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是敦煌西线旅游大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距离敦煌市区168公里,位于玉门关西北边,景区分南北两区,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

公园面积346.34平方公里,主要是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蹟。2001年 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了“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2003年8月正式开园揭碑,并对游人开放。200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批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蹟自然保护区等。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是影视广告拍摄的外景场地,曾先后拍摄过《英雄》、《天脉传奇》、《海神》、“七匹狼” 、《女子十二乐坊MTV风光片》等多部影视广告作品。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无数勇敢的探险者前来揭开“魔鬼城”神秘的面纱,探寻大自然的奥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 外文名:Yadan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 开放时间:7:30-18:30
  • 旺季门票价格:50元
  • 淡季门票价格:25元
  • 所属国家:中国
  • 所属城市:甘肃省敦煌市
  • 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每年5至10月
  • 景区级别: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简介

雅丹景区位于地质公园西端,距敦煌市区160千米,面积346.35km。雅丹地貌是气候极端乾旱区的代表性地貌类型,是约十万年以来风、水为主要营力侵蚀第四纪沉积物的结果。主要景观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大型垄岗状、墙状和塔柱状等雅丹体,它们拟人似物,栩栩如生,成为了我国西部名副其实的“魔鬼城”,与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景观相辅相成。
敦煌雅丹敦煌雅丹
雅丹地貌分布广泛连续,雅丹体类型齐全、形态多样,表征不同发育阶段的雅丹体均可见到,使这里成为研究雅丹地貌形成、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成为普及地学知识的天然课堂,成为休闲娱乐、探险寻奇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雅丹地貌的美

雅丹地貌的美主要体现出奇、险、幽、古、魅5大特点。
敦煌雅丹敦煌雅丹
1、“奇”是指雅丹地貌形态奇特,由各种雅丹风蚀垄岗、风蚀墙、风蚀塔、 风蚀柱、风蚀残丘等组合而成,千姿百态,变幻万千,有的如同一座古城,有城墙、街道、大楼、广场、教堂、雕塑,有的则像动物,仪态万千;最着名的是舰队出海,其造型一排排朝一个方向展开,壮观景面犹如排列整齐的舰队驶向大海, 奇妙无比;雅丹孔雀更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它回眸远眺,若有所思,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2、“险”指雅丹地貌“顶平、身陡”的特点,巨大的土墩台多高达数十米, 侧壁陡立,盛行风向的一面又曲折婉转,成可攀登之势,登上土墩的平顶,风声在耳旁呼啸而过,俯视山下地物,鬼狰狞,令人不寒而慄。
3、“幽”是指雅丹地貌经过强风和细沙的不断研磨,各雅丹体显得特别细緻,土丘之间凹地迂迴曲折,深邃而又幽静;园区内遍布黒戈壁,肃然幽静,一个个雅丹体千姿百态如在一片黒色的海洋上游蕩。
4、“古”是指雅丹地貌形成历史久远及其所承载的古老文化,如:古长城遗址、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以及大量古城遗址,使得雅丹地貌更加神秘。
5、“魅”是指雅丹地貌的诡秘,有的像荒废的城堡矗立在地面上,每到夜晚,尖厉的大风发出巨大的声响,令人毛骨悚然,素以“魔鬼城’的外号闻名于世。

