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中公版保教知识与能力幼稚园
《2013中公版保教知识与能力幼稚园》是2012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基本介绍
- 书名:2013中公版保教知识与能力幼稚园
- 作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 ISBN:9787510044878
- 页数:229
- 定价:43.00元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2-4
- 副标题:保教知识与能力·幼稚园
内容简介
《中公教育·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保教知识与能力(幼稚园)(2012中公版)》为帮助广大考生把握考试脉搏,在短时期内有效提高考试成绩,中公教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研究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命题趋势,紧扣考试大纲,注重理论与案例结合,在坚持新颖性、前瞻性,突出实用性的原则下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本系列丛书具有如下特点,最新大纲,权威导向;内容完备,体系健全;清晰透彻,深入浅出;结合案例,契合考情;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应广大考生要求,中公教育图书所附赠价值150元图书增值卡,凡是标有请于2012年3月31日之前激活字样的,经由中公教育网路部调整,均可于2012年12月27日前激活。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保教知识与能力幼稚园》编辑推荐:保教知识与能力在幼稚园教师资格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在深入把握考生备考需求的基础上,追求讲解的清晰透彻,既有深度的知识分析,又有精彩的真题、习题讲解,使考生学练结合。我们还总结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各个部分的命题特点,并认真分析了未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命题趋势。我们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这本教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从整体上认识教师资格考试的特点,在最大程度上掌握考点,提升学习效率,最终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目录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
第一节婴幼儿发展(1)
考点聚焦(1)
考点梳理(1)
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1)
二、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2)
(一)遗传(2)
(二)环境(2)
(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
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3)
考点聚焦(3)
考点梳理(3)
一、成熟势力说(3)
二、行为主义的观点(4)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4)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5)
(三)班杜拉的社会认知(5)
三、精神分析理论(6)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6)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7)
四、认知发展理论(8)
(一)发展的影响因素(9)
(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9)
五、文化历史理论(10)
(一)文化的重要性(10)
(二)语言的角色(10)
(三)最近发展区(11)
第三节婴幼儿的身心发展(11)
考点聚焦(11)
考点梳理(11)
一、婴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11)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12)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12)
(三)不平衡性(12)
(四)差异性(13)
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徵与发展趋势(13)
(一)婴儿期的年龄特徵(0~1岁)(13)
(二)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徵(1~3岁)(14)
(三)幼儿期的年龄特徵(3~6岁)(15)
第四节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18)
考点聚焦(18)
考点梳理(18)
一、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18)
(一)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18)
(二)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19)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20)
(一)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20)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21)
第五节幼儿认知发展(22)
考点聚焦(22)
考点梳理(22)
一、幼儿注意的发展(22)
(一)注意的概述(22)
(二)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徵(23)
(三)注意的规律(24)
(四)幼儿注意的分散与防止(27)
二、幼儿感觉的发展(29)
(一)感觉的概念(29)
(二)幼儿感觉的发展(29)
(三)感觉规律(31)
三、幼儿知觉的发展(32)
(一)知觉的概念(32)
(二)幼儿知觉的发展(32)
(三)知觉规律(35)
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36)
(一)目的性加强(36)
(二)持续性延长(36)
(三)细緻性增加(36)
(四)概括性提高(36)
(五)观察方法的形成(37)
五、幼儿记忆的发展(37)
(一)记忆的含义(37)
(二)记忆的种类(38)
(三)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39)
六、幼儿想像的发展(43)
(一)想像的概念(43)
(二)想像的种类(43)
(三)幼儿想像的特点(44)
(四)幼儿想像发展的策略(46)
七、幼儿思维的发展(47)
(一)思维的内涵(47)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47)
(三)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49)
(四)幼儿概念的发展(50)
(五)幼儿判断、推理的特点(51)
(六)幼儿理解发展的特点(52)
(七)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52)
八、幼儿言语的发展(53)
(一)言语的含义(53)
(二)言语活动的种类(53)
(三)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54)
(四)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徵(55)
(五)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58)
第六节幼儿情绪、情感发展(60)
考点聚焦(60)
考点梳理(60)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60)
(一)情绪情感的含义(60)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类(60)
二、情绪情感的功能(61)
(一)适应功能(61)
(二)动机功能(61)
(三)组织功能(61)
(四)信号功能(62)
(五)保健功能(62)
三、幼儿依恋的发展(62)
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64)
(一)幼儿情绪的发展(64)
(二)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65)
五、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66)
(一)情绪的易冲动性(66)
(二)情绪的不稳定性(66)
(三)情绪的外露性(66)
第七节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67)
考点聚焦(67)
考点梳理(67)
一、幼儿个性(67)
(一)个性的心理结构(67)
(二)个性的基本特徵(68)
(三)个性的形成(68)
(四)幼儿个性倾向性的发展(69)
(五)幼儿气质的发展(69)
(六)幼儿性格的发展(70)
(七)幼儿能力的发展(73)
