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国小)
最新、最权威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
着名学者丁钢、陈向明担任本套教材的学术顾问
全国五十多所主流师範院校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副院长担任常务编委或编委
全国教师教育资深专家精心打造,由拥有多年丰富经验的命题专家、阅卷组成员领衔编写
本套教材突出地体现了权威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等特色
本套教材充分体现了我国教师职业对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以现行考试大纲为编写依据,科学、系统、严谨地阐释大纲对各学段教师考核所要求的知识体系,旨在帮助考生有效备考,切实提高考试成绩
除主教材外,还精心设计了形成性练习册、网路学习课程、模拟试卷、教学课件等多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需要。另外还免费附赠网路学习体验卡
基本介绍
- 书名: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国小)
- 作者:陈焕章 主编
- ISBN:978-7-301-24799-0/G·3884
- 类别:教育
- 页数:324
- 定价:46.00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9
- 装帧:平装
- 开本:1/16
编委会
学术顾问
丁 钢 华东师範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範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常务编委(按姓名拼音排序)
蔡 春 首都师範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建华 上海师範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教授
傅建明 浙江师範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葛明贵 安徽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郝文武 陕西师範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何兆华 陕西学前师範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
洪 明 福建师範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侯怀银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胡金平 南京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松林 四川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云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龙宝新 陕西师範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卢晓中 华南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孟繁胜 东北师範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
瞿亚红 重庆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桑青松 安徽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唐汉卫 山东师範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王凤秋哈尔滨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吴刚平 华东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肖 川 北京师範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肖庆伟 闽南师範大学副校长,教授
杨立範 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
张景斌 首都师範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钟毅平 湖南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朱德全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
编委(按姓名拼音排序)
蔡勇强 闽南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曹 莹 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车广吉 东北师範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陈国良 闽南师範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陈焕章 上海师範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陈 鹏 福建教育学院教务处处长,副研究员
邓大河 四川幼儿师範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副教授
邓岳敏 泉州师範学院教学科学学院副教授
冯展极 大庆师範学院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何 冰 吉林省国试教育谘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华松 九江职业大学师範学院院长,教授
何善平 陕西学前师範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
黄 清 闽南师範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教授
黄 重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主任,副教授
经柏龙 瀋阳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鞠玉翠 华东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廖贵英 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李宝良 大庆师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林 钢 北京大学出版社福建省教学服务中心主任
刘俊卿 瀋阳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舒志定 湖州师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宋 祥 东北师範大学文学院教授
汪 明 阜阳师範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王 葎 北京师範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王 祥 贵州师範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王俏华 浙江师範大学杭州幼儿师範学院副教授
王永胜 东北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魏继宗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向 华 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教授
谢先国 湖南省中国小教师发展中心科长,湖南师範大学兼职教授
闫 祯 天水师範学院职业培训学院院长,教授
杨秀莲 东北师範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姚成龙 北京大学出版社职业教育编辑部主任
虞伟庚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余清臣 北京师範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查晓虎 安徽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张昌勛 闽江师範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
张锦坤 福建师範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张灵聪 闽南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张永明 陇南师範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郑先如 龙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郑燕林 东北师範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仲丽娟 上海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级教师
