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公版2013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中公版2013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中公版·2013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中公版2013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中公版·2013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一般指本词条

《中公版2013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是2013年4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李永新。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公版2013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 作者:李永新
  • ISBN:9787511517432
  • 页数:140
  • 定价:30.00元
  •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4
  • 副标题: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公共基础知识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3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公共基础知识》共涵盖十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在反覆研究真题的情况下,编辑了这十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每套预测试卷的解析都是中公的教育专家字斟句酌、反覆删改的结晶。
诸位专家对河南省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乃至各地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素有研究,颇有心得,潜心总结了河南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出题规律以及答题套路,作答题目胸有成竹的同时仍精益求精,立足题目、挖掘题意,给考生以启发和借鉴,其中所呈现出的答题规律、思路尤其值得考生揣摩、效法。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3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公共基础知识》编辑推荐:我们在深入研究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真题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南省公务员考试各个部分的命题特点,并结合其他各省市公务员考试的整体发展变化情况,分析未来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的命题趋势上编辑了本套试卷,帮助大家从整体上认识公务员考试,在最大程度上掌握考点,提升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準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準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录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1)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90)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10)
参考答案及解析(二)(96)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18)
参考答案及解析(三)(101)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27)
参考答案及解析(四)(106)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36)
参考答案及解析(五)(111)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45)
参考答案及解析(六)(116)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54)
参考答案及解析(七)(121)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63)
参考答案及解析(八)(126)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72)
参考答案及解析(九)(131)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81)
参考答案及解析(十)(136)

文摘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都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相应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25分)
1.201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12月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 )。
A.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B.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C.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D.农民增收不足
2.近几年,我国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节能省地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下列不属于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自备购物袋,使用超薄塑胶购物袋
B.倡导绿色、环保、简约、实用的装修理念,抵制奢华、过度装修住宅
C.杜绝随意丢弃垃圾,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D.鼓励网上购物、视频会议、无纸化办公,珍爱野生动植物
3.大学生说,幸福=理想实现+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幸福公式是什幺?见仁见智。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量变引起质变
C.量的积累可以促成质的飞跃
D.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4.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从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是( )。
A.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发展经济文化 D.团结—批评—团结
5.1949年4月,在中国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写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抓住机遇促成质的飞跃 B.量变引起质变
C.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 D.对未来要有信心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牴触的行政法规( )。
A.有权改变或撤销 B.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C.有权改变,无权撤销 D.无权撤销,无权改变
7.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契约法》规定的是( )。
A.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契约
B.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契约
C.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
D.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契约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8.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9.以下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
A.甲是故意,乙是过失
B.甲、乙都是过失
C.甲无意中帮助乙完成了犯罪
D.甲、乙共同故意
10.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 )。
A.按照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
B.按照其直接组织、领导的犯罪处罚
C.按照其亲自参与的犯罪处罚
D.应加重处罚
11.刑法理论通常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与( )。
A.简单客体 B.直接客体
C.複杂客体 D.次要客体
12.下列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
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冻结存款、汇款 D.行政拘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