景观类型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是气候极端乾旱区地貌类型的典型代表。公园中的景观主要包括四类。
敦煌雅丹敦煌雅丹
雅丹景观 Yardang Landscape
雅丹地貌景观是公园的主体景观,也是重点保护的地质遗蹟。雅丹景观的类型有垄岗状、墙状、塔柱状和残丘状,它们代表了雅丹地貌从壮年期、成熟期到消亡期的不同阶段。垄岗状雅丹近南北向展布,远远望去犹如舰队远航;塔状、柱状雅丹,似奇峰林立,形态各异;还有“孔雀玉立”、“比萨斜塔”、“天外来客”等,更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敦煌雅丹地貌发育规模宏大、类型齐全、观赏程度高,在国内外同类型的地貌景观类型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雅丹地貌也是研究我国乾旱区环境变迁的重要对象,科研价值极高。
沙漠景观 Desert Landscape
茫茫漠海连绵起伏,点点金沙流光溢彩。雅丹地质公园与库姆塔格沙漠毗邻,这里的沙丘类型多样,新月形沙丘、金字塔状沙丘、沙丘链处处可见,世界绝无仅有的羽毛状沙丘更使公园增光添彩。反映局部地形和风力条件的沙波纹更是千姿百态、挥洒自如,堪称风力动力学研究的百科全书。
戈壁景观 Gobi Landscape
戈壁是丝绸古道必经之处,也是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貌景观。广袤的戈壁由黑色的砾石组成,阳光照耀下像黑色的绸缎一样油亮发光。“穷荒绝漠鸟不飞”,极目万里,天地相接。在这里,可以体味生命罕至的神秘与世间唯我独在的孤傲。
湿地景观Wetland Landscape
湿地是公园内中生长植物的低洼沙地带。由于较浅的地下水位和季节性流水的出现,使得植物能够在极端乾旱的条件存活,用绿色点缀着大漠,呵护着自然环境。湿地和植物的存在,吸引着大量的野骆驼、黄羊等动物来这里觅食、栖息。如果你幸运,也许会与它们在公园不期而遇。

  

旅游信息

门票价格

1、旺季成人门票50元(5月1日至10月31日)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2、淡季成人门票25元(11月1日至4月30日)
3、观光车价格:70元;
4、享受门票半票人群:
①1.2米-1.4米儿童、18周岁以下未成年
②60周岁(含60岁)-69岁老人
③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不包括成人教育、电大、夜大。
5、享受免票人群:
①70周岁(含70岁)以上的老人;
②中国现役军人(持军官、士官、学员、武警)
③残疾人(持残疾证、军残证)
④导游(持旅行社派团单)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⑤本地人(持酒泉、敦煌身份证、七里镇内部户口本)

开放时间以及日落髮车时间

3月18日起:售票时间:7:00;日出发车时间:7:30;停票时间:18:30;日落髮车时间:18:00-18:30;
4月25日起:售票时间:6:30;日出发车时间:7:00;停票时间:19:30;日落髮车时间:19:00-19:30;
9月15日起:售票时间:7:00;日出发车时间:7:30;停票时间:18:30;日落髮车时间:18:00-18:30;

地理环境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西部,敦煌市境内,地处新疆、甘肃交界处,距敦煌市区约18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92°59′~ 93°15' ,北纬40°25′~40°34′,面积346.35平方公里 。东南距玉门关约100 km,南距位于哈拉齐湿地的疏勒河古河道20 km,西南为库姆塔格沙漠,与着名的羽毛状沙丘头部相连,西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的三垄沙7 km,三垄沙向西与阿奇克谷
地相连,再向西南与闻名中外的罗布泊相连,园区距罗布泊湖心约120 km,北与北山山洪积倾斜平原相连,于2002年3月,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成立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以雅丹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蹟

