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民族(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刊物)

民族(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刊物)

民族(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刊物)

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刊物。1955年2月创刊,双月刊,每期24面。1957年改为月刊,篇幅逐渐增到现在的44面。1960年7月~12月和1966年10月~1973年12月两度停刊,1974年1月复刊。除向国内发行外,还向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现有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和朝鲜等六种民族文字的版本。採用以照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着重介绍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领域的成就及新人、新事、新风尚,介绍各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各民族地区的风光、建筑、名胜古蹟等。从而促进了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和文化交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民族
  • 外文名:nation
  • 全称:《中国民族》
  • 创刊时间:1955年2月
  • 复刊时间:1974年1月

报刊简介

《中国民族》(原《民族团结》杂誌)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誌。是中国报导民族方面最具权威的国家级新闻月刊,是目前国内民族类期刊中发行量最大的月刊。在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于1957年创刊,2001年改名《中国民族》。自创刊以来,遵循指导民族工作、传递民族信息、普及民族知识、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办刊宗旨,用汉、蒙古、朝鲜、维吾尔、哈萨克等五种文字,向国内外出版发行了数百万册杂誌,已成为了望中国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视窗,是各民族读者的良师益友。《中国民族》向世人展示了各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飞跃的发展,是一本集权威性、指导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刊物。

报刊影响力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民族杂誌广告针对企业发展的新要求,体察观众对杂誌文化需求的多样变化,杂誌社与时俱进,不断整合资源、调改,在拓展频道品牌行销,增强品牌影响力上下功夫,并成立负责整体宣传、包装、策划、推广的专职部门,进一步完善内容,增强观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力求以开放先进的创意行销和别具特色的整体包装加深观众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报刊主题

杂誌始终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就,正面宣传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以广泛的新闻覆盖,深度的观察思考,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美的製作品质,为读者提供精彩纷呈、赏心悦目的精神食粮。以提高品质、满足需求、精心服务为要义,展现一份杂誌的风貌。

报刊介绍

报刊理念

坚持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自己创造未来”的经营理念,以“高品位、高质量、高信誉”的服务方针,以人为本,勇于创新,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不断增强现代管理意识和服务能力。

栏目介绍

《中国民族报》开闢有“要闻”、“综合新闻”、“经济”、“教育”、“环球”、“理论”、“时空”、“人物”等专版及《宗教周刊》和《文化周刊》。共推出100多个特色精品栏目。“要闻”、“综合”等8块专版集中报导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与进展,宣传新世纪民族工作领域重大事件、政策法规、模範人物及辉煌成就,刊发民族学、人类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新成就及民族中国小办学特色,反映民族地区民品、民贸、民族医药的经济发展动态与近况,关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中遇到的突出困难与问题,回应民族地区特困群体的现实需求,探索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经验与路径。

特色专栏

《宗教周刊》共4块版,分别是“新闻”、“理论”、“圣迹”、“文化”。该周刊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五大宗教及民间信仰为报导对象,追蹤境内外宗教重大事件及重大活动,透视当代宗教学术领域的理论热点,揭示宗教教义、宗教礼仪、宗教习俗、宗教节日、宗教音乐、宗教建筑等知识背景,解析各大宗教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化周刊》共4块版,分别是“文化”、“关注”、“品味”、“视野”。 该周刊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主轴,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文化历史轨迹为经线,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民俗风情、民间习俗、民间音乐、民间歌舞、民间服饰、民间节日、民间建筑、民间艺人及民族地区的地域风貌等为纬线,全面展示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与时代风貌。

刊发时间

《中国民族报》每逢周二、周五出版。 周二为对开8版;周五为对开12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