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教师综合考试国小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国家教师综合考试国小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2015年7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国家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编写。
基本介绍
- 书名:2015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国小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命题点及试题深度分析
- 作者:国家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 ISBN:978-7-111-50679-9
- 定价:39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结合不同学段的教学特点,构架起庞大知识体系,是一本专门针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小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专用複习教材。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是抓住考试要点,设计精巧实用,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使考生对所有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做到烂熟于心。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 6
第一节 我国国小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与发展现状 6
命题点一国小教育定义 6
命题点二国小教育的任务 6
命题点三国小教育发展历史 6
命题点四当代的国小教育 14
命题点五国小教育的特点 17
第二节 国小组织与运行 19
命题点一 学校组织的特点 19
命题点二学校组织的结构模式 20
命题点三、学校主要职能部门 21
命题点四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22
命题点五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22
命题点六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22
命题点七学校的内部机制 23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 24
命题点一教师的含义 24
命题点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25
命题点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26
命题点四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27
命题点五 教师的专业发展 30
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法 38
命题点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38
命题点二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38
命题点三中国小教育研究的方式 40
命题点四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44
第五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48
命题点一教育的词源 48
命题点二教育的定义 48
命题点三、教育的起源 49
命题点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50
命题点五教育的属性 60
命题点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61
命题点七教育目的 71
命题点八教育制度 77
第六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84
命题点一心理学概述 84
命题点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85
命题点三注意 87
命题点四感觉 87
命题点五知觉 89
命题点六记忆 91
命题点七思维 95
命题点八表象与想像 98
命题点九情绪 99
命题点十情感 100
命题点十一意志 101
命题点十二个性心理 104
命题点十三人格 108
命题点十四印象 113
第七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15
命题点一课程的定义 115
命题点三课程的分类 117
命题点四课程理论流派 119
命题点五课程内容 119
命题点六课程资源 120
命题点七课程开发 121
命题点八课程评价 122
命题点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23
命题点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24
命题点十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状况 124
第二章 学生指导 132
第一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132
命题点一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 132
命题点二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 132
命题点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33
命题点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137
第二节 国小儿童的学习 138
命题点一学习的内涵 138
命题点三学习理论 139
命题点四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46
命题点五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47
第三节 国小德育 149
命题点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149
命题点二德育的任务 149
命题点三德育过程的矛盾 150
命题点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50
命题点五德育原则 152
命题点六德育的途径 154
命题点七中国小常用的德育方法 155
第四节 小学生美育 157
命题点一美育的内涵 157
命题点二美育的功能 158
命题点三美育实施的途径 158
命题点四美育的实施方法 158
第五节 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158
命题点一国小儿童的安全防範常识 158
命题点二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 162
命题点三小学生心理辅导 163
第三章 班级管理 170
【考纲要求】 170
第一节 班级管理 171
命题点一 班级 171
命题点二班集体 171
命题点三班级管理概述 172
命题点四班级常规管理 173
命题点五班级非常规管理 174
命题点六班级管理的方法 175
第二节 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 176
命题点一班主任概述 176
命题点二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 177
命题点三、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178
第三节 班级活动与班队活动 180
命题点一班级活动的含义 180
命题点二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 181
命题点三班队活动的含义 182
命题点四班队活动的类型 182
第四节 课外活动 183
命题点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183
命题点二课外活动的作用 183
命题点三课外活动的内容 183
命题点四课外活动的特点 185
命题点五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85
命题点六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86
第四章 学科知识 190
第一节 国小语文 190
命题点一国小语文课程的发展 190
命题点二国小语文课程标準 191
命题点三国小语文基础知识 193
第二节 国小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194
命题点一国小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与目标 194
命题点二国小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发与实施 195
命题点三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95
命题点四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96
附录:国小语文课程标準(2011)节选 197
第三节 国小数学 201
命题点一国小数学综述 201
命题点二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02
命题点三课程设计思路 203
命题点四实施的建议 203
附录:国小数学课程标準(2011)(节选) 204
第四节 国小数学综合学习案例 212
第五章 教学设计 219
【考纲要求】 219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219
命题点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 219
命题点二教学设计的原则 219
命题点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220
命题点四教学设计的内容 221
命题点五教学设计的步骤 224
第二节 教案设计与编写 224
命题点一教案的一般内容 224
命题点二教案设计的类型 225
命题点三教案的基本形式 226
命题点四教学目标设计 227
命题点五教学重难点设计 228
命题点六教学过程设计 229
第三节 国小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231
命题点一综合课程概述 231
命题点二综合实践活动 231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国小教学整合 232
命题点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 232
命题点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 232
命题点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式 232
第六章 教学实施 234
第一节 教学概述 234
命题点一教学的定义 234
命题点二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235
命题点三教学的任务 235
第二节 教学过程 236
命题点一教学过程的特点和阶段 236
命题点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37
第三节 教学原则 238
命题点一教学原则概述 238
命题点二主要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238
第三节 教学方法与手段 240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243
命题点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43
命题点二教学的其他组织形式 243
第五节 课堂教学的实施 244
命题点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44
命题点二教学情境的创设 245
第六节 学习动机 246
命题点一学习动机的概述 246
命题点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247
命题点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係 248
命题点四学习动机的理论 249
命题点五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49
第七节 学习方式 250
命题点一知识的学习 250
命题点二技能的学习 251
命题点三学习策略 252
第七章 教学评价 253
第一节 国小教学评价 254
