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顺站
抚顺乘降所,原名永安桥站,始建于1905年,站址在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西一路,原为一等站,现为乘降所。1923年11月在永安台上建成的新火车站被称为抚顺站;2008年,抚顺站在原址东侧新建站房,老站将被作为文物保护,在其附近建造南站广场。2011年9月30日,新抚顺乘降所正式投入使用。新抚顺乘降所是一座高架式铁路乘降所。一楼为售票处、候车室、检票口经电梯至二楼为站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抚顺站
- 外文名:Fushun Railway Station
- 车站代码:55376
- 投用日期:2011年9月30日
- 车站等级:一等站
- 所属地区:辽宁省抚顺市
- 区域管理:中国铁路瀋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 站台规模:2台2线
- 主要线路:瀋抚城际铁路
- 车站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西一路1-1号
历史沿革
抚顺火车站是抚顺市的交通枢扭,改建前的主楼始建于1923年。

1905年,日军工程人员在改进野战铁路的同时在抚顺市永安台脚下建成抚顺站,当时主要承担货运任务。1923年11月,在永安台上建成的新火车站被称为抚顺站。2011年前的抚顺站是当时的那座“抚顺站”在日伪时期易地重建的。

这枚老明信片上的抚顺站照片,是70多年前拍摄的,发行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日伪统治时期。是一张较早拍摄的“抚顺站肖像”(尚未发现有早于它的)。从照片上看,车站主楼与改建前的抚顺站相比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是位于西侧的大烟囱被拆除了;楼顶的旗桿上挂着日本的“膏药旗”,见证着日寇侵略和占领史实;广场上人车稀少,显得空旷。照片的左下角印有英、日双文说明,大意为“满洲宝库——壮观的抚顺转乘站”。



而抚顺最早的火车站是千金寨地区的抚顺站;1926年搬迁到大官屯站;而在1923---1926年千金寨的抚顺站,与永安台的抚顺站同时存在。

这是另一幅抚顺站的照片,拍摄的角度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广场上这是抚顺站近照,真的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了。人、车多了,显得繁华热闹。很明显这幅照片是晚于前照的,并相隔的时间也要有一段,连楼顶旗桿上的日本旗都不见了,说明是抗战胜利后拍照的。能将这相隔很长时间的同一地点、同一角度的老照片一併摆放到一起,来让我们对过去的岁月进行遐想,显然不容易,也是一种缘分。
据不完全统计,自1948年抚顺解放后,抚顺站每年传送旅客约85万人次,每年将131331吨的货物发向全国各地。抚顺站,见证了一个曾被侵略者疯狂掠夺的城市的伤痛,见证了抚顺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建设所做的贡献。
建筑规模
作为抚顺市对外交通的主要依託和重要途径,多年来,抚顺站为抚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抚顺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员车辆的增多中,现有国铁线路布局由于穿越抚顺市中心繁华地带,已经影响了抚顺的交通状况,也影响到抚顺市区道路网的布局调整,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制约了城市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况且建于日伪时期的抚顺站,候车室面积仅为300平方米,站舍面积狭小,也已经无法满足旅客乘车需要。
新抚顺乘降所

为改变抚顺站前地区整体环境,抚顺市政府提出了调整抚顺市区国铁线路布局的意见,得到了瀋阳铁路局的积极支持。参加论证会的专家们认为:国铁线路调整事关抚顺今后的发展,是影响子孙后代的大事;铁路线路和布局的调整,应符合抚顺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老城区向新城区功能的转变;改造不应引起瀋阳铁路枢纽线路标準和功能的降低;在方案的评审中要追求方案的合理性。
据了解,站前地区将规划建设为抚顺的中心商业区。
新抚顺乘降所共分两层,建成后,旅客将可在南北任意进入车站一层购票,在一层南北购票大厅分别有一部电梯和步行梯通向二楼,在梯口有检票人员查票,旅客凭票乘梯至二楼候车。二楼设有跨轨通道,也就是说当列车停靠在北侧站台时,在南门进入的旅客需要通过通道至北站台乘车。车站还设有卫生间、查询台、残疾人专用道等人性化设施。这种高空站台上空被钢架结构的轻钢彩砖盖住,可以遮风挡雨;中间有2.5米宽、217米长做成露天式,使乘客充分享受到户外的清新空气。

抚顺乘降所特大高架桥上隔音装置也同期全部完工。据介绍,安装在高架桥南侧的隔音装置,总长约1公里左右,高度为2.7米,採用隔音新材料,上下双层吸音钢板与中部钢化玻璃构成了一面墙,对于运行在钢轨上的列车所产生的摩擦声,隔音板起到阻隔作用,使居住在特大高架桥附近楼房的居民,减少噪声侵扰。
由于新抚顺站为乘降所等级,瀋阳铁路局在公告中称本站为“抚顺乘降所”。
站台线路
站台 | 路线 | 方向 |
北侧站台 | 瀋抚城际铁路 | 抚顺北站(高尔山乘降所) |
南侧站台 | 瀋阳站(大官屯站) |
运营情况
客运:不办理旅客乘降,不办理行李,包裹託运。
货运:不办理货运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