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缕梅科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的1科。本科多高大乔木,花排成头状花序、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果通常为蒴果。全世界27属约1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供木材用的有枫香树属、蕈树属、马蹄荷属等;枫香、蕈树和半枫荷均入药,它们的树脂代用苏合香,作香料及定香剂;蜡瓣花含矮茶素,治慢性支气管炎;红花荷、金缕梅、蜡瓣花等是名贵的观赏植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金缕梅科
- 拼音:jīn lǚ méi kē
- 学名:Hamamelidaceae R. Br. (1818)
- 界:植物界
- 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 总门:轮藻总门
-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 亚纲:蔷薇亚纲
- 超目:蔷薇超目
- 目:虎耳草目
- 科:金缕梅科
-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
形态特徵
常绿或落叶乔木和灌木。芽具鳞片或裸露。单叶互生,稀对生,具羽状脉或掌状脉,全缘或具锯齿,稀具掌状浅裂,基部常偏斜,毛被常星状、簇生或鳞片状;通常有明显的叶柄;托叶线形,或为苞片状,早落、少数无托叶。
花排成头状花序、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两性,或单性而雌雄同株,稀雌雄异株,有时杂性;异被,放射对称,或缺花瓣,少数无花被;常为周位花或上位花,亦有为下位花;萼筒与子房分离或多少合生,萼裂片4-5数,镊合状或覆瓦状排列;花瓣与萼裂片同数,线形、匙形或鳞片状;雄蕊4-5数,或更多,有为不定数的,花葯通常2室,直裂或瓣裂,药隔突出;退化雄蕊存在或缺;子房半下位或下位,亦有为上位,2室,上半部分离;花柱2,有时伸长,柱头尖细或扩大;胚珠多数,着生于中轴胎座上,或只有1个而垂生。
果为蒴果,常室间及室背裂开为4片,外果皮木质或革质,内果皮角质或骨质;种子多数,常为多角形,扁平或有窄翅,或单独而呈椭圆卵形,并有明显的种脐;胚乳肉质,胚直生,子叶矩圆形,胚根与子叶等长。
分布情况
全世界27属约1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凡21属100种;北美及中美有5属11种,其中2个是特有属;非洲南部1属7种,马尔加什1属14种,大洋洲2属2种。作为现代分布中心的亚洲,金缕梅科特别集中于中国南部,计有17属75种16变种。此外,日本有4属10种,印度有4属6种,中南半岛有8属10种,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有5属7种,菲律宾有2属2种,亚洲西部有3属3种。在这些亚洲的区系成分中,只有 Maingaya, Parrotia 及 Parrotiopsis 分别为马来西亚,伊朗及印度所特有,原产菲律宾的 Embolanthera 已在中越边境上找到了第二个种,其余的都属于中国金缕梅植物区系的成分。
下级分类
双花木亚科 Subfam. Disanthoideae Harms
马蹄荷亚科 Subfam. Exbucklandioideae Airy-Shaw
金缕梅亚科 Subfam. Hamamelidoideae Reinsch
枫香树亚科 Subfam. Liquidambaroideae Harms
壳菜果亚科 Subfam. Mytilarioideae Chang
红花荷亚科 Subfam. Rhodoleioideae Harms
马蹄荷亚科 Subfam. Exbucklandioideae Airy-Shaw
金缕梅亚科 Subfam. Hamamelidoideae Reinsch
枫香树亚科 Subfam. Liquidambaroideae Harms
壳菜果亚科 Subfam. Mytilarioideae Chang
红花荷亚科 Subfam. Rhodoleioideae Harms
分类系统
