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小仪
余小仪,现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肖像画家协会会员,油画家。1949年生于上海。1969年毕业于上海纺专美术系,(现上海东华大学美术系)。1975年进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从事创作,(现上海油画雕塑院)。1979年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师。2002年就读于纽约美格埃弗斯学院。2003年就读于纽约杜鲁大学。在美期间,多次在不同画廊举办油画展。数多作品获奖,并得到众多北美和欧洲各地着名收藏家收藏。曾于1995年收入北美华裔艺术家名人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余小仪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49
艺术简介
1949年 生于上海;
1969年 毕业于上海纺专美术系,(现上海东华大学美术系;)
1970年 上海大屯煤矿发电厂;
1972年 作品《煤矿女工》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
1974年 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现上海油画雕塑院)从事创作;
作品《为社会主义建设増光》参加全国工人画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表于《解放日报》;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作品《走自己工业化道路》参加全国工人画展;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1975年 赴上海港务局第五装卸区体验生活,画了大量的码头工人素描油画肖像;
连环画《工厂企业安全用电》(与蔡康非,韩鹤松,罗履明,魏忠善 合作),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76年 作品《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连环画《防暑降温》(与姚永春、忻公山、王根勤合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连环画《革命圣地代代颂》(与何礼蔚,王元骏,张宇章合作),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7年 作品《以优异成绩献给党》,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表于《文汇报》头版;
余小仪70年代素描写生
1969年 毕业于上海纺专美术系,(现上海东华大学美术系;)
1970年 上海大屯煤矿发电厂;
1972年 作品《煤矿女工》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
1974年 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现上海油画雕塑院)从事创作;
作品《为社会主义建设増光》参加全国工人画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表于《解放日报》;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作品《走自己工业化道路》参加全国工人画展;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1975年 赴上海港务局第五装卸区体验生活,画了大量的码头工人素描油画肖像;
连环画《工厂企业安全用电》(与蔡康非,韩鹤松,罗履明,魏忠善 合作),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76年 作品《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连环画《防暑降温》(与姚永春、忻公山、王根勤合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连环画《革命圣地代代颂》(与何礼蔚,王元骏,张宇章合作),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7年 作品《以优异成绩献给党》,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表于《文汇报》头版;

《儿童团文物的故事》封面作品,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连环画《大寨红旗》(与邵隆海等合作),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7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编辑和创作;
1980年 作品《朵朵友谊花》,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红领巾》封面作品 ,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友谊长城》,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变戏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爱祖国爱海洋》,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1年 作品《考妈妈》,由广西灕江出版社出版;