地质遗蹟点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蹟类型丰富多样,共77处地质遗蹟点,包括地貌景观、地质构造、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蹟景观4大类;构造形迹、流水地貌景观、风力地貌景观、沙漠地貌景观、湖沼景观、地质灾害遗蹟景观6类;中小型构造、流水侵蚀地貌景观、流水堆积地貌景观、风力侵蚀地貌景观、沙漠景观、沼泽湿地景观、山体崩塌遗蹟景观7个亚类。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蹟名录如下(共77处地质遗蹟点)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蹟点
编号景观名称评价
YD01
节理
地方级
YD02
群龟出海(盆地南缘断裂)
地方级
YD03
大型风成交错层理
地方级
YD04
神龟出海(同沉积构造 )
地方级
YD05
雅丹地貌发育时期观察点
地方级
YD06
交错层理
地方级
YD07
平行层理
地方级
YD08
槽状交错层理
地方级
YD09
楔状交错层理
地方级
YD10
波状层理
地方级
YD11
水平层理
地方级
YD12
泥裂
地方级
YD13
沖刷接触面
省级
YD14
一级侵蚀面边缘控制点
地方级
YD15
红柳湾(沖积平原 )
地方级
YD16
雅丹地貌
世界级
YD17
构造控制点
地方级
YD18
雅丹地貌控制点
省级
YD19
白土滩
地方级
YD20
黑海孤舟(风蚀塔)
省级
YD21
猫头鹰(风蚀塔)
省级
YD22
猿人 (风蚀塔)
省级
YD23
贝多芬头像 (风蚀塔)
省级
YD24
半身像 (风蚀塔)
省级
YD25
石窟 (风蚀墙)
省级
YD26
大佛 (风蚀塔)
省级
YD27
海狮 (风蚀塔)
省级
YD28
双狮把门(风蚀墙)
省级
YD29
蟾蜍望月(风蚀塔)
省级
YD30
恐龙(风蚀塔)
省级
YD31
恐龙头(风蚀柱)
省级
YD32
取经归来(风蚀柱)
省级
YD33
鹰(风蚀塔)
省级
YD34
飞碟(风蚀塔)
省级
YD35
风蚀戈壁
省级
YD36
砾浪
地方级
YD37
舰队归航(风蚀壠 )
省级
YD38
潜艇(风蚀塔 )
省级
YD39
孔雀(风蚀柱 )
省级
YD40
舰队出海(风蚀墙、风蚀塔、风蚀柱 )
国家级
YD41
神龟出海(风蚀墙)
省级
YD42
坐佛(风蚀塔)
省级
YD43
贝壳(风蚀塔)
省级
YD44
企鹅(风蚀柱)
省级
YD45
蒙古包(风蚀塔)
省级
YD46
桃园三结义(风蚀柱)
省级
YD47
天外来客(风蚀柱)
省级
YD48
雅丹地貌发育时期观察点
省级
YD49
亲密无间(凤蚀墙、风蚀柱)
省级
YD50
龙城(雅丹地貌集合体)
省级
YD51
拴马柱(风蚀柱)
省级
YD52
盘龙(风蚀塔)
省级
YD53
莲花座(风蚀塔)
省级
YD54
金狮迎宾(风蚀塔)
省级
YD55
金龟戏蟾(风蚀塔)
省级
YD56
雄鸡报晓(风蚀柱)
省级
YD57
天生桥(风蚀柱)
省级
YD58
比萨斜塔(风蚀柱)
省级
YD59
二龙戏珠(风蚀墙)
省级
YD60
一柱擎天(风蚀柱)
省级
YD61
酒罈(风蚀塔)
省级
YD62
镇西将军(风蚀柱)
省级
YD63
哼哈二将(风蚀柱)
省级
YD64
斜塔(风蚀柱)
省级
YD65
魔鬼印童(风蚀柱)
省级
YD66
北门(风蚀塔)
省级
YD67
西门(风蚀塔)
省级
YD68
火车进站(风蚀垄)
省级
YD69
沙波纹(风蚀垄)
地方级
YD70
生态园(固定沙丘)
省级
YD71
锥状沙丘
省级
YD72
金字塔状沙丘
省级
YD73
羽毛状沙丘
国家级
YD74
新月形沙丘
省级
YD75
新月形沙丘链
省级
YD76
生态园湿地
地方级
YD77
唐老鸭(风蚀残丘)
省级

保护措施

一级保护区主要保护排列整齐、发育成型、集中度高、规模巨大的风蚀垄岗及部分风蚀塔、风蚀墙等。保护区範围内的地质遗蹟禁止游人触摸、攀爬;在该範围内禁止进行与地质遗蹟保护无关的工程项目,禁止机动交通工具进入;可以设定必要的游赏步道、防护栏网,但必须与景观环境相协调,不得对地质遗蹟造成破坏;该保护区内不準建设机动车道、餐饮设施。建立一级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制度,一级保护区的保护责任要落实到人。
公园标识雕柱的原始参照物公园标识雕柱的原始参照物
二级保护区分布于一级保护区外围,主要保护不同发育阶段的雅丹类型,包括风蚀垄、风蚀墙、风蚀塔、风蚀柱等。保护区内风沙大、日照强,雅丹体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保护区内可以建设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基础设施,但必须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严格审批,避免破坏性建设。对进入本区的机动交通工具应严格管制,对雅丹体不稳定的地方设定提示牌,确保保护区内游人安全。
三级保护区主要保护形态多样的风蚀塔、风蚀柱、风蚀残丘等地质遗蹟。保护区内不得开展与保护功能不符的工程建设,不得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严禁开山、开矿、开荒等破坏地貌景观植被的活动,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开发区。採取的主要保护措施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加强地质公园资源的有效管理。

