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音乐节
长江音乐节是中国滨江国际户外音乐节、国内规模较大的的现场音乐演艺集市。
长江音乐节已逐步成长为国内高端的音乐节和镇江的一块文化品牌。长江音乐节相继与迷笛、草莓、中演、韩国SM演艺集团等国内外顶级品牌机构合作,并与两岸三地、日韩欧美等众多一线歌手艺人联手,累积了强大的品牌口碑及丰富的演艺演出资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长江音乐节
-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2日
- 活动地点:镇江世业洲长江鹭岛音乐文化村
- 主管:中共镇江市委宣传部
组织创办
长江国际音乐节,是一个由镇江市政府支持、镇江广电传媒集团主办,集合了来自北京、上海、长三角地区专业机构力量,合力打造的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观众游客并辐射全国的音乐演艺、休闲娱乐、旅游长江国际音乐节度假的文化综合体项目。
作为中国唯一的滨江国际户外音乐节,国内最大的现场音乐演艺集市,长江音乐节逐步成长为国内音乐节的顶级品牌,并在继续为打造“亚洲最大国际音乐岛”的目标而努力。自创立以来,“长江国际音乐节”相继与迷笛、草莓、中演、韩国SM演艺集团等国内外顶级品牌机构建立合作,并与两岸三地、日韩欧美等众多一线歌手艺人联手,累积了强大的品牌口碑以及丰富的演艺演出资源。其参演明星阵容的规模之大、级别之高,一贯领衔国内各类音乐节品牌。
作为长江沿岸第三大岛,长江鹭岛是一个面积为44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岛上自然景观由树林、草地、农田、乡野、田园构成,经过五年的坚持和努力,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音乐节现场,以及长江流域唯一的音乐节专用场地,并且成为国内单日人数最多的音乐节。
组织机构
主管 | 中共镇江市委宣传部 |
主办 | 镇江文广集团、镇江建工集团、摩登天空、现代快报 |
承办 | 北京华江亿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苏长江鹭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协办 | 上海壹方文化、和气音乐、北京路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全程支持 | 镇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中国移动、国信·宜和 |
媒体支持 | 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光线传媒、百度奇艺、新浪微博、优酷网、土豆网、人人网、扬子晚报、新闻晨报、Shanghai Daily、当代歌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
参考资料: |
往届音乐节
2014年
活动时间
4月30日到5月2日
长江音乐节

活动地点
江苏镇江世业洲长江鹭岛音乐文化村
活动主题
江豚,是母亲河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标誌。本次音乐节首次导入公益概念,以“拯救江豚、点亮微笑”作为本届主题,联合众多媒体与爱心企业向所有关注长江国际音乐节的乐迷,呼吁对拯救江豚的重视,打造绿色公益音乐传播平台。2014长江国际音乐节强调环保公益的主题,旨在通过音乐节这样的大型活动平台凝聚青年力量,这也是国内迄今为止与公益环保关係最紧密的音乐节。
活动阵容
2014年音乐节在阵容上更为“大手笔”——从罗大佑、庾澄庆等“导师团”领衔的华语乐坛实力派,到风格各异的各国摇滚乐团,再到“国际范儿”十足的格莱美获奖艺人专场,3个舞台,44组艺人,290首歌曲。
2013年
活动时间
2013年4月29、30日,每日14:00—22:00
2013长江音乐节

活动地点
镇江丹徒区世业洲长江鹭岛
活动主题
呼吸,踏青。以音乐的名义,告别塞车、告别拥挤、告别灰霾、告别沙尘、告别PM2.5,一脚踏上青草地,呼吸被江水涤荡的空气,倾听草长莺飞的声音,感受音乐与心跳的脉动,在蓝天白云下,看水天落日、白鹭齐飞,与数十万和你一样年轻的身影舞动手臂、高歌唱响、尽情挥洒春天里的热力激情!
活动阵容
音乐节採取露天演出形式,现场搭建演出舞台两座(流行舞台——长江舞台、摇滚舞台——运河舞台)。演出阵容强化国际化,邀请张惠妹、尚雯婕、罗志祥、蔡依林、平安、李代沫、梁晓雪、许哲佩、Jim Peterick,等国内外一线、有强大冬粉人气的当红歌手、乐队登台献演,预期吸引8-10万人次观众入场参加音乐节。
2012年
活动时间
2012年4月29、30日
2012长江音乐节

活动地点
江苏省镇江市鹭岛青草地
活动主题
音乐节以“‘狂野春天’动感中国·48小时音乐生活之旅”为主题
活动阵容
本届长江音乐节力邀海外、港台及内地多位知名歌手乐队。崔健、伍佰、陈绮贞、萧敬腾、小野丽莎(日本)、范晓萱、陈冠希、Friend of foe(美国)、The On Fires(澳大利亚)等各类海内外知名歌手乐手将助阵长江音乐节。
2011年
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2日至10月5日
2011长江音乐节