命题点一教学评价概述 254
命题点二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 255
命题点三国小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255
命题点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256
命题点四课堂教学评价表 257
第二节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260
命题点一学习评价的功能 260
命题点二进行学习评价的原则 260
命题点三学习评价的类型 261
第三节 教学反思 262
命题点一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62
命题点二教学反思的类型与方法 262
命题点三教学反思的过程与内容 263
命题点四如何写教学反思 265
第一节 我国国小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与发展现状 6
命题点一国小教育定义 6
命题点二国小教育的任务 6
命题点三国小教育发展历史 6
命题点四当代的国小教育 14
命题点五国小教育的特点 17
第二节 国小组织与运行 19
命题点一 学校组织的特点 19
命题点二学校组织的结构模式 20
命题点三、学校主要职能部门 21
命题点四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22
命题点五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22
命题点六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22
命题点七学校的内部机制 23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 24
命题点一教师的含义 24
命题点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25
命题点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26
命题点四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27
命题点五 教师的专业发展 30
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法 38
命题点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38
命题点二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38
命题点三中国小教育研究的方式 40
命题点四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44
第五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48
命题点一教育的词源 48
命题点二教育的定义 48
命题点三、教育的起源 49
命题点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50
命题点五教育的属性 60
命题点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61
命题点七教育目的 71
命题点八教育制度 77
第六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84
命题点一心理学概述 84
命题点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85
命题点三注意 87
命题点四感觉 87
命题点五知觉 89
命题点六记忆 91
命题点七思维 95
命题点八表象与想像 98
命题点九情绪 99
命题点十情感 100
命题点十一意志 101
命题点十二个性心理 104
命题点十三人格 108
命题点十四印象 113
第七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15
命题点一课程的定义 115
命题点三课程的分类 117
命题点四课程理论流派 119
命题点五课程内容 119
命题点六课程资源 120
命题点七课程开发 121
命题点八课程评价 122
命题点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23
命题点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24
命题点十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状况 124
第二章 学生指导 132
第一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132
命题点一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 132
命题点二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 132
命题点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33
命题点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137
第二节 国小儿童的学习 138
命题点一学习的内涵 138
命题点三学习理论 139
命题点四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46
命题点五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47
第三节 国小德育 149
命题点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149
命题点二德育的任务 149
命题点三德育过程的矛盾 150
命题点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50
命题点五德育原则 152
命题点六德育的途径 154
命题点七中国小常用的德育方法 155
第四节 小学生美育 157
命题点一美育的内涵 157
命题点二美育的功能 158
命题点三美育实施的途径 158
命题点四美育的实施方法 158
第五节 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158
命题点一国小儿童的安全防範常识 158
命题点二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 162
命题点三小学生心理辅导 163
第三章 班级管理 170
【考纲要求】 170
第一节 班级管理 171
命题点一 班级 171
命题点二班集体 171
命题点三班级管理概述 172
命题点四班级常规管理 173
命题点五班级非常规管理 174
命题点六班级管理的方法 175
第二节 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 176
命题点一班主任概述 176
命题点二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 177
命题点三、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178
第三节 班级活动与班队活动 180
命题点一班级活动的含义 180
命题点二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 181
命题点三班队活动的含义 182
命题点四班队活动的类型 182
第四节 课外活动 183
命题点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183
命题点二课外活动的作用 183
命题点三课外活动的内容 183
命题点四课外活动的特点 185
命题点五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85
命题点六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86
第四章 学科知识 190
第一节 国小语文 190
命题点一国小语文课程的发展 190
命题点二国小语文课程标準 191
命题点三国小语文基础知识 193
第二节 国小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194
命题点一国小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与目标 194
命题点二国小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发与实施 195
命题点三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95
命题点四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96
附录:国小语文课程标準(2011)节选 197
第三节 国小数学 201
命题点一国小数学综述 201
命题点二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02
命题点三课程设计思路 203
命题点四实施的建议 203
附录:国小数学课程标準(2011)(节选) 204
第四节 国小数学综合学习案例 212
第五章 教学设计 219
【考纲要求】 219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219
命题点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 219
命题点二教学设计的原则 219
命题点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220
命题点四教学设计的内容 221
命题点五教学设计的步骤 224
第二节 教案设计与编写 224
命题点一教案的一般内容 224
命题点二教案设计的类型 225
命题点三教案的基本形式 226
命题点四教学目标设计 227
命题点五教学重难点设计 228
命题点六教学过程设计 229
第三节 国小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231
命题点一综合课程概述 231
命题点二综合实践活动 231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国小教学整合 232
命题点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 232
命题点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 232
命题点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式 232
第六章 教学实施 234
第一节 教学概述 234
命题点一教学的定义 234
命题点二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235
命题点三教学的任务 235
第二节 教学过程 236
命题点一教学过程的特点和阶段 236
命题点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37
第三节 教学原则 238
命题点一教学原则概述 238
命题点二主要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238
第三节 教学方法与手段 240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243
命题点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43
命题点二教学的其他组织形式 243
第五节 课堂教学的实施 244
命题点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44
命题点二教学情境的创设 245
第六节 学习动机 246
命题点一学习动机的概述 246
命题点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247
命题点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係 248
命题点四学习动机的理论 249
命题点五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49
第七节 学习方式 250
命题点一知识的学习 250
命题点二技能的学习 251
命题点三学习策略 252
第七章 教学评价 253
第一节 国小教学评价 254
命题点一教学评价概述 254
命题点二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 255
命题点三国小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255
命题点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256
命题点四课堂教学评价表 257
第二节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260
命题点一学习评价的功能 260
命题点二进行学习评价的原则 260
命题点三学习评价的类型 261
第三节 教学反思 262
命题点一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62
命题点二教学反思的类型与方法 262
命题点三教学反思的过程与内容 263
命题点四如何写教学反思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