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公版201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中公版201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是2012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公版201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 作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 ISBN:9787510044939
- 页数:376
- 定价:43.00元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2-5
- 副标题:中学面试一本通
编辑推荐
由于面试考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主观性。很多考生对备考感到茫然。立足于为考生提供面试备考的详尽指导,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写的这本《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中学面试一本通》具有如下特点:
本书特色一;契合大纲要求
本书严格依照面试大纲的要求,结合面试测评的要素,对试讲、结构化面试和答辩三种考试形式作出详细讲解,让考生有章可循。
本书特色二:解读全面直观
针对每一个面试题型,书中都进行系统的讲解,并在形式上,面试的準备、流程等也做了详细的解读,有助于提升考生的教学能力。
本书特色三:高度重视实战
有别于笔试考试,面试考试突出实践性和主观性,因此,本书在编写上也力求能够紧密结合考生的实战,在知识讲解中辅以案例探究,并在部分知识中例举历年真题以及参考作答答案,让考生学练结合,把理论自如地套用于实践。
本书特色一;契合大纲要求
本书严格依照面试大纲的要求,结合面试测评的要素,对试讲、结构化面试和答辩三种考试形式作出详细讲解,让考生有章可循。
本书特色二:解读全面直观
针对每一个面试题型,书中都进行系统的讲解,并在形式上,面试的準备、流程等也做了详细的解读,有助于提升考生的教学能力。
本书特色三:高度重视实战
有别于笔试考试,面试考试突出实践性和主观性,因此,本书在编写上也力求能够紧密结合考生的实战,在知识讲解中辅以案例探究,并在部分知识中例举历年真题以及参考作答答案,让考生学练结合,把理论自如地套用于实践。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中学面试一本通(最新版)(适用于改革试点省市)》结合中学学段的教学特点,构架起以面试概述、教学情境模拟、结构化面试与答辩、面试实战点拨、教学能力解读五个模组有机结合的庞大知识体系,是一本专门针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面试的教材。本教材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最基本、最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对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从而烂熟于心。真正地使考生一书在手,知识尽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面试概论
第一节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概述(1)
一、面试的涵义(1)
二、面试的构成要素(1)
三、面试的特徵(3)
四、面试的作用(3)
五、面试的发展趋势(4)
第二节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形式及测评要素(5)
一、面试的形式(5)
二、面试的测评要素(5)
第三节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标準流程(8)
一、确定面试对象(8)
二、面试报到(8)
三、候考(9)
四、抽题(9)
五、备课(9)
六、进入考室(9)
七、作答(9)
八、评定成绩(9)
九、成绩查询(10)
第二章 教学情境模拟
第一节 备课(11)
一、教学目标的制订(11)
二、教学内容的处理(15)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17)
四、教学流程的设计(18)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20)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套用(21)
七、作业与练习的设计(23)
八、教学方案的撰写(24)
第二节 试讲(25)
一、试讲的涵义(25)
二、试讲与课堂教学的差异(25)
三、对试讲的具体要求(26)
四、试讲的考核要素(27)
五、试讲前的準备(28)
六、试讲中的应试策略(29)
七、试讲的注意事项(30)
八、试讲的实战要求(31)
九、试讲四部曲(31)
十、结课(35)
第三节 中学数学教学(38)
一、数学概念的教学(38)
二、数学命题的教学(40)
三、数学思想的教学(43)
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学(50)
一、现代文精读课教学(50)
二、现代文略读课教学(54)
三、文言文教学(54)
四、写作教学——话题作文写作教学(60)
五、口语交际教学(61)
第五节 中学英语教学(62)
一、语音教学(62)
二、口语教学(64)
三、阅读教学(67)
四、写作教学(74)
第六节 中学物理教学(78)
一、中学物理教学方法(78)
二、中学物理概念的教学(83)
三、中学物理规律的教学(86)
四、物理课程思维方法的教学(87)
第七节 中学化学教学(95)
一、中学化学新授课(95)
二、中学化学複习课(100)
三、中学化学实验课(102)
第八节 中学生物教学(107)
一、生物概念规律的教学(107)
二、生物思维方法的教学(111)