(八)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75)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78)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意义(78)
(二)幼儿亲子关係的发展(79)
(三)幼儿同伴关係的发展(80)
(四)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83)
(五)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85)
(六)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88)
第八节幼儿的个体差异(90)
考点聚焦(90)
考点梳理(90)
一、幼儿个别差异类型(90)
(一)幼儿智力发展的差异性(90)
(二)幼儿性格差异(91)
(三)幼儿性别差异(91)
(四)幼儿学习类型差异(91)
二、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92)
三、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92)
(一)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93)
(二)学前教育阶段应如何实施适宜性教学(94)
第九节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94)
考点聚焦(94)
考点梳理(94)
一、观察法(94)
(一)定义(94)
(二)实施步骤(95)
(三)优缺点(95)
二、谈话法(96)
(一)定义(96)
(二)实施步骤(96)
(三)优缺点(96)
三、作品分析法(96)
(一)定义(96)
(二)实施步骤(96)
(三)作品分析法的特点(97)
四、实验法(97)
(一)定义(97)
(二)实施步骤(98)
(三)优缺点(98)
第十节幼儿身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99)
考点聚焦(99)
考点梳理(99)
一、幼儿身体发展中的常见问题(99)
(一)发育迟缓(99)
(二)肥胖症(100)
(三)佝偻病(101)
(四)营养性贫血(102)
(五)弱视(103)
二、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104)
(一)自闭症倾向(104)
(二)口吃(104)
(三)多动症(105)
(四)攻击性行为(106)
强化训练(107)
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11)
第一节教育的概述(111)
考点聚焦(111)
考点梳理(111)
一、教育的概述(111)
(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111)
(二)教育的起源(112)
(三)教育的功能(112)
二、教育的目的和功能(113)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113)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113)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13)
三、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114)
(一)宗教本位论(114)
(二)社会本位论(114)
(三)个人本位论(114)
(四)教育无目的论(114)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115)
(一)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115)
(二)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15)
五、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係(115)
(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15)
(二)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反作用(政治功能)(116)
六、教育与生产力的关係(116)
(一)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116)
(二)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功能)(116)
七、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16)
(一)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16)
(二)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117)
第二节幼儿教育(118)
考点聚焦(118)
考点梳理(118)
一、什幺是幼儿教育(118)
二、幼儿教育的性质(118)
(一)基础性(119)
(二)公益性(119)
三、幼稚园教育目标(119)
四、幼儿教育的任务(119)
(一)0~3岁早教机构的任务(120)
(二)幼稚园的任务(120)
五、幼稚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120)
(一)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120)
(二)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121)
(三)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121)
六、幼稚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121)
(一)幼稚园环境可以启发幼儿的智力(121)
(二)幼稚园环境可以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121)
(三)幼稚园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21)
第三节幼儿教育发展(122)
考点聚焦(122)
考点梳理(122)
一、幼儿教育发展简史(122)
二、着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124)
(一)夸美纽斯(124)
(二)卢梭(125)
(三)裴斯泰洛齐(126)
(四)福禄贝尔(127)
(五)杜威(128)
(六)蒙台梭利(129)
(七)陶行知(130)
(八)陈鹤琴(131)
(九)张雪门(133)
第四节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134)
考点聚焦(134)
考点梳理(134)
一、学前教育的原则(134)
(一)教育的一般原则(134)
(二)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138)
二、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141)
(一)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141)
(二)学前教育保教结合(141)
(三)学前教育的启蒙性(142)
(四)学前教育的直接经验性(142)
第五节幼稚园班级管理(142)
考点聚焦(142)
考点梳理(142)
一、幼稚园班级管理概述(142)
(一)幼稚园班级管理内涵(142)
(二)幼稚园班级管理的目的(143)
二、幼稚园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和原则(143)
(一)幼稚园班级管理的内容(143)
(二)幼稚园班级管理的方法(144)
(三)幼稚园班级管理的原则(144)
三、幼稚园班级管理的功能(145)
(一)生活功能(145)
(二)教育功能(145)
(三)社会服务功能(145)
第六节《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46)
考点聚焦(146)
考点梳理(146)
一、总则(146)
二、教育内容与要求(147)
三、组织与实施(152)
四、教育评价(153)
强化训练(155)
第三章生活指导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57)
第一节幼儿一日生活(157)
考点聚焦(157)
考点梳理(157)
一、幼稚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环节(157)
二、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161)
(一)使学前儿童儘快适应托幼机构里的生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161)
(二)使学前儿童愉快地度过每一天(162)
(三)日常生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162)
第二节幼儿的常规教育(162)
考点聚焦(162)
考点梳理(162)
一、幼儿生活常规教育(162)
(一)幼稚园生活活动(163)
(二)幼稚园的保育活动(163)
(三)幼稚园的教育活动(164)
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166)
(一)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原则(166)
(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166)
第三节幼儿保健常规及疾病预防(168)
考点聚焦(168)
