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校

中校

中校

中校是一些国家军队校级军官中的军衔称号。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多设有中校军衔称号,一般为副团长或营长的编制军衔。中国军衔制历史中,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都有设立中校军衔。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校
  • 释义:国家军队校级军官中的军衔称号
  • 起源:17世纪俄国军队的副团长称作中校
  • 正式设立:1939年

起源

中校是一些国家军队校级军官中的军衔称号。在17世纪俄国军队的副团长称作中校,后来逐渐演变为副团长的军衔称号。在西欧国家,中校是团队指挥官上校的第一助手。1722年俄国彼得一世在《官级表》中,将中校作为校官的第二级军衔称号固定下来。1935年苏联红军实行军衔制时,校官只设上校和少校两个级别,到1939年才补充设定了中校。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大多都有中校军衔称号,一般为副团长或营长的编制军衔。
中国军衔制历史中,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有设立中校军衔。

军衔标识

“55式”肩章

陆海空军中校常服肩章(1955-1965)陆海空军中校常服肩章(1955-1965)
陆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誌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红色细槓和二枚星徽。
海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誌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黑色细槓和二枚星徽。
空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誌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蓝色细槓和二枚星徽。
此套肩章式样自1955年起用,到1965年废止。

“88式”肩章

陆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誌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红色细槓和二枚星徽。
陆海空军中校常服肩章(1988-2007)陆海空军中校常服肩章(1988-2007)
海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誌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黑色细槓和二枚星徽。
空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誌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蓝色细槓和二枚星徽。
武警中校警衔主要标誌为金黄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红色细槓和二枚星徽。
武警中校常服肩章(1988-2007)武警中校常服肩章(1988-2007)
此套肩章自1988年起用至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换07式军服时停止使用。

“07式”肩章

2007年7月3日,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经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批准,全军部队将从2007年8月1日起,开始陆续换穿07式军服。
陆海空军中校常服肩章(2007-)陆海空军中校常服肩章(2007-)
07式军服的军衔肩章在保持原有图案不变的基础上,主要对肩章底色作了改革。
陆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誌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槓和二枚星徽。
海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誌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槓和二枚星徽。
空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誌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槓和二枚星徽。
武警中校警衔主要标誌为深橄榄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槓和二枚星徽。

历史沿革

北洋政府时期

1912年8月,北洋政府颁布《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军官军衔设三等九级。其中校官设定为:上校、中校、少校。中校为校官的中间一个级别。

国民政府时期

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校官设定仍为上校、中校、少校。

解放后

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其中校官设定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中校为校官中的第三个级别。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1988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校官设定仍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4级。
中校军衔根据不同兵种分为:陆军中校、海军中校、空军中校。
1988年12月1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实行警官警衔制度的具体办法》,设立武警中校警衔。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中校为海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海军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空军中校为空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空军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武警中校为武警副团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正团职警官和正营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