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民族共治:民族政治学的新命题

民族共治:民族政治学的新命题

民族共治:民族政治学的新命题

《民族共治:民族政治学的新命题》研究国际学术界形成的有关民族主义问题的各种基本概念,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解释与套用,民族主义思想史,梳理各种理论流派,在民族主义运动的作用下,世界民族格局的演变、存在状况与相互关係,着重探讨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关係的善治之道。

基本介绍

  • 书名:民族共治:民族政治学的新命题
  • 作者:朱伦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16115701
  • 外文名:Co-Governance Among the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页数:327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民族共治:民族政治学的新命题》对当代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生活準则,作者提出了“民族共治”这一兼具思想性和工具性的新命题,它是民族关係善治之法,是各民族和睦相处之道,也可有效协调公民个人权利保障和民族集体权益保护之间的矛盾。

作者简介

朱伦,江苏省睢宁县人,1954年1月30日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西班牙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教授,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副会长;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主编和参与编写的主要着作有:《五十国民族政策》、《世界民族》(九卷)、《世界民族概论》、《世界民族大辞典》、《印第安世界》等;主要译作有:《政治人类学导论》、《西班牙现代史论》、《哥伦布传》、《美洲人类的起源》、《阿兹特克文明》、《民族主义与领土》、《欧洲一体化进程》等;参与编写和主持修订《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海》世界民族条目。

图书目录

前言
上编基本概念辨析
简要题介
第一篇西方的“族体”概念系统——从“族群”概念在中国的套用错位说起
一引言:“族群”概念在我国的套用错位
二“族群”与“民族”:欧美国家的使用情况与异议
三“族群”与“民族”:不同的内涵与学理
四结语:“族群”与“民族”概念的套用
第二篇论“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
一关于“民族”、“民族一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国族—国家”的理想与现实
三关于“国族—国家”的修正理论
四坚持“多民族国家”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
一“民族”与“跨界民族”
二“跨界人民”、“历史民族”与“现代泛民族主义”
第四篇“人们共同体”的多样性及其认识论
一关于“人们共同体”的多样性
二关于“人们共同体”的认识论余论
第五篇“国族”与“民族”:由《加泰罗尼亚自治条例》修订草案引发的争论
第六篇“民族”概念与国际交流——在巴塞隆纳自治大学的座谈
中编传统论说反思
简要题介
第七篇走出西方民族主义古典理论的误区
一族际政治经验与理念的比较
二关于民族主义古典理论的思考
三族际政治实践的当代发展与多民族国家理论建设
第八篇浅议当代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建设
一民族政治的历史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政治问题
二单一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与民族政治
三传统的代议制民主制度与民族政治
第九篇保障少数民族政治权利是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莺要澡题
一关于墨西哥印第安主义理论及其片面性
二关于墨西哥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问题
三关于民族政治权利与民主政治
第十篇关于民族自治的历史考察与理论思考——为促进现代国家和公民社会条件下的民族政治理性化而作
一众说纷纭的“民族自治”
二民族自治构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关于民族自治实践的历史考察
四关于民族自治的理论思考
五民族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发展
六民族共治体现了现代国家和公民社会条件下的民族政治理性
七正确解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十一篇现代国家、公民社会与民族差异政治——试析“大藏区高度自治”主张的非理性和非现实性
一“大藏区高度自治”的概念与实质
二“大藏区高度自治”主张的思想理念基础
三“大藏区高度自治”论说与“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区别
四现代国家和公民社会条件下的民族政治理性
五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反对“大藏区高度自治”
第十二篇政治因素依然是民族问题的首要原因——与《中国民族报》特约记者的座谈
第十三篇关于我国民族事务的几个理论认识问题
一关于民族问题现状的评估与民族问题研究的取向问题
二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解读问题
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权力机关的代表性问题
四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定位问题
五关于民族集体权利和公民个人权利问题
六关于民族问题的国情意识与国际对话问题
下编共治命题阐释
简要题介
第十四篇民族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发展
一国族、国族主义理论与运动
二民族文化自治与民族领土自治
三多民族国家框架下的民族政治新试验
四民族政治理论新趋向和中国的民族政治实践
第十五篇民族共治论: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事实的认识
一从自治到共治共和:阶级政治实践
二民族自治:殖民帝国时代后期的产物
三民族自治的新工具价值及理论阐释:奥地利政治家和学者的贡献
四民族自治模式的多样性发展:俄罗斯和中国的经验
五民族共治: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六民族共治:“后自治”民族政治的必然和合理髮展
七提出和研究民族共治的意义
第十六篇论民族共治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
一自治与共治: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生活的两个方面
二民族共治的理论基础:“后自治”民族政治建设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三民族共治: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的基本原理
四“民族共治”命题的理论意义与套用价值
第十七篇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
一引言:对自治的基本看法与“共治”命题的提出
二自治的局限性及其理论问题——殖民地自治、民族文化自治和民族领土自治
三民族共治模式及其思想理念——对当代中国民族政治实践的实证研究
四民族共治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后自治”民族政治生活的发展及其基本原理
五民族共治与民族政治理论体系的完整构建——对自治的新解释以及对自治与共治关係的简述
六民族共治:理论意义和套用价值——批判的武器和建设的工具
七时代民族问题与民族共治
第十八篇民族共治的理念支撑与操作问题——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论坛的演讲
一关于民族共治观点的提出及其关注点和定义
二民族共治的理念支撑
三民族共治的操作问题
第十九篇“民族共治”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本质特徵——与《中国民族报》特约记者的座谈
第二十篇走向民族共治的自由王国
一民族自治的局限性及信任危机
二民族共治的必然性、合理性和现实性
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民族共治特点及意义
后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