考点梳理(168)
一、幼儿卫生保健常规(168)
二、疾病预防(172)
第四节幼稚园常见安全问题(175)
考点聚焦(175)
考点梳理(175)
一、幼稚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175)
(一)小外伤(175)
(二)骨折(176)
(三)出血(177)
(四)烧、烫伤(178)
(五)煤气中毒(178)
(六)误服毒物(179)
(七)异物(180)
(八)溺水(181)
(九)触电(181)
(十)中暑(182)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182)
(一)火灾应急处理(182)
(二)地震应急处理(183)
强化训练(183)
第四章环境创设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85)
第一节幼稚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185)
考点聚焦(185)
考点梳理(185)
一、幼稚园环境概述(186)
(一)幼稚园环境的定义(186)
(二)幼稚园环境的特点(186)
(三)幼稚园环境的分类(186)
二、幼稚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和原则(187)
(一)幼稚园环境创设的意义(187)
(二)幼稚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188)
(三)幼稚园建筑设计原则(188)
(四)室内布置原则(189)
(五)室外布置原则(190)
三、幼稚园环境创设的方法(191)
(一)讨论法(191)
(二)探索法(191)
(三)操作法(191)
(四)评价法(191)
四、幼稚园环境创设的总体策略(192)
(一)户外环境的创设(192)
(二)室内环境的创设(192)
第二节常见活动区(195)
考点聚焦(195)
考点梳理(195)
一、常见活动区的分类(195)
二、活动区教育的功能(196)
(一)为幼儿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196)
(二)为幼儿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196)
(三)为幼儿提供静态和动态相平衡的课程(197)
三、幼稚园活动区的创设(197)
(一)活动区域的设计(197)
(二)活动区域材料选择及投放要点(198)
第三节幼稚园心理环境创设(198)
考点聚焦(198)
考点梳理(198)
一、幼儿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198)
(一)有利于幼儿适应幼稚园生活(198)
(二)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个性,适应社会生活(199)
(三)有利于幼稚园员工的成长与发展(199)
二、幼稚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199)
(一)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199)
(二)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199)
(三)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199)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係(199)
(五)形成良好的幼稚园风气(200)
三、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200)
四、教师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200)
第四节幼儿教育与家庭、社区(201)
考点聚焦(201)
考点梳理(201)
一、幼稚园与家庭合作(201)
(一)家园合作对幼稚园教育的重要性(201)
(二)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202)
(三)幼稚园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202)
(四)幼稚园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方法(204)
(五)家园合作的问题(206)
二、幼稚园与社区合作(206)
(一)幼稚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206)
(二)幼稚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207)
(三)幼稚园与社区结合的问题(208)
(四)幼稚园与社区合作注意事项(208)
强化训练(208)
第五章游戏活动的指导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10)
第一节幼儿游戏(210)
考点聚焦(210)
考点梳理(210)
一、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徵(210)
(一)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10)
(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211)
(三)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211)
(四)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211)
二、有关游戏的理论(211)
(一)早期的传统理论(211)
(二)当前的游戏理论(212)
三、幼儿游戏的种类(212)
(一)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分类(212)
(二)依据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分类(213)
(三)依据儿童行为表现分类(214)
(四)依据教育的目的性分类(215)
四、游戏的主要功能(216)
(一)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216)
(二)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216)
(三)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217)
(四)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218)
(五)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18)
第二节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及指导(219)
考点聚焦(219)
考点梳理(219)
一、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220)
(一)3岁前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220)
(二)幼儿初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220)
(三)幼儿中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220)
(四)幼儿晚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221)
二、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221)
(一)指导以观察为依据(221)
(二)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221)
(三)确定指导的时机(221)
(四)把握好指导的对象範围(221)
(五)把握好互动的节奏(222)
三、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222)
(一)介入的角色定位(222)
(二)介入的时机(223)
(三)介入方式(223)
(四)介入的注意点(223)
四、幼稚园各类游戏活动的指导(224)
(一)角色游戏的指导(224)
(二)建构游戏的指导(225)
(三)表演游戏的指导(226)
(四)规则游戏的指导(227)
强化训练(228)
第六章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30)
第一节幼稚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理(230)
考点聚焦(230)
考点梳理(230)
一、幼稚园教育活动的原则(230)
(一)科学性、思想性原则(230)
(二)活动性原则(230)
(三)发展性原则(231)
(四)直观性原则(231)
(五)个别对待原则(231)
二、幼稚园教育活动的方法(231)
(一)观察法(231)
(二)实验法(231)
(三)游戏法(232)
(四)操作法(232)
(五)参观法(232)
(六)谈话、讨论法(232)
(七)讲解、讲述法(232)
三、幼稚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232)
(一)集体活动(232)
(二)小组活动(233)
(三)个别活动(233)
第二节幼稚园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233)
考点聚焦(233)
考点梳理(233)
一、幼稚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结构(233)
(一)活动名称、设计意图(233)
(二)活动目标(233)
(三)活动準备的设计(235)
(四)活动重点、难点(235)