作品《让我自己算》,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 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发表于《文汇报》;作品《孔雀公主》,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 作品《光荣归来》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铁汉娇娃》,由广西出版社出版;作品《何文秀》,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3年 作品《小排球队员》,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齐心协力》,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雷锋》,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守纪律》,由中国少儿出版社出版;作品《钗头凤》,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飞向太空》,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4年 作品《锤鍊》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发表于 《上海青年》;作品《甜甜》,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作品《值日生》,由浙江西冷印社出版;作品《沉香扇》,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爱祖国爱海洋》,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年 作品《喜庆丰收》,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新花放异彩》,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福寿盈门》,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1986年 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深造;在芝加哥巿中心密切根湖边画廊,得到艺术品收藏家辛迪,辛普生夫妇的欣赏,在他们位于密切根湖边豪华大厦的14楼开闢了余小仪工作室,在他们的推荐下,芝加哥的一些大的画廊开始代理他的油画作品,并且还接到许多上流社会名人的肖像画单;
美国芝加哥丹拔佛画廊个展;创作油画《乡情》系列,均被辛迪,辛普生夫妇收藏;
1987年 美国芝加哥切平尔画廊个展;作品《伊利诺州长肖像》,伊利诺州政府收藏;
作品《提琴手》玛丽女士收藏;
1988年 作品《切平尔夫妇肖像》美国芝加哥切平尔画廊收藏;
1989年 创作大批画廊指定油画肖像画;
1990年 创作《情系草原》系列写实油画作品;
1991年 美国纽约苏荷阿瑞尔画廊联展;
美国纽约美术论坛报,评论员西德尼·吉伯对余小仪油画发表好评文章;
1992年 美国纽约荷恩·阿斯巴画廊个展;
1993年 美国马里兰州荷恩·阿斯巴画廊个展;
1994年 美国纽约贾帝特画廊双人展,油画作品《村姑》等被收藏;
1995年 收入北美华裔艺术家名人录。筹备余小仪油画工作室;
1996年 创作油画《聚》,思考创作《舞》系列当代油画作品;
1997年 创作《舞》系列油画作品《婚礼》《狂欢》《斗牛》;
1998年 创作《舞》系列油画 作品《青春舞语》《微风》;
1999年 创作油画《晨》《天使细水》;
2000年 创作油画《海涛》《霞》;
2001年 创作油画《千秋》《山水间》《灿》;
2002年就读于纽约美格埃弗斯学院;
2003年就读于纽约杜鲁大学;
2004年 思考创作《醉》系列写实油画作品;
2005年 创作《醉》系列油画作品《绮》等;
2006年 美国纽约杉尔玛格达画廊,《纽约巿美术大展》;上海东外滩智慧财产权园画廊;
2007年 北京全国肖像油画展 ;作品《上海中学校长》被收藏;《2007全国肖像油画展作集》;
上海大剧院画廊;思考创作《慈》系列写实油画作品;
2008年 作品《醉》系列油画《绮》,被亚州收藏家拍卖收藏;作品《兰花与红荔》发表于《新民晚报》;《2008中国油画精品集》;
2009年 《醉》系列油画作品,发表在《北京人物周刊》,评论员毛石发表《醉在其中》文章;
《醉》系列油画作品,发表在《联合时报》,评论员古美发表《醉》在其中记油画家余小仪;
2010年 《醉》,《慈》系列油画作品得到好评与肯定,扩大创作;
2011年 创作《慈》,《醉》系列油画作品同时,思考下一系列;
2012年 上海香江画廊;《醉》系列油画作品《鱼儿》,发表于《旅游时报》;
197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编辑和创作;
1980年 作品《朵朵友谊花》,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红领巾》封面作品 ,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友谊长城》,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变戏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爱祖国爱海洋》,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1年 作品《考妈妈》,由广西灕江出版社出版;
作品《让我自己算》,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 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发表于《文汇报》;作品《孔雀公主》,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 作品《光荣归来》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铁汉娇娃》,由广西出版社出版;作品《何文秀》,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3年 作品《小排球队员》,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齐心协力》,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雷锋》,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守纪律》,由中国少儿出版社出版;作品《钗头凤》,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飞向太空》,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4年 作品《锤鍊》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发表于 《上海青年》;作品《甜甜》,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作品《值日生》,由浙江西冷印社出版;作品《沉香扇》,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爱祖国爱海洋》,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年 作品《喜庆丰收》,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新花放异彩》,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福寿盈门》,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1986年 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深造;在芝加哥巿中心密切根湖边画廊,得到艺术品收藏家辛迪,辛普生夫妇的欣赏,在他们位于密切根湖边豪华大厦的14楼开闢了余小仪工作室,在他们的推荐下,芝加哥的一些大的画廊开始代理他的油画作品,并且还接到许多上流社会名人的肖像画单;