第九节 中学地理教学(115)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115)
二、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119)
三、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教学方法(120)
四、以象徵符号认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24)
五、以地理案例为主的教学方法(126)
第十节 中学政治教学(130)
一、政治课教材分析(130)
二、中学生分析(131)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过程(131)
四、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教学方法简介(132)
第十一节 中学历史教学(138)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138)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综合创新方法(143)
三、中学历史专题史内容的讲授方法(146)
第十二节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153)
一、演练法(153)
二、讲授法(155)
三、类比法(156)
四、任务驱动法(158)
第十三节 中学美术教学(161)
一、中学美术(161)
二、中学美术理论常识课的教学(161)
三、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163)
第十四节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167)
一、中学生的特点(168)
二、中学体育的教材和教法(168)
三、中学体育课的类型(174)
第十五节 中学音乐教学(180)
一、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181)
二、歌唱教学(183)
三、欣赏教学(185)
四、器乐教学(187)
第三章 结构化面试
第一节 教师资格考试结构化面试概述(192)
一、教师结构化面试概述(192)
二、教师资格考试结构化面试的特点(192)
三、教师结构化面试的内容和形式(193)
四、教师结构化面试技巧(193)
第二节 职业认知(196)
一、对教师职业的认知(196)
二、班主任工作(202)
三、教师职业道德(204)
四、教师职业素养(205)
五、题型举例(208)
第三节 思维品质(214)
一、思维品质(214)
二、答题策略(215)
三、题型举例(216)
第四节 教育机智(218)
一、教育机智(219)
二、答题策略(223)
三、题型举例(223)
第五节 德育工作(226)
一、德育原则(227)
二、德育方法(227)
三、德育途径(228)
四、题型举例(231)
第六节 人际处理(234)
一、人际处理(234)
二、答题策略(235)
三、题型举例(237)
第七节 组织协调(239)
一、组织协调(240)
二、答题策略(240)
三、题型举例(242)
第八节 校园安全(244)
一、教师安全责任及履行要求(244)
二、校园突发事件处理(247)
三、答题策略(249)
四、题型举例(249)
第四章 答辩
第一节 概述(253)
第二节 试讲七大追问方向(253)
一、教学目标(253)
二、教学重难点(253)
三、教法学法(254)
四、教学环节设定(254)
五、预设和生成(254)
六、教学评价和反思(255)
七、考核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255)
第三节 应答思路(255)
一、判断考官的提问意图(255)
二、答题思路(255)
第四节 应答注意事项(256)
一、仪表得体、举止大方(256)
二、紧扣题目、回答所问(256)
三、实事求是、简明扼要(256)
四、沉着冷静、随机应变(257)
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257)
六、有理有据、言近旨远(257)
七、推陈出新,别出心裁(257)
第五章 面试实战点拨
第一节 面试準备(258)
一、查找原始公告信息(258)
二、收集考试信息(258)
三、準备自己的资料(258)
第二节 面试心理(258)
一、放鬆心情(258)
二、树立信心(259)
三、忌苛求完美(259)
四、舒缓紧张情绪(259)
第三节 面试的仪容规範(260)
一、个人清洁(260)
二、髮型设计(261)
三、面部化妆(261)
第四节 面试的仪表规範(264)
一、着装规範(264)
二、面部表情(269)
第五节 面试的仪态规範(269)
一、站姿(270)
二、坐姿(271)
三、行姿(271)
四、手势(271)
第六节 面试语言(273)
一、称呼的使用(273)
二、提问中的技巧(274)
三、恰当的解释(274)
四、提升语言的逻辑性(275)
五、加强语言的说服力(275)
六、面试用语的禁忌(275)
第六章 教学能力全解读
第一节 教学口语(276)
一、教学口语的概念(276)
二、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276)
三、不同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技巧(277)
四、教学口语表达技巧(278)
五、教学口语训练(280)
第二节 教师书写技能(281)
一、教师书写技能的含义(281)
二、教师书写的基本要求(281)
三、钢笔字书写技能(281)
四、粉笔字书写技能(282)
第三节 激趣教学技巧(283)
一、激趣的概念(283)
二、激趣教学的分类(283)
三、激趣教学方法(284)
第四节 课堂导入(286)
一、课堂导入的含义(286)
二、导入技能的作用(286)
三、课堂导入的方法(286)
四、导入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289)
第五节 课堂讲授(289)
一、课堂讲授的含义(289)
二、课堂讲授的分类(289)