(五)活动形式与方法(235)
(六)活动过程的设计(236)
(七)活动延伸(236)
(八)活动评价(236)
二、具体活动计画设计应注意的问题(236)
第三节幼稚园健康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237)
考点聚焦(237)
考点梳理(237)
一、幼稚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237)
(一)幼稚园健康教育总目标(237)
(二)各年龄班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237)
二、幼稚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238)
(一)身体保健活动的主要内容(238)
(二)身体锻鍊活动的主要内容(239)
三、幼稚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239)
(一)身体保健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239)
(二)身体锻鍊活动常採用的方法(240)
四、幼稚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41)
(一)幼稚园身体锻鍊活动的设计(241)
(二)幼儿体育课的实施与指导(241)
第四节幼稚园音乐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242)
考点聚焦(242)
考点梳理(242)
一、幼稚园音乐教育的目标(242)
(一)幼稚园音乐教育目标的结构及其分析(242)
(二)幼稚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242)
二、幼稚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243)
(一)歌唱活动(243)
(二)韵律活动(243)
(三)打击乐器演奏(243)
(四)音乐欣赏活动(243)
三、幼稚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方法(244)
(一)示範法(244)
(二)语言法(244)
(三)角色变换法(244)
(四)整体教学法(245)
(五)多通道参与法(245)
四、幼稚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45)
(一)唱歌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和设计(245)
(二)音乐欣赏活动(246)
(三)韵律活动(247)
五、打击乐活动(247)
(一)打击乐活动过程的指导和设计(247)
(二)指导幼儿自编乐曲节奏的活动(248)
第五节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48)
考点聚焦(248)
考点梳理(248)
一、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248)
(一)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总目标(249)
(二)阶段目标(249)
二、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251)
(一)幼儿的美术活动,大致可分为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251)
(二)各年龄班美术活动的内容(252)
三、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253)
(一)观察分析法(253)
(二)示範与範例法(254)
(三)游戏练习法(254)
(四)情感薰陶法(254)
(五)图式预知法(254)
四、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55)
(一)绘画教育活动的设计(255)
(二)手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55)
第六节幼稚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57)
考点聚焦(257)
考点梳理(257)
一、幼稚园科学教育的目标(257)
二、幼稚园科学教育的内容(257)
(一)幼稚园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257)
(二)幼稚园科学教育内容(258)
三、幼稚园科学教育的方法(259)
(一)观察法(259)
(二)实验法(259)
(三)劳动与实践法(259)
(四)测量法(259)
(五)分类法(259)
(六)信息交流法(259)
(七)早期科学阅读法(260)
(八)游戏法(260)
四、幼稚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0)
(一)观察认识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0)
(二)实验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2)
(三)技术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4)
(四)科学讨论型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5)
第七节幼稚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6)
考点聚焦(266)
考点梳理(267)
一、幼稚园数学教育的目标(267)
(一)幼稚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267)
(二)幼稚园数学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267)
(三)幼稚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267)
二、幼稚园数学教育的内容(268)
(一)幼稚园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原则(268)
(二)幼稚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268)
三、幼稚园数学教育的方法(269)
(一)操作法(269)
(二)游戏法(270)
(三)比较法(270)
(四)讨论法(270)
(五)发现法(271)
(六)寻找法(271)
(七)其他辅助性方法(271)
四、幼稚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72)
(一)活动名称(272)
(二)活动目标(272)
(三)活动準备(272)
(四)活动过程(272)
(五)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272)
第八节幼稚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72)
考点聚焦(272)
考点梳理(272)
一、幼稚园语言教育的目标(273)
(一)幼稚园语言教育总目标(273)
(二)幼稚园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273)
(三)幼稚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273)
二、幼稚园语言教育的内容(274)
(一)学说国语(274)
(二)谈话(274)
(三)讲述(275)
(四)早期阅读(275)
(五)欣赏文学作品(275)
三、幼稚园语言教育的方法(276)
(一)示範模仿法(276)
(二)视听讲结合法(276)
(三)游戏法(276)
(四)表演法(277)
四、幼稚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77)
(一)制定活动目标(277)
(二)选择活动内容(278)
(三)策划活动过程(278)
(四)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279)
第九节幼稚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79)
考点聚焦(279)
考点梳理(280)
一、幼稚园社会教育的目标(280)
(一)幼稚园社会教育总目标(280)
(二)幼稚园社会教育的分类目标(280)
二、幼稚园社会教育的内容(281)
(一)人际关係(281)
(二)社会环境(281)
(三)社会行为规範(282)
(四)社会文化(282)
三、幼稚园社会教育的方法(283)
四、幼稚园社会教育的设计与指导(284)
(一)活动名称的设计(285)
(二)活动目标的设计(285)
(三)活动準备的设计(285)
(四)活动过程的设计(286)
(五)活动延伸的设计(286)
第七章教育评价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87)
第一节幼稚园教育评价概述(287)
考点聚焦(287)
考点梳理(287)
一、幼稚园教育评价的原则(287)
(一)计画性原则(287)
(二)针对性原则(287)
(三)全面性原则(288)
(四)客观性原则(288)
二、幼稚园教育评价的作用(288)
(一)反馈作用(288)
(二)诊断作用(289)
(三)促进作用(289)
三、幼稚园教育评价的类型(289)
(一)根据评价的功能和运行时间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289)
(二)根据评价的参照体系分类——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290)
(三)根据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290)
(四)根据评价的主体分类——内部评价、外部评价(290)
