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资源冷杉

资源冷杉

资源冷杉

资源冷杉(学名:Abies beshanzuensis var. ziyuanensis (L. K. Fu et S. L. Mo) L. K. Fu et Nan Li)是松科,冷杉属,系中国南岭山地新发现的冷杉树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最早发现于炎陵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旧称大院冷杉。资源冷杉常绿乔木,高20-25m,胸径40-90cm。树皮灰白色,片状开裂。叶片先端有凹缺,树脂道边生。球果直立,椭圆状圆柱形,成熟时暗绿褐色。

仅分布于湖南炎陵、新宁、城步及广西资源等区域,散生于海拔1500-1850m处的针阔混交林内。自我更新不良,有可能被阔叶树种更替。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资源冷杉
  • 学名:Abies beshanzuensis var. ziyuanensis (L. K. Fu et S. L. Mo) L. K. Fu et Nan Li
  • :植物界
  • :裸子植物门
  • :松杉纲
  • :松杉目
  • :松科
  • 亚科:冷杉亚科
  • :冷杉属
  • :资源冷杉
  • 保护级别:濒危(EN),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
  • 命名者:(L. K. Fu et S. L. Mo)
  • 命名者及年代: L. K. Fu et Nan Li,1997

形态特徵

常绿乔木,高20-25米,胸径40-90厘米;树皮灰白色,片状开裂;1年生枝淡褐黄色,老枝灰黑色;冬芽圆锥形或锥状卵圆形,有树脂,芽鳞淡褐黄色。叶在小枝上面向外向上伸展或不规则两列,下面的叶呈梳状,线形,长2-4.8厘米,宽3-3.5毫米,先端有凹缺,上面深绿色,下面有两条粉白色气孔带,树脂道边生。球果椭圆状圆柱形,长10-11厘米,直径4.2-4.5厘米,成熟时暗绿褐色;种鳞扇状四边形,长2.3-2.5厘米,宽3-3.3厘米;苞鳞稍较种鳞为短,长2.1-2.3厘米,中部较窄缩,上部圆形,宽9-10毫米,先端露出,反曲,有突起的短刺尖;种子倒三角状椭圆形,长约1厘米,淡褐色,种翅倒三角形,长2.1-2.3厘米,淡紫黑灰色。树冠高耸于阔叶林层之上,幼树耐阴,大树需要一定的光照,花期4~5月,球果10成熟。结实有间隔期。

生长环境

资源冷杉分布区地处中亚热带中山上部,气候夏凉冬寒,雨量充沛,雪期及冰冻期较长,终年多云雾,日照少。年平均温8-12℃,极端最低温-5--8℃,较强寒潮年份可出现零下13℃的低温,年降水量1800-2400毫米,相对湿度85-90%。成土母岩多为花岗岩与砂页岩,土壤为酸性黄棕壤,pH值4.5-5,林内有大量的枯枝落叶。
资源冷杉

分布範围

广西(资源)、湖南(新宁、城步,炎陵)仅分布于广西东北部资源县银竹老山,湖南西南部新宁县舜皇山、城步县二宝鼎及银竹老山,炎陵县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生于海拔1500-1850米的针阔混交林中。
银竹老山有96株资源冷杉,但据实地踏查定位,只有32株了。最大的分布点是红石岩,有21株。其次是三角壶塘,有7株。二宝鼎有3株,广西坳有1株。
据国家林业网数据统计,资源冷杉目前存世量不足600株,仅分布于广西资源县银竹老山、湖南城步县二宝顶(二宝鼎)、湖南新宁县舜皇山以及湖南炎陵县桃源洞(截止到2017年)。

保护现状

资源冷杉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局限分布在广西资源的银竹老山和湖南新宁的舜皇山。
资源冷杉资源冷杉
长期的人为干扰,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调查地区仅存不到600株。
保护措施
在自然状态下的濒危过程和致危机制,通过基础研究和生境管理,使生态环境恢复,种群数量扩大,达到保护资源冷杉的目标。
保护对策:在未来保护管理过程中,应以就地保护为主,促进天然更新;繁育幼苗,扩大人工种群是保护和利用的基本策略;通过间伐、砍灌、清理林下活地被物等抚育措施,建立小面积林窗,营造对各冷杉珍稀物种幼苗发育有利生境。促进成年个体结实,提高天然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
已在广西资源银竹老山、湖南新宁舜皇山相继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城步县也採取了保护措施。除对现存林木严加保护外,应促进天然更新和建立种子园,繁殖栽培,扩大分布範围。
由于结果母树不多,种子又不易採收,故很少进行人工繁殖试验。除保护母株,防止鼠害,促进自然繁殖,进行移栽,辅以人工抚育和管理外,还可建设种子园,扩大繁殖,扦插繁殖亦能育苗。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内培育出800余株资源冷杉幼苗。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冷杉人工繁育取得重大突破,已出苗800余株,打破了国内几十年来该物种人工繁育出芽率多为零的困局。
资源冷杉资源冷杉
资源冷杉,于1979年在广西资源县被发现而命名,系我国南岭山地新发现的冷杉树种,是我国特有的第四纪冰期遗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全球极濒危的珍稀树种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重点保护的针叶树。由于资源冷杉挂果慢、结果少、种子中的种胚不发育,非常难以天然更新,加之人工繁育未取得突破,其种群目前衰退严重。据国家林业部门统计,资源冷杉目前存世量不足600株,仅分布于广西资源县和我省的城步、新宁及炎陵县。1999年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为了保护和人工繁育这一“植物活化石”,他在县南洞林场当技术员时参与攻关,于1981年人工培育出30多株资源冷杉幼苗。可惜当时并未进行报导。30多年过去,如今这批人工繁育的第一代资源冷杉仅剩2棵,树高8—9米。
2016年两棵树第一次挂果,两棵挂果的资源冷杉上採集了约10斤种子,在他工作的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内精心育苗。今年4月18日,第一株幼苗破土而出。至今,已有800余株幼苗出土,且生长正常,高约5公分。此次人工繁育的重大突破,对壮大资源冷杉的种群数量,对其实现有效保护,研究了解冷杉属植物的系统演化等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