三、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290)
第六节 课堂提问技能(291)
一、课堂提问的含义(291)
二、课堂提问的功能(291)
三、课堂提问的方式(291)
四、课堂提问的要求(291)
五、课堂提问的技巧(292)
第七节 教学板书(292)
一、教学板书的概念(292)
二、教学板书的作用(292)
三、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293)
四、教学板书内容的设计方法(293)
五、教学板书设计的技巧(294)
第八节 习题设计(295)
一、习题设计的原则(295)
二、习题设计的方法(295)
第九节 课堂小结(296)
一、课堂小结的含义(296)
二、课堂小结的基本要求(297)
三、课堂小结的一般过程(297)
四、课堂小结的方法(297)
第十节 作业布置(298)
一、作业布置的原则(298)
二、作业布置的要求(299)
第十一节 教学评价(299)
一、即时评价的策略(299)
二、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301)
第十二节 教学反思(304)
一、课堂情景的反思(304)
二、完成某一过程后的反思(305)
三、课后的反思(305)
四、批改作业时的反思(305)
五、检测后的反思(306)
六、备课时的反思(306)
第十三节 教学评价与反思案例精析(306)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面授辅导课程(356)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面授辅导课程(357)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60)
第一节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概述(1)
一、面试的涵义(1)
二、面试的构成要素(1)
三、面试的特徵(3)
四、面试的作用(3)
五、面试的发展趋势(4)
第二节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形式及测评要素(5)
一、面试的形式(5)
二、面试的测评要素(5)
第三节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标準流程(8)
一、确定面试对象(8)
二、面试报到(8)
三、候考(9)
四、抽题(9)
五、备课(9)
六、进入考室(9)
七、作答(9)
八、评定成绩(9)
九、成绩查询(10)
第二章 教学情境模拟
第一节 备课(11)
一、教学目标的制订(11)
二、教学内容的处理(15)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17)
四、教学流程的设计(18)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20)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套用(21)
七、作业与练习的设计(23)
八、教学方案的撰写(24)
第二节 试讲(25)
一、试讲的涵义(25)
二、试讲与课堂教学的差异(25)
三、对试讲的具体要求(26)
四、试讲的考核要素(27)
五、试讲前的準备(28)
六、试讲中的应试策略(29)
七、试讲的注意事项(30)
八、试讲的实战要求(31)
九、试讲四部曲(31)
十、结课(35)
第三节 中学数学教学(38)
一、数学概念的教学(38)
二、数学命题的教学(40)
三、数学思想的教学(43)
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学(50)
一、现代文精读课教学(50)
二、现代文略读课教学(54)
三、文言文教学(54)
四、写作教学——话题作文写作教学(60)
五、口语交际教学(61)
第五节 中学英语教学(62)
一、语音教学(62)
二、口语教学(64)
三、阅读教学(67)
四、写作教学(74)
第六节 中学物理教学(78)
一、中学物理教学方法(78)
二、中学物理概念的教学(83)
三、中学物理规律的教学(86)
四、物理课程思维方法的教学(87)
第七节 中学化学教学(95)
一、中学化学新授课(95)
二、中学化学複习课(100)
三、中学化学实验课(102)
第八节 中学生物教学(107)
一、生物概念规律的教学(107)
二、生物思维方法的教学(111)
第九节 中学地理教学(115)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115)
二、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119)
三、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教学方法(120)
四、以象徵符号认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24)
五、以地理案例为主的教学方法(126)
第十节 中学政治教学(130)
一、政治课教材分析(130)
二、中学生分析(131)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过程(131)
四、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教学方法简介(132)
第十一节 中学历史教学(138)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138)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综合创新方法(143)
三、中学历史专题史内容的讲授方法(146)
第十二节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153)
一、演练法(153)
二、讲授法(155)
三、类比法(156)
四、任务驱动法(158)
第十三节 中学美术教学(161)
一、中学美术(161)
二、中学美术理论常识课的教学(161)
三、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163)