美国芝加哥丹拔佛画廊个展;创作油画《乡情》系列,均被辛迪,辛普生夫妇收藏;
1987年 美国芝加哥切平尔画廊个展;作品《伊利诺州长肖像》,伊利诺州政府收藏;
作品《提琴手》玛丽女士收藏;
1988年 作品《切平尔夫妇肖像》美国芝加哥切平尔画廊收藏;
1989年 创作大批画廊指定油画肖像画;
1990年 创作《情系草原》系列写实油画作品;
1991年 美国纽约苏荷阿瑞尔画廊联展;
美国纽约美术论坛报,评论员西德尼·吉伯对余小仪油画发表好评文章;
1992年 美国纽约荷恩·阿斯巴画廊个展;
1993年 美国马里兰州荷恩·阿斯巴画廊个展;
1994年 美国纽约贾帝特画廊双人展,油画作品《村姑》等被收藏;
1995年 收入北美华裔艺术家名人录。筹备余小仪油画工作室;
1996年 创作油画《聚》,思考创作《舞》系列当代油画作品;
1997年 创作《舞》系列油画作品《婚礼》《狂欢》《斗牛》;
1998年 创作《舞》系列油画 作品《青春舞语》《微风》;
1999年 创作油画《晨》《天使细水》;
2000年 创作油画《海涛》《霞》;
2001年 创作油画《千秋》《山水间》《灿》;
2002年就读于纽约美格埃弗斯学院;
2003年就读于纽约杜鲁大学;
2004年 思考创作《醉》系列写实油画作品;
2005年 创作《醉》系列油画作品《绮》等;
2006年 美国纽约杉尔玛格达画廊,《纽约巿美术大展》;上海东外滩智慧财产权园画廊;
2007年 北京全国肖像油画展 ;作品《上海中学校长》被收藏;《2007全国肖像油画展作集》;
上海大剧院画廊;思考创作《慈》系列写实油画作品;
2008年 作品《醉》系列油画《绮》,被亚州收藏家拍卖收藏;作品《兰花与红荔》发表于《新民晚报》;《2008中国油画精品集》;
2009年 《醉》系列油画作品,发表在《北京人物周刊》,评论员毛石发表《醉在其中》文章;
《醉》系列油画作品,发表在《联合时报》,评论员古美发表《醉》在其中记油画家余小仪;
2010年 《醉》,《慈》系列油画作品得到好评与肯定,扩大创作;
2011年 创作《慈》,《醉》系列油画作品同时,思考下一系列;
2012年 上海香江画廊;《醉》系列油画作品《鱼儿》,发表于《旅游时报》;
作品介绍
凝望的眼眸,迷濛的神情,映衬着盛放的玫瑰的娇艳,也许玫瑰的芬芳沉醉了女子,抑或女子的美丽渲染了花的绚烂……..当我们被《醉》系列油画作品的唯美深深吸引的时候,也被它蕴涵在画面中的柔情所打动。严谨的造型,体现了作者对空间位置严格的掌控;透过薄薄的光影,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女子发间的柔顺,我们似乎可以触及其肌肤的柔嫩,正是作者精细的勾画,自然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作者浑厚的技法和对欧洲古典油画深刻的理解和研究。走近《醉》系列油画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了其纯真的美好,更有其美好中孕育的浓浓情感让人们情不自禁迷醉其中。
在新时期的文化艺术腾飞背景下,伴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油画家余小仪的作品携其优雅唯美与文化意蕴,悄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如同淡出中国画坛近20年的作者一样,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画家余小仪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画坛享有盛誉的青年画家,为寻求艺术的精深他来到了美国,潜心研究欧洲古典油画的风格与技法演变,并从中汲取了重要的艺术表现经验,他旅居美国多年,对诸多西方写实油画名家的绘画经验与处理手法深有了解和领悟,对西方写实绘画与古典画风的移植与借鉴,对海派文化独有的感悟为他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前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余小仪先生在大洋两岸艺术的交流和对话中,不断审视观察汲取摒弃,以不同文化的优长融自身之感悟,形成其独有的风格。其艺术作品在国外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多次在不同画廊举办画展,数多作品获奖,并得到众多北美和欧洲各地着名收藏家收藏。虽然,他常年旅居国外,但他没有忘记他的根在中国,在作品时时漾溢着浓郁的,淳厚的东方文化意蕴,给人以精神的陶醉和艺术的满足。他始终以中国的绘画语言、形式与美感,打动并感染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尽精微才能致广大”,艺术恰恰是一种只有在精微里边达到力度的载体。在余小仪的作品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作为艺术的载体所承载的精神和情感。画家的作品多以青年女性和儿童为题材,画家以细腻的笔触,精确的写实含蓄的情感,表现了女性的优雅,脱俗,其作品中的女性或忧郁含蓄,或沉静端庄,但无不体现女性的柔美细腻,透过其唯美的画面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醇厚隽永的内心情感,《慈》系列油画作品中的女子窈窕清秀,在肃穆宁静的画面背后,体现的是作者心中的宽厚慈悲,寓意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由生活的嚮往。作品整体审美取向健康,在一种抒情、唯美、浪漫与诗意中,让我们领略的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
余小仪的作品,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不仅是唯美的画面,还有那些美好生命表象的背后丰富的情感,体现的正是艺术的本质、生命的本质、自然的本质、人性的本质,它们丰富了画家笔下美好生命的内涵,赋予了作品更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对一个钟情艺术的人来讲,除了热情洋溢的生命力,蓬勃地创作热情,还需要宁静淡泊的心境,不被物质利益所左右。在艺术品全球化市场化的今日,身居繁华都市,让画家能独坐画室,坚定追求他的艺术理想,信念的也正是源自生命深处对艺术矢志不渝的热爱和对生命中美好情感的感动。