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47中型坦克
M47中型坦克(英文:M47 Medium Tank,绰号:Patton,译文:巴顿),是20世纪50~70年代美国陆军和北约部队装备的第一代主战坦克。
M47坦克是传统的炮塔型坦克,由车体和炮塔两部分组成。 车体由装甲钢板和铸造装甲部件焊接而成,并带有加强筋,前部是驾驶舱,中部是战斗舱,后部是动力舱(发动机和传动装置)。部分M47坦克装有M6推土铲。
M47中型坦克生产情况:美国底特律坦克厂(Detroit Tank Plant)生产3000多辆,美国机车公司(American Locomotive Company)生产5000多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M47中型坦克
- 英文名称:M47 Medium Tank
- 前型/级:M26中型坦克
- 次型/级:M48中型坦克
- 研製时间:1948~1951年
- 服役时间:1952年
- 国家:美国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至少装备49000辆M4中型坦克(谢尔曼,Sherman)。1944年12月德军用重型虎2坦克突破美军防线,由于此战美军惨败,这导致了M4坦克被淘汰的命运。随后美国即把1944年製造的20辆重型T26坦克运往欧洲战场,得到驻欧陆军的好评。1945年美国又把经过改进的T26E3重型坦克投入生产,装备部队并改称M26重型坦克(绰号:Pershing,潘兴),生产量达2400辆。
美国M26中型坦克

战后由于美苏对抗日益紧张,面对苏军强大的装甲力量,美国在1949年决定研製T41轻型坦克(即后来的M41斗犬“Bulldog”式坦克)、T42中型坦克和T43重型坦克(即后来的M103重型坦克)三种新的坦克型号,同时对M26坦克进行改进,陆续安装了新的发动机、传动装置和新型火炮。
研製历程
1948年7月30日美国把改进的M26坦克,改称为M46坦克(英文:Patton,巴顿)。在韩战中,1950年8月美国用M46坦克装备南韩陆军,对北韩作战时发现,M46重型坦克也不能有效地对付苏制T-34坦克。
M47中型坦克

为了能有效地对付苏制T-34坦克,美国临时决定把装有T119式90毫米火炮的T42坦克炮塔,安装在M46坦克底盘上,从而产生编号M46E1坦克,小批量生产的M46E1又称为M46A1。
作为研製和生产单位的美国底特律坦克厂(DetroitTankPlant)和美国机车公司(American Locomotive Company),在随后在M46A1坦克的基础上,将原M46坦克的车体前部装甲进行了改进,改善了前装甲倾角,取消了驾驶员和航向机枪手间的风扇壳体,从而产生了M47坦克(又称巴顿1型坦克)。
索马里内战中被击毁的M47中型坦克

早期的M47坦克存在诸如T42炮塔内测距仪性能不可靠等许多问题。因此美国对M47坦克边生产边改进,进度缓慢。当新的M47坦克出厂时,韩战已告结束。
从1952年开始,M47中型坦克装备了美国陆军第一、二装甲师,生产总数达8676辆。由于M47坦克仅作为过渡性替代产品,没能用于朝鲜战场的实战,所以后来很快就被M48坦克取代,并全部移交给北约盟国装备。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M47中型坦克,是传统的炮塔型坦克,由车体和炮塔两部分组成。
装M6推土铲的M47中型坦克

车体由装甲钢板和铸造装甲部件焊接而成,并带有加强筋,前部是驾驶舱,中部是战斗舱,后部是动力舱(发动机和传动装置)。
驾驶员位于坦克左前方,其舱口盖上装有1个M13潜望镜,后来某些国家的M47坦克加装了1个M19红外驾驶潜望镜,以提高夜间作战能力。航向机枪手位于驾驶员右侧,两人共用1个安全门和1个出入舱口。
M47坦克的铸造炮塔位于车体中央,车长和炮长位于炮塔内火炮右侧,装填手在左侧,炮塔内后顶部装有带圆顶罩的通气风扇,装填手舱盖前部装有1个M13潜望镜。部分M47坦克装有M6推土铲。
防护系统
M47中型坦克,装甲厚度最大为115毫米,车内无三防装置。
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M36式90mm口径火炮,该炮採用立楔式炮闩,炮口装有T形或圆筒形消焰器,有炮管抽气装置,M78型炮架由防盾和液压同心式反后坐装置组成。
M47中型坦克