第二节幼稚园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準(291)
考点聚焦(291)
考点梳理(291)
一、教育评价的要素(291)
(一)教育评价的主体(291)
(二)教育评价的内容(292)
(三)教育评价的标準(292)
(四)教育评价的信息(292)
二、对儿童发展的评价(292)
(一)幼儿发展评价的内容(292)
(二)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293)
三、对教师发展的评价(294)
(一)教师发展评价的内容(294)
(二)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295)
四、对幼稚园教育活动的评价(296)
(一)对活动目标的评价(296)
(二)对活动内容的评价(296)
(三)对活动方法的评价(296)
(四)对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296)
(五)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评价(297)
(六)活动效果的评价(297)
强化训练(297)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课程体系(299)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0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
第一节婴幼儿发展(1)
考点聚焦(1)
考点梳理(1)
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1)
二、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2)
(一)遗传(2)
(二)环境(2)
(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
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3)
考点聚焦(3)
考点梳理(3)
一、成熟势力说(3)
二、行为主义的观点(4)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4)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5)
(三)班杜拉的社会认知(5)
三、精神分析理论(6)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6)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7)
四、认知发展理论(8)
(一)发展的影响因素(9)
(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9)
五、文化历史理论(10)
(一)文化的重要性(10)
(二)语言的角色(10)
(三)最近发展区(11)
第三节婴幼儿的身心发展(11)
考点聚焦(11)
考点梳理(11)
一、婴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11)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12)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12)
(三)不平衡性(12)
(四)差异性(13)
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徵与发展趋势(13)
(一)婴儿期的年龄特徵(0~1岁)(13)
(二)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徵(1~3岁)(14)
(三)幼儿期的年龄特徵(3~6岁)(15)
第四节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18)
考点聚焦(18)
考点梳理(18)
一、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18)
(一)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18)
(二)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19)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20)
(一)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20)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21)
第五节幼儿认知发展(22)
考点聚焦(22)
考点梳理(22)
一、幼儿注意的发展(22)
(一)注意的概述(22)
(二)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徵(23)
(三)注意的规律(24)
(四)幼儿注意的分散与防止(27)
二、幼儿感觉的发展(29)
(一)感觉的概念(29)
(二)幼儿感觉的发展(29)
(三)感觉规律(31)
三、幼儿知觉的发展(32)
(一)知觉的概念(32)
(二)幼儿知觉的发展(32)
(三)知觉规律(35)
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36)
(一)目的性加强(36)
(二)持续性延长(36)
(三)细緻性增加(36)
(四)概括性提高(36)
(五)观察方法的形成(37)
五、幼儿记忆的发展(37)
(一)记忆的含义(37)
(二)记忆的种类(38)
(三)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39)
六、幼儿想像的发展(43)
(一)想像的概念(43)
(二)想像的种类(43)
(三)幼儿想像的特点(44)
(四)幼儿想像发展的策略(46)
七、幼儿思维的发展(47)
(一)思维的内涵(47)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47)
(三)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49)
(四)幼儿概念的发展(50)
(五)幼儿判断、推理的特点(51)
(六)幼儿理解发展的特点(52)
(七)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52)
八、幼儿言语的发展(53)
(一)言语的含义(53)
(二)言语活动的种类(53)
(三)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54)
(四)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徵(55)
(五)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58)
第六节幼儿情绪、情感发展(60)
考点聚焦(60)
考点梳理(60)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60)
(一)情绪情感的含义(60)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类(60)
二、情绪情感的功能(61)
(一)适应功能(61)
(二)动机功能(61)
(三)组织功能(61)
(四)信号功能(62)
(五)保健功能(62)
三、幼儿依恋的发展(62)
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64)
(一)幼儿情绪的发展(64)
(二)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65)
五、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66)
(一)情绪的易冲动性(66)
(二)情绪的不稳定性(66)
(三)情绪的外露性(66)
第七节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67)
考点聚焦(67)
考点梳理(67)
一、幼儿个性(67)
(一)个性的心理结构(67)
(二)个性的基本特徵(68)
(三)个性的形成(68)
(四)幼儿个性倾向性的发展(69)
(五)幼儿气质的发展(69)
(六)幼儿性格的发展(70)
(七)幼儿能力的发展(73)
(八)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75)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78)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意义(78)
(二)幼儿亲子关係的发展(79)
(三)幼儿同伴关係的发展(80)
(四)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83)
(五)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85)
(六)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88)
第八节幼儿的个体差异(90)
考点聚焦(90)
考点梳理(90)
一、幼儿个别差异类型(90)
(一)幼儿智力发展的差异性(90)
(二)幼儿性格差异(91)
(三)幼儿性别差异(91)
(四)幼儿学习类型差异(91)
二、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92)
三、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92)
(一)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93)
(二)学前教育阶段应如何实施适宜性教学(94)