第十四节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167)
一、中学生的特点(168)
二、中学体育的教材和教法(168)
三、中学体育课的类型(174)
第十五节 中学音乐教学(180)
一、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181)
二、歌唱教学(183)
三、欣赏教学(185)
四、器乐教学(187)
第三章 结构化面试
第一节 教师资格考试结构化面试概述(192)
一、教师结构化面试概述(192)
二、教师资格考试结构化面试的特点(192)
三、教师结构化面试的内容和形式(193)
四、教师结构化面试技巧(193)
第二节 职业认知(196)
一、对教师职业的认知(196)
二、班主任工作(202)
三、教师职业道德(204)
四、教师职业素养(205)
五、题型举例(208)
第三节 思维品质(214)
一、思维品质(214)
二、答题策略(215)
三、题型举例(216)
第四节 教育机智(218)
一、教育机智(219)
二、答题策略(223)
三、题型举例(223)
第五节 德育工作(226)
一、德育原则(227)
二、德育方法(227)
三、德育途径(228)
四、题型举例(231)
第六节 人际处理(234)
一、人际处理(234)
二、答题策略(235)
三、题型举例(237)
第七节 组织协调(239)
一、组织协调(240)
二、答题策略(240)
三、题型举例(242)
第八节 校园安全(244)
一、教师安全责任及履行要求(244)
二、校园突发事件处理(247)
三、答题策略(249)
四、题型举例(249)
第四章 答辩
第一节 概述(253)
第二节 试讲七大追问方向(253)
一、教学目标(253)
二、教学重难点(253)
三、教法学法(254)
四、教学环节设定(254)
五、预设和生成(254)
六、教学评价和反思(255)
七、考核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255)
第三节 应答思路(255)
一、判断考官的提问意图(255)
二、答题思路(255)
第四节 应答注意事项(256)
一、仪表得体、举止大方(256)
二、紧扣题目、回答所问(256)
三、实事求是、简明扼要(256)
四、沉着冷静、随机应变(257)
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257)
六、有理有据、言近旨远(257)
七、推陈出新,别出心裁(257)
第五章 面试实战点拨
第一节 面试準备(258)
一、查找原始公告信息(258)
二、收集考试信息(258)
三、準备自己的资料(258)
第二节 面试心理(258)
一、放鬆心情(258)
二、树立信心(259)
三、忌苛求完美(259)
四、舒缓紧张情绪(259)
第三节 面试的仪容规範(260)
一、个人清洁(260)
二、髮型设计(261)
三、面部化妆(261)
第四节 面试的仪表规範(264)
一、着装规範(264)
二、面部表情(269)
第五节 面试的仪态规範(269)
一、站姿(270)
二、坐姿(271)
三、行姿(271)
四、手势(271)
第六节 面试语言(273)
一、称呼的使用(273)
二、提问中的技巧(274)
三、恰当的解释(274)
四、提升语言的逻辑性(275)
五、加强语言的说服力(275)
六、面试用语的禁忌(275)
第六章 教学能力全解读
第一节 教学口语(276)
一、教学口语的概念(276)
二、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276)
三、不同教学环节的教学口语技巧(277)
四、教学口语表达技巧(278)
五、教学口语训练(280)
第二节 教师书写技能(281)
一、教师书写技能的含义(281)
二、教师书写的基本要求(281)
三、钢笔字书写技能(281)
四、粉笔字书写技能(282)
第三节 激趣教学技巧(283)
一、激趣的概念(283)
二、激趣教学的分类(283)
三、激趣教学方法(284)
第四节 课堂导入(286)
一、课堂导入的含义(286)
二、导入技能的作用(286)
三、课堂导入的方法(286)
四、导入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289)
第五节 课堂讲授(289)
一、课堂讲授的含义(289)
二、课堂讲授的分类(289)
三、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290)
第六节 课堂提问技能(291)
一、课堂提问的含义(291)
二、课堂提问的功能(291)
三、课堂提问的方式(291)
四、课堂提问的要求(291)
五、课堂提问的技巧(292)
第七节 教学板书(292)
一、教学板书的概念(292)
二、教学板书的作用(292)
三、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293)
四、教学板书内容的设计方法(293)
五、教学板书设计的技巧(294)
第八节 习题设计(295)
一、习题设计的原则(295)
二、习题设计的方法(295)
第九节 课堂小结(296)
一、课堂小结的含义(296)
二、课堂小结的基本要求(297)
三、课堂小结的一般过程(297)
四、课堂小结的方法(297)
第十节 作业布置(298)
一、作业布置的原则(298)
二、作业布置的要求(299)
第十一节 教学评价(299)
一、即时评价的策略(299)
二、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301)
第十二节 教学反思(304)
一、课堂情景的反思(304)
二、完成某一过程后的反思(305)
三、课后的反思(305)
四、批改作业时的反思(305)
五、检测后的反思(306)
六、备课时的反思(306)
第十三节 教学评价与反思案例精析(306)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面授辅导课程(356)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面授辅导课程(357)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