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工程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
湖北工程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是经湖北省民政厅批准,2010年10月12日正式注册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宗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奖励、资助湖北省内的贫困、优秀师生,推动湖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湖北工程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
- 注册成立时间:2010年10月12日
- 理事长:赵文正
- 副理事长:丁远坤 来秀明 程 俊
建设宗旨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奖励、资助湖北省内的贫困、优秀师生,推动湖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
业务範围
(一)资助学校优秀学生、贫困学生;
(二)奖励学校优秀教师;
(三)资助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项目;
(四)管理与运作基金;
(五)加强本基金会与国内外热心关注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的联繫与合作;
(六)开展教育、培训和谘询以及和捐赠者、受益者联谊等活动。
理事成员
(第一届理事会,2011年5月成立)
理事长:
刘建凡湖北大学党委书记
副理事长:
顾豪爽湖北大学副校长
刘国新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邓长青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世敏湖北大学副校长
理事(按姓氏笔划排序):
杨鲜兰湖北大学副校长
蒋 涛湖北大学副校长
王相森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哲清深圳巨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鹏洲宁波领航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柳剑平湖北大学商学院院长
胡 军湖北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
翟细春湖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谢玉平 湖北大学财务处处长
柯志坚 湖北大学学校办公室主任
邵士权 湖北大学教务处处长
肖 德 湖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监事:
冯 浩 湖北大学商学院教授
秘书长:
胡 军 湖北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
副秘书长:
金 梅 湖北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高桂林 湖北大学发展规划与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许 媛 湖北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科员
基金会秘书处综合部:
许 媛
基金会秘书处财务部:
冒 萍
组织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中文名称为:湖北工程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英文名称为: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缩写为HBEUEDF。
第二条 本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
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奖励、资助湖北省内的贫困、优秀师生,推动湖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200万元,来源于湖北工程学院无偿捐赠。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湖北省民政厅,业务主管单位是湖北省教育厅。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邮编432000。
第二章 业务範围
第七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範围:
(一)资助学校优秀学生、贫困学生;
(二)奖励学校优秀教师;
(三)资助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项目;
(四)管理与运作基金;
(五)加强本基金会与国内外热心关注支持发展教育事业的各界联繫与合作;
(六)开展教育、培训和谘询以及和捐赠者、受益者联谊等活动。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 本基金会由9名理事组成理事会。
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九条 理事的资格:
(一)热心教育事业;
(二)愿为基金会捐赠财产或能为学校创造财源;
(三)身体健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能尽职尽责,保障捐赠财产的使用符合捐赠者意愿和基金会的公益目的,保障基金会的财产安全及保值增值;
(五)拥护本基金会宗旨的人士。
第十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十一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理事享有的权利:
(1)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本会的活动参与权;
(3)本会内部事物的管理权;
(4)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5)可以书面的形式向理事会提出不再担任理事。
(二)理事履行的义务:
(1)履行章程的义务;
(2)执行决议的义务;
(3)承办委託事务的义务;
(4)维护本会声誉的义务;
(5)符合本基金会章程的其他义务。
第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画,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画;
(四)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九)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併或终止;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基金会的分立、合併。
第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製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噹噹场製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第十六条 本基金会设监事1名。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第十七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十八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式。
第十九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条 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第二十一条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第二十三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档案;
(四)理事长因故不能主持理事会,可以委託副理事长主持。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① 主持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② 组织实施基金会年度公益活动计画;
③ 拟订资金的捐赠、管理和使用计画;
④ 拟订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⑤ 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⑥ 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⑦ 提议聘任或解聘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⑧ 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聘用;
⑨ 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为非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社会捐赠;
(二)学校和政府资助;
(三)核准的业务範围内开展活动的收入;
(四)银行利息,证券收益;
(五)其它合法收入。
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範围。
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範围使用财产;捐赠协定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定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学校的公益活动和资助学校建设发展的项目,其包括:
(一)奖励资助学校优秀学生、贫困学生,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经费等。
(二)奖励学校优秀教师,促进教师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资助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项目
(四)用于管理与运作基金,使基金在安全合法的前提下保值增值最大化。
(五)用于对外交流与合作
1、开展基金会与国内外热心关注支持发展教育事业的各界联繫与合作。
2、资助校友会建设,加强校友总会与各分会的沟通与联繫,出版《校友通讯》等。
3、开展教育、培训和谘询以及和捐赠者、受益者联谊等活动。
(六)开展基金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的重大捐赠、投资活动是指:
(一)一次性捐赠额折合人民币在10万元以上的捐赠活动;
(二)一次性投资人民币在10万元以上的投资活动;
(三)一次性资助额人民币在10万元以上的资助项目;
(四)理事会认为对本基金会影响重大的其他投资活动。
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式。
第三十七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覆。
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定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定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定。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定,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定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定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定。
第三十九条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準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本年度业务计画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包括当年度捐赠者名册及有关资料)。
第四十二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基金会发生分立、合併的。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用于公益目的。
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章程经2010年 12 月 23 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