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省考
辽宁省省考的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由辽宁人事考试网统一发布考试公告,四月份进行笔试考试,考试的时间也是由辽宁人事考试网统一发出考试公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辽宁省省考
评分标準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估分标準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40道题,0.8分/题,合计32分。
二、数量关係:20题(15分),其中:
1.数字推理,5题,0.6分,计3分;
2.数量运算,15题,0.8分,计12分;
三、逻辑推理(24分)
1.图形推理:5题,0.6分/题,计3分。
2.类比推理:10题,0.5分/题,计5分。
3.定义判断:10题,0.8分/题,计8分,
4.逻辑判断:10题,0.8分/题,计8分。
四、常识判断:25题,0.6分/题,计15分。
五、资料分析:20题,0.7分/题,计14分。
近几年来考试题型的改变
第一,对行测的每一部分除了有内容的详细解释(尤其是常识判断部分)之外,还对常见题型有所列举,如:
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係——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通过以上公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今年的在大的考试题型上不会发生变化,这对考生而言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複习压力。
第二,在题型的具体介绍过程中不断渗透出对分析能力的重视及要求。所以考生在複习时,一定不要就题论题,而是更多进行分析和推算,这也是行测越来越倾向能力考核、思维考核的要求。如:
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係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準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大纲跟去年相比,增加了“推出”这一概念,所以可以今年在命题时会更加减少计算量,而着重考察考生对数字的巨观把握能力。
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係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类比推理中增加了“分析”能力的考核,也就是说今年的题会更加侧重一个推理和分析的过程,也就是说类比推理的难度会增加。
资料分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同数量关係一样,跟去年相比资料分析中把“推算”放在了重点,所以考生在複习中,一定要侧重这方面的训练。减少计算的比重。
第三、常识判断部分变化比较大。去年的常识判断的大纲很简单:“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今年大纲强调“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也就是说今年的常识会儘量的削弱知识性考核,而重点考核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所以考生在複习时,没必要死记硬背很多知识点,而是应该运用一个合理的思维和判断力去应对常识考题,减少知识性考核,侧重能力考核,这是今年行测大纲中,进步最大的一点。
第四,具体题型中类比推理考的可能性大,数字推理考的可能性较小。虽然行测5大模组基本不变,但去年的考题中,我们取消了数字推理和类比推理两大类型题,而今年的大纲中,数量关係虽然也有数字推理的题型,但在大纲内容上,强调“主要涉及数据关係的分析”,没有说“数字”,所以基本可以肯定,今年数字推理考的可能性较小。而今年大纲中,对类比推理的要求增加了一个“分析能力”,所以可以看出此部分还是比较重要,今年考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刚刚开始複习的考生来说,大家也不需要过于着急,行测作为一个能力测验,并不是複习时间越长越好,只要大家方法得当,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足够,建议大家採用三个阶段的複习策略:
公务员省考三阶段複习法
第一阶段:总结考点阶段。考生需要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儘量多的总结真题,包括辽宁省的、国家的、全国其他省份的。通过真题总结,熟知各个模组的考过的知识点,所用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每个模组的重点、难点等。
第二阶段:通过练习题熟练考点。考试毕竟是120钟的事情,要求考生必须熟练和快速作答,所以考生必须通过大量的真题和练习题对总结的考点进行熟练、融会贯通,达到考试实际要求。这个阶段需要10天左右。
第三阶段:高质量模考阶段。考前一周左右,考生要进行至少三次高质量的模考。以往考生走出考场,很多人都特别后悔,感觉没有发挥好,很多东西提前没有预想到,而模考就是提前体验考试氛围,做到提前预知,相当于多增加了一次考试机会。
报考政策规定
关于报考条件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
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中所规定的报考条件和《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公务员。
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
此次招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
(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
(4)现役军人;
(5)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6)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
(7)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此外,报考人员不得报考与招录机关公务员有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所列情形的职位。
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係、直系血亲关係、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係以及近姻亲关係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係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公务员录用考试是职位竞争考试,报考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的选拔,最终将被录用到所报考的职位上去任职。如果报考人员与招录机关公务员有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所列情形,一旦报考该职位且被录用,则立即形成迴避关係。
3、2012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是否可以报考?
2012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如委培或定向单位同意其报考,应当由委培或定向单位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并经所在院校同意后方可报考。
4、留学回国人员报考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除需提供《招考公告》和《招考简章》中规定的材料外,还要出具教育部门的学历认证、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有关证明材料。
学历认证材料和使领馆开具的有关证明材料等,应在面试时与其他材料一併交招录机关审核。
5、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的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路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可以报考。
6、2010年、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可否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係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7、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是否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
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社会在职人员应以其已经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
8、什幺是“基层工作经历”?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9、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以何种身份报考?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10、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画”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定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
到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契约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11、基层工作经历截止时间如何界定?