活动地点
镇江世业洲鹭岛
活动主题
“爱”“疯”以及“发现另一个自己”
活动阵容
脑浊、麦田守望者、徐佳莹、陈绮贞和乐队、旅行团等组成的超强阵容。
2010年
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1日至4日
2010长江音乐节

活动地点
镇江市世业洲岛
活动主题
“集结”
活动阵容
Soulfly(美国)、Shadows Fall(美国)、Finntroll(芬兰)、Loudness(日本)、唐朝、何勇、痛仰、二手玫瑰、The Agonist (加拿大)、Kyte(英国)、Smash Up(日本)、PG Lost (瑞典)、木玛&Third Party、周韧与前进乐团、夜叉、扭曲机器、脑浊、生命之饼、AK 47、零壹、Super 700(德国)、虞洋、刘冬虹与沙子、窒息、冥界、Marit Larsen(挪威)、The Verse、阿修罗、蜜三刀、The Vasco Era(澳大利亚)、液氧罐头、Acoustic Sense(丹麦)、逃跑计画、左右、The Baboon Show(瑞典)、Mix Market(日本)、核聚变G、末裔、海龟先生、Monica Freire(巴西/加拿大)、马赛克、肆伍、过失、AV大久保、怪力、简迷离、霜冻前夜、惊叫基督、低苦艾、玉麟军、钢铁的心、黑宇、郁、蘑菇团、Alt Senior、南无、37.5、出口A、丝绒公路、The Reason、PTS、倖存者。
2009年
活动时间
2009年5月1日至3日
2009长江音乐节

活动地点
江苏大学西门斜对面的优山美地绿地广场
活动主题
“十年”
活动阵容
崔健、轮迴、瘦人、木玛&Third Party、痛仰、夜叉、脑浊、AK-47、春秋、扭曲机器、冷酷仙境、CMCB、反光镜、沙子、TOOKOO、糖果枪、SUBS、左右。
长江模式
沪上音乐节换汤不换药
在长江音乐节崛起的五年间,上海的音乐节市场并未中断过。迷笛、草莓、热波、世界音乐周等音乐节品牌纷纷抢占城市绿地和广场,从世纪公园、中山公园、大宁绿地到世博园区,从金山城市沙滩到徐汇滨江,吹拉弹唱,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长江模式

但在热闹的表象之下,音乐节的同质化竞争和观众群体的相对固定化,都使得申城音乐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去年申城几乎每隔两三个月就有一场户外大型音乐节,但细看明星阵容和演出内容,却不难发现是老调重弹,黄耀明、何韵诗、苏打绿、曲婉婷、卢广仲、范晓萱等港台艺人不停赶场,而作为上海本土标誌的顶楼马戏团、王厂长及白相乐队几乎是场场不落,难有新意。
抢明星,比大牌,追热门,沪上音乐节的繁荣实质是把原本在室内演出并不赚钱的拼盘演出,搬到户外越做越大。 “换汤不换药”,每次在音乐节的现场都能听到观众这样的抱怨。
音乐节不该只有音乐
曾与迷笛和草莓都有过合作的长江音乐节,从去年开始着力打造“岛生活音乐派对”的概念,一下子就从扎堆的音乐现场演出中跳了出来。以2009年至2011年为例,赶赴长江鹭岛参加音乐节的乐迷人数就以4万、8万乃至15万人次的数字成倍增长,成为国内单日人数最多的音乐节,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影响力,都远远超过比邻的演出重镇上海。
长江模式

许多上海的年轻人宁愿捨近求远,利用“五一”和“十一”假期,奔赴长江鹭岛,在数百亩青草地上,与数十万伙伴一起分享美食、啤酒、音乐和滨江美景。而除了欣赏舞台上的明星表演之外,观众还能自由地选择美食派对、足球赛、露天电影、创意集市等主题活动。在长江音乐节的定义中,旅游和休闲的意味已经远远过了音乐本身,而这也正是上海本土音乐节长期被忽略的地方。
“长江模式”或成启示
2013年,上海西岸音乐节的主办方已经嗅到了观众心态的变化,把沪上音乐节从传统的绿地公园,搬到了风景更加优美,更适合大众休闲的徐汇滨江,这也是许多市民在世博后第一次踏足这片新打造的景观带。音乐节也巧妙地用“货柜”等元素,把音乐节和上海码头城市文化相融合,充满了人文气息。
“长江模式”在音乐圈内也曾引起过争议,有人提出音乐节就应该回归音乐,不应该让太多的商业和旅游因素介入。对于这个问题,长江音乐节总策划刘斌则认为,在当下的中国,专业乐迷仍然是一个少数群体,从普及推广的意义来说,把现场音乐提供给那些非专业的乐迷是更重要的事情,只有更广阔的市场形成、更多的人走进现场来听音乐,音乐人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其实,这两年一直有演出商把目光投向崇明、长兴两岛,当地政府也愿意搭台唱戏,比如崇明前年就曾举办过森林音乐节,但是规模和影响力都还与品牌音乐节相差甚远,关键还是需要主办方通盘和长远的策划和运作,长江音乐节五年的摸索经验或许能带来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