现代金缕梅植物区系按系统发育划分为6个亚科在中国均有代表,特别是它们当中代表原始类型的5个亚科8个属,全部产于中国,或以中国为分布中心,甚至是中国特有的属。山铜材属 Chunia 是特有的单种属;半枫荷属 Semiliquidambar 是特有的寡种属;双花木属 Disanthus 及壳菜果属 Mytilaria 是以中国为分布中心的单种属;蕈树属Altingi、红花荷属 Rhodoleia、马蹄荷属 Exbucklandia、枫香树属 Liquidambar 的分布中心均在中国南部及西南部。第6亚科是单胚珠的金缕梅亚科。在已知的19个属当中,有9个在系统上比较原始的属分布于中国,其中四药门花属 Tetrathyrium、牛鼻栓属 Fortunearia 及山白树属 Sinowilsonia 是特有的单种属,只有金缕梅属 Hamamelis及蚊母树属 Distylium 同时分布于北美及中美;其余像蜡瓣花属 Corylopsis、水丝梨属 Sycopsis, 及檵木属 Loropetalum、秀柱花属 Eustigma 都集中分布于我国。
代表植物
金缕梅 Hamamelis mollis Oliver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嫩枝有星状绒毛;老枝秃净;芽体长卵形,有灰黄色绒毛。叶纸质或薄革质,阔倒卵圆形,长8-15厘米,宽6-10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不等侧心形,上面稍粗糙,有稀疏星状毛,不发亮,下面密生灰色星状绒毛;侧脉6-8对,最下面1对侧脉有明显的第二次侧脉,在上面很显着,在下面突起;边缘有波状钝齿;叶柄长6-10毫米,被绒毛,托叶早落。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腋生,有花数朵,无花梗,苞片卵形,花序柄短,长不到5毫米;萼筒短,与子房合生,萼齿卵形,长3毫米,宿存,均被星状绒毛;花瓣带状,长约1.5厘米,黄白色;雄蕊4个,花丝长2毫米,花葯与花丝几等长;退化雄蕊4个,先端平截;子房有绒毛,花柱长1-1.5毫米。蒴果卵圆形,长1.2厘米,宽1厘米,密被黄褐色星状绒毛,萼筒长约为蒴果1/3。种子椭圆形,长约8毫米,黑色,发亮。花期5月。
分布于四川、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及广西等省区,常见于中海拔的次生林或灌丛。
本种的叶倒卵圆形,密生绒毛,和日本金缕梅 H. japonica 较接近,但后者叶儿秃净,花瓣较长,萼片带紫色,在我国有少数栽培。
植物学史
在地质时期,从白垩纪及第三纪的地层里都发现过金缕梅科植物的化石。在欧亚-北美古陆的极北地区,曾先后找到枫香树属 Liquidambar、金缕梅属 Hamamelis、Parrotia, Fothergilla 的化石,在日本有蜡瓣花属 Corylopsis 的化石,在北美西部有枫香树属 Liquidambar 及马蹄荷属 Exbucklandia 的化石。此外,在北欧及西南欧等地还有 Hamamelites、Hamamelidoxylon、Hamamelidanthium 3个化石属,前两个属是和金缕梅属 Hamamelis 较为接近,最后1属则近似双花木属 Disanthus。中国金缕梅植物的原始性和複杂性是任何其他大陆都无法比拟的,因此中国南部不仅是金缕梅植物区系的现代分布中心,还可能是它的起源中心。既然金缕梅植物的化石在白垩纪地层出现过,则金缕梅区系的兴起将比白垩纪更早些。根据古地理的资料,中国南部的华夏古陆,从三迭纪末期或侏罗纪的前期,就已稳定下来不再经受重大的地质变迁,那幺金缕梅植物区系和现存的其他多心皮类植物在这块古陆孕育和发展起来是完全可能的。对于金缕梅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的深入探讨,将为研究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很有价值的资料。
主要价值
本科植物全部是木本,其中如枫香树属 Liquidambar、蕈树属 Altingia、马蹄荷属Exbucklandia、山铜材属 Chunia、壳菜果属 Mytilaria、半枫荷属 Semiliquidambar的木材可供建筑及製作家具。供药用的有枫香树属、蕈树属、半枫荷属、金缕梅属 Hamamelis、牛鼻栓属 Fortunearia、及蜡瓣花属 Corylopsis。枫香树属及蕈树属的树脂还可作香料及定香原料。此外,多数的属均有观赏价值,其中尤以红花荷属 Rhodoleia 及蜡瓣花属最着名。蚊母树属 Distylium 的好些种类,叶上的虫瘿可作五倍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