风蚀地貌

除雅丹地貌外,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还有其他类型多样、造型奇特风蚀地貌。园区南部较为多见的风蚀谷与风蚀残丘,其形成是由于暴雨把地表侵蚀成很多沟谷,然后,风再沿着这些沟谷吹蚀,这样暴雨与风多次反覆侵蚀,谷地逐渐扩大加深,发展成峡谷,称为风蚀谷。另外,部分风蚀残丘由于其砂泥层中垂直节理特别发育,又经过多次暴雨的反覆切割与风蚀作用,鬆软的沙土石被捲走,原来块状的岩石被切割成一条条的石柱,成为风蚀柱。这些风蚀柱让强风又刀刻斧凿般地雕成一个个似物似人、似禽似兽的造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风蚀柱受风特别的磨蚀作用,靠近地表的地方,气流中携沙量多,磨蚀作用强,使其下部凹进同部突出,再进一步发展成蘑菇状,成为风蚀蘑菇。进一步发展,风蚀蘑菇就变得很不稳定,当大风吹来时,使之摇动,成为摇摆石。风蚀柱的根部也常常由于风的吹蚀作用而形成的凹坑,成为风蚀洼地。散布在地表的卵石或砾石,在风沙和相互间的作用下,可以被磨蚀成多个磨光面,而且边棱清晰鲜明,造型奇特,这种石块称分风棱石。风棱石的形成非常奇妙,嵌在泥质物中的卵石由于泥质物被蚀去而裸露,其上部先受磨蚀,形成光滑面,后来卵石滚动,另一部分又受磨蚀,形成另一光滑面,类似作用多次进行。另外,风棱石也可以是由于风向变化,卵石从多个方向受到磨蚀的结果。
风蚀谷风蚀谷
在保护区内各种各样的风棱石随处可见,很有观赏价值。呈北东向展布于保护区的西南部的纵向沙垄地貌。它的形成是由于在和缓起伏的沙地上,地面无障碍,向阳的缓坡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强烈加热,形成上升气流,背阴的气流来补充,在单向风的作用下,就形成以单向风为轴的螺旋流,向前推进,风从低洼处将砂粒吹向高处堆积,成为纵向沙垄。另外,由中更新世湖泊相沉积物中发育的各种沉积构造如平行层理、交错层理、波痕、泥裂等地貌,作为很好的沉积学研究资料在园内散点分布。
名称由来
“雅丹”这个词,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乡土货’,在维吾尔语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实际上就是对雅丹地貌很形象的描述。19世纪末至此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赴罗布泊地区考察,在撰文中採用了这个辞彙。于是,“雅丹”一词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即隆起的土堆,专指乾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泛舟罗布泊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泛舟罗布泊

地貌成因

雅丹地貌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也就是必须有湖泊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就是沙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在长期风的磨蚀作用下,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鬆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在世界上许多的乾旱地区都可以找到,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荒漠。据记载,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罗布泊周围。
敦煌魔鬼城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为沙漠平原区,光照充足,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四季多风,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在地质上位于新生代(距今约6500万年以来)敦煌——疏勒河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雅丹地貌的岩石形成于距今约70万年的中更新世,为一套河湖相的砂泥质沉积物。颜色呈灰色、灰绿色和土黄色。古老的盆地中心层理水平,边缘的层理交错,局部还保存着很多虫迹化石,显示着古代河流和湖泊的特徵。由于岩层产状水平,垂直节理髮育,较鬆软岩层在大自然疾风暴雨的漫长风化中,导致了各种雅丹风蚀地貌的形成。
雅丹地貌的形成和发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更新世,敦煌盆地以寒湿性气候为主,盆地边缘地带多为沖洪积层和沖积相砂砾石层沉积。中更新世,气候演变为温润多雨,水量剧增,形成东起安西、西至罗布泊以西的浩瀚的淡水湖,沉积了一套灰褐色、灰绿色、土黄色泥砂和黏性土层的典型淡水湖相沉积。晚更新世,盆地缓慢抬升,气候日趋乾旱。中更新世,湖泊相地层经抬升出露于地表后,在暂时性水流的作用下,沿着岩石的断层和柱状节理方向,岩石被切割沖刷成垄岗状地形。由于风长期的猛烈吹蚀,鬆软的沙土石被捲走,地表被侵蚀成颇具规则的沟谷,而坚硬的土石层则成为高矮不等的土岗,强风又刀刻斧凿般地把土岗雕成一个个似人非人、似禽非禽的造型,“石人”、“石佛”、“石蘑菇”、“孔雀”、“宝塔”、“蒙古包”等,千姿百态,维妙维肖,无奇不有。夜幕降临之后,强劲地风发出恐怖的啸叫,犹如千万只野兽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魔鬼城”也因此而得名。