第九节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94)
考点聚焦(94)
考点梳理(94)
一、观察法(94)
(一)定义(94)
(二)实施步骤(95)
(三)优缺点(95)
二、谈话法(96)
(一)定义(96)
(二)实施步骤(96)
(三)优缺点(96)
三、作品分析法(96)
(一)定义(96)
(二)实施步骤(96)
(三)作品分析法的特点(97)
四、实验法(97)
(一)定义(97)
(二)实施步骤(98)
(三)优缺点(98)
第十节幼儿身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99)
考点聚焦(99)
考点梳理(99)
一、幼儿身体发展中的常见问题(99)
(一)发育迟缓(99)
(二)肥胖症(100)
(三)佝偻病(101)
(四)营养性贫血(102)
(五)弱视(103)
二、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104)
(一)自闭症倾向(104)
(二)口吃(104)
(三)多动症(105)
(四)攻击性行为(106)
强化训练(107)
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11)
第一节教育的概述(111)
考点聚焦(111)
考点梳理(111)
一、教育的概述(111)
(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111)
(二)教育的起源(112)
(三)教育的功能(112)
二、教育的目的和功能(113)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113)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113)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13)
三、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114)
(一)宗教本位论(114)
(二)社会本位论(114)
(三)个人本位论(114)
(四)教育无目的论(114)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115)
(一)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115)
(二)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15)
五、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係(115)
(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15)
(二)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反作用(政治功能)(116)
六、教育与生产力的关係(116)
(一)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116)
(二)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功能)(116)
七、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16)
(一)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16)
(二)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117)
第二节幼儿教育(118)
考点聚焦(118)
考点梳理(118)
一、什幺是幼儿教育(118)
二、幼儿教育的性质(118)
(一)基础性(119)
(二)公益性(119)
三、幼稚园教育目标(119)
四、幼儿教育的任务(119)
(一)0~3岁早教机构的任务(120)
(二)幼稚园的任务(120)
五、幼稚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120)
(一)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120)
(二)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121)
(三)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121)
六、幼稚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121)
(一)幼稚园环境可以启发幼儿的智力(121)
(二)幼稚园环境可以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121)
(三)幼稚园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21)
第三节幼儿教育发展(122)
考点聚焦(122)
考点梳理(122)
一、幼儿教育发展简史(122)
二、着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124)
(一)夸美纽斯(124)
(二)卢梭(125)
(三)裴斯泰洛齐(126)
(四)福禄贝尔(127)
(五)杜威(128)
(六)蒙台梭利(129)
(七)陶行知(130)
(八)陈鹤琴(131)
(九)张雪门(133)
第四节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134)
考点聚焦(134)
考点梳理(134)
一、学前教育的原则(134)
(一)教育的一般原则(134)
(二)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138)
二、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141)
(一)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141)
(二)学前教育保教结合(141)
(三)学前教育的启蒙性(142)
(四)学前教育的直接经验性(142)
第五节幼稚园班级管理(142)
考点聚焦(142)
考点梳理(142)
一、幼稚园班级管理概述(142)
(一)幼稚园班级管理内涵(142)
(二)幼稚园班级管理的目的(143)
二、幼稚园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和原则(143)
(一)幼稚园班级管理的内容(143)
(二)幼稚园班级管理的方法(144)
(三)幼稚园班级管理的原则(144)
三、幼稚园班级管理的功能(145)
(一)生活功能(145)
(二)教育功能(145)
(三)社会服务功能(145)
第六节《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46)
考点聚焦(146)
考点梳理(146)
一、总则(146)
二、教育内容与要求(147)
三、组织与实施(152)
四、教育评价(153)
强化训练(155)
第三章生活指导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57)
第一节幼儿一日生活(157)
考点聚焦(157)
考点梳理(157)
一、幼稚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环节(157)
二、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161)
(一)使学前儿童儘快适应托幼机构里的生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161)
(二)使学前儿童愉快地度过每一天(162)
(三)日常生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162)
第二节幼儿的常规教育(162)
考点聚焦(162)
考点梳理(162)
一、幼儿生活常规教育(162)
(一)幼稚园生活活动(163)
(二)幼稚园的保育活动(163)
(三)幼稚园的教育活动(164)
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166)
(一)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原则(166)
(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166)
第三节幼儿保健常规及疾病预防(168)
考点聚焦(168)
考点梳理(168)
一、幼儿卫生保健常规(168)
二、疾病预防(172)
第四节幼稚园常见安全问题(175)
考点聚焦(175)
考点梳理(175)
一、幼稚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175)
(一)小外伤(175)
(二)骨折(176)
(三)出血(177)
(四)烧、烫伤(178)
(五)煤气中毒(178)
(六)误服毒物(179)
(七)异物(180)
(八)溺水(181)
(九)触电(181)
(十)中暑(182)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182)
(一)火灾应急处理(182)
(二)地震应急处理(183)
强化训练(183)
第四章环境创设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85)
第一节幼稚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185)
考点聚焦(185)
考点梳理(185)
一、幼稚园环境概述(186)
(一)幼稚园环境的定义(186)
(二)幼稚园环境的特点(186)
(三)幼稚园环境的分类(186)
二、幼稚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和原则(187)
(一)幼稚园环境创设的意义(187)
(二)幼稚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188)
