军事强人的典範的形象在银幕上演活的活灵活现。新浪网评)
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準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感受德军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背景下,主人公做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最着名的一段。扮演巴顿的演员乔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南海网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