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析(李继睿、李赞忠主编书籍)
基本信息
化工分析
所属类别
教材 >> 高职 >> 高职化工
作者:李继睿、李赞忠 主编
出版日期:2008年9月 书号:978-7-122-03080-1
开本: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320页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化工分析基本知识、常用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内容包括滴定分析概论、化学分析基本操作技能、酸硷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称量分析法和沉澱滴定法、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等。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材料、环保、医药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目录
绪论1
01化工分析的任务和方法1
011化工分析的任务和作用1
012化工分析方法2
013化工分析过程4
0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4
021準确度与误差5
022精密度与偏差5
023精密度与準确度的关係7
024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7
025公差8
0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9
031有效数字9
032有效数字修约规则9
033有效数字运算规则10
034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在分析测试中的套用10
04回归分析法11
04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11
042相关係数12
05提高分析结果準确度的方法12
习题14
第1章滴定分析概论15
11滴定分析基本术语15
12滴定分析法的分类15
13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16
14滴定方式16
15标準溶液17
151标準溶液的配製17
152标準溶液浓度的表示17
16滴定分析计算18
161滴定剂与被测组分的计量关係18
162标準溶液浓度的计算19
163被测组分含量的计算21
习题23第2章化工分析基本操作技能24
21溶液的製备24
211化学试剂24
212实验室用水26
213标準溶液的製备29
22玻璃仪器及其他用品30
221常用玻璃仪器30
222常用量器33
223其他器皿及用品34
23分析天平和称量36
231天平的构造原理及分类36
232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37
233全机械加码电光天平40
234电子天平40
235称量方法42
24滴定分析基本操作43
241滴定管的準备和使用43
242容量瓶的準备和使用47
243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洗涤及使用48
244滴定分析仪器的校準49
25试样的採集、製备与分解54
251概述54
252固体试样的採取和製备55
253液体试样的採集和製备58
254气体样品的採集和製备62
255试样的溶解64
26化工分析实验基本知识64
261学习的目的和方法64
262实验室工作规则66
263实验室安全知识66
264意外事故的处理67
习题67
第3章酸硷滴定法69
31水溶液中的酸硷平衡69
311酸硷质子理论69
312活度和活度係数69
313酸硷反应的平衡常数70
32酸硷溶液中pH的计算71
321溶液的酸硷性和pH71
322水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公式及使用条件72
323酸硷水溶液中H+浓度计算示例72
33缓冲溶液74
331缓冲溶液pH的计算74
332缓冲容量和缓冲範围74
333缓冲溶液的选择75
334缓冲溶液的配製75
34酸硷指示剂76
341酸硷指示剂的作用原理76
342指示剂的变色範围77
343常用酸硷指示剂及其配製78
344混合指示剂78
35酸硷滴定法的基本原理79
351强硷(酸)滴定强酸(硷)79
352强硷(酸)滴定一元弱酸(硷)81
353多元酸的滴定83
354多元硷的滴定84
355酸硷滴定可行性的判断85
36酸硷滴定法的套用85
361酸硷标準溶液的製备85
362工业硫酸中硫酸含量的测定87
363工业硝酸中硝酸含量的测定88
364氨水中氨含量的测定89
365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90
366酸硷滴定法测定混合硷组分的含量及总硷度91
367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93
习题94
第4章配位滴定法96
41常用配合物和稳定常数96
411简单配合物96
412螯合物96
413乙二胺四乙酸97
414乙二胺四乙酸的螯合物98
415配合物的稳定常数98
42副反应係数和条件稳定常数100
421副反应係数100
422条件稳定常数102
43金属指示剂103
431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103
432金属指示剂的选择103
433金属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104
434常用金属指示剂104
435金属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105
44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106
441配位滴定曲线106
442单一离子的滴定108
443单一离子準确滴定的酸度选择109
45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111
451控制溶液酸度分别滴定111
452分步滴定的判别112
453分别滴定的酸度控制112
46提高滴定选择性的途径113
461配位掩蔽法114
462氧化还原掩蔽法114
463沉澱掩蔽法114
47配位滴定方式115
471直接滴定法115
472返滴定法115
473置换滴定法116
474间接滴定法117
48配位滴定法的套用117
481EDTA标準滴定溶液的配製与标定117
482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119
483钙製剂中钙含量的测定121
484铝盐中铝含量的测定123
485镍盐中镍含量的测定124
486铋铅合金中铋和铅的连续配位滴定126
487胃舒平药片中铝和镁含量的测定127
488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129
习题130
第5章氧化还原滴定法133
51氧化还原电极电位133
511氧化还原电对和原电池133
512标準电极电位134
513标準电极电位的套用134
514电极电位的计算135
5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因素137
521氧化剂和还原剂浓度的影响137
522溶液酸度的影响137
523生成沉澱的影响137
524形成配合物的影响138
5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与速率138
531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38
532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139
54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40
55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141
551氧化还原型指示剂141
552自身指示剂142
553专属指示剂142
56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143
561高锰酸钾滴定法143
562重铬酸钾滴定法144
563碘量法144
564硫酸铈法145
565溴酸钾法145
566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145
57氧化还原滴定法的计算146