周兴国 安徽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朱成科 渤海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朱晓宏 首都师範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小教育知识与能力”的专用指导教材,切实围绕考试大纲,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每个知识点,使考生对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烂熟于心。
本书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套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
作者简介
陈焕章,上海师範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职业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着有《教育原理》、《从能力发展纬度看学校教育中的準社会活动》、《论阶段完成教育——兼论普教与职教的统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教育科研成果刍议》等。
目录
模组一教育基础
第一部分掌握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是什幺
第二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教育目的
第五节教育制度
第二章教育学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学概述
第二节教育学发展阶段
第三章教育科研
第一节教育科研概述
第二节教育科研方法
第四章国小教育
第一节国小教育概述
第二节国小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国小教育的学校组织
第四节国小教育的教师队伍
第二部分学会运用
模组二学生指导
第一部分掌握基础
第五章身心发展理论
第一节身心发展特点
第二节心理活动特点
第六章学习活动与指导
第一节学习概述
第二节学习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
第四节学习指导
第七章品德发展与指导
第一节德育概述
第二节道德发展理论
第三节德育特徵
第八章美育活动
第一节美育概述
第二节美育工作
第九章小学生心理与卫生安全教育
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小学生保健与卫生安全教育
第二部分学会运用
模组三班级管理
第一部分掌握基础
第十章班级
第一节班级概述
第二节班级管理
第十一章班主任
第一节班主任概述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
第十二章学生活动管理
第一节班级活动
第二节课外活动
第二部分学会运用
模组四教学
第一部分掌握基础
第十三章课程与学科知识
第一节课程概述
第二节国小语文课程标準
第三节国小数学课程标準
第四节国小其他课程标準概述
第五节国小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第十四章教学实施
第一节教学概述
第二节教学过程分析
第三节教学原则
第四节教学方法
第五节教学组织
第六节教学模式
第七节信息技术运用
第十五章课堂教学分析
第一节教学工作环节
第二节课堂教学导入
第三节课堂教学情境
第四节课堂教学策略
第五节课堂教学行为
第六节课堂教学总结
第十六章教学评价与反思
第一节教学评价
第二节教学反思
第十七章教学设计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教案设计
第二部分学会运用
出 版 前 言
中国小和幼稚园教师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教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準入的前提条件。申请幼稚园、国小、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分别参加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坚持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和专业化导向,坚持科学、公平、安全、规範的原则。
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主要考查: 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幼稚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2科;国小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科;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
为了配合教师资格考试在全国推广后师範院校的课程设定和教学计画的调整,方便师範院校对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在校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和系统培训,提高教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方便考生系统複习,提高考试成绩,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了全国数十所师範院校的教师及部分中国小、幼稚园一线教师联合编写了这套“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作为教师资格考试指导课的配套教材使用。
本系列教材充分体现了我国教师职业对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以现行考试大纲为编写依据,科学、系统、严谨地阐释大纲对各学段教师考核所要求的知识体系,旨在帮助考生有效备考,提高其自身教育理念、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养以及相关教育教学能力。
本系列教材在编写中着力强调并体现以下特色:
一、 教材架构性原则: 教材体系清晰完整,知识严谨规範
在编写教材时注意并把握教材的基本属性,即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突出考试标準与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性和实用性,总体结构、章节布局合理,内容详略得当,繁简适宜,概念、定义、名词等準确、规範。
二、 理念先进性原则: 反映考试标準、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全新教育理念、教育精神、教育方向
本系列教材在观念、内容、文字上鲜明凸显考试标準、考试大纲所传达的时代性、先进性、高度性。针对考生群体学科专业知识已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科学文化素养已基本达到教育要求的情况,教材特彆强调考生群体自身的教育理念、法律意识、组织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实施及评价的基本方法。
三、 基本指导性原则: 较为科学地指导考生掌握各学段教育教学的基本素养、基本原理,以及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框架、基本知识
本系列教材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指导考生有效而科学地掌握、运用教师资格考试所要求的教育知识与教学能力,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贯彻大纲对于知识、能力“了解、理解、熟练、掌握、运用”等各个层级的要求,在体例设定与内容表达上突出重点,提纲挈领,避免面面俱到式的罗列与堆砌。
四、 能力拓展性原则: 注重对考生拓展性思维的启发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新的考试标準、考试大纲强调教师要具备“自主发展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拓展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是自主发展与自我教育的重要构成与体现,教材就此在内容的表达与形式、板块上做出了适当的设定。
五、 备考实效性原则: 展现便于考生实际学习、备考的学习功能
本系列教材注重把握好素质培养与应试备考之间的平衡,在内容与形式上兼顾教材的考试指导属性,以利考生理顺考试理念、要求,了解考试趋向、动态,熟悉考试内容、方法,掌握考试重点、难点,帮助考生深入学习、有效应考。
六、 教材立体化原则: 提供多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除了主教材外,我们还精心设计了形成性练习手册、网路学习课程、模拟试卷等。另外还免费附赠网路学习体验卡。
总之,本系列教材作为教师资格考试指导课教材,突出地体现了权威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等特色。
本系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参编院校和参编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