(三)幼稚园建筑设计原则(188)
(四)室内布置原则(189)
(五)室外布置原则(190)
三、幼稚园环境创设的方法(191)
(一)讨论法(191)
(二)探索法(191)
(三)操作法(191)
(四)评价法(191)
四、幼稚园环境创设的总体策略(192)
(一)户外环境的创设(192)
(二)室内环境的创设(192)
第二节常见活动区(195)
考点聚焦(195)
考点梳理(195)
一、常见活动区的分类(195)
二、活动区教育的功能(196)
(一)为幼儿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196)
(二)为幼儿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196)
(三)为幼儿提供静态和动态相平衡的课程(197)
三、幼稚园活动区的创设(197)
(一)活动区域的设计(197)
(二)活动区域材料选择及投放要点(198)
第三节幼稚园心理环境创设(198)
考点聚焦(198)
考点梳理(198)
一、幼儿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198)
(一)有利于幼儿适应幼稚园生活(198)
(二)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个性,适应社会生活(199)
(三)有利于幼稚园员工的成长与发展(199)
二、幼稚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199)
(一)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199)
(二)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199)
(三)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199)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係(199)
(五)形成良好的幼稚园风气(200)
三、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200)
四、教师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200)
第四节幼儿教育与家庭、社区(201)
考点聚焦(201)
考点梳理(201)
一、幼稚园与家庭合作(201)
(一)家园合作对幼稚园教育的重要性(201)
(二)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202)
(三)幼稚园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202)
(四)幼稚园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方法(204)
(五)家园合作的问题(206)
二、幼稚园与社区合作(206)
(一)幼稚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206)
(二)幼稚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207)
(三)幼稚园与社区结合的问题(208)
(四)幼稚园与社区合作注意事项(208)
强化训练(208)
第五章游戏活动的指导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10)
第一节幼儿游戏(210)
考点聚焦(210)
考点梳理(210)
一、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徵(210)
(一)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10)
(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211)
(三)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211)
(四)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211)
二、有关游戏的理论(211)
(一)早期的传统理论(211)
(二)当前的游戏理论(212)
三、幼儿游戏的种类(212)
(一)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分类(212)
(二)依据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分类(213)
(三)依据儿童行为表现分类(214)
(四)依据教育的目的性分类(215)
四、游戏的主要功能(216)
(一)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216)
(二)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216)
(三)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217)
(四)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218)
(五)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18)
第二节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及指导(219)
考点聚焦(219)
考点梳理(219)
一、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220)
(一)3岁前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220)
(二)幼儿初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220)
(三)幼儿中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220)
(四)幼儿晚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221)
二、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221)
(一)指导以观察为依据(221)
(二)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221)
(三)确定指导的时机(221)
(四)把握好指导的对象範围(221)
(五)把握好互动的节奏(222)
三、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222)
(一)介入的角色定位(222)
(二)介入的时机(223)
(三)介入方式(223)
(四)介入的注意点(223)
四、幼稚园各类游戏活动的指导(224)
(一)角色游戏的指导(224)
(二)建构游戏的指导(225)
(三)表演游戏的指导(226)
(四)规则游戏的指导(227)
强化训练(228)
第六章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30)
第一节幼稚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理(230)
考点聚焦(230)
考点梳理(230)
一、幼稚园教育活动的原则(230)
(一)科学性、思想性原则(230)
(二)活动性原则(230)
(三)发展性原则(231)
(四)直观性原则(231)
(五)个别对待原则(231)
二、幼稚园教育活动的方法(231)
(一)观察法(231)
(二)实验法(231)
(三)游戏法(232)
(四)操作法(232)
(五)参观法(232)
(六)谈话、讨论法(232)
(七)讲解、讲述法(232)
三、幼稚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232)
(一)集体活动(232)
(二)小组活动(233)
(三)个别活动(233)
第二节幼稚园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233)
考点聚焦(233)
考点梳理(233)
一、幼稚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结构(233)
(一)活动名称、设计意图(233)
(二)活动目标(233)
(三)活动準备的设计(235)
(四)活动重点、难点(235)
(五)活动形式与方法(235)
(六)活动过程的设计(236)
(七)活动延伸(236)
(八)活动评价(236)
二、具体活动计画设计应注意的问题(236)
第三节幼稚园健康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237)
考点聚焦(237)
考点梳理(237)
一、幼稚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237)
(一)幼稚园健康教育总目标(237)
(二)各年龄班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237)
二、幼稚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238)
(一)身体保健活动的主要内容(238)
(二)身体锻鍊活动的主要内容(239)
三、幼稚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239)
(一)身体保健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239)
(二)身体锻鍊活动常採用的方法(240)
四、幼稚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41)
(一)幼稚园身体锻鍊活动的设计(241)
(二)幼儿体育课的实施与指导(241)