58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套用147
581碘和硫代硫酸钠标準溶液的配製和标定147
582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150
583高锰酸钾标準溶液的配製和标定152
584亚硝酸钠纯度的测定153
585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155
586铁矿中全铁含量的测定156
587化学需氧量的测定158
习题159
第6章称量分析法和沉澱滴定法161
61称量分析法概述161
611称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161
612称量分析对沉澱形式与称量形式的要求161
62沉澱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62
621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162
622影响沉澱溶解度的因素163
63沉澱的类型和沉澱的形成过程165
631沉澱的类型165
632沉澱的形成过程165
64影响沉澱纯度的主要因素166
641共沉澱现象166
642后沉澱现象167
643减少沉澱沾污的方法168
65沉澱条件的选择168
651晶形沉澱的沉澱条件168
652无定形沉澱的沉澱条件169
653均匀沉澱法169
66有机沉澱剂169
661有机沉澱剂的特点169
662有机沉澱剂的分类及套用170
67称量分析中的换算因数及计算171
68沉澱滴定法及套用171
681莫尔法172
682福尔哈德法173
683法扬司法174
69套用实例175
691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175
692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177
693钢铁中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镍法178
习题180
第7章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181
71概述181
711沉澱分离法181
712挥发和萃取分离法182
72萃取分离法183
721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183
722重要的萃取体系185
723萃取操作方法186
73离子交换分离法186
731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与性质187
732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188
733离子交换分离技术188
734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套用189
74液相色谱分离法190
741柱色谱分离法190
742纸色谱分离法190
743薄层色谱分离法190
75膜分离法191
习题191
第8章可见分光光度法193
81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93
811光的特性193
81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94
82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耳定律195
821摩尔吸光係数196
822质量吸光係数197
823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197
83分光光度计的组成199
84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类201
841单光束分光光度计201
84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201
843双波长分光光度计201
844仪器波长的检验与校正202
845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日常维护与保养202
85显色与操作条件的选择203
851显色反应与显色剂203
852对显色反应的要求204
853显色条件的选择204
854测量条件的选择206
86定量分析方法208
861工作曲线法208
862比较法208
863多组分定量209
864高含量组分的测定——示差分光光度法210
87分光光度法的套用211
871锅炉给水中铁含量的测定211
872丁二酮肟法测定镍的含量213
873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215
874水中磷酸盐含量的测定217
875水中挥发酚的测定218
876混合液中Co2+和Cr3+双组分含量的测定220
877邻二氮菲法测铁的条件实验222
习题223
第9章电位分析法225
91基本原理225
911电极电位的产生及其测量225
912能斯特方程式226
913液接电位及其消除227
92电极与测量仪器227
921参比电极及其构成227
922指示电极228
92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232
924测量仪器233
93直接电位法测溶液pH234
931pH的实用定义234
932标準缓冲溶液的配製234
933水溶液pH的测定234
94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浓度235
941测定原理235
942标準曲线法236
943标準加入法236
944影响电位测定準确性的因素237
95电位滴定法237
951电位滴定法的分析过程238
952电位滴定法的基本仪器装置238
953电位滴定确定终点的方法238
96电位分析法的套用240
961工业循环冷却水pH的测定240
962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氯的含量及氯化铅的溶度积242
963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测定244
964电位滴定法测定硫酸亚铁的含量246
965电位滴定法测定I-和Cl-含量及Ksp,AgI和Ksp,AgCl247
习题249
第10章气相色谱法251
101色谱法简介251
1011色谱法的由来251
1012色谱法的分类251
1013气相色谱法的特点252
1014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253
102气相色谱术语254
103气相色谱仪256
1031气相色谱分析的流程256
1032气路系统257
1033进样系统258
1034分离系统260
1035检测系统260
1036温度控制系统265
1037记录系统265
104气相色谱固定相265
1041液体固定相266
1042固体固定相267
1043合成固定相267
1044色谱柱的製备267
105定性分析方法268
106定量分析270
1061峰面积的测量270
1062定量校正因子270
1063定量方法271
107色谱基本理论与操作条件的选择273
1071塔板理论——柱分离效能指标273
1072速率理论——影响柱效的因素274
1073分离度275
1074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277
1075气相色谱进样方法278
1076套用实例279
108气相色谱法的套用281
1081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测定281
1082苯系混合物的分析284
1083丙酮中微量水分的测定287
1084丁醇异构体混合物的色谱分析288
1085乙醇中微量水分的分析289
1086挥发酚的分析290
1087白酒中甲醇的测定291
1088气相色谱程式升温法测定醇系混合物292
1089玫瑰精油的提取及其气相色谱分析(课外开放性实验)294
习题297
附录300
一、相对原子质量表300
二、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301
三、常用酸硷溶液的浓度(298K)302
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298K)302
五、EDTA的lgαY(H)值303
六、常用掩蔽剂303
七、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Ksp(298K)305
八、常用pH缓冲溶液的配製和pH305
九、标準电极电位(298K)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