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报名第一日,即开始报名的当日,例如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2012年10月18日开始报名,则截至时间为2012年10月18日 。
12、报考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的人员,符合报考年龄规定。2012年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职)招考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即1970年10月15日 以后出生)。
13、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画”、“三支一扶”计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画”等项目的人员如何认定?
参加上述四个项目的人员报考,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项目的,要提供由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证明;参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画”项目的,要提供省级教育部门统一製作,教育部监製的“特岗教师”证书和服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画”鉴定表原件和複印件;参加“三支一扶”计画项目的,要提供各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此证书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製)原件和複印件;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画”项目的,要提供由共青团中央统一製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画鉴定表原件和複印件。
以上材料在面试时与其他材料一併交招录机关审核。
14、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画”、“三支一扶”计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画”等项目的人员可否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画”、“三支一扶”计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画”等项目的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当年,可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报考时间、方式和基本步骤
1、什幺时间内可以报考?
公告发布具体报名时间。
2、报考人员以什幺方式报名?
2012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考公务员报名工作主要在网上进行,不设现场报名。考生可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下简称“考录专题网站” )进行网上报名。也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或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上的相关连结登录考录专题网站。年龄在35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的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通过网路进行报考。报名确认和列印准考证等相关事宜按各地考试机构的要求办理。
3、报考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
报考基本步骤一般包括:
第一,认真阅读《招考公告》、《招考简章》,了解基本的政策和要求,特别是报考条件,选择与自己条件相符的招录机关和职位。
《招考公告》、《招考简章》可通过以下网站查询:
第二,“考生注册”。报考人员报考前,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考生注册”。注册前,报考人员必须阅读“致广大考生的一封信”并同意《报考公务员诚信承诺书》,否则不予注册。
第三,报考人员填写报名信息并提交上报。报考人员要慎重填报相关信息,遇有问题及时谘询,如资格审查不通过,则不得再次报考同一职位。
第四,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提交报名信息后,报考人员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审查。
第五,查询报名序号。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
第六,报名确认。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需要规定时间内登录所选考试地考试机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报名确认主要包括:考生承诺遵守考试纪律、上传照片、缴纳考试费用。
未进行报名确认的报考人员,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资格。
第七,列印准考证。科信教育第一时间公布,考生可在报名后登录所选考试地考试机构网站查询自行下载并列印准考证。
第八,参加公共科目笔试。报考人员携带准考证、身份证到指定考点参加考试。身份证必须与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一致。未带身份证的报考人员不能参加考试。
第九,查询成绩。2012年1月上旬,报考人员可以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和是否进入面试範围。
第十,按规定参加面试、体检和考察等。未按规定的时间参加面试、体检的报考人员,将视为放弃相应的资格。
关于报考职位
1、报考人员可以报考几个职位?
报考人员只能报考一个职位。
2、报考人员是否可以更改报考职位?
招录机关在对报考人员报考信息进行资格审查之前,报考人员可以更改报考职位。
没有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在报名结束以前,可以改报其他职位,但系统自动禁止该报考人员再次报考曾被拒绝的职位。
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系统自动禁止该报考人员改报其他职位。
关于考试考务费用
1、考试考务费用是多少?
考试考务费用以当地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标準为依据。具体费用标準可以向承担此次考务工作的当地考试机构谘询。
2、哪些人员可以减免考务费用?
农村特困大学生和城市低保人员,可按政策申请减免考务费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家庭的报考人员凭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和低保证(複印件)、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凭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扶贫办(部门)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複印件),经各省(区、市)负责考务工作的部门审核确认后,办理减免考务费用的手续。
关于资格审查
1、资格审查工作由谁负责?
资格审查工作由招录机关负责。
2、对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有疑问的,如何谘询?
对《招考简章》中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和其他内容有疑问的,请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繫,招录机关的谘询电话可通过考录专题网站查询。
关于填写表
1、填写《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需要注意什幺?
填写《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必须真实、全面、準确。主要信息填报不实的,按弄虚作假处理;信息填报不全导致未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负。所有报考人员均需填写《报名登记表》,《报名推荐表》仅限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填写,其他报考人员不需要填写《报名推荐表》。
2、《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何时使用?
进入面试或专业科目考试的人员,在参加面试或专业科目考试前提交《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面试或专业科目考试将于2012年2月底前进行,请应届高校毕业生提前做好準备。
3、社会在职人员是否需要填写当年在校的学习成绩?
社会在职人员当年在校学习成绩一般情况下不用填写。个别招录机关有要求的,从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