炮塔可360°旋转,火炮俯仰範围是-5°~+19°,有效反坦克射程是2000m,能发射如穿甲弹、榴弹、教练弹和烟幕弹等多种炮弹,炮管寿命是700发。
辅助武器
在主炮左侧安装有1挺7.62毫米M1919A4E1式并列机枪,车首装有相同型号的航向机枪。该坦克是美国安装航向机枪的最后车型。在炮塔顶部装有1挺12.7毫米M2式高射机枪。
弹药配备
M47坦克车载71发90毫米炮弹,其中11发装在炮塔尾舱内待用。某些国家的M47坦克取消了航向机枪,使炮弹基数增至105发,可选用多种炮弹,包括M82曳光被帽穿甲弹,XM581E1曳光杀伤弹,M77曳光穿甲弹,M318曳光穿甲弹,M394空包弹,M336和M337榴霰弹,M12模拟弹,M71和M71A1榴弹,碎甲弹,M348A1尾翼稳定破甲弹,M431破甲弹,M304、M332A1、M333A1和M317曳光高速穿甲弹,M353教练弹,M313黄磷发烟弹以及比利时或以色列研製的新式9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等。
M47中型坦克

动力系统
动力装置
动力舱与战斗舱用隔板分开,动力舱内的发动机紧挨隔板。通过十字驱动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侧传动装置,前者包括变速装置、差速器、转向机构和制动器。
M47中型坦克

行动装置
该坦克两侧各有6个扭桿悬挂的双轮缘挂胶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在第六负重轮和主动轮间有一可调式履带张紧轮。第一、二、五、六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採用钢製挂胶履带,每条新履带有86块履带板。
火控电子
M47坦克火控系统简单,车长和炮长各有1具M20潜望式观察瞄準镜,但炮长的瞄準镜安装位置较低。M20潜望镜内装有两套光学系统,一套是广角观察镜,放大倍率为1×;另一套可实施远距离目标测距和瞄準,放大倍率是6×。炮塔内前部装有由炮长操纵的1个M12体视弹道计算测距仪,通过调节各个按钮,可以完成选择炮弹、修正弹道、目标测距和跟蹤、火炮瞄準和射击等项动作。