第四节幼稚园音乐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242)
考点聚焦(242)
考点梳理(242)
一、幼稚园音乐教育的目标(242)
(一)幼稚园音乐教育目标的结构及其分析(242)
(二)幼稚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242)
二、幼稚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243)
(一)歌唱活动(243)
(二)韵律活动(243)
(三)打击乐器演奏(243)
(四)音乐欣赏活动(243)
三、幼稚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方法(244)
(一)示範法(244)
(二)语言法(244)
(三)角色变换法(244)
(四)整体教学法(245)
(五)多通道参与法(245)
四、幼稚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45)
(一)唱歌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和设计(245)
(二)音乐欣赏活动(246)
(三)韵律活动(247)
五、打击乐活动(247)
(一)打击乐活动过程的指导和设计(247)
(二)指导幼儿自编乐曲节奏的活动(248)
第五节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48)
考点聚焦(248)
考点梳理(248)
一、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248)
(一)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总目标(249)
(二)阶段目标(249)
二、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251)
(一)幼儿的美术活动,大致可分为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251)
(二)各年龄班美术活动的内容(252)
三、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253)
(一)观察分析法(253)
(二)示範与範例法(254)
(三)游戏练习法(254)
(四)情感薰陶法(254)
(五)图式预知法(254)
四、幼稚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55)
(一)绘画教育活动的设计(255)
(二)手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55)
第六节幼稚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57)
考点聚焦(257)
考点梳理(257)
一、幼稚园科学教育的目标(257)
二、幼稚园科学教育的内容(257)
(一)幼稚园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257)
(二)幼稚园科学教育内容(258)
三、幼稚园科学教育的方法(259)
(一)观察法(259)
(二)实验法(259)
(三)劳动与实践法(259)
(四)测量法(259)
(五)分类法(259)
(六)信息交流法(259)
(七)早期科学阅读法(260)
(八)游戏法(260)
四、幼稚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0)
(一)观察认识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0)
(二)实验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2)
(三)技术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4)
(四)科学讨论型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5)
第七节幼稚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66)
考点聚焦(266)
考点梳理(267)
一、幼稚园数学教育的目标(267)
(一)幼稚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267)
(二)幼稚园数学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267)
(三)幼稚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267)
二、幼稚园数学教育的内容(268)
(一)幼稚园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原则(268)
(二)幼稚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268)
三、幼稚园数学教育的方法(269)
(一)操作法(269)
(二)游戏法(270)
(三)比较法(270)
(四)讨论法(270)
(五)发现法(271)
(六)寻找法(271)
(七)其他辅助性方法(271)
四、幼稚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72)
(一)活动名称(272)
(二)活动目标(272)
(三)活动準备(272)
(四)活动过程(272)
(五)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272)
第八节幼稚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72)
考点聚焦(272)
考点梳理(272)
一、幼稚园语言教育的目标(273)
(一)幼稚园语言教育总目标(273)
(二)幼稚园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273)
(三)幼稚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273)
二、幼稚园语言教育的内容(274)
(一)学说国语(274)
(二)谈话(274)
(三)讲述(275)
(四)早期阅读(275)
(五)欣赏文学作品(275)
三、幼稚园语言教育的方法(276)
(一)示範模仿法(276)
(二)视听讲结合法(276)
(三)游戏法(276)
(四)表演法(277)
四、幼稚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77)
(一)制定活动目标(277)
(二)选择活动内容(278)
(三)策划活动过程(278)
(四)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279)
第九节幼稚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79)
考点聚焦(279)
考点梳理(280)
一、幼稚园社会教育的目标(280)
(一)幼稚园社会教育总目标(280)
(二)幼稚园社会教育的分类目标(280)
二、幼稚园社会教育的内容(281)
(一)人际关係(281)
(二)社会环境(281)
(三)社会行为规範(282)
(四)社会文化(282)
三、幼稚园社会教育的方法(283)
四、幼稚园社会教育的设计与指导(284)
(一)活动名称的设计(285)
(二)活动目标的设计(285)
(三)活动準备的设计(285)
(四)活动过程的设计(286)
(五)活动延伸的设计(286)
第七章教育评价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87)
第一节幼稚园教育评价概述(287)
考点聚焦(287)
考点梳理(287)
一、幼稚园教育评价的原则(287)
(一)计画性原则(287)
(二)针对性原则(287)
(三)全面性原则(288)
(四)客观性原则(288)
二、幼稚园教育评价的作用(288)
(一)反馈作用(288)
(二)诊断作用(289)
(三)促进作用(289)
三、幼稚园教育评价的类型(289)
(一)根据评价的功能和运行时间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289)
(二)根据评价的参照体系分类——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290)
(三)根据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290)
(四)根据评价的主体分类——内部评价、外部评价(290)
第二节幼稚园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準(291)
考点聚焦(291)
考点梳理(291)
一、教育评价的要素(291)
(一)教育评价的主体(291)
(二)教育评价的内容(292)
(三)教育评价的标準(292)
(四)教育评价的信息(292)
二、对儿童发展的评价(292)
(一)幼儿发展评价的内容(292)
(二)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293)
三、对教师发展的评价(294)
(一)教师发展评价的内容(294)
(二)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295)
四、对幼稚园教育活动的评价(296)
(一)对活动目标的评价(296)
(二)对活动内容的评价(296)
(三)对活动方法的评价(296)
(四)对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296)
(五)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评价(297)
(六)活动效果的评价(297)
强化训练(297)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课程体系(299)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