神话传说

传说这里原来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城堡里的男人英俊健壮,城堡里的女人美丽而善良,城堡里的人们勤于劳作,过着丰衣足食的无忧生活。然而,伴随着财富的聚积,邪恶逐渐占据了人们的心灵。他们开始变得沉湎于玩乐与酒色,为了争夺财富,城里到处充斥着尔虞我诈与流血打斗,每个人的面孔都变得狰狞恐怖。天神为了唤起人们的良知,化作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来到城堡。天神告诉人们,是邪恶使他从一个富人变成乞丐,然而乞丐的话并没有奏效,反而遭到了城堡里的人们的辱骂和嘲讽。天神一怒之下把这里变成了废墟,城堡里所有的人都被压在废墟之下。每到夜晚,亡魂便在城堡内哀鸣,希望天神能听到他们忏悔的声音。

发掘保护

敦煌雅丹地貌民间发现较早,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真正走入当地一些文化人的视野并被认识到其保护开发价值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1998年,雅丹的开发提上敦煌市政府有关方面的议事日程。自此,敦煌雅丹地貌景区的发掘开发进入了艰苦的发展过程。
2001年,敦煌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专门机构——敦煌市雅丹地貌风景区管理处,配备人员对景区进行全面保护与开发。由于地处罗布泊无人区,远离市区,无路、无电、无水、无通迅联络,条件十分艰苦。在此情况下,雅丹地貌风景区管理处首先确定了保护区範围和游览观赏区,请地质专家普查地貌,请旅游专家制定总体规划,市政府公布了保护管理条例。2001年12月经多方专家评审,敦煌雅丹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列入全国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行列后,敦煌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市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资金修通了市区至雅丹景区的公路。景区内北线三级旅游观光道路21.8公里,环形观光道路19.33公里,停车场10000平方米,建成了景区标誌性大门和地学博物馆,以及集接待、演示、展览、办公、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接待大厅等。利用风光资源建成了风能发电100千瓦,光伏发电100千瓦的发电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开通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讯设施,购置了观光车辆等。面貌一新的雅丹地质公园,2002年2月28日在北京正式被授匾,2003年8月29日正式开园揭碑,向大众展露出神奇瑰丽的真容。
近几年来,敦煌市国土资源局、敦煌市雅丹地貌风景区管理处加大雅丹的开发保护力度,与地质部门、沙漠科研院所开展了系列地质遗蹟挖掘和保护研究,雅丹地区气象、流动沙丘监测等科研项目,施工了环形道路固沙和设立外围防爬围栏等一系列保护工程。
通过十年的开发保护髮展,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初具规模,成为大漠深处颇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地质公园。2001年 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了“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2003年8月正式开园揭碑,并对游人开放。200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2005年3月,被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确定为西北风情自驾车旅游基地。2011年8月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2012年10月被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

文化价值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敦煌市西北约165 公里的大漠深处,分布着一片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天下奇观--敦煌雅丹地貌地质遗蹟自然景观。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玉门关西北边,园区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分南、北两区,主要是风蚀作用而形成的第四纪地质遗蹟和自然地理大漠景观。
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由湖底沉积、地壳变化、雨水沖刷、劲风侵蚀而成,形成颇具规则的沟谷、高矮不等的土岗和如刀刻斧凿过的雕塑——“街道”、“城堡”、“战舰”、“金字塔”等造型千姿百态、维妙维肖。敦煌雅丹地貌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地质形态发育最成熟、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 属世界罕见,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和旅游观光价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