性能数据
M47/M47M中型坦克参考数据:
型号 | M47(M47M) |
乘员 | 5⑷人 |
单位功率 | 12.9(11.8)千瓦/吨 |
单位压力 | 91.7千帕 |
车全长 | |
炮向前 | 8.508(8.553)米 |
炮向后 | 7.090米 |
车体长 | 6.307(6.267)米 |
车宽 | 3.510(3.390)米 |
车高 | |
至指挥塔顶 | 3.016米 |
至炮塔顶 | 2.954米 |
车底距地高 | 0.469米 |
履带中心距 | 2.794米 |
履频宽 | 584毫米 |
履带着地长 | 3.911米 |
公路最大速度 | 48(56.3)千米/小时 |
燃料储备 | 875(1476)L |
公路最大行程 | 130(600)千米 |
涉水深 | 1.219米 |
爬坡度 | 60% |
攀垂直墙高 | 0.914米 |
越壕宽 | 2.59米 |
发动机 | |
生产公司 | 大陆(Continental)公司 |
型号 | AV-1790-5A,7,或7B(AVDS-1790-2A) |
类型 | 12V风冷汽油机,(柴油机) |
功率/转速 | 569千瓦/2800,(551千瓦/2400)r/分钟 |
传动装置 | |
生产公司 | 阿里逊(Allision) |
型号 | CD-850-4,4A,或4B,(CD-850-6A) |
类型 | 带液力变矩器的行星传动 |
前进档/倒档数 | 2/1 |
悬挂装置类型 | 扭桿 |
坦克火炮口径/型号/类型 | 90毫米/M36/线膛 |
并列机枪口径/型号/数量 | 7.62毫米/M1919A4E1/1挺 |
防空机枪口径/型号/数量 | 12.7毫米/M2/1挺 |
航向机枪口径/型号/数量 | 7.62毫米/M1919A4E1/1挺 |
烟幕弹发射器 | 无 |
弹药基数 | |
90毫米炮弹 | 71(79)发 |
7.62毫米机枪弹 | 4125发 |
12.7毫米机枪弹 | 440发 |
炮塔驱动方式 | 液压,备以手动 |
炮塔旋转範围 | 360° |
车长超越控制 | 有 |
火炮最大俯仰範围 | -5°~+19° |
火炮最大俯仰速度 | 4°/秒 |
炮塔最大迴转速度 | 360°/10秒 |
火炮稳定器 | 无 |
测距仪类型 | 体视式 |
驾驶潜望镜型号 | M13 |
驾驶员红外夜视装置 | M19型,双目,潜望式 |
车长/炮长观察瞄準 | 镜型号/类型,M20/潜望式 |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水平倾角 | |
车体前上 | 均质/101毫米/30° |
车体前下 | 均质/76~89毫米/37° |
车体侧前部 | 均质/76毫米/90° |
车体侧后部 | 均质/50.8毫米/90° |
车体顶部 | 均质/22毫米/0° |
车体底前部 | 均质/25.4毫米/0° |
车体底后部 | 均质/12.7毫米/0° |
炮塔防盾 | 均质/115毫米 |
炮塔正面 | 均质/101毫米/50° |
炮塔侧部 | 均质/63.5毫米/70° |
炮塔后部 | 均质/76.2毫米/70° |
炮塔顶部 | 均质/12.7毫米/0° |
电气系统电压 | 24V |
蓄电池数量/电压 | 4个/12个 |
衍生型号
由于M47中型坦克装备后不久,即被M48坦克取代,因此其变型车较少,但许多装备M47坦克的国家如奥地利、法国、义大利等都对该车进行了多种改造工作。
德国德勒斯登展出的M47中型坦克

M102工程车
该车专为工程兵研製,90毫米火炮换成了短管105毫米榴弹炮,车前安装了推土铲,车尾装有起重桿。
M47M坦克
由美国BMY(Bowen-McLaughlin-York)公司为伊朗研製,样车在美国製造,系20世纪70年代的改造产品。该坦克安装了M60A1坦克的机动部件(如柴油机和变速箱等)和火控装置,有许多部件可与M48A3和M60A1坦克通用;取消了航向机舱,可装79发90毫米炮弹;取消履带张紧轮,安装了M60系列坦克的减振器;燃料箱容积增大,战斗行程提高到600千米。
T66喷火坦克
未列入装备
犀牛坦克
以色列犀牛坦克,是在M47坦克上安装了与M60坦克相同的柴油机、105毫米M68式火炮和带小型(Mini)雷射测距仪的火控系统。
此外,南韩还把M47坦克改造成装甲抢救车,去掉90毫米火炮,炮塔内装了绞盘,车首安装了A形框架。
服役动态
M47中型坦克,总计生产情况:美国底特律坦克厂(Detroit Tank Plant)生产3000多辆,美国机车公司(American Locomotive Company)生产5000多辆。
印度班加罗尔的M47中型坦克纪念碑

装备情况:希腊(320辆)、伊朗(200辆)、义大利(500辆)、巴基斯坦(150辆)、南韩(350辆)、西班牙(400辆)、土耳其(900辆)、南斯拉夫(60